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1-16 20:49: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郝美娟:此心安处是吾乡——为中心论苏轼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与建构汉字“归”的文化解读在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中,汉字具有独特的魅力甚或是神奇的魔力,一个汉字往往具备了多个层面的含义,在五彩斑斓的汉字世界中,有一个字值得一提,它就是“归”。在日常的阅读中,我们常常会将“归”等同于回家、回去等,然而“归”字却总能令人体味到如杨柳依依般的绵绵情意。《说文解字》释“归”为“女嫁也”,女嫁意味着归宿、意味着安顿。葛兆光先生在《汉字的魔方》“‘C.buddA.waleyonreturningtoacountrylive含了《说文》所说的‘女嫁也’,不仅包含了《诗经》中‘牛羊下来,鸡栖于埘’的回家,不仅包含了‘土反其宅’的心灵安顿,而且是带有寻找精神家园和灵魂归宿的意味。”[1]可见,归的文化内涵非同一般,当给予足够重视,它具备了安顿人生的文化功能。而有关精神家园、灵魂归宿的话题则是古今中外哲学、文学均会探讨的终极命题,也只有对人生命运、社会现实、未来理想等诸多问题心生疑问,才会产生对精神家园、灵魂归宿的反思与追寻,而这种追寻必然因其悲天悯人的情怀而令人深深动容。在苏轼坎坷患难的人生历程中,“归去”是他始终念兹在兹而不能忘怀的情愫:“可怜倦鸟不知时,空羡奇鲸得所归”(《次韵郭功甫观予画雪雀有感二首》、“相随十日还归去,万劫清游结此因”(《送邵道士颜辅还都峤》“归路霏霏沟谷暗,野堂活活神泉涌”(《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故人日夜望我归,相迎欲到长风沙”(《次韵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归耕不用一钱物,惟要两脚飞孱颜”(《追钱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坐念北归日,此劳未易酬”(《和陶贫士七首》“白发归心恁说与,古来谁似两疏贤”(《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关,兼寄子由》、“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归宜兴留题竹西斯二首》、“知君此去便归耕,笑指孤舟一叶轻”(《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三首》、“扁舟一叶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水龙吟》“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满庭芳》“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水调歌头》、“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临江仙•送王缄》、“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依仗听江声”(《临江仙》、“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信杨”(《南乡子和杨元素》“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卜算子•感旧》“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归耕”(《江城子》如上所述,“归”字在苏轼的文学作品中可谓俯拾皆是,由此可见其迫切的心情。而此番不停地追问源于其坎坷患难、起落沉浮的人生经历和动荡漂泊的人生感受。“并鬼门而东惊,浮瘴海以南迁。生无还期,死有余责。臣轼伏念臣顷源际会,偶窃宠荣。曾无毫发之能,而有丘山之罪。宜三黜而未已,跨万里以独来。恩重命轻,咎深责浅……譬之蠕动,稍赐矜怜;俾就穷途,以安余命。而臣孤老无讬,瘴疠交攻。子孙痛苦与江边,已为死别;魑魅逢迎于海外,宁许生还。年报德之何时,悼此心之永已。俯伏流涕不知所云。”(《到昌化军谢表》[2]24707“少年出仕,本有志于救人,晚节倦游,了无心于交物。春冥多罪,夏罹可患,飘然流行,靡所归宿。”(《醮北青词》[2]621902“既无片善,可纪于丝毫;而以重罪,当膏于斧钺。虽蒙恩贷,有愧平生。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憔悴之人,章狂失志。妻孥之所窃笑,亲友至于绝交。疾病连年,人皆相传为已死;饥寒并日,臣亦自厌其余生”,(《谢量移汝州表》[2]23656如此等等。多舛的命运令苏轼比其他人更为清醒地意识到世俗社会对心灵的束缚与羁绊、意识到江山无限而人生有限的悲剧性,如何消解平衡这种矛盾,如何在纷扰的人生现实中为心灵寻找一方净土,从而使漂泊的人生得以安顿便自然成为苏轼生命中的重要大事。二此心安处是吾乡那么,苏轼寻寻寻觅觅的精神家园又在何方呢?一首《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给出了答案: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首词作于元祐元年,此时的苏轼已位极人臣。王定国,即王巩,是苏轼的密友,寓娘是王定国家中的一名歌姬,又名柔奴。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王定国因与苏轼交往过密而被贬往岭海的滨州。柔奴毅然放弃了京师安逸的生活,与定国同行前往,可谓是患难知己。哲宗继位,旧党执政,苏轼、定国相继回到朝中,二人得以再次相见。一天,定国置酒请苏轼到其家中小聚,出柔奴劝酒。苏轼看到万里归来的柔奴更加年轻,充满活力,便心生疑问,问她说:“广南一带风土应是不好?”柔奴善于谈笑,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此语一出,便深得苏轼之心。天才的苏轼随即写下这首著名的《定风波》赠与柔奴。而篇末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是整首词的灵魂和点睛之笔,它不仅是对柔奴坚强乐观的赞美,更重要的是传达了苏轼旷达的胸襟。“此心安处是吾乡”并非苏轼首创,它语出白居易“无论海角或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此身如传舍,心安即是家”。然而,却是苏轼使之流传百世,故而一旦提及此语,我们想到更多的是苏轼。其原因在于白居易虽独善其身,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乐观豁达,而是充满人生的惶恐空虚之感,因此白居易的生命境界并不开阔,其心境并未真正实现安然宁静,换言之,白居易虽屡次提及心安,但却未能真正使心灵得以安顿。而苏轼则是用一生的生命实践诠释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文化内涵,正是由于苏轼以“心安”为立身处事之准则,他才能在仕途低谷时保持乐观豁达,在政治事业的高峰期依旧恬淡从容,失意之际的从容已实属不易,得意之际依旧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则更显难能可贵,这就是苏轼的可爱动人之处,也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真谛所在。那么,此心安处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此心安处意味着不以僵硬的外在世俗为标准,而是始终以心灵自由、人格独立为原则,意即摆脱外在的功名富贵、得失成败、仕隐行藏等问题对心灵的束缚,总是以心灵的自由宁静为立身处事的准则。在苏轼看来,外在的社会功业、仕途经济、成败得失、祸福荣辱皆不足为据,仕与隐如“日之朝暮”、“岁之寒暑”,是自然而然的事,所以不必苛求,也不必为之忧心忡忡。仕则竭忠尽智,不仕则安贫乐道。所谓“君子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苏轼在此是教人对外在事物应取欣赏而非占有的态度。人的一生不能为了进入仕途官场而活着,科举功名不再是生命的最高价值与终极意义,所谓“君子不必仕,亦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灵璧张氏园亭记》[2]11368“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贤,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书李简夫诗集后》[2]682148仕则仕,不仕则不仕,完全顺乎心灵的自由,完全顺其自然,无论仕还是隐都不是人生的终极意义与最高价值。人生不必为了仕而屈己干人、争名夺利、机关算尽,人生亦不必为了避世而表示自己的清高与孤芳自赏,而是一切以心灵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为准则。这样一来,苏轼便打破了长久以来仕与隐的隔阂与冲突,真正实现了仕与隐的融合。多舛的生活与坎坷的人生加上苏轼聪颖的天资禀赋使得他对传统“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念进行深刻反思,他始终以心灵的自由、人格的独立为人生准则,不再执著于仕或者是隐,所谓“欲仕则仕,欲隐则隐”,这样一来,便不再为仕隐出处的问题所困扰,以坦荡自如的生命实践实现了仕隐的融合,他的人格也因此而达到了我国传统士人人格的最高境界。[3]337363或许,此心安处的感慨是偶然发之,然而将之放置于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来看的话,它便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长久以来,文人士大夫在“学而优则仕”的感召之下,置身于现实政统的秩序之中。其一生往往挣扎在凶险难料的宦海生涯中,始终未能解决好仕与隐、出与处、进与退等重大的人生问题,换言之,士人未能解决好仕途人生与心灵自由之间的矛盾冲突,进入仕途去施展自己的人生抱负是其人生的最高理想与价值所在,故而面对人生的遇与不遇,得意与失意,他们常常感慨君主的不理解,命运的不公平,始终未能获得平衡宁静的心态。士大夫或者隐于山林表明自己不合作的态度如陶渊明,或者因生命无处安放而至死不得其所如李白。陶渊明是将生命消融退隐到大自然间的独立自由,李白则是冲决宇宙、排山倒海式的“不屈己、不干人”骄傲清高的独立人格。苏轼既没有像陶渊明那样隐遁桃源、不问世事;也没有像李白那样激烈充满冲突的张力和冲击力,而是打通了仕与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2e6a6681b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a.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