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说课稿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再别康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篇目是《再别康桥》,下面我将从教学设计的凭据和教学设计及其理由两大方面来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 说教学设计的凭据:
1. 说教材
《再别康桥》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课文主要是写景抒情的现代诗歌,《再别康桥》是就是其中的一首,是新月诗派主要代表人物徐志摩的经典名著,此诗感情真挚,形象鲜明生动,语言优美简练,总之诗人徐志摩以美的语言,美的旋律,美的物象来表达了他对康桥母校的眷恋之情。
课文所在的单元要求:学生通过对现代新诗的学习,陶冶性情,用精炼的语言和新颖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同时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诗歌意象及其表现手法,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2. 说学情
首先,从心理发展方面来说,高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优势地位,并且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从对诗词的学习来说了,初中时学生已初步学会了在朗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因此高中语文诗词的教学不能只停留于现象和知识本身,要近一步提升他们的诗词鉴赏能力,要注重结合写作背景来体会诗歌的语言,从而深层次的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说教学理念
对于本课的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语文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其完美个性。
二、 说教学设计及其理由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总体教学设计及其理由
1. 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三个维度的要求,以及结合教材和本文的特点,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人徐志摩以及他诗歌“三美”的特点,把握诗歌的意象,感知诗歌在形式上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学生能够通过意象来鉴赏诗歌(为了弥补学生对诗歌鉴赏方法的欠缺) 2 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采用朗读指导法和合作探究法。(根据实际的学情)在此过程中具体使用 a
朗读指导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尤其是像《再别康桥》这样一首优美的诗,多诵读将有助于学生很好的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感情,从而使学生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 b 教师引导法:引导学生结合图片画面,展开联系和想象,教师抓住诗中一些动词进行适当的点拨。 c
发现学法: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热爱大自然;学习诗人爱国爱家的远大情怀
2. 说教学重点、难点
《新课标》要求诗歌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平价的能力。
1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内容上的诗意美和人情美,形式上的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 教学难点
从诗歌意象和形式方面来赏析诗歌;结合时代背景,感受诗人爱国,爱家的思想情怀。
3. 说教学方法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 朗读法 2 问答法 4. 说教学用具
为了让学生直观的、形象的感知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因此我选择的主要教学用具: a 多媒体
5. 说教学课时安排
《再别康桥》是一首现代诗,对于高中生不存在理解上的问题,那么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意象的分析来感知诗歌的美,不必花费很多时间。以我决定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学习这篇课文 一课时

具体设计及其理由 1. 教学过程设计及其理由
1 导入2分钟)
一个好的导入是课堂成功的关键
引用诗中的原文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诗的兴趣,再用胡适对诗人徐志摩的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想像,从而把学生引向本诗的具体学习中。
2 作者及其写作背景介绍3分钟)
俗话说“知人论世”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诗歌的情感,就需要先让学生了解诗人,以及这首的写作背景。
展示课件,结合徐志摩的照片简要介绍徐志摩的生品及其代表作,其次是本首诗的些作背景(让学生熟悉诗人,对诗歌内容有个初步的感知)
3 朗读入境,整体感知7分钟)(此环节采用朗读指导法) 第一遍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初略理解全文(在读之前提醒学生注意诗中一些重难点的字词,例如:青荇xìng shì的 漫溯sù 等等)
第二遍听录音,让学生感知诗歌(离而不伤、别而不愁)的格调。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三篇学生齐读。(注意声音的高低起伏,节奏感)
这三个环节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为下一环节诗意鉴赏做铺
4 具体赏析(此环节主要采用教师引导法和发现学法,通过讲授和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
A. 诗歌意象分析11分钟)(此环节主要采用教师引导法,通过引导学生找出诗歌选择的具体意象,再分析思考,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绘画美)
因为上节课讲《雨巷》时具体讲了意象和意境的含义,所以这里不再具体讲。那么接下来就引导学生找出这首诗选择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让学生明确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潭水”等意象,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并展示相关图片) 全诗每一节都包含一个美丽的画面。让学生结合这些意象为诗的每一节拟定一个小标题,如河畔金柳倒影图,青草水底招摇图,挥手惜别图,满载星辉寻梦图,榆阴青潭浮躁图,黄昏夏虫沉默图。
再找个别学生朗读自已最喜欢的一节诗歌,结合图片画面,说出喜欢的理由,让学生深入体会每一节的画面美。
老师抓住诗中的(荡漾、招摇、放歌、撑)等这些动作性很强的词、融入强烈情感的词进行适当的点拨,让学生明白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借此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
让学生从这些意象的分析中让学生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从而体味诗歌的绘画美
在分析绘画美后,接着让学生思考这些意象寄托了诗人怎样一种感情(依依惜别的深情)
B. 诗歌语言分析8分钟)此环节主要才用发现法和引导法,通过引导学生对诗歌的再次朗读,比较,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美)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品味诗歌语言上的音乐美(押韵;音节和谐,节奏感强;回环复沓)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诗中押韵的句子,以及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箫,桥。(意图是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音节和谐,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再让学生比较首节和末节,在音节和语意上的相似之处。(意图是让学生明白末节在音节上起到一种循环往复的作用,给人以美感)
最后再学生朗读诗歌首尾两节,比较作者在炼字上的不同
诗人最后是“悄悄地”走了,从第一节“轻轻地”变为最后“悄悄地”,在原来的轻柔惜别感情中,又抹上了一层淡淡哀愁的色彩。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又显得比“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更为洒脱。(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哀而不伤的感情。
C. 诗歌结构分析6分钟)(此环节主要采用发现学法) 让学生综观全诗,提醒学生注意从诗的节、行、句之中寻找规律。 (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意图是让学生从中来发掘诗歌的建筑美)
D. 体会作者更深层次的感情5分钟)(此环节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 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思考,这篇课文除了表达诗人对母校剑桥的深深的眷恋和不舍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情感
(作者既然对康桥如此不舍,那他可以选择不离开,可是诗人仍然忍痛割爱,选择回到自己的祖国,诗人带着满心的希望,到英国留学,希望学成归国,能把自己在自西方学到的新思想运用的中国的改革中,来拯救自己国家的命运。由此看出诗人流露出的爱国情怀)
5 小结新课2分钟)
本堂课主要通过对诗歌意象、语言、结构的具体分析,让学生感知诗歌在形式上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此外也要让学生明白诗歌在展现美的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诗人的情感是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6 作业布置1分钟)
背诵课文(经典是需要反复诵读的,让学生背诵课文其实也是重视学生语言积累的一种手段) 预习下一课
2.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遵循简单、清晰、明了,突出课堂重点的原则,所以我的板书设计如 意象

金柳新娘 青荇招摇 榆阴潭水

绘画美 语言 节奏鲜明 旋律优美 有弹跳感 音乐美 结构
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回环呼应 建筑美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24c846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f.html

《《再别康桥》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