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寓言故事阅读训练 40篇

发布时间:2018-06-30 12:59: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言寓言故事阅读训练(40则)

1《傅马栈最难》
  桓公观于厩,问厩吏曰:“厩何事最难?”厩吏未对,管仲对曰:“夷吾尝为圉人矣,傅马栈最难”:先傅曲木,曲木又求曲木;曲木已傅,直木无所施矣。先傅直木,直木又求直木;直木已傅,曲木亦无所施矣。 (《管子·小问篇》)
注释:厩:马房。夷吾:管仲的表字。圉人:养马的人。

(1)解释下面加点词。
桓公于厩(   ) 马栈最难(   ) 曲木又曲木(   )

(2)翻译下面句子
直木已傅,曲木亦无所施矣。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2《烛邹亡鸟》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王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

(1)解释下面加点词:
使烛邹主鸟而亡(   )召吏欲杀(   )使吾君以鸟故杀人(   )
(2)翻译下面句子。
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3《东野稷败马》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庄子外篇达生》)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使之百而反(  ) 稷之马将( ) 而不应( 
(2)翻译下面句子。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
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4《济阴贾人》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也。'立而观之,遂没。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向许百金,今予十金。(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
B、犹为不足?(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
C、渔者黯而退。(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
D、舟薄石又覆。(介词,在)
(2)解释下面加点词。
之贾人(  许百金(   )
于石又覆(   ) ?(   )(   )
(3)对下列各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有个打鱼人划着船前去救他。
B、我济阴之巨室也。
 我是济阴的富豪。
C、渔者载而升诸陆。
 打鱼人托着他并把他送到岸上。
D、立而观之,遂没。
  打鱼人站在岸上看着商人,商人就淹死了。
(4)根据这则小故事,以其中某一人物为对象,写一句评论的话。
富人:                     
渔者:                     
旁人:
5《子罕弗受玉》
  宋人得玉,献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宝也。不若人有其宝。”(1)给这段文字加上标点。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或(   ) 诸(   ) 弗(   )
以(   ) 丧(   )    不若(   )
(3)子罕为什么说若以与我,皆丧宝也?请简析。

6《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列子》          
注:讴,唱歌。
(1)翻译下面句子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
薛谭乃谢求反
(2)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7《郢人燕说》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
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韩非子》)
(1)解释下面加点词。
夜书,火不明( ) 也者,举贤而任之(  )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 ) 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
云而'举烛'( ) 燕相(  )
(2)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8《工之侨献琴》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同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郁离子》                         
注解:太常:官名,掌管祭祀。祭祀需使用乐器。窾:同'',款式。
(1)解释下面加点词。
工之侨得良桐 (   )作断纹(   )
 不入虎穴,得虎子(   )夫子之言,于我心有戚戚(   )
工之侨归(   ) 适市(   )
 赐之百金(   ) 物喜(   )
(2)制作精良的琴为什么被退回?

(3)同是一把琴,从'还之''献诸朝',成为'希世之宝',说明了什么?

(4)最后一句感叹,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9《欲食半饼喻》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志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百喻经·欲食半饼欲》)
(1)解释下面加点词。
唐自捐弃(  ) 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  )
(2)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意义。

10《反裘负刍》
  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刘向《新序·杂事二》
注:刍(chú),柴草。
(1)解释下面加点词。
见路人裘而负刍( ) 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  )
(2)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11《魏文侯期猎》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选自《魏文侯书》)
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螂守。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魏文侯与虞人猎(   )   是日,饮酒乐,天(   )
公将焉(    )      乃往,自罢之(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岂可不一会期哉?
(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12《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1)解释下面加点词。
惟其所以不得(   )      则狗也(   )
则家贫无以(   )       于是还耕(   )
猎之获(   )        人矣(   )
(2)翻译下面句子。
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13《宋贾买璞》
  宋之富贾有监止子者,与人争买百金之璞玉,因佯失而毁之,负其百金,而理其毁瑕,得千溢焉。
注:溢,同'',古时二十两为一镒。
(1)解释下面加点词。
失而毁(   )       其百金(   )
其毁瑕(   而理其毁(   )
(2)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14《千金求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君人,人君,君。涓人:君的近侍。
(1)解释下面加点词。
求之(   )      之三月(   )
以报君(   )     死马而捐五百金(   )
于是不能期年(   )   千里之马至者(   )
(2)翻译下面句子。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15《熊渠子射石》
  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关弓射之,灭矢饮羽,下视,知石也。却复射之,矢摧无迹。 刘向《新序·杂事四》                       
(1)解释下面加点词。
见寝石以为虎(   )    弓射之(   )
复射之(   )       无迹(   )
(2)翻译下面句子。
 关弓射之,灭矢饮羽。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16《多言何益》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檘,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墨子·附录》

注:檘(),同'',困,疲劳。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日夜鸣(    )         然而不听(    )
(2)翻译下面句子。
  唯其言之时也。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17《校人欺子产》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 ,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故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孟子.万章上》
注:子产,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校人,管理池沼的小吏。
圉圉(yǔ),疲乏的样子。 罔,欺骗。
(1) 解释下面加点词。
反命曰(   )       之(   )
则洋洋焉(   )     悠然而(   )
谓子产智(   )     得其哉(   )
(2)翻译下面句子。
少则洋洋焉。
故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18《晏子逐高缭》
  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之人也,四维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 (《说苑·臣术》)
注:仕,旧时做官为仕。仄陋,卑贱,低贱。四,四周,周围,指身边的人。
维,维系,引申为扶助,帮助。弼,本义是矫正弓弩的工具,引申为纠正。
(1)解释下面加点词。
晏子之(   )       高缭之夫子(   )
三年曾无爵位(         
可乎(   )
(2)翻译下面句子
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19《弓与矢》
一人曰:'吾弓良,无所用矢。'一人曰:'吾矢善,无所用弓。'羿闻之曰:'非弓何以往矢,非矢何以中的?令合弓矢,而教之射。 (《胡非子》)

(1)解释下面加点词。
非弓以往矢(   )     非弓何以矢(   )
非矢何以中(   )     合弓矢(   )
(2)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20《管庄子刺虎》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战国策·秦策二》)
(1)解释下面加点词。
管与之曰(   )       虎者戾(   )
则是一举而两虎也(   )   有刺两虎之名(   )
(2)翻译下面句子。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
人者,甘饵也
(3) 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4) 从这个寓言中,可以形象地概括成为 这样一个成语。

21《对牛弹琴》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牛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注:操,琴曲。蹀躞(diéxiè),踮着小步。
(1)解释下面加点词。
食如故(   )      不合其也(   )
孤犊之(   )      耳(   )(   )
(2)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22《富者乞羊》
  楚富者,牧羊九十九,而愿百。尝访邑里故人,其邻人贫有一羊者,富拜之曰:“吾羊九十九,今君之一成我百,则牧数足矣。”
(1) 解释下面加点词。
羊九十九(   )        百(   )
访邑里故人(   )       今君一成我百(   )
(2) 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3)穷人有没有把仅有的一头羊给富人呢?请给这则寓言续写一个结尾。字数300

23《鲁侯养鸟》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注:御,迎接。《九韶》,传说是舜的乐曲。
(1)解释下面加点词。
昔者海鸟于鲁郊(   )        奏《九韶》以为乐(   )
(2)翻译下面句子。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24《食凫雁以秕》
  邹穆公有令:食凫雁必以秕,无得以粟。于是仓无秕而求易于民,二石粟而得一石秕。吏以为费,请以粟食之。
  穆公曰:'去,非汝所知也!夫百姓饱牛而耕,暴背而耘,勤而不惰者岂为鸟兽哉?粟米,人之上食,奈何其以养鸟?且尔知小计,不知大会。周谚曰:'囊漏贮中。'而独不闻欤?夫君者,民之父母。取仓粟移之于民,此非吾之粟乎?鸟苟食邹之秕,不害邹之粟也。粟之在仓与在民于我何择?'
注:凫雁,指鸭鹅。粟,旧时泛称谷米。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无得以粟(   )         暴背而耘(   )
而不惰者(   )        岂为鸟兽哉(   )
且尔知小计,不知大会(   )   而独不闻(   )
(2)翻译下面句子。
夫百姓饱牛而耕
 囊漏贮中
3)对'粟之在仓与在民于我何择'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邹穆公认为当选取'粟在仓'有益。
B、邹穆公认为当选取'粟在民'有益。
C、邹穆公认为'粟在仓''粟在民'都有益。
D、邹穆公认为'粟在仓''粟在民'都无益。
25《入蛟川城》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 ”。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及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1)作者写'西日沉山,晚烟萦树'一句的用意是(  )
A、描写蛟川城郊景色的优美动人。
B、说明时间紧迫。
C、强调时间尚早,为渡者主张'徐行'做辅垫。
D、强调天色已晚,为下文渡者'熟视小奚'埋下伏笔。
(2)渡者孰视小奚是因为(  )
A、渡者觉得小奚有趣      B、渡者感到问得奇怪
C、渡者善于观察思考      D、渡者一时难以回答
(3)文中横线原有4句话,选出句序正确的一项(  )
徐行之  速进  尚开也  则阖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4)'予愠为戏'的意思是(  )
A、我和气地跟他玩了一会儿。
B、我恼怒地戏弄了他一番。
C、我生气地认为他是同我开玩笑。
D、我生气地知道他是在戏弄我。
(5)这篇短文讲明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是(  )
A、欲速则不达  B、日暮途穷  C、不耻下问  D、半途而废
26《争雁》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竟斗而讼於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刘元卿《贤类编》)                               
注:社,古代社会的基层单位。伯,长官。
(1)解释下面加点词。
弓射之(   )      
斗而讼於社伯(   )
(2)翻译下面句子。
昔人有睹雁翔者
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27《斗牛图》
  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斗牛图》。暇日展曝于厅前。有输租氓见而窃笑。公疑之,问其故。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其斗牛时,夹尾于髀间,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公为之叹服。
注:髀(),大腿。(lǚ)力,指全身的力气。膂,脊背。
(1)解释下面加点词。
暇日展于厅前(   )   有输租氓见而笑(   )
农非画,乃识真牛(   ) 之叹服(   )
(2)翻译下面句子。
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
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28《州官放火》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吏人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陆游《老学庵笔记》)

:作郡,治理郡县。讳,避讳,畏忌人家直称的名字。上元,阴历正月十五
(1)解释下面加点词。
者必怒(   )     吏卒多榜笞(   )
吏卒多被榜笞(   )   于是举州''''(   )
(2)翻译下面句子。
吏人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3)这则故事后来衍化为俗语,这个俗语是:
29《家藏宋笺》
 公家藏宋笺数幅,偶吴中有名卿善书画者至,或讽之曰:“君纸佳甚,何不持向某公索其翰墨,用供清玩?”公曰:“尔欲坏吾纸耶?蓄宋笺固当请宋人画!”                 
,精美的纸张,供临时政府题诗或写字用。
(1)解释下面加点词。
吴中有名卿善书画者至(   ) 之曰(   )
何不持向某公其翰墨(   )  用供清(   )
(2)翻译下面句子。
 尔欲坏吾纸耶?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30《南桔北枳》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1)解释下面加点词。
吏二人缚一人王(   )     缚者为者也(   )
齐人也,盗(   )       所以然者何(   )
(2)翻译下面句子。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31《鸥鸟》  
  海上之有人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数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1)解释下面加点词。
之海上(   )        明日之海上(   )
(2)翻译下面句子
  汝取来,吾玩之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32《伯牙破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解释下面加点词。
鼓琴而志在太山(   )   终身不鼓琴(   )
(2)翻译下面句子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33《缁衣》
  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途。见妇人衣缁衣,援而弗舍,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昔我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禅缁也。以禅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

注:纺缁,黑色的夹衣。禅缁,黑色的单衣。
(1)解释下面加点词。
宋有澄子者,缁衣(   )    见妇人缁衣(   ) 
而弗舍,欲取其衣(   )    子不如速我衣(   )
(2)翻译下面句子。
以禅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34《陈轸贵于魏王》
  陈轸贵于魏王。惠子曰:'必善事左右。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毋生杨。夫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子虽工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子必危矣。  陈轸,魏王重臣。惠子,惠施,魏国宰相。
(1)解释下面加点词。
陈轸于魏王(    )     必善左右(    )
树之即生(    )      而不一人者(    )
(2)翻译下面句子。
 子虽工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子必危矣。

(3)植杨和拔杨的比喻,客观上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35《阳桥与鲂》
  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扱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其为鱼,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曰: “善!”
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注:宓子贱,()人名。单父(Shànfǔ),古县名,今山东单县。扱(chà),举。
(1)解释下面加点词。
于阳昼(    )         子亦有以送仆乎(    )
以送子(    )         夫扱纶饵(    )
(2)翻译下面句子。
其为鱼,薄而不美
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36《金壶丹书》
  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鳋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注:纪,春秋时期的原纪国。鳋,鱼腥味。
(1)解释下面加点词。
善哉,如言(   )       食鱼无(   )
其鳋也 (   )  君子有 (   )        

(2)翻译下面句子。
 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37《臧谷亡羊》
  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亡羊同也。
 注:博塞,一说赌博,一说游戏。
(1)解释下面加点词。
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    )   而俱其羊(    )
(2)翻译下面句子。
 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亡羊同也。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38《齐景公出猎》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1)解释下面加点词。
所谓之不祥也(   )       是不焉(   ) 
夫有而不知(   )        用而不(   )
(2)翻译下面句子
 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39《夔有一足》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注:,是我国见诸记载的最早的音乐家。
(1)解释下面加点词。
吾闻夔一足,信?(   )   而独于声(   )   
(2)翻译下面句子。
 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40《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盲乐师,名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晚)矣。”师旷曰:“何不炳烛点燃蜡烛学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师旷,盲乐师,名旷。
(1)解释下面加点词。
如日出之  (  )        如炳烛之 (  )
(2)翻译下面句子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53dff4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c.html

《文言寓言故事阅读训练 4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