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柳宗元散文风格比较

发布时间:2019-07-31 15:03: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韩愈柳宗元散文风格比较

摘要: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他们大力提倡并身体力行地创作散体文,并取得了辉煌成就。

中唐文坛上的韩愈和柳宗元, 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并世而立的伟人。二人在散文创作宗旨上有相同的认识, 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 主张文道合一, 坚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对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进行变革和创新, 坚决反对六朝骈文的浮艳习气, 创立自由流畅的新散文, 而且都以大量的创作实践实现了自己的创作主张。他们不仅为唐代文学的繁荣, 而且为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韩、柳二人的散文创作主张及创作实践有相同之处, 然细而论之, 又是各有千秋的。由于二人的生活地位与思想接受观念不同,他们的创作主张的侧重点也不同。下面就其在散文的文体、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韩愈和柳宗元散文的风格的异同。

纵观韩、柳文集, 二人散文总体风格之差异是存在的。韩文内容广博、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气盛言宜, 虽然文章具有多样性特点, 但共同的特色是雄奇奔放。柳文对现实无不带有一种强烈、抑郁而激愤的色彩, 而立意新颖、结构细密, 语音简洁精美, 形成浓郁而峻洁的风格特色。

一、散文的文体

韩愈散文,内容复杂丰富,涉及面颇广,形式也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论说文

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韩愈的论说文,发挥了散文的战斗性的功能,不少作品达到了思想艺术完整的统一。《原毁》,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精辟分析,揭露了当时一般士大夫所以要诋毁后进之士的根本原因。他指责当时社会人情的恶薄,自鸣不平,并发出了主张公正用人的呼吁。作品立论鲜明,语言平易,虽多阐述孔子、颜渊、子路、孟子等人的意见,而不引经据典,这是散文创作中的一种新的形式。他不顾流俗的诽谤,大胆地为人师,作《师说》,指出师的作用及相师的重要。他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都可以为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这种见解打破了封建传统的师道观念,对于我们今天也还有参考价值。文章感情充沛,说服力也很强。他的《马说》,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比喻贤才难遇知己,“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寄寓了他对自己遭遇的深深不平。文章简短明快,而多转折变化,十分饱满地表达了一腔的委屈。

2、叙事文

韩愈的叙事文,有许多文学性较高的名篇。著名的《柳子厚墓志铭》,有重点地选取事件,通过富于感情的语言,不仅指责了官僚士大夫社会的冷酷无情,叙述了柳宗元一生不幸的政治遭遇,而且也突出了“议论证今古,出入经史百家”的一个古文家的形象。

3、抒情文

用散文抒情,韩愈也是很成功的。抒情文中的祭文,一类写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韵常规,如悼念其侄韩老成的《祭十二郎文》是前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的名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4、书信和赠序文

赠序文是一种文体,指古人惜别赠言的文章,内容多推重、赞许和勉力之辞。序的意义和原意不同。韩文中书信如《与孟东野书》、赠序如《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韩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之类,完全出于虚构,接近传奇小说。

柳宗元的散文内容丰富,主要有:

1、柳宗元的议论文,主要是对各类哲学、政治、社会、人生问题的冷静思考。如《封建论》,对古代社会的分封制度作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见解。他严厉地抨击封建藩镇的割据局面,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帝王“受命于天”的谬说。

2、柳宗元的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封建社会中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人物,如《种树郭橐驼传》借郭橐驼养树“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讽刺了统治者政令烦苛对人民所造成的无穷干扰和奴役。

3、柳宗元的寓言文大都结构短小,而极富哲理意味。如《永某氏之鼠》写群鼠在旧房主纵容下横行无忌、干尽坏事,最后被新房主彻底消灭。柳宗元创造性地继承前人的成就,大量地创作寓言,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完整的文学作品,在寓言文学发展中是有其一定的地位的。

4、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这类作品,往往在景物描写之中,抒写了他的不幸遭际和他对于现实的不满。他描写山水之乐,一方面藉以得到精神安慰,同时也曲折地表现了他对丑恶的现实的抗议。是作者悲剧人生的审美情趣的结晶。其代表是《永州八记》。

二、散文结构

在结构表现上, 韩文巧于构思,善于变化;柳文则平中见奇, 层见迭出。

韩愈论文主张脱落陈意陈言, 力求翻新出奇。其文或诙谐滑稽、妙趣横生;或坐而论道,雄肆逞辩; 抒情或委婉细腻, 或淋漓倾泻。无论是精细入微, 还是精笔勾勒,总能因文而异,各施其宜。韩文构思最独到的地方是善“变”。如《送董邵南序》是一篇很难写的送别文章, 将自己大篇的议论, 难以明言的本意, 蕴藏于冠冕堂皇的送别文字之中, 既无损友道,又不违己意。韩文在结构上的变化, 没有定格, 而又极富独创。从文章的开头到行文和结尾, 都有自己的特点,孙昌武先生说韩愈散文开头的特点有三,一是雄肆,二是蓄势,三是孤起。文章收结因势而成,包含着强大的鼓舞力量。

反观柳宗元的文章构思表现,则以平起而为,却又能从平凡的、人所常见的事实或历史资料中出人意料地引发有意义的主题。永州山水在南方之景中并无独特之处,而柳宗元的行文构思却能独具匠心。如《永州八记》合则似山水长卷,分则为八折屏风,既各自成篇,又前后连贯,互相映衬,为一整体。柳文结构的变化, 无论是像《封建论》那样的长篇,还是象《三戒》寓言或写山水的短制,都能巧于构思,严于组织,使作品各极其妙,具有不寻常的表现力。

三、散文语言

 在语言运用上, 韩文尚奇好异, 文从字顺; 柳文则简悍凝敛, 古峭峻洁。韩愈非常重视语言创新的作用, 力求把造语的新奇和顺畅统一起来, 形成一种以秦汉散文语言为基础,并结合当时口头语言的新的散文语言。如《师说》、

《论佛骨表》、《祭十二郎文》等文章, 都写得通俗明白, 如同口出。他还注意到

文章语言与所表达内容的一致性, 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均随内容需要而自然变化, 该长则长, 该短则短, 长短相间, 明快流畅。

韩文亦重视语言的锤炼, 力求精炼、准确, 语约意丰。如《师说》中用“传道、授业、解惑”来概括老师的职责, 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来概括择师的标准, 用“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来说明师弟之间的正确关系。在《进学好》中用“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 毁于随”来总结进德修业之道。韩文还大量运用虚词, 使文章灵活多姿, 情致丰富。如《祭十二郎文》、《马说》等文, 用“邪”、“乎”、“矣”、“而”等虚词, 不论抒情, 还是议论, 都使文章气势雄壮, 含义丰富。韩愈能根据不同的文体, 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对象, 采用不同的语言, 使其丰富多采的语言与其深厚广博的内容、多种多样的文体取得和谐一致, 从而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色彩和表现力。

柳宗元的散文语言以峻洁峭拔而著称。他竭力提倡为文要峻洁,要求在语言上要求不拖沓,不含糊, 无赘语, 无泛笔, 言约事丰, 干脆斩绝。柳文篇幅都不长, 但内容十分深刻隽永。即使是写山水景色, 也显得凝敛沉郁, 如《小石潭记》。

柳文的峻洁还表现在行文不拖泥带水, 干脆明白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如《封建论》。

柳文语言还善于用瘦硬语和奇字, 显得奇崛峻峭。在《愚溪诗序》末尾写溪水和自己之“愚”时所用文字亦甚奇诡、凝重, 所作的描写独特别致, 显得峭拔劲健。此外, 他的《乞巧文》、《三戒》等文都能显出其独特的语言个性。林纾说:“柳州敕峭, 每于短句见长技, 用字为人人意中所有, 用意乃人人笔下所无。”

总的说来,韩长于议论,雄肆奔放,柳长于记事,缜密精奇。韩柳的散文既有同也有异,有人增对其评价韩文如潮,柳文如江。韩文跌宕起伏,柳文思绪流动不绝韩雄大而柳精悍。在中国唐代文坛上韩柳的古文创作开创了一代文风,大大扩展了散文的实际功用,为后世的散文创作的繁荣和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积极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65cd2651ed9ad51f01df26b.html

《韩愈柳宗元散文风格比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