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40558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新华中学 沈洪贞
设计思路
文章抒发的人生哲理,发表的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对我们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也比较难理解,基于此,在教学时采取诵读法和讨论法,逐步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并得出自己的生命感悟。 教法展示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的思想感情
3、体会认识作者的人生观,提高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水平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 http://www.shzgh.org/renda/gonggao/node2524/node4305/node4306/node4307/node4309/userobject1ai57554.html

http://www.zjzszx.cn/imagematerial/view.asp?id=18904
他的书法有“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之美誉,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称 而他的散文《兰亭集序》亦是千古名篇,文中阐述的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如天籁之音,扣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千古名篇。 (二)、明确学习目标(展示图片) (三)、听录音
http://www.kaixin001.com/repaste/40886570_2637653693.html

(四)、自由读(读的过程中于每一段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情感) 然后明确:乐 悲(多媒体展示)
知识点:http://wenku.baidu.com/view/bf9a5fbec77da26925c5b05b.html (五)、赏析第一段

1 大家齐读,考虑作者缘何而“乐”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9776653.html

学生讨论,然后明确:(多媒体展示)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C0%BC%CD%A4%C3%C0%BE%B0

1)景美: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环境优美,天气融和。 2)事美:诗人名流齐集兰亭,流觞曲水,临流赋诗,各抒怀抱,何等快哉!乐哉! 3)情美:此时此地,风景秀丽,作者仰观俯察,景情宜人,感宇宙博大。欢愉之情,溢于言表。
(以上问题亦可用原文中的句子作答)
2 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http://baike.baidu.com/view/401868.htm
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同是写江南三月暮春风光,
1

《兰亭集序》与《与陈伯之书》有什么不同?你能从中读到作者怎样的情怀? 学生讨论,然后明确:(多媒体展示)
丘迟之景——生机勃勃,活泼热烈,意在唤起身处北方的陈伯之的思乡之情

王羲之之景——清俊高雅,生机盎然,有超凡脱俗之韵,清澈明朗,生机盎然,让人神清气爽。(摒弃香艳只写山、水、林、竹、天、风而已,营造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正是作者高雅情怀的体现)
作者发出的由衷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3、再读第一段,读出“乐”的情感 (六)、赏析第二段(二、三段的译文http://www.ruiwen.com/news/16963.htm 1、齐读第二段,(男生读) 思考作者“痛”在何处 学生思考作答,然后明确:(多媒体展示) 痛:俯仰一世,老之将至:人生短暂之痛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世事无常之痛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往事不在之痛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死无常之痛 (总:人生苦短 乐景易逝 感慨万千)
(在这一环节中,重申下列词语的意思 俯仰 情随事迁 陈迹 修短 期) 2、作者的可用下列哪个词概括(痛惜 痛苦 痛心 悲痛)(展示图片) 3、再读 (七)、赏析第三自然段。

1、读课文,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141f0d0100gnpf.html
2、在本段中找出和作者生死观有密切联系的一句话,说说什么意思?(展示图片) 明确: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理解“一”“齐”“虚诞”“妄作”的意思)
3、对于作者的人生观,还有哪些人与之相同?(展示图片) 明确:古人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时人 以作者为代表的一类文人雅士 后人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4、这一段作者慷慨生悲,你能了解王羲之的情感吗?这样的感慨是否消极呢?(展示图片)(这是本文的难点,教师应适当点拨,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明确:佛教徒、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淡,他们“一死生、齐彭殇”,但作者却把这种思想否定了,在否定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作者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何其相似,而后人也有此感,也会和我一样发出悲叹,这里的“悲”是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让我们从感伤的背后读出对人生的热爱。他所体验的和我们所体验的是一样的。
既然人生短暂,作为有生命的我们就得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才不枉来世一遭。不沉溺于乐事,要调整自己的状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是遇到和风细雨还是遇到狂风暴雨,都能泰然处之,稳掌生命的航舵。
5 作者感叹人生,却没有悲观,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就是他执着追求的厚报。 而历史上留下叹声的人也往往留下了不朽的业绩,他们凭借自己的精神与成就获得了永恒的生命。谁能举个例子?(展示图片)

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72da821ccbff121dd368395.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