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测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1-01-11 20:41: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 绝(到了极点,绝美,绝妙)

B.①遂与外人间隔(隔开)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 间焉(参与)(当权者自会谋划此事,你

又何 必





参与呢)



C.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②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 言以复(我的态度更加恭敬了

,礼 节





也更加周到 ,不敢 说一句话来辩解)



D.①停数日,辞去

②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 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 虽“叹惋”但仍想继续在桃花源里生活的一句话是 (2 分) :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 1 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 魏晋了。

二、( 11 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 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 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

也。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2 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由快乐。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译文: 渔人把自已听到的事-一向他们详细地说出。

4.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热情好客 的特点;他们在送

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 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也为 下文再寻桃花源未果埋下伏笔。 (2 分) 。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2 分) 答: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

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三、 (10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 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 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武陵人/捕鱼为业 B

C./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

2. 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

3. 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 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 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 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 现实社会。

D. 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4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 渔人对这景色感到非常诧异,又继续往前走,想走到这片林子的尽头。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 渔人把自已听到的事-一向他们详细地说出,他们都感叹惋惜。

四、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回答问题。 (15 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 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 "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

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

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 ? 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 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 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 (4

①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②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③子之哭也:你 ④苛政猛

于虎也: 苛刻的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4 分)

1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2 今吾子又死焉

译文: 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

3. 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记叙(填 2 字);从艺术表现手法(写作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 了想象

(填 2 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反衬 (填 2 字)的手法突出主题。 (每格限填 1 字)(3 分) 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相反的特点或不同的情况,用衬体从反面衬托 本体 , 叫反衬。

4. 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4 分)

答: 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 (2 分)虽然一家

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虎患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 受。(2 分)(意思对即可)

注释:①本节选自《礼记•檀弓下》。②式:同“轼”,车前的横木,供乘车时手扶用。③子 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④壹:的确,确实。⑤舅:丈夫的父亲。⑥苛:苛刻,暴虐。 ⑦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识zh 1 :同“志”,记住。

翻译: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的很伤心。孔子用手扶著车轼侧耳听。他 让子路前去询问说:“听您的哭声,真像是一再遇上忧伤的事。”妇女于是说道:“是的。以 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说:“那您为 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这里没有苛政。”孔子对子路说:“你要好好记住,苛 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75482f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3.html

《桃花源记测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