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文集读后感1500字

发布时间:2018-10-11 18:42: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老舍文集读后感1500

老舍文集读后感1500字  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显示了作者艺术视野的开阔,塑造人物形象的多样与鲜活。
  他能用简洁的文笔勾勒出动人的画面,通过个性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做到“话到人到“,使人闻其生就如见其人,仿佛被书中的人物牵引着,游览各个地方,犹如身临其境。
  其中一篇的《月牙儿》,写到那对沦为娼的那对母女故事真是震撼人心!无论她们怎样挣扎,心中最基本的吃饱穿暖的人生愿望都被无情的摧残,她们倔强的心灵遭到无情践踏,她们的生命在绝望——随风飘逝。作者用心灵去感应人物的心灵才可以在创作中达到这样的深度。这也反映在当时的统治之下,下层人民生活的艰苦啊!
  当然,老舍先生的不少篇章并没有很直接表现人物的某种情感,或者说有很多的篇章则是导向对社会,对文化的批判。但我们可以看到老舍先生通过对社会文明的批判,最终的精神则是完全指向最弱的生命
  后来又看了一篇《离婚》,也是其中的一篇小说,协通过几个科员闹离婚有不了了之的经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三十年代的社会风貌,一针见血的批判了知识分子尤其是老李的懦弱和顾虑,老李诚然是对黑暗社会的不满,而有时也能做出勇敢的举动,与浑浑噩噩甚至同流合污的老吴,邱先生等人的不同,然而它毕竟不敢和黑暗社会,庸俗的生活决裂,最后只能采取逃避的方式,而依他的软弱,逃避也未必能够坚持,然而这也不能让老李负全部的责任,他人对现实的屡屡妥协,让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张大哥夫妇完全习惯于甚至喜欢这种黑暗的世界,他们的乐于助人已经接近于为非作歹了,但是残暴的统治仍然使他们面临了飞来横祸,由于丁二爷平生头一造的英勇行为才得以解脱(他们却蒙在鼓里)
  小赵则不止是同流合污,更是黑暗的帮凶,集促狭,狭隘,虚伪,阴毒于一身,幸好最后被丁二爷掐死,没有造出更大的祸害。
  老舍先生还以可敬的胆量,影射了国民党的特务机关,那个小赵似乎也是其中的一分子。这篇文章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生活在那个时候的人们多么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现在的我们真得很幸福。
  在老舍先生的小说中,即使是次要人物的心理感受和变化描写得很生动,而又不失北京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对小赵的描写,充分的暴露了他的丑恶内心之后,也袒露了他对诱骗不能抵制的心态,表现了人性复杂很是到位。
  读老舍先生的文章,犹如回到从前,回到那个充满黑暗的世界,身临其境,亲眼目睹那一幕幕惨痛的往事。读完之后,我做了很长的思考——现在的我们太幸福了,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老舍文集读后感1500字  《骆驼祥子》这本书,我去年暑假读过,至今未忘其中的故事情节,这主要是老舍先生精灿的文笔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先介绍一下老舍先生,老舍先生是以平民出身儿跻身文坛的人之一,而始终保持平民风格,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城市平民生活大获成功者,唯老舍先生一人。我们常见的老舍先生的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二马》等,可惜我只读过《骆驼祥子》,且对老舍先生了解甚少,看来我得补习一下空缺了。那今天我就来谈一谈《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我想大家都十分熟悉了,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这个车夫叫祥子,之所以书名在祥子前加了个"骆驼"两字,是因为是骆驼救了他的命,使他拉上了人力车,所以因此得名,可见起名也有个技巧呀!如果此书定名《祥子的生活》则显得过于直白,毫无生趣了。
  老舍先生写文章——平易近人,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不像有的作家写车夫是以知识分子来面对车夫,而他是平民对平民,架子放下了,去描写人物的形象就写得真,也容易感动人。
  我喜欢这一段文字: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健壮,沉默,而又生气。他有自己的打算,有些新颜,但不好向别人讲论。在洋车夫里,个人的委屈与困难是公众的话料,"车口儿",小茶馆中,大杂院里,每人报告着形容着或吵嚷着自己的事,而后这些事成为大家的财产,向民歌似的由一处传到一处……。这一段文字便把祥子的性格与生活的环境介绍的清清楚楚,语言平实,但又不似白描手法干燥无味,正是文章的精妙所在。
  拜读了老舍的《骆驼祥子》后,给我的感触很深,老舍先生的作品一向都是很真实的,为了打造一个祥子这样的车夫,可见他一定深入地了解过,才塑造了祥子这样一个典型的车夫。
  文章一开始写明了祥子是一个高等车夫,他要强,朴实,有自信,剩吃俭用,早出晚归,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后来,经过3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崭新的洋车,但是没过多久,却被大兵抢走,接着又被侦探又骗去了他所有的积蓄。终于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的一点希望,他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坠落。
  祥子最爱的是车,从没离开过车,而文末祥子竟然连车都不想拉了,便可以清楚地见到他的理想已经没有了,不再追求,对生活已经开始厌倦,祥子的收场是他不要强了,没了干劲,没了理想,对生活的热忠也没有了。
  老舍不断强调祥子和其他车夫一样,突出了祥子只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典型,一个例子,也更说明他的下场就是当时社会所有无权无势的人们的下场。
  老舍在鞭挞当时社会的同时,也对祥子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当时的人们寄予深深的同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353198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5.html

《老舍文集读后感15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