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发布时间:2016-11-26 10:00: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语 ,把握故事情节。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等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重点难点:

1分析人物形象时,应注重心理活动的描写。

2在分析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根据矛盾冲突把握情节发展的线索。

一、文体知识链接

1 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体裁。

2、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3、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

4、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部分;

5、人物形象: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现出来的思想性格,只有分析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6、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二、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链接:

1、作品简介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水浒传》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共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2、作者简介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人。江苏兴化人,原名施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汉族。曾考中进士,做过两年官,后来弃官回乡闲居,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学法指导:

第一课时

1、熟读课文,疏通字词,抓住重点,整体把握。

2、分析人物形象(品格、性格、思想感情等)

1)疏通情节(2)通过描写人物的方法分析。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

学习过程:

1、读准下列字音:

发( 辱( 样(

尴尬 出了( 候(

须( 防(

云(

庇祐(佑)( 儿(

察(

2、按课文的情节划分层次,文后的“课文简析”中有具体分析,请大家根据这些分析,分别用七个字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师:第一部分(1节)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开端)

第二部分(26节)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发展)

第三部分(79节)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再发展)

第四部分(1012节)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高潮和结局)

3.用一段话把本文的故事情节复述出来。

师:——被发配沧州的林教头开始时随遇而安,后来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得知了奸贼要加害自己,于是在山神庙前手刃奸贼,投奔梁山。

线索:全文以林冲思想变化为线索,通过情节表语段阅读:(巧妙的情节安排)

4.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问:本文是长篇小说节选,好像应该从第二段开始选起,因为第一段与本文的主要故事看 起来好像没有直接的关系,那么为什么不从第二段开始,而非要选上第一段呢?第一段有什么重要作用吗?

师:明确:这一段实际与课文部分的故事有着直接的联系,无论对人物还是对情节都有着重要 作用: ①、这段描写表明了林冲是个乐于助人,济危救贫之善良之人。

②、这段描写详细交代了林冲与李小二过去的关系,为下文写李小二帮助林冲埋 下伏笔, 做好铺垫。如果没有这段描写,下文写李小二向林冲报告消息就会显得突兀。

③、这段描写也表现了林冲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他被发配到沧州,并没有向陷害 他的仇人报仇的想法,反而与李小二你来我往地过上了平静的日子,表现了典型的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景物描写和细节刻画

一、景物描写:

我国古典小说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善于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 格,而较少使用其它手法,特别是单纯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如果有的作品使用了景物描写,也是运用白描手法,以极为简洁的笔墨来达到特定的目的。《西游记》是如此,《水浒》也是如此。在这篇作品中,景物描写虽然不多,但却写得恰到好处,并且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描写。(读有关描写)

(一)直接描写风雪:共有三处请指出来。

师:“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卷下一天大雪来”(大)

“……那雪正下得紧”(紧)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越紧)

问:这三处描写中,有一个最有表现力的词,是哪一个?

师:明确:“紧”,一个“紧”字,使境界全出,十分简洁地写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

(二)侧面衬托风雪:

1、指出哪些语句是侧面描写风雪。侧面间接描写:

师:“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摇振得动”(风大屋摇)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天冷人寒)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雪大屋倒)

“林冲……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雪大人寒)

2、在这些语句中能够表现风大雪猛的词语有哪些?

师:明确:“摇振”“压倒”“向火”“踏着碎琼乱玉”“背着北风而行”“迎风”。

、这里的景物描写,虽然都非常简洁,但其作用却非常丰富,请大家归纳一下,这些景物描写有哪些具体作用?

师:明确:(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里的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 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

(2)暗示情节,推动发展:作品通过对风雪的描写,暗示了将要发生的故事情节的趋向。比如,管营差遣林冲去接管草料场,这对不知管营阴谋的林冲来说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因为这个差事既比较自由清闲,又能有一些额外收入。可是,当他取路投草料场来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纷纷扬扬的一天大雪,这就暗示着他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再如,作品在写雪的时候,两次用了一个“紧”字:“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两个紧字,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林冲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能不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替人物捏着两把汗。

小结:作品对风雪的描写,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天气寒冷,林冲才要出去买酒;如果林冲不去买酒,草厅倒塌就可能被压伤压死;如果他不出去买酒,就不会看到山神庙,在草屋倒塌后也不会想到去山神庙过夜。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压塌,林冲无处存身,只好到山神庙过夜;如果草厅不倒塌,林冲就可能被烧死;如果他不到山神庙过夜,就不会听到陆谦等的谈话,也就不会杀敌报仇,投奔梁山。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林冲到了山神庙后,才用石头挡住庙门;如果他不挡住庙门,陆谦等人就会直接进入庙中,他也就不会从他们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也许陆谦的花言巧语会使林冲相信这是一次巧遇呢,说不定林冲还会请他们喝两杯呢。

由此可见,作品的景物描写确实是非常精彩而传神的。

板书:景物与情节(正当天气渐冷、风雪渐大的时候,陆虞候等人的阴谋也在逐步地实施。)

天气 林冲 陆谦

风雪初起 去草料场 定计

风大雪紧 去酤酒 施计

风雪越紧 去山神庙 用计

三、“风雪”与社会环境

“风雪”与“官逼”

林冲的活动是本文的一条明线,而陆谦等人的阴谋则是另一条线——暗线。在林冲最终手刃仇人之前,他还是抱有幻想,将高逑称为高太尉,在街上寻找仇人找了几日不见消息之后,“也自心下慢了”,并且还打算将草料场修葺一番作了长远打算,并希望神明能够保佑他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服完刑回家与妻子团聚。这样一个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心存幻想的人却最终成为了梁山英雄中斗争最坚决的其中一个人,其中除了“风雪”看似偶然的推进作用,更主要的还是代表腐朽的封建社会统治者的高太尉、高衙内、陆谦、管营等人对他的再三迫害。林冲的遭遇典型地体现了《水浒传》“官逼民反”这个主题,而“风雪”的描写则与陆谦等人的阴谋相互辉映,促使林冲完成了他性格上的巨大转变

总结:“风雪”的作用

由此可见,“风雪”的描写并不是作者的随意之笔,而是有良苦用心的。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风雪”在题目中的点睛作用,一方面为人物渲染了紧张、悲壮的气氛,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草料场烈焰腾空,山神庙前雪地上溅满鲜血,使得读者(听众)深深地融入当时的情景之中;另外“风雪”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我们的主人公离开草料场去山神庙避雪,最终逃出被烧死的厄运、得知真相并手刃仇人。

四、巧妙的细节描写:

过渡:好的文学作品往往以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取胜,《水浒》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这篇作品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大致有三种情况:

1)有的细节描写生动具体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请大家找一找这方面的例子。

:——比如第八段中对林冲出门买酒时的描写,就通过一系列的动作细节,表现出他谨慎小 心的性格,同时也说明他是准备安心地在草料场度过他的流放生活的,这就表现了他的随遇而安的一面。

2)有的细节描写则使故事情节前呼后应,使作品布局更加严谨。请大家找一找这方面的例子。

师:——这样的细节描写也很多,比如第七段开头对林冲离开天王堂时的描写,看起来好像是不经意的描写,但这里所写到的事物,在后文都有着落:包裹——放在床上(第八段);尖刀——剜了陆谦的心(第十二段),同时也照应了第五段的“买把解腕尖刀”;花枪——挑了酒葫芦(第八段,第十段),挑了差拨和富安(第十二段)。

再如第十段对林冲来到山神庙后的描写,通过他掇石头靠住庙门为下文写陆谦等三人进不了庙埋下伏笔。

有道是名家笔下无闲文,从本文来看,确实如此。

3)有的细节描写同时兼有以上两方面作用。请大家找一找这方面的例子。

师:——这种细节描写也不少,如第五段写林冲听到店小二报告的消息后,立刻大怒,去街上买了把解腕尖刀。这一细节既表现了林冲刚烈的性格,也为下文写刀剜陆谦心做好了铺垫。

再如第十段,写林冲见草厅被雪压塌后,怕火盆内有火引起火灾,就探半身进去摸。这一细节既表现了林冲的小心谨慎的性格,也为下文写陆谦放火做了铺垫。

板书设计:

环境描写 细节描写word/media/image1.gif

正面描写:渲染气氛word/media/image2.gif

暗示情节,推动发展 动作细节word/media/image3.gif

风雪 语言细节 再现人物形象

服侍细节

推动故事情节留下伏笔

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2、分析鉴赏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认识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与意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情节导入:

二、交流鉴赏:

(一)、根据情节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1、林冲沧州遇旧知:

本段中主要插叙回顾了林冲的哪两件事?分别表现林冲什么性格特点?

1)、资助李小二——正义感,侠义精神。

2)、得罪高太尉,高俅生事陷害,刺配沧州——忍受屈辱、善良安分、不愿反抗、软弱动摇。

2、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沧州,远离京城,高俅又指使人密谋陷害。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得知情况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什么性格?

1)、那泼贼敢来这里害我……骨肉为泥。——怒火中烧,性格也有刚烈的一方面

2)、买把解腕尖刀……“三寻”——当迫害在眼前时,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

3)、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失去警惕性,反抗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3、接管草料场:

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阴谋,欲置林冲于死地,但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

1)、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心有疑虑

2)、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放松警惕、随遇而安

3)、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充满幻想

4、山神庙杀敌:

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当草料场起火,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时,他才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也只有到了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死路一条。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5、小结人物性格,引入问题:回看林冲走过的道路,从东岳庙到梁山泊,是什么大原因使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杀人反抗的路?可以用哪一个字来概括?

明确:(1)、林冲的性格特点归集起来为:安于现状、逆来顺受,不满于封建阶级的黑暗统治,有正义感,有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

2)、“逼”。高俅一步一步逼,①相国寺里辱娇妻②白虎堂上遭陷害③野猪林里谋杀④火烧草料场断后路。林冲忍过了东岳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如梦初醒。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

(二)、认识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和意义

1、思考:回首看看林冲所走过的路,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明确:原因:关键在于一个“逼”字 ①相国寺里辱娇妻 ②白虎堂上遭陷害 ③野猪林里谋性命 ④火烧草料场断后路 。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而反抗斗争的道路。

2、思考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明确:有两方面的意义, ①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

②深刻揭示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社会真理。《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而林冲所走的道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

五、板书设计:

杀敌复仇

┏━━━━━━逼上梁

(奋起反抗)

亲┃忍

闻┃无

听说陆谦到来 阴┃可

┏━━━━┓ 谋┃忍

买刀寻敌 三五日未见消耗┃

沧州遇旧 自心下慢

━━━━━┛ ┗━━━━━━━┛

(善良安分) 接管草料场(随遇而安)

作业设计: 杨志卖刀

施耐庵

杨志闷闷不已,回到客店中,思量:“王伦劝俺,也见得是。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点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又吃这一闪!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克薄!”心中烦恼了一回,在客店里又住几日,盘缠都使尽了。杨志寻思道:“却是怎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走到马行街内,立了两个时辰,并无一个人问。

将立到晌午时分,转来到天汉州桥热闹处去卖。杨志立未久。只见两边的人都跑入河下巷内去躲。杨志看时,只见都乱撺,口里说道:“快躲了,大虫来也。”杨志道:“好作怪!这等一片锦城池,却那得大虫来?”当下立住脚看时,只见远远地黑凛凛一大汉,吃得半醉,一步一攧撞将来。杨志看那人时,形貌生得粗丑。

原来这人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 ,叫做没毛大虫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连为几头官司,开封府也治他不下,以此满城人见那厮来都躲了。却说牛二抢到杨志面前,就手里把那口宝刀扯将出来,问道:“汉子,你这刀要卖几钱?”杨志道:“祖上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牛二喝道:“甚么鸟刀,卖许多钱!我三百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鸟刀有甚好处,叫做宝刀?”杨志道:“洒家的须不是店上卖的白铁刀,这是宝刀。”牛二道:“怎地唤做宝刀?”杨志道:“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牛二道:“你敢剁铜钱么?”杨志道:“你便将来,剁与你看。”牛二便去州桥下香椒铺里,讨了二十文当三钱,一垛儿将来,放在州桥阑干上,叫杨志道:“汉子,你若剁得开时,我还你三千贯。”那时看的人虽然不敢近前,向远远地围住了望。杨志道:“这个直得甚么。”把衣袖卷起,拿刀在手,看的较胜,只一刀,铜钱剁做两半。众人都喝采。牛二道:“喝甚么鸟采!你且说第二件是甚么?”杨志道:“吹毛过得。就把几根头发望刀口上只一吹,齐齐都断。”牛二道:“我不信。”自把头上拔下一把头发,递与杨志:“你且吹我看。”杨志左手接过头发,照着刀口上尽气力一吹,那头发都做两段,纷纷飘下地来。众人喝采,看的人越多了。牛二又问:“第三件是甚么?”杨志道:“杀人刀上没血。”牛二道:“怎地杀人刀上没血?”杨志道:“把人一刀砍了,并无血痕,只是个快。”牛二道:“我不信!你把刀来剁一个人我看。”杨志道:“禁城之中,如何敢杀人?你不信时,取一只狗来,杀与你看。”牛二道:“你说杀人,不曾说杀狗。”杨志道:“你不买便罢,只管缠人做甚么!”牛二道:“你将来我看。”杨志道:“你只顾没了当!洒家又不是你撩拨的。”牛二道:“你敢杀我?”杨志道:“和你往日无冤,昔日无仇,一物不成,两物见在。没来由杀你做甚么?”牛二紧揪住杨志说道:“我鳖鸟买你这口刀。”杨志道:“你要买,将钱来。”牛二道:“我没钱。”杨志道:“你没钱,揪住洒家怎地?”牛二道:“我要你这口刀。”杨志道:“俺不与你。”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杨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跤。牛二爬将起来,钻入杨志怀里。杨志叫道:“街坊邻舍都是证见。杨志无盘缠,自卖这口刀。这个泼皮强夺洒家的刀,又把俺打。”街坊人都怕这牛二,谁敢向前来劝。牛二喝道:“你说我打你,便打杀直甚么!”口里说,一面挥起右手,一拳打来。杨志霍地躲过,拿着刀抢入来,一时性起,望牛二颡根上搠个着,扑地倒了。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地上。

(节选自《水浒传》第十二回,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

A.牛二逼杨志两试宝刀后再逼杨志杀人试刀,并扬言要“打杀”杨志,对杨志步步紧逼。

B.杨志为了谋取一官半职,以便博个封妻荫子,于是就想把祖传的宝刀卖掉筹钱送人情。

C.小说通过对身怀高强本领的杨志沦落到卖刀为生的地步的叙述,揭示了当时“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D.杨志因为牛二让他二试宝刀之后又不买刀,觉得牛二在欺骗他,于是一时兴起就杀了牛二。

E.从众人对牛二的惧怕这一角度来说,杨志杀死牛二 也算是为民除害了。

2.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写牛二出场的?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

3.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杨志和牛二的性格特点。(6)

4.选文在肖像、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极为精彩传,请结合文本举例赏析。(8)

文学类文本阅读知识归纳

小说文本阅读

常见题型反复记:

1、 开头段作用:

内容上:①总领全文 ②引出所写对象,交待下文要写的内容(引出下文对……的叙写)③开篇点明题旨;开篇点题,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结构上:①设置悬念 ②埋下伏笔 ③照应后文(或结尾) 首尾呼应

④为下文……作铺垫 ⑤与下文形成对比,突出强调……的内容

⑥欲扬先抑。使文章有起伏之势,突出强调…… ⑦若连续发问,兼有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引起读者思考的作用(用问句开头:提出问题,一人思考)

⑧若连续感叹,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⑨引发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2、 中间段作用:

内容上:①本段内容(……对象+怎么样) ②与前文或后文呼应、照应

③形成对比或反衬或正衬,突出强调了……的内容

结构上:①承上启下(如何承上?如何启下?) ②为……作铺垫,埋下伏笔

③思路的转变(叙述——议论,描写——抒情)

3、 结尾段(内容、结构、特色结尾)作用

①总结全文,归结主旨 ②卒章显志,点明题旨 ③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 华主旨 ④呼应标题,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 ⑤和文中……照应 ⑥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 ⑦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 ⑧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耐人寻味

4、 线索的作用(小说)

①以……为线索,按照……的情节展开行文 ②聚拢各类人物,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缜密自然,前后照应,井然有序,平中见奇

5、表现手法:用典、衬托。渲染、烘托、象征、对比、先扬后抑、先抑后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变换人称、联想、想象、类比

二、 鉴赏表达特色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语言表达

1、 表达方式

(1) 记叙:记叙详略、记叙人称、记叙方法

1 详略:详写突出细节,注意渲染烘托,多用铺陈手法

2 人称: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有时起到拟人化作用;指责的语气,面对面的质问

第三人称: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3 记叙方法:顺序:眉目清晰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作某些交代

平叙: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2描写

景物描写:方法:①修辞角度②写景角度: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的描绘③调动视、听、嗅觉等多种感官描绘④表现手法:三结合:动静结合⑤正侧面结合⑥虚实结合 ⑦方位变换(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定景换点⑧远近、高低、内外、点面结合⑨选取……的代表性事物来描写⑩细节描写、白描

作用:①交待时间、季节、地点等,提供人物活动的特定场所

②表现景物的特点,渲染的环境氛围,奠定的感情基调

③暗示社会环境

4 揭示(烘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

5 暗示作品主题。以上为景物描写内容方面的作用

⑥推动情节发展

⑦为下文写……作铺垫。以上为景物描写结构上的作用。

步骤:①概括景物特点(注意文中形容词)

②点明景物描写的手法并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③景物描写的作用(内容+结构)

答题模式:特点+手法+角度+作用

人物描写:

描写手法:①正面描写:语言、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②侧面描写:不从正面去描写人物,而是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描写方法

③对话描写、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④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丰富文章内容,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⑤白描:使文章语言朴实,平中见奇,真实感人

3)议论:夹叙夹议、叙议水乳交融①②

4)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2、表现手法——常见表现手法解析

①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

②③④⑤⑥⑥⑦⑦⑧⑨⑩

3、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对语言运用特色赏析的重要方面,分析修辞时一定要与品析、揣摩语言相结合

1、 语言表达

鉴赏语言角度:①词语的锤炼: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叠音词、拟声词、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②句式的选择: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

③辞格的选用:比喻、排比、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互文、反语

④整体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

参考答案:

1、答案:BD

2、答案:通过杨志看到“两边的人都跑入河下巷内去躲”,听到有人口里喊道“快躲了,大虫来也”,为牛二出场作了铺垫,然后又通过杨志的观察刻画了牛二的形貌肖像。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

3、答案:杨志:为人耿直、做事精细、暴躁、性烈如火。

牛二:蛮横霸道、耍赖、无理滥缠、得寸进尺。

4、答案:①通过肖像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如“黑凛凛——大汉”“形貌生得粗丑”。②通过对话描写展示人物个性,如“喝甚么鸟采”“你说杀人,不曾说杀狗”“你好男子,剁我一刀”等语言表现了牛二活脱脱的市井无赖形象,“祖上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禁城之中,如何敢杀人”“你不信时,取一只狗来,杀与你看”“街坊邻舍都是证见……”等语言表现出杨志落魄卖刀一再退让的心理状况。③动作描写渲染场面,如“躲”“乱撺”。④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如“抢到杨志面前”“把那口宝刀扯将出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1433e3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1.html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