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秋风二首(其二)

发布时间:2020-03-27 11:34: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教版必修三诗歌阅读提升

杜甫 秋风二首(其二)

一、杜甫创作分期回顾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四个分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三)陷贼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四)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二、秋风二首(其二)原文

杜  甫

淅淅吹我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对应课本P38,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不知明月为谁,早晚 孤帆 他夜 归。

会将白发倚庭,故园 池台 非。

三、杜甫秋风其二参考译文

  秋风来了吹动我的衣裳,河川外的太阳逐渐微弱。

  天气晴朗都急急忙忙的捣洗煮过的熟绢,路上的行人非常的少。

  不知道明月是为了谁照路,反正迟早他会乘坐小舟归来。

  头发慢慢白了依靠在庭树旁边,原来的庭院和水池已经和原来不一样。

、杜甫秋风其二鉴赏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开篇从亲切细腻的感受切入,嗣后导向对宇宙自然的体认。“东流之外西日微”,“东流”,东方的流水:“西日”,西方的太阳。二者在空间上相互映衬,体现外在的空间属性;但同时“东流”、“西日”又是时间性的,其时间性是来自事物自身的内在属性。这种时空合一体现的混沌整一的宇宙观,最易导向人的情感体认。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绝佳句,牟宗三曾书之悬壁。这是对历史本然状态的想象和祈望,并非像《杜诗详注》中说的与战争有关。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对价值与意义的追询,追询是得不到答案的,但人的归来为明月在存在找到了目的。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等到白首回家的那天,在庭中体味世事人生。但故园池台如今是否还在?对故园的忧虑,精神故乡的忧虑。白发之时要回家,但有家可回吗?体现出杜甫悲剧意识的特征。

、对应阅读习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以“我衣”二字代人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坠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C.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D.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参考答案:C项,“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理解有误,“捣练”是捣洗丝绢,意指家中人为远行人备置寒衣。

2.有人说,诗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不知明月为谁,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故园池台今是非。

参考答案.最后四句,句句饱含悲情,望月思归而难归为悲挂帆可还乡却不是今夜为悲他日归家却已漂泊一生华发满头为悲牵挂故园池台不知是否残毁为悲

word/media/image1.gif但悲情中却有乐笔,“不知明月”句用语俏皮。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后四句写尽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泪掺杂的复杂心情。悲情是主调,虽有想象中的归家之乐,但对照眼前不得归的现实处境,让人更觉不归的心酸。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1a65bd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c6.html

《杜甫 秋风二首(其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