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发布时间:2018-08-17 09:58: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应急预案主要内容(8项)

* 总则:目的、依据、范围和工作原则

*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以主线、支线考虑,明确参与部门的职责

* 预警和预防机制:信息监测与报告,预警、预防行动、预警支持系统、预警级别及发布

* 应急响应:分级响应程序,通讯、指挥和协调、紧急处置、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11个要素

* 后期处置:善后处理、社会救助、保险、事故调查报告、教训与整改建议

* 保障措施:通讯与信息保障、支援与装备保障、技术储备与保障,宣传、培训和演习,监督检查

* 附则:术语、定义、预案管理与更新、生效时间等

* 附录:目录、格式、相关机构与人员通讯

  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

* 对应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及其后果的预测、辨识和评估

* 规定应急救援各方组织的详细职责

* 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

* 应急救援中可用的人员、设备、设施、物资和其他资源,包括社会和外部救助资源

* 在紧急情况和事故发生时,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措施

* 现场恢复

* 其他,包括培训、演练、法规要求等。

  预案编制的方法(5个步骤)

* 组建编制队伍

* 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法律法规分析——风险分析

* 历史的、地理的、技术的、人的——应急能力分析

* 所需的资源与能力配备

* 外部资源能否及时到位

* 其他可优先利用的资源

* 预案编制——按规定编制——确定预案总体和章节的结构——确定时间表和任务单并落实

* 预案的评审与发布——讨论、修订——批准发布

* 预案的实施——培训——演练——紧急情况下实施

30、应急救援的主要任务

1.组织查明事故原因,控制抢修危害源。

2.组织消防灭火、抢救人员。

3.组织群众防护和撤离危险区,维护救援现场秩序。

4.组织抢救、转移危险品及物资设备。

5.组织消除危害后果,恢复正常秩序。

6.组织协调救援的指挥通信、气象、物资、设备、器材、交通运输等相关保障工作。

应急预案核心要素

  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结构

总预案——描述应急管理政策、应急目标、组织、责任

程序——说明某个行动的目的和范围

作业指导书——对程序中某一特定任务及某些行动细节进行说明,如职责说明书、设备使用说明书

应急行动的记录——应急期间所做的各种记录,包括通讯、响应行动记录应急培训与演习

基本任务:锻炼和提高队伍在突发事件情况下的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或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应急培训范围:政府主管部门、社区居民、企业全员培训、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培训。

演习类型:按规模分为桌面演习、功能演习、全面演习。

按内容分为基础训练、专业训练、战术训练、自选科目训练

演练实施的基本过程:* 演练准备 * 演练实施 * 演练总结

演练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 应急小组人员太单一

* 预案的编制未参照本企业原有的和相关企业的成功应急预案

* 评审不征求现场人员的意见

* 应急资源准备不足

* 指挥部设在有毒气体泄漏的下风向

* 演练使用一些有毒有害物质

* 未向外部四个相关部门汇报

* 演习的具体场景事先通知到参加人员 应急预案的评审和改进(熟悉)

* 对演练效果做出评价,说明演练过程发现的问题并分为:——不足项:

* 应急准备的缺陷,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纠正,能导致紧急事件发生时不能确保应急组织或应急救援体系有能力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保护公众的安全与健康——整改项:

* 应急准备的缺陷,在下次演练前予以纠正,单独不可能在应急救援中对公众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 构成不足项的条件两个以上的整改项能构成不足项的后果反复出现同一个整改项——改进项

* 在应急准备过程中应予以改善的问题,不会对公众的安全健康产生影响,视情况予以改进,不一定纠正。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辩识和控制措施

  1.了解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2.掌握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

  3.熟悉针对各类危险有害因素的相应控制措施。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1、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6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5

  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明火;运动物危害;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

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5

  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

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5

  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

4)心理、生理危险有害因素(6

  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辩识功能缺陷;其他

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5

  指挥错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

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2、参照事故类别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综合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分 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放炮、透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

3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险危害因素等7类。

  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范围和内容

厂址

总平面布置

道路及运输

建筑构物

工艺过程

生产设备装置

作业环境

安全管理措施

 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有:

1)实行机械化、自动化;

2)设置安全装置;

3)机械设备、装置及其主要部件必须具有必要的机械强度和安全系数;

4)保证电气安全可靠;

5)按规定维护保养和检修机器设备;

6)保持工作场所合理布局、整洁;

7)配备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

1) 贮罐区(贮罐);2) 库区(库);3) 生产场所;4) 压力管道;5) 锅炉;6) 压力容器;7) 煤矿(井工开采);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9) 尾矿库。

(记忆:锅、压、压管两矿、两库一区、一场所)

  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事故预防对策应能:预防;消除;降低;处置;人员保护

  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

  消除 ;隔离 ;降低 ;个体防护 ;报警、警告

  预防事故的基本指导思想

1)消除防止产生危险和危害因素。

2)降低排除或降低已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3)失效安全——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4)应急行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条件的要求。

  选择事故预防的对策

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生产设备本身具有本质安全性能,不出现事故和危害。

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为生产设备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安全防护装置,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事故或危害的发生。

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采用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措施,警告、提醒作业人员注意,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或紧急撤离危险场所。

4)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人防护用品等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

  选择事故预防措施——3E

——工程(技术) ;消除;隔离;降低;个体防护;报警、警告

——教育 ;培训

——管理 ;制定规章制度;监督检查;违章处理;应急预案与响应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0fed40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4.html

《应急预案主要内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