h15--二氧化碳性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
1亲手实验与认真观察是学习化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本节课我改课本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实验,一切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4个探究实验,列举了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在兴趣中启发思维、探求规律。
2、思维的活跃才是真正的活跃。所以,在学习“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和“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应”时,我以“提出问题──形成假说──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为主线的思维程序,让学生从设计方案到得出结论,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3新课标指出:化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生活,才能真正使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兴趣。所以本节课在每个知识点的获得中,我都注重设计问题密切联系实际,是学生充分感受化学就在身边。 二、学生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CO2现象和知识,例如喝汽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产生等。
从学生心理特征上来看,初三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外界事物及现象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往往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甚至为此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
然而,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方面看, 什么叫实验探究、如何实施实验探究,却是学生不熟悉的,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意义。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从整个初中教学看,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要求掌握的重要的化合物知识之一,安排在空气、氧气、水之后,金属、以及酸碱盐之前,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从本单元的知识结构看,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它的实验室制法,是本单元的核心和重点。学好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利于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也为以后学习金属及酸、碱、盐知识打好基础。
从教育目的看,它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对整个地球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
用。目前,由于CO2含量的增加造成的温室效应已引起了全人类的共同关注,面系统的研究CO2的性质具有现实意义。 2、教材的内容及特点: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讲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现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即,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3、初步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2、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2、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作用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3、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课堂合作交流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4、仪器、药品: 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稀醋酸、、盛有阶梯状蜡烛的烧杯、试管架、镊子、吸管、火柴、质地稍软的塑料瓶、试管、集气瓶、烧杯、蜡烛、雪碧、紫色石蕊试液、酒精等。 五、具体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入
师:请同学们找找看你的身边哪里有二氧化碳?关于它的信息你知道多少? 生: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能灭火,能做饮料,能用于人工降雨…… 师:看来,同学们对二氧化碳的了解真不少,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
展示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师:结合生活实际回忆说出你所知道的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播放一段生活中有关二氧化碳应用的视频。
生:学生从身边或生活中感受二氧化碳的存在,了解二氧化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
相关。

【点评】让学生感受二氧化碳的重要性,激发其实验探究热情。 (二)实验探究
1、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课件问题展示:(动画播放)“屠狗洞”的故事 提问:你知道杀死小狗的凶手是谁吗? 生:观看“屠狗洞”的故事并分析原因。 追问:这个故事说明二氧化碳什么性质?
生:了解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知道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师:你还能用生活中的事实或设计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吗? 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设计小实验或联系实际说出二氧化碳性质在生活中的体现。
小结:讨论、交流得出用二氧化碳充气球、二氧化碳灭火、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等都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演示实验)二氧化碳熄灭阶梯蜡烛实验
师:从上述实验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证明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 生:先猜测实验可能会有的现象,观察实验,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并填写学案中有关实验探究1的内容。
(图片展示)你能解释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工作原理吗? 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二氧化碳作灭火器的原理。
生:进一步掌握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并且渗透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点评】1、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2、通过实验猜测,培养学生探究意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原因,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感受实验探究的方法。
2、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师:(提出问题)刚才有同学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你是怎么知道的?能否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生:交流设计方案
生:展示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1、向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进行震荡,将集气瓶倒置,瓶盖不掉落;方案2、向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少量水进行震荡,瓶子变瘪)
师:教师评价学生的实验,并给予恰当的鼓励。
分组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三分之一体积的水,
即盖上瓶盖。
师:指导学生完成学案中探究实验2,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质。
生:1、学生交流合作设计实验并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讲解原理,教师给予评价。
2、完成学案中探究实验2,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质。
3、部分学生如果实验失败,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失败的原因。 【点评】1、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合作交流的能力。
2、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我。
3、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相互合作的学习能力。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
3、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
师:(再提问)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下面让我们开始新的征程: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
师:(提供信息)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课件展示实验方案)将实验2的塑料瓶中的少量水倒入另一烧杯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待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后,然后取少量溶液加热,再观察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
生:完成实验,汇报实验现象并讨论、得出结论。 课件显示:H2O+CO2=H2CO3
师:为什么变红色的溶液加热后又变成紫色? 课件展示: H2CO3H2O+CO2
师: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会不会是水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你们能否设计一个完整的实验证明是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而不是水使石蕊试液变红也不是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 生:相互讨论,参照课本研究出探究方案
师(课件展示给出继续探究方案)取四朵干燥的石蕊小花 步骤I 将第一朵小花滴加稀醋酸, 步骤II将第二朵小花放入水中,
步骤III将第三朵小花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集气瓶中, 步骤IV第四朵喷水后放入盛有干燥的二氧化碳集气瓶中 步骤V 把第IV中的小花用吹风机吹干
分组实验:按课件展示进行实验,观察颜色变化,并注意分析每一步实验目的。

生:1、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实验,初步确定二氧化碳可能与水发生了反应。
2完成学案实验探究3归纳小结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性质。
3学习并理解下列化学方程式:H2O+CO2=H2CO3H2CO3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4、实验探究:如何证明一瓶雪碧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或如何证明人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分组实验:用实验检验雪碧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教师提供澄清的石灰水) 师:你能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课件展示: CO2+Ca(OH2=CaCO3↓+H2O 师:如果有人说将该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是二氧化碳,这种方法行吗?
总结:检验二氧化碳只能用澄清的石灰水。
应用:请思考,为什么要用石灰浆抹墙壁?为了使用石灰浆[Ca(OH2] 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常在室内生个火盆?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 【点评】 很多同学都会认为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也可以用石蕊溶液,这里强调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气体不是只有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石灰水,验现象清晰明了,且初中阶段没有其他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过“应用”让学生知道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三)归纳与整理: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你将二氧化碳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归类小结。
生: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点评】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再次体会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会知识获得的过程。2、学习应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社会责任感。 六、反思评价:
本节教材着眼于生活中的化学。而教学中要活学用教材使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还要避免流于延伸范围加深难度的误区。要落实课程标准使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点又能灵活运用它们,这就对问题的情境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设计问题时,要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求知求实。
探究式教学是化学课的主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H2O+CO2
【点评】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熟悉对比实验中每一步骤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解
实现探究目的,做好实验是基本要求,用好实验是关键。利用实验,层层深入。
课堂教学教程中,有实物展台、课件等可用手段,利用它们是为了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要避免流于形式摆花架子;不用过于追求教学模式与环节,要力争学生会了的不讲。
本节课不足之处:1、探究1中将二氧化碳气体倒入阶梯蜡烛中往往会使上面的蜡烛熄灭,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2、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每个步骤的目的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学生在思考时往往会出现混乱,需要好好的引导;
3、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错误率会很高需要多加练习。
本节课的创新之处:1、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2、变直接讲授知识为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将化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用于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04360e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b.html

《h15--二氧化碳性质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