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作文素材:扎克伯格与Facebook

发布时间:2016-01-04 08:56: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6年高考作文素材:扎克伯格与Facebook

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的创办人,被冠以“第二盖茨”的美誉。是历来全球最年轻的自行创业亿万富豪。20142月,马克·扎克伯格及其华裔妻子登上美国《慈善纪事报》2013年年度慈善排行榜榜首。151021做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全程用中文作了演讲。2015121,为庆祝女儿的降生,与妻子一起将持有的Facebook 99%股份(约450亿美元)捐赠给慈善机构,用以发展人类潜能和促进平等。

早年岁月

扎克伯格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Zuckerberg这个姓氏完全就是德语姓),但他声称自己为无神论者。扎克伯格开始写程序是在中学时期。他的父亲在20世纪90年代曾教导他Atari BASIC Programming,之后聘请软件研发者David Newman当他的家教。Newman曾说扎克伯格是一个神童(prodigy)

扎克伯格高中时,已经在家里附近的Mercy College上课。扎克伯格很喜欢程序设计,特别是沟通工具与游戏类。他还开发过名为ZuckNet的软件程序,让父亲可以在家里与牙医诊所交流。这一套系统甚至可视为后来的美国在线实时通信软件的原始版本。

根据作家Jose Antonio Vargas所描述的:“扎克伯格创造孩子们的电脑游戏。”

扎克伯格在高中时期,创作了名为Synapse Media Player的音乐程序,并且借由人工智能来学习用户听音乐的习惯,并且被贴到Slashdot上,被PC Magazine的五星评价为3颗星。微软与美国在线当时就想要招揽并训练扎克伯格,不过扎克伯格仍选择于20029月进入哈佛大学。

哈佛岁月

在哈佛,扎克伯格被称誉为是“程序神人”。二年级时他开发出名为CourseMatch的程序,这是一个依据其他学生选课逻辑而让用户参考选课的程序。一段时间后,他又开发了另一个程序,名为Facemash,让学生可以在一堆照片中选择最佳外貌的人。根据扎克伯格室友Arie Hasit的回忆,他做这个只是因为好玩。Hasit如此解释:“他有几本名为脸书(Face Books)的书,里面包括著学生的名字与照片。起初,他创建一个网站,放上几张照片,两张男生照片和两张女生照片,浏览者可以选择哪一张最“辣”,并且根据投票结果来排行。”

这个竞赛进行了一个周末之久,但是到周一早晨,被校方关闭,因为哈佛的服务器被灌爆,因此不准学生进入这个网站。此外,很多学生也反应,他们的照片在未经授权下被使用。扎克伯格为此公开道歉,并且在校报上公开表示“这是不适当的举动”。

不过,扎克伯格出自好玩的这个网站,后来一直被学生要求要发展出一个包含照片与交往细节的校内网站。根据Hasit的回忆,马克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并且决定如果学校不干的话,他要干,他将会建一个比学校更棒的站。

生活态度

马克·扎克伯格因此成为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后,依然住着租来的一套一室一厅的小公寓,地板上放着的一个床垫、两个椅子、一张桌子就是全部家具。他的早餐通常都是一碗麦片。

每天,他走路或骑自行车上班。他的成名也让媒体开始关心他的感情史,据说他有一位仍在哈佛念书的女朋友,他承认,曾为一个女朋友煮过晚餐,结果不理想。

美国的八卦私人网站在2007年就曾经上载了一段视频,记者拍摄到扎克伯格与一位亚裔女性走出餐馆并一同坐进轿车离开,后来经查证女主角就是扎克伯格的女朋友普里西亚·陈。

曾登上《新闻周刊》封面的扎克伯格接受采访时,依然是T恤和便鞋的休闲打扮,甚至在2007年的一次科技论坛上,他面对采访露出虎牙的同时也翘起了二郎腿,秀出了穿着阿迪达斯拖鞋的脚丫。有传闻说,当年扎克伯格拒绝微软高层主动提出的约会,原因只是微软要求早上8时会面而他起不了床。

在扎克伯格的常用词典中,有这样一些词汇:透明度、信任、联系、分享。他在Facebook的个人页面上这样描述自己的兴趣:开放,创造事物帮助人们彼此联系和分享对自己而言重要的事情,革命,信息流,极简主义。他说:“一个透明度高的世界,其组织会更好,也会更公平。”

哈佛辍学

20岁的扎克伯格虽然考入了知名的哈佛大学,但却是该学校计算机系和心理学系的辍学生。

2004年,他在哈佛的大学宿舍创办了Facebook。短短数年,这一网站迅速风靡全世界,如今,它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交网站之一,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等政界要人都成了Facebook 的用户。

媒体称,Facebook 的市值已高达1800亿美元,扎克伯格本人也因这一成功创业,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同时也是最积极从事慈善事业的美国富豪之一。

扎克伯格曾表示:“一些人等到事业晚期才回馈(社会)。可现在就有那么多事情需要做,为何要等待?我们中一些人很可能在人生早期回馈社会,见证我们慈善努力的影响。”

2013923,扎克伯格宣布捐赠1亿美元,赞助新泽西州纽瓦克市修缮学校。这次捐赠创下美国青年人慈善捐款纪录。

外界一提到扎克伯格时,总是将其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做比较,因为他们都是从哈佛大学辍学的“坏学生”,都是白手起家,在互联网上创业,从而影响全世界。

乳臭未干的“盖茨第二”

表面上马克·扎克伯格给人感觉和任何普通的大学生没有什么区别:风格奇特的T 恤、破烂陈旧的牛仔裤、阿迪达斯运动鞋、讲起话来甚至有点腼腆。

当被人恭维“看上去蛮像一个互联网企业的老板”时,扎克伯格却有点被激怒的感觉,因为潜意识里,他不愿把自己再当成一个局限于象牙塔的大学生。巧合的是,这个年仅22 岁的美国小伙子确实和世界首富、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在19 岁就开始创业,成立自己的公司,同样是出身中产家庭且教育良好,同样是哈佛大学的辍学生,同样年纪轻轻就赢得世人尊敬。

作为牙医和心理医生的儿子,扎克伯格自幼受到良好教育。10 岁时他得到了第一台电脑,从此把大把时间都花在了电脑上,成为电脑神童。

高中时,他为学校设计了一款MP3播放机。之后,包括微软在内的不少IT 企业都向他抛来了橄榄枝,但是扎克伯格拒绝了年薪95 万美元的工作机会,而选择去哈佛大学上学。在哈佛,主修心理学的他仍然痴迷电脑。2004年他创办FaceBook,成为互联网英雄的又一个神话。

虽然对外界传闻的雅虎出价16.2亿美元不置可否,但是扎克伯格还是很乐意谈谈比尔·盖茨。分析人士称,这和微软此前投资2 亿美元买下Facebook 的广告和赞助商链接的独家经营权紧密相关。扎克伯格认为,这笔钱能让Facebook 更集中精力考虑未来的发展思路,例如激励用户参与发展更多的原创运用,而不是致力于兜售广告,把网站搞得像个卖网络广告的集中营。这就像苹果的iPod 卖得很好,可是不用为播放内容头痛,与音乐下载有关的软件服务交给iTunes 音乐商店打理一样。

和那些乳臭未干的同龄人不同,22岁的扎克伯格像是一个战略思考者,谈吐之中充满了他对Facebook 的宏远发展规划。他的观点比其他互联网的从业者更有远见,这种自信来源于Facebook牢牢吸引的1千多万用户。“我从来不想运营一个公司或者企业,我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用户的体验上,总想怎样能给他们带来革命性的便利。”

在马克·扎克伯格的理念中,与其说是对互联网的开发应用,不如说是聚焦于对世界的改变更为贴切。面对未知的未来,扎克伯格很有自信:“很多公司经营的网站都声称立足于社交网络,他们的网站大同小异,提供的都是约会地点、媒体信息集粹,或者交流社区类似的信息,但是Facebook 旨在帮助人们理解这个世界。我们肯定不会效仿门户网站,让用户尽可能多地在网站上消耗时间。我相信Facebook 未来一定有盈利的。想窥视无关的网友,没门!”

最慷慨的富豪

在硅谷为慈善事业捐献股票的榜单上,Facebook首席执行长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排名第一。2012年,28岁的扎克伯格为慈善事业捐赠了4.988亿美元的Facebook股票。这些股票全都于201312月份捐给硅谷社区基金会(Silicon Valley Community Foundation),用于教育和健康项目,共1,800万股。

而在“慈善记事社”于201311公布的2012年中全美国的15笔巨额慈善捐款中(共计51亿美元),排名第一的沃伦·巴菲特,分别向其三个孩子的各自慈善基金捐款10.3亿美元,总捐款数30.9亿美元。而扎克伯格则在全美国中排名第二。2015121,扎克伯格为了庆祝女儿的降生,扎克伯格与妻子普莉希拉·陈承诺将他们持有的Facebook 99%股份(约450亿美元)捐赠给慈善机构,用以发展人类潜能和促进平等。

扎克伯格:锻造一只硕大无朋的能力“碗”

刘志坚

日前,“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来到清华大学,全程用还算流利的中文发表了演讲,并与清华学子进行了互动。当有学生问及他成功的秘诀时,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回答:“人生好比一只碗,碗越大就能装越多的水。只有倾力锻造一只硕大无朋的能力碗,才能在同样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收获更多的成果。”

扎克伯格1984年出生在美国纽约,从中学起开始写软件程序。高中的时候,他就开发出了突触媒体播放器音乐程序,神童的声名一夜鹊起,微软和美国在线等企业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但他深知自己的能力还远远不够,没有答应。

2002年,扎克伯格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心理学与运算科学。在校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大二期间他突发奇想,建立一个网站作为同学交流的平台。短短一个星期,扎克伯格就建立了名为Facebook的网站。网站刚一开通就大受追捧,数星期内,哈佛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成为了会员,大家利用这个免费平台掌握朋友的最新动态,聊天交友。很快,网站就扩展到美国主要的大学校园,并波及整个北美地区。

2004年,扎克伯格毅然辍学,专心创办Facebook网站,并向同行喊出了“你的不如我的,如果你想加入我们就来吧”的狂妄口号。业界大咖们笑他是夸海口,但扎克伯格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人生的目标。他把公司搬至硅谷小镇帕洛阿尔托市,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努力扩大网站影响,到2004年底用户数量突破100万,小试牛刀。

到了2005年,网站的发展不仅遭遇了资金的瓶颈,还惹上了窃取知识产权的官司。扎克伯格有些气馁,他知道自己除了技术优势,融资能力是弱项,一度想把公司卖给谷歌。

但仔细思考后,扎克伯格又有些不甘心。他知道公司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只要培养锻炼自己的融资能力,就会豁然开朗。他选择了坚持,硬着头皮跟一些投资公司接洽谈判,用公司的愿景打动他们,终于得到了第一笔50万美元的投资,公司有了源头活水。此后又拿下了A轮融资1270万美元,B轮融资2750万美元,网站业绩突飞猛进,访问流量超越了亚马逊和迪士尼等网站。

资金问题解决了,但在网站营销中又遇到了麻烦。Facebook推出的“动态消息”功能,把好友的各种动态自动汇总显示在页面上。此举因泄露隐私招致大批用户不满,一时群情激奋。面对突发的营销危机,扎克伯格立即道歉,并采取“用户可以对隐私公开进行自定义设置”的技术手段予以纠正,平息了风波。

此次事件,锻炼提升了扎克伯格营销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200710月,他推出定制广告服务业务,此举大受客户欢迎,业务量猛增到230万。此后,扎克伯格更加驾轻就熟地运营网站。2012年发起了融资规模50亿美元的公开募股活动,成为硅谷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

进军中国市场一直是扎克伯格的夙愿,为了锻炼沟通能力,以便Facebook在中国发展时能做到尊重中国的风俗习惯,他坚持每天学习中文,并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中国文化,在家里他也经常跟自己的华裔妻子普莉希拉·陈用中文交流,于是有了清华大学“首秀”中文,亲和力爆棚的火热场面。

扎克伯格在短短12年间,从一文不名发展成为身家300亿美元的全球最年轻富豪,这些成功源自他注重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锻造了一只硕大无朋的能力“碗”。

扎克伯格的经历,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作为读者的扎克伯格

龙隐

2015年伊始,facebook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在其主页写下了新年计划:2015年,我的挑战是每两周读一本新书——着重于学习不同文化、信仰、历史和科技。在美国东部时间12午夜,他贴出的第一本书就是莫伊塞斯·纳伊姆的《权力的终结》,仅3天时间,该书就在亚马逊售罄,据美国《出版周刊》统计,经扎克伯格推荐之后该书卖出了1.3万册。出版商今后可能得密切关注扎克伯格挑选的每一本书,一旦他们出版的图书被选中,一定会加印。

世界正在变得更好

强大的名人效应让美国媒体断言,这位年轻的CEO已足以取代“读书俱乐部女皇”奥普拉的位置成为新的出版业“白马王子”。扎克伯格的facebook个人主页的粉丝数量有2300多万,是奥普拉粉丝数量的两倍多呢。

但更有趣的是马克·扎克伯格作为一个读者的新肖像。他非常勤奋,作为这个星球上最流行的社交网站的CEO,他的时间表肯定非常满,不过他还是强迫自己两周内读完一本书,并且邀请“好友”一起参与讨论。因为他选择的第二本书《人性中的善良天使》英文版有830多页,所以他决定在四周内看完。在美国,一般的读书俱乐部要求会员一个月读完一本书,即使如此也没有几个人能完成。

这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当代著名的思想家,《权力的终结》的作者莫伊塞斯·纳伊姆曾担任《外交政策》杂志主编十余年,还曾担任委内瑞拉贸易和工业部部长及世界银行执行董事。《权力的终结》曾被《金融时报》评选为“年度最佳图书”,受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等人的推荐。这本书认为当前世界的趋势是,传统上由政府、军队、教会和其他组织所拥有的权力将加速向个人转移。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的书名取自林肯总统第一次就职宣言的最后几个词。该书的作者斯蒂芬·平克是公认的“继乔姆斯基之后的语言天才”,该书认为暴力行为在现代已经减少,世界已经变得更有人性。扎克伯格推荐此书正值17巴黎枪击案发生之后,扎克伯格写道:“这是一本及时出现的好书,它贯穿历史,阐述了暴力为何以及如何稳步下降,以及我们应如何保持这种趋势。”

这两本书都因为其乐观主义精神而被广泛争论,“世界正在变得更好”这样的命题从来不受出版业欢迎,部分原因在于,购买严肃非虚构类书籍的读者往往是40多岁的男性,他们对人世少了很多玫瑰色看法。与之相反,美国梦破碎,世界越来越不平等的书籍才会受到他们的关注。不过扎克伯格的书单甫出,不到一天,在亚马逊网站上,《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的排名由原来的第7514位,跳升至第307位。

也许在读过两本大部头的难啃书籍之后扎克伯格想轻松一下,所以之后的两本书都相对简单,《黑帮老大的一天》是非常好看的一本社会学著作,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素德·文卡特斯教授。他为了研究都市贫困现象,拿着问卷走入了被校方和政府警告为“极度危险”的黑人贫困社区。结果认识了这里的黑帮老大,并且成为莫逆之交,通过黑帮头子的带领,文卡特斯进出芝加哥最恶名昭著的贫民窟,结识了当地毒贩、皮条客、娼妓、社会福利机构人员、警察、官员……《黑帮老大的一天》呈现了一个真实的黑帮生活和生存法则。

扎克伯格书单上接下来的是美国作家欧拉·比斯的《免疫》,这是2014年《纽约时报》的十大好书之一。作者在自己初为人母经历的基础上展开深入研究。该书告诉读者对疫苗的恐惧显示了我们对于纯正、污染与相关性的深层焦虑。本书集回忆录、新闻写作和文艺评论于一身,涉及心理、历史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阅读能使人智力得以充实

扎克伯格的第五本书已经有了中文版:艾德·卡特姆的《创新公司》。扎克伯格说,这本书是皮克斯公司的创始人自己写的,讲述了他如何建立了一种能够激发创造力的文化。扎克伯格认为,人们从根本上都是具有创新性的,但现实中有很多阻力妨碍将工作做到最好。

接下来的几本书有了中文版,第六本是《科学革命的结构》,托马斯·库恩所著。这是本科学史书,它探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究竟是不断向前还是在社会各种力量的作用下突然发生的问题。扎克伯格说,我倾向于认为科学是一股对世界有益的、持续的力量。我相信如果我们在科学和研究上投入更多,并去实践科研的成果,人类会受益于此,变得更加富足。

扎克伯格书单上的第七本是有繁体中文版的,是崔时英的《理性的仪式》。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常识”的概念,以及人们处理问题时,不仅基于各自懂得什么,也需要知道别人知道什么和那些大家共享的常识。对于设计社交媒体,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扎克伯格的第十一本书也有中译本,伊本·赫勒墩所著的《历史绪论》。这是一本关于世界历史的书,它是由一位生活在14世纪的智者所写。它关注社会和文化是怎样向前发展的,其中包括城市、政治、商业和科学的出现。第十二本书是以色列历史学者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目前这本书已售出20多个国家的版权。第13本也是有中文版的伊恩·班克斯所著的《游戏玩家》,这本书设定在一个人类与机器共生的星际乌托邦。生活是如此闲适和自由,游戏理所应当地成为“文明”人最大的消遣。

扎克伯格对书籍的评论还受到了专业人士的嘲笑,确实,他的读书心得,读起来就像平庸的学期论文。但是,地球人都知道那家伙不是作家,所以他的追求让人感动。正如扎克伯格在新年读书计划中所说:“阅读能使人的智力得以充实。书籍能让人全身心且深度地了解一个论题,这优于当今大多数的媒介。我期待把我对媒体的关注转移至阅读。”也许,在一个人们的注意力被社交媒体过度压榨和碎片化的时代,回归阅读将成为重整心灵秩序的第一步。如果这追求来自社交媒体大亨,那意义将更加重大。

选扎克伯格做你的室友

C

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小群人,他们只有二三十岁,却已经积累了一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扎克伯格与他的哈佛室友达斯汀·莫斯科维茨便是其中的两个传奇。

不得不承认,他们之所以能够少年得志,完全是因为那个传奇的造富机器——Facebook,以及他们遇到了彼此。彼此遇到了一个好室友。

这哥俩从哈佛退学,搬到硅谷办起了Facebook——如今已经风靡全球的社交网络公司。两位兄弟的身价随着Facebook的上市水涨船高。而在创业初期,作为室友的达斯汀·莫斯科维茨对扎克伯格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他最早帮助扎克伯格在大学中推广Facebook,后来成为技术团队的关键领袖,他在哈佛大学经济学专业学习了2年,为了Facebook自学编程,之后陪伴扎克伯格从哈佛辍学,随Facebook迁往帕洛阿尔托,从志趣相投,到为理想放弃学业时的不离不弃。

扎克伯格曾经在Facebook创办初期对公司心灰意冷,他认为Facebook无足轻重并且把精力投入自己其他的项目中去,但莫斯科维茨并不认同扎克伯格这一做法,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并且不断督促扎克伯格把精力放到Facebook上,作为Facebook的首任COO,莫斯科维茨在Facebook成立的前3年里鞠躬尽瘁,竭力维持网站正常运作,他雇用了Facebook的第一批员工并教育他们努力工作。正是两个人的默契合作与相互扶持,令人艳羡。

2008年,莫斯科维茨从Facebook辞职,开办自己的网络软件公司Asana。扎克伯格在他走的时候很难过,“达斯汀是一直把Facebook的利益放在心上,他永远是我想询问意见的人。”莫斯科维茨拥有Facebook7.6%股份,虽然两人如今已有亿万身家,但与扎克伯格一样,他的生活依然简朴,他骑自行车上班,出行也只坐商务舱。他还在盖茨和巴菲特发起的捐赠宣言上签了字。有意思的是对于谁是最年轻亿万富豪的评选,扎克伯格不得不把桂冠拱手让给了他的哈佛室友莫斯科维茨,谁让他的生日比莫斯科维茨早八天呢。

“饥饿”的扎克伯格

陆离

20141022,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舜德楼。当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用中文说出大家好的时候,台下的师生对这个外国友人来中国常常会表演的桥段报以礼貌的掌声。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半个多小时里,扎克伯格居然一直在用中文和大家交流。虽然他的发音还有些糟糕,但是丰富的词汇量证明他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中文。他学习中文的目的是想和妻子不会说英语的奶奶交流,顺便挑战一下自己。据扎克伯格说,他的中文水准只是在听力上略逊于妻子,当年正是他自己用中文向妻子的奶奶报告了他们要结婚的消息。当时,我每天都会空出一个小时来学习中文。那真是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我一直都觉得学习新语言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所以,我希望用一门难学的语言挑战自己。学习中文虽然常常让我有挫败感,但是我从中收获颇丰。语言和其他问题不同,除了反复练习之外别无良方。学习中文还促使我访问中国,亲身体验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并得以结识很多有趣的新朋友。在回忆自己学习中文的过程时,扎克伯格表示自己从中受益良多。

其实即便学中文这样高难度的事情,对扎克伯格来说也不过是自己个人年度挑战中的一项而已。从2009年开始,扎克伯格为自己制订了每年一项的全新挑战计划:2009年是让一向只穿T恤的自己每天戴领带,2010年是学中文,2011年是只吃自己用人道手法杀死的动物,2012年是坚持每天写代码,2013年是每天见一个从未见过的人,2014年是每天至少写一封经过慎重思考的感谢信。这些挑战有的难度巨大,有的看起来有点儿无厘头,但这是扎克伯格对生活保持饥饿感的方式。最近几年,我每年都会为自己设立一个个人挑战的目标,无论是为了了解世界、拓展个人兴趣,还是加强自律。我的大多数时间都花在Facebook的建设上,如果不专门抽出时间是肯定不会去做这些事情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扎克伯格解释他设立对自己的年度挑战,正是不让工作抑制住自己的饥饿感。要知道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保持饥饿感和渴望,才是这个看上去像一个书呆子的人成功的关键,同时更是让他成为硅谷生活得最有趣的人的关键。生活得有趣又充满挑战,这在扎克伯格看来比他拥有多少财产更重要。早在上高中的时候,看上去呆呆的扎克伯格就在学习编程的空闲,自学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他还是学校击剑协会的会长。

正是因为扎克伯格有着强烈的挑战自我的饥饿感,让他拥有了改变自己人生的最重要的潜质。即使当年时运没能成就他的Facebook,拥有强烈的挑战自我的饥饿感的扎克伯格也会拥有一个绝不平凡的人生。因为他能通过对自己的不断挑战来找到那个更好的自己,而那些所谓的成功与成就,不过是挑战自己的额外收获而已。

扎克伯格的连帽衫经济学

岑嵘

社交网站FacebookCEO扎克伯格是美国现下最有钱的富豪之一,但他从不炫富,连帽衫和拖鞋(都是些很常见的牌子)是他的最爱。不久前在FacebookIPO路演中,小扎仍然身穿连帽衫,不过这次他受到了华尔街一些分析师的批评。比如分析师迈克尔·帕赫特批评说:“我认为这是不成熟的标志,他必须认识到他正在吸引投资者,必须向投资者表示尊重。”

帕赫特的话有道理吗?扎克伯格的衣着习惯是否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兴趣?用经济学又将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穿什么样的服装其实是个信息经济学的问题。电影《泰坦尼克号》就是这门学问的教科书。比如“屌丝”杰克借来一身高档礼服,成功混入了“高帅富”们的晚宴,用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的理论,服装就是通行证,它具有证明支付能力的功能;而罗丝在女仆的帮助下拼命穿一件紧身胸衣,这反映了该服饰的炫耀性功能,表明了自己的社会阶层,同时这种有损健康的衣着,也说明了妇女经济上处于依赖男子的地位。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当你遇到官司,需要在两个律师中挑选一个时:A律师穿着邋里邋遢,开着破车;而B律师西装笔挺,开着豪车。我们的信号原则会暗示,B律师的胜算更大,原因在于律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的能力、水平和他的收入水平密切挂钩,从概率上说,收入高的律师在消费上支出也高,所以,选择衣着得体对律师来说是明智之举。

弗兰克的理论还有助于解释我们在求职面试、参加“非诚勿扰”时,为何要尽量衣着得体,因为对于牵涉到陌生人的重要决定,哪怕是最微弱的能力信号都具有决定性意义(大家一定都记得那些衣着不够得体的男子,是如何被“非诚勿扰”的女嘉宾无情赶下场的)。

不过弗兰克还注意到另一个现象,就是小城镇的人在职业装上的花销比大城市的人少。其原因在于,人们越是了解一个人,这个人就越难用炫耀性消费来影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就使得社交模式高度稳定的小镇的消费模式迥然有别于大城市。对于熟人来说,衣服的作用明显下降。

显然,扎克伯格是个公众人物,因此,他不再需要用衣着来证明自己的身价和能力。

分析师帕赫特也许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乔布斯的穿着随性也是出了名的,他永远是黑色高领套头衫配牛仔裤和运动鞋的搭配,而比尔?盖茨也是一件宽松的毛衣,里边加一件领子永远没有翻好的衬衫。扎克伯格的这身打扮会让人想起他的这两位精英前辈。连帽衫暗示着他将继承IT界领袖的衣钵,这个信号可远比高级西装的信号来得值钱得多。

一“沉浸”你就赢了

刘志坚

2014326,世界知名的社交服务网站Facebook,以2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厂商奥克拉斯虚拟镜公司。年仅21岁的虚拟镜公司创始人帕尔默·拉克,成为硅谷亿万富翁俱乐部里最新最小的成员。

帕尔默·拉克是一名90后,出生于美国南加州的一个普通家庭。他从小就痴迷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由于外界的干扰因素太多,他总是感觉无法沉浸在网游的氛围里,没有身临其境的酣畅感。于是,他想方设法要搞到一个玩游戏的头戴设备。

为了搞到这个东西,他修理、倒卖旧手机,到帆船中心打杂,想尽办法挣钱,低价购买了许多罕见的头戴设备,但很快他就发现这些并不是他真正想找的东西,即使那些高端产品也不能让他满意。于是帕尔默·拉克萌生了一个想法,要亲自动手,制造一种可以跟外界隔绝,完全沉浸在游戏氛围里的头戴设备。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当时年仅16岁的他就开始钻研,后来他干脆辍学,虚拟现实游戏设备的研发成了他生活的全部,终于在2012年年初做出虚拟镜雏形机。

为了筹集进一步开发的资金,帕尔默·拉克把他的雏形机放在了众筹网上,起初很多人并不了解此款产品的革命性意义,仅有不足50人支持他,其中有一个电子游戏领域的偶像级人物对这款产品大加赞赏,这个人就是曾经开发出《毁灭战士》《雷神之锤》等风靡全球的游戏软件的3D游戏之父约翰·卡马克。他把虚拟镜雏形机带到了世界电子游戏界最大的年度商业化展览E3大展上,介绍给了全世界。从此帕尔默研发的产品声名大噪。众筹网上的捐赠者迅速飙升至几千人,筹集资金243万美元,奥克拉斯虚拟镜公司正式成立,产品顺利进入深度开发阶段。

201281,虚拟镜定型机摆上了众筹平台的货架,这款设备利用头盔显示器将用户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其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其显示原理是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人眼获取这种带有差异的信息后,在脑海中会产生立体感,从此彻底改变玩家对游戏的了解。

此后公司的研发风生水起,2013年年初,他们成功推出首批硬件产品;20138月,虚拟现实头盔量产发货,深受消费者追捧。奥克拉斯公司在发售硬件的同时,跟众多游戏软件公司合作,每天都有十数款新的游戏在他们的设备上得到体验。无论稳定性,还是易用性,他们的产品都交出了超出预期的成绩单。

20139月,虚拟镜游戏头盔在E3大展上获得了“年度最佳游戏硬件”的提名。整个2013年,奥克拉斯公司先后获得风投A轮融资1600万美元,B轮融资7500万美元,公司一路高歌猛进。

在公司创立两年多的时间里,帕尔默和他的伙伴们沉浸在产品的研发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帕尔默心里有着更长远的抱负,他沉浸在用虚拟现实设备改变电影、教育、建筑等行业的愿景之中,而这些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于是2014年,帕尔默·拉克跟Facebook的主席马克·扎克伯格磋商并购事宜,要求对方不干涉自己的发展决策,仅在资金层面提供支持。扎克伯格满足了他的要求,2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由此诞生。

一个沉浸在游戏世界里的少年,一个为了自己沉浸其中的梦想辍学奋斗的年轻人,开创了电子游戏史上最令人惊叹的奇迹,帕尔默·拉克几年间的执着奋斗说明了一个道理,奇迹在执着中诞生,一“沉浸”你就赢了。

Facebook 为什么这么火

虚竹

Facebook网站自从2004年创立以来,很快在CEO马克·扎克伯格的带领下成为了互联网社交网站的巨头。虽然CEO马克·扎克伯格仅仅只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可是现在的Facebook已经成为了大部分网民最喜欢的网站之一,全球用户数已经超过了五亿。

为什么Facebook会这么火呢?有人说是因为马克·扎克伯格卓越的领导能力,有人说是Facebook迎合了当今网民的需求……这些都是原因,可是更重要的原因也许在Facebook的办公室里:

Facebook,每一位员工都有属于自己的一间办公室,而每个刚入职的员工都会得到100美元的“装修费用”,员工可以用这100美元来装饰自己的办公区域。可以在墙壁上贴自己喜欢的海报或者图片;可以在办公室里养宠物。有的员工因为喜欢赤脚就用100美元购买了自己喜欢的地板铺在脚下,而有的员工则买了自己喜欢的健身设备……

Facebook公司你从来不会看到“整齐划一”的装饰,或许你在这个角落看到的是一个电动滑板车,可是你刚一转身则会看到一个古董电话亭,甚至会有宠物狗从你身边走过。这在别的公司是绝无仅有的,可是在Facebook则是很常见的事情,所以在Facebook你看到的办公室也许更像是一个家。

和其它一些大公司不同的是,Facebook从来不要求员工穿制服。员工可以穿他们认为最舒适的服装,甚至是短裤来上班。这一点从CEO马克·扎克伯格的着装风格就可以看出,这个20多岁的小伙子最喜欢穿的就是拖鞋、牛仔裤和套头衫。马克·扎克伯格惟一一次穿西装是在与总统奥巴马见面的时候,而且仅仅穿了十多分钟。

Facebook的办公室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随处可见的食物和饮料。有各种各样的汽水、咖啡、牛奶、饼干等,甚至是中国的茶、巴西的咖啡……Facebook认为员工喝到可口的饮料后,会更加集中精力工作。他们甚至有一个单独的部门专门负责员工的饮料。

Facebook工作也是许多IT精英的梦想,因为在Facebook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从来没有考勤这一说,只要员工完成任务就可以提前下班,也不用每天早晨起很早来公司就是为了打卡。因此,在Facebook你可以见到的是公司每时每刻都有人。Facebook通宵地亮着灯,而这也成了Facebook的标志之一。

让员工真正地把公司当成家,也许这才是Facebook为什么这么火的真正原因。

扎克伯格裸捐450亿美元的启示

本月初,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在女儿出生之际,宣布此生将捐出其持有的99%的脸书股份(现值450亿美元),目的是“让女儿长大后的世界变得比现在更好”。对于扎克的举动,不少人开始的质疑点在于此举是否为了避税。但此事的深层争议在于,超级富豪应该以怎样的形式来增加人类福祉——是把财富交给民意代表来分配给最需要的人,还是自己来主导去进行一些更为长期的事业?在国内富豪财富迅速增加,慈善捐赠行为有可能大爆发之际,社会很有必要讨论这个问题。

裸捐450亿美元,扎克伯格不是为了避税

扎克伯格的捐赠看起来过于冠冕堂皇,过于大方,反而引起怀疑

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及其华裔妻子普莉希拉·陈“裸捐”的计划,是在女儿出生之际借机宣布的。扎克伯格夫妇给刚出生的女儿写了一封信,要理解扎克伯格的想法,这封信是一定要好好去读的。信的原文较长,在此节选部分段落

“亲爱的麦柯斯,你妈妈和我还找不到词汇来描述你给我们带来的对未来的期望。你的新生活充满了潜能,我们愿你能健康快乐,以让你充分地去探索研究。你已经给了我们一个理由去反思我们希望你生活的那个世界。像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们想要你长大后的世界比我们今天更好……

“当你在作为陈-扎克伯格家的下一代开始长大时,我们也开始了一个名为陈-扎克伯格行动的项目,与全世界的人一起努力,为下一代所有的孩子们,去开发人类潜能并促进公平。在起步之初,我们将把重心放在个性化学习、疾病治疗、互联网连接,以及社区的发展上。我们将捐出所持有的脸书 99%的股份——目前市值约450亿美元——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去促进这一使命的完成。我们知道,比起已经在这个领域投入的资源和人力相比,这只是很小的贡献,但是我们想尽我们所能,与其他人一起努力。”(翻译来自中国日报)

扎克伯格夫妇给女儿的公开信,承诺在有生之年捐出99%的财产,帮助解决一些全球问题

扎克伯格夫妇给女儿的公开信,承诺在有生之年捐出99%的财产,帮助解决一些全球问题

也许部分“见多识广”的网友不会被这封信所打动——“哪个富豪做慈善的时候不是冠冕堂皇的”,“看起来不过是陈词滥调”,“得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扎克伯格刚宣布计划时,不少“本质”的看法就出现了,不仅美国有,中国也有,还说的煞有介事——“扎克伯格,包括比尔盖茨等等的裸捐,实际上是成立了一个慈善信托基金(还是在他们自己名下),慈善年金信托是一种长期信托基金,委托人投入一笔善款,然后定期向慈善机构支付善款,若干年后再将信托基金的余额交给一个非慈善受益人,通常就是委托人的后代……达到避税的目的。”

在慈善信托基金被澄清为有限责任公司(LLC)后,还有人称,“该公司是赢利组织,可以进行商业运营与私募投资。不直接参与慈善活动,其收益将交由非赢利慈善组织处理。由于其LLC的性质,扎克伯格拥有控制权并可控制其资金投向。由于资金用途为慈善,该公司获得相应税收优惠也是必然的。”

扎克伯格并不是为了避税,给女儿信里说的“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就是他的目的

对于扎克伯格避税的质疑,很快由他自己澄清了,“采用有限责任公司,而非传统基金的模式,我们在将股票转移到“陈-扎克伯格行动”时不会享受税收优惠,但却能够更加灵活高效地执行我们的使命。事实上,如果我们将股票转移到传统基金会,便可立刻享受税收优惠,但有限责任公司却不能。与所有人一样,我们必须在有限责任公司出售股票时缴纳资本利得税。”至于“资金用途为慈善,该公司依然会获得相应税收优惠”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扎克伯格捐出的资金,只有部分会捐给非盈利的慈善组织,这部分确实能够抵扣税款,但主要的使用方式还是用于投资,投给他认为“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企业,这些行动是要缴税的。这种LLC的捐赠模式目前在美国越来越流行,比如乔布斯的遗孀也是以这种方式设立的机构。

其实有人说的很好,如果扎克伯格真是为了避税,那他大可不必这么轰动式地捐出99%的股票资产。对于美国的一些超级富豪来说,捐赠和慈善是再也自然不过的观念,如著名钢铁巨头卡内基说的那样,“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2010年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提出《捐款承诺》(Giving Pledge),要求签署人必须承诺在有生之年至少捐出一半的财产给慈善事业,已经有上百位亿万富翁签了字,其中就包括扎克伯格,这次一下子捐出99%,其实也并不奇怪。仔细看扎克伯格夫妇给女儿的那封信,不难发现,扎克对于“让女儿长大后的世界变得更美好”这一想法,是抱着强烈愿望去打算实现的。

在批评者看来,扎克伯格等超级富豪愿意捐赠自己财产改善他人福祉的行为,当然是值得称赞的,但即便不存在使用税金的问题,超级富豪们使用资金的方式也过于自把自为,未必能真正促进公众福祉。Eisinger引用了一位在世界银行工作了20年的哈佛学者John Briscoe的看法,认为那些最需要钱的项目往往得不到富豪慈善家们的青睐——像盖茨、扎克伯格这样的富豪,往往会把注意力放在前沿医疗、环境和教育等相对高端的问题上,但在John Briscoe看来,中国、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资金最重要的去处应该是投资基础设施,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即使在美国也有同样的问题,比如美国联邦政府下属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每年就需要70亿美元的预算,扎克伯格所持的脸书股份目前价值450亿美元,可以维持这家机构运行至少6年。不过,绝大部分这类基金会都不会把钱捐给基础公共设施或者公众服务项目,所以这些机构的预算常年吃紧。在批评者看来,这些地方才是应该重点投钱的。

对那些可以抵扣税款的慈善项目,批评声就更加激烈,比如卫报文章引用了美国著名法学家理查德·珀斯纳(Richard Posner)的说法,他认为那些终身制的慈善基金会是最不负责任的机构,它们不对任何人负责,不在资本市场或者产品市场上参与竞争,几乎就像是一个家族式的帝国一样腐败,两者唯一不同的是后者还要受到政治的影响,慈善基金会连这个也没有,完全就是一个全封闭的独裁王国。

而就算是这样的慈善基金会,法律还要求每年必须捐出5%的资产来保证其是在进行“慈善”。至于扎克伯格所谓的“有限责任公司”(LLC),则根本连这个限制都没有,难怪会引起批评。

这些批评并非毫无道理,但整体上并不成立

上述的这些批评有道理吗?基于目前世界上很多慈善基金会的低效现状来说,这些批评有相当的合理性。但并不是所有慈善基金都是这样。正如美国著名政治经济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系教授罗伯特·瑞奇(Robert Reich)指出的那样,从理论上而言,商业实体、政府组织、慈善机构在促进社会进步上各有不同的侧重。就那些对人类长远利益有着重大关系的基础性、普遍性、前瞻性的科学研究而言,普通企业由于要重视利润,每季度展示他们的财报,往往不会去做这么费时费力的研究。而作为民意代表的政府由于要对选民负责,要想维持地位,则必然更为倾向于解决民众的短期需求,也很难安排出资金去做这些研究。这时候,像扎克伯格建立的这种具有慈善公益性质的公司,就显得非常可贵了。虽然基础设施和民众短期医疗需求确实很重要,但谁能说对下一代能源的研究、对重大疾病的前沿研究不重要呢?很多时候,“已被证明有能耐”的超级富豪们在这方面的判断要更为长远更为准确。

扎克伯格曾为纽瓦克公立学校改革捐出1亿美金,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效果很不好

扎克伯格曾为纽瓦克公立学校改革捐出1亿美金,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效果很不好

灵活的形式安排也是必要的。事实上,美国传统的那种每年须捐出5%资产的那种慈善基金,近年来在与一种新式的“捐献者指导基金(donor-advised funds)”的竞争中就败下阵来,这种更为灵活的新式基金受到的条条框框要更少,但实际捐赠的资金和受捐助的金额,在很多地方都已经打败了传统形式的基金。而使用“有限责任公司”这种商业机构的身份来从事慈善公益事业,尽管往往不能免税,但受到的限制要更少,更能提升自身的效率。对于曾经与美国公共慈善项目——纽瓦克公立学校改革打过交道的扎克伯格来说,这种选择是很自然的。

用扎克伯格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最重要的是为组织提供足够的灵活性,以便能够最好地完成工作——采用什么结构并不重要。”

扎克伯格裸捐争议对中国富豪的启示

在扎克伯格裸捐引发争议后不久,一个中国富豪从事慈善事业状况的报道也引发了注意。由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企业公益前沿论坛”,发布了《企业公益蓝皮书(2015)》。蓝皮书提到,2014年度,中国财富排名前100位的企业家中,只有26位有明确的年度捐赠数额,有74位富豪企业家未有捐赠行为。26位企业家捐赠总额为165.59亿元,平均每位企业家捐赠6.37亿元。

这个捐赠额相比起美国富豪,自然是很小,这与国内富豪往往也是“刚富起来”有很大关系。2009年,财政部出台《关于企业公益性捐赠股权有关财务问题的通知》,股权捐赠在我国才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与美国相比,我国对股权捐赠的法律规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关于个人股权捐赠,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在某种程度上,这都抑制了捐赠行为。

然而,随着慈善和捐赠习惯的慢慢培养,以及中国富豪财富的快速增加——2015年福布斯中美富豪榜对比来看,中国前100位富豪财富总和为4500亿美元,而美国前100名富豪财富总和为14700亿美元。中国前100位富豪的身家已经达到美国前100位富豪的近三分之一。可以预期,不管是为了名声、为了避税还是真心想增加社会福祉,富豪捐赠行为在未来时期都将迎来大爆发。

而中国富豪的捐赠行为,又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是捐给官方背景的慈善基金会?是自己成立基金会?是像邵逸夫那样捐给大学?还是像扎克伯格这样弄一个公司来灵活投资各种基础性、前瞻性项目?这不仅仅是中国富豪需要思考的事。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普通民众对此的认识,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富豪们的善意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整个社会的福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789439bf01dc281e43af01e.html

《2016年高考作文素材:扎克伯格与Facebook.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