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和思想的演变过程

发布时间:2015-08-06 20:30: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和思想的演变过程

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和思想的演变过程春秋文子

归隐后生活的演变过程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彭泽归田时,陶潜的家境尚好,童仆欢迎,有酒盈樽,度日还不难。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所以他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情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陶渊明并不热衷仕途,他用自己的笔去赞美躬耕,描绘了一幅幅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使他的作品沾有夕露,散发出泥土的香味。从官场回归园林,诗人感受到了乡居的乐趣和躬耕的快乐。具体而形象地描写了这种快乐,说自己劳动收工后,沿着崎岖的羊肠小道下山,先在溪边濯足,然后回家漉酒,杀鸡,邀请邻人共进晚餐,用荆薪代替明烛,欢乐至天旭。有时,他站在庄稼地里看见禾苗长势良好,有丰收的希望,十分高兴。《怀古田舍》写了这种喜悦: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当秋收的季节到来的时候,他更高兴了,不言春作苦,似乎忘记了往日耕耘的劳累,束带候鸡鸣,准备出发去秋收。

由于失去俸禄,再加上诗人本不善农耕,所以家境一年不如一年。诗人开始懂得躬耕有乐,亦有苦忧。陶渊明忧心庄稼,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归园田居》其二)诗人像老农一样直接关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忧虑天灾的突然袭击,可见诗人确实经历过天灾给他带来的苦头。另一方面,劳动又是如此艰辛,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到南山豆地里锄草,晨出夜归,披星戴月,劳动地点那么远,劳动时间又那么长,其艰苦性可想而知。彭泽归隐之前,陶渊明也参加过农村劳动,那时还不怎么体会田家的辛苦,还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怀古田舍》),而如今,他已不是劝农人,而是站出来为田家呼喊:弗获辞此难!躬耕固然苦,固然累,但比起黑暗的官场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渊明岁岁辛苦,悉心躬耕,生活却日渐贫寒,特别是在遭了火灾之后,损失巨大,林室顿烧燔,一家人以船为家。后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接连遭受风灾、水患、虫害,他已经到了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的困境。

饥饿和寒冷折磨着诗人,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诗人的辛酸蕴含其中。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他只希望用菽麦来果腹,对于甘肥之类想也不敢想了,惄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没吃,没穿,日子苦熬着,时至年关岁暮,白白辛苦了一年,诗人心里有说不出的悲哀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最后,贫病交加的渊明竟然沦落到上街乞讨的地步,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靠乞食为生的陶潜,不再讴歌田园风光,只说自己的贫困,最终,一代田园大师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归隐后的思想演变过程

陶渊明熟读六经,但并不恪守六经。儒家主张学而优则仕,渊明并不十分热衷仕途,先仕后隐。在他归隐初年,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但心情仍不平静: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其二)。他在诗里一再描写隐居的快乐,表示隐居的决心,如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其九);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饮酒》其四);群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其一)。这固然是他真实的感受,但也可以视为他坚定自己归隐的决心的一种方法,他渴望回避矛盾,力求超然物外而忘怀现实的痛苦。

归隐初年,生活尚可。陶渊明甘为农人,过着那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并在无意间进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精神境界,一切融于自然,一切发端自然。他厌倦黑暗腐败的官场,在美好的田园生活中经营人生。他用他的笔描绘出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美好画面,从而反衬出官场的黑暗现实。

后来,随着生活的日渐贫困,诗人开始关注不公平的社会现实,他感到难以生存,甚至连说理的地方都没有,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诗人已经接触到劳者不获,贫富悬殊的社会问题,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者,诗人在自己的作品里发出的怨气。另一方面,辛苦的躬耕也让诗人与田家朝同往,暮同归,更多地了解百姓疾苦,代表百姓声音。有些田园诗写自己的贫困和农村的凋敝,如《归园田居》(其四):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途。通过这些诗可以隐约地看到,在战乱和灾害之中农村的面貌。而部分咏史诗借史实为媒介,表现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品格。

生活越来越贫困,饥寒纠缠着陶渊明,贫困考验着陶渊明。如何才能摆脱贫困?最便捷的方法是重返仕途,再食俸禄。好心的老农清晨叩门,劝他纡辔再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渊明去世前一年,贫病交加,江州刺史檀道济来探望,颂扬他贤者并劝他出仕,他却拒绝到:潜也何敢望贤,檀道济馈赠粱肉,渊明麾而去之(萧统《陶渊明传》)。一面拒收馈赠,一面又叩门乞食,他宁肯穷的要饭也不重返仕途,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感士不遇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固穷守节的道德情操,在当时具有反抗意识,是他有志不获聘以后对黑暗现实的无声抗议。昔日彭泽辞官的时候,他不为武斗米折腰;如今老死穷庐的时候,他不食嗟来之食,渊明有着不与统治集团合作的傲骨。

陶渊明所处的晋宋社会是一个动乱的社会,战争频繁,生灵涂炭,人民流离失所,井灶无遗处,桑竹残朽株(《归园田居》),社会风气败坏,而且极不公平,贫富差距悬殊。他在念黄虞、忆羲农中,否定眼下的黑暗社会;在歌颂荆轲、三良、二疏、精卫、刑天等历史人物和神话人物中,盼望现实社会中也可以出现这样的人物。同时也是在说自己:虽有昔日的壮志雄心,却没有偿愿的时机!诗人在隐居中仍然渴望强烈的、有所作为的人生。鲁迅先生指出,陶诗不但有静穆、悠然的一面,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38a47def01dc281e53af0e6.html

《[精品]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和思想的演变过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