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0-21 17:00: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代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与赏析相结合
本单元的教学主题为“亲近文学”所以编者选取了不同体裁的文章引领学生迈进文学这扇大门。诗歌是学生并不陌生的文学样式,这三首诗看似随教材分析
意,实则涵盖了“五律、七绝、宋词”的诗歌形式,而且这三首诗同时运用了“借景、物”来“抒情”或“表意”看上去好理解,实则是引领学生从背诵的基础上升到初步赏析的高度。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采取同步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
七年级的学生之前对于诗歌的认识仅在于背诵,不懂得赏析。新课标要学情分析
求的是学生能在诵读古代诗词时,做到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借此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1、掌握三首诗中易读错、写错的字词如“潮,悬,戟,销,郎,蕲,浸,萧,暮”
2、准确划分音节,正确朗读古诗,并且在此基础上流利背诵;
教学目标 3、能准确找到诗词中所描绘的景物即领略诗歌中的意象;
4、“诗以言志,诗以抒怀,以诗表情,以诗达意”在感知意象的基础上,解读诗人借物所抒发的情感;
5、作者是如何做到“表情达意”的,剖析诗歌中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准确、流利地背诵诗歌; 2、正确找出诗词中的意象。
1、理解作者借物所抒发的情感,领悟诗中所蕴含的道理; 2、初步认识接触诗歌中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历来是人抒情言志的主要载体,冰心借那只颠簸流离的纸船传递出对母亲的拳拳之情,用那朵明艳的花告诉我们:抵达成功的彼岸需要我们付出异常艰辛的努力……今人如此,古人亦是。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古代诗词三首》看看他们又会让我们感知到怎样的情怀呢?
二、初读诗词,扫清字形、读音上的“拌路虎” 学生自行阅读诗歌找出诗词中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

1、一个好的导语可以渲染氛围,思维、情感、等方面唤起学生的认同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注意区分形似字,以免 1 4




折戟 / // /
三、再读诗歌,把握节奏,正确断句
教师泛读,学生感知诗歌的节奏。同时屏幕透出诗歌中断句之处,明确告诉学生。
默写时出错。避免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
3、正确告诉学生节奏的划分,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唱读的现象,而且有助于学生良好语感的培养。 4、关于朗读,笔者认为“读”是了解诗歌的不二之选,古人有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方能感悟作者的真情所在。
次北固山下(五言诗的节奏一般是二二一或者二一二)所以: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残夜,江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赤壁(七绝的节奏通常为二二三)所以: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四、学生根据正确的断句,认真朗读诗歌。
采取多种读法,指生读,小组比赛读,男生、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五、在诵读中找出诗词中的意象:
次北固山下 海日、归雁
赤壁 浣溪沙
溪水、兰芽、松树、暮雨、子规
5、明确告诉学生何为意象,便于学生把握,但同时也应该给与学生以指导,避免学生将作者想象之物也当做诗中之景,“虚实不分”后果。
6、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我们的情青山、行舟、绿水、折戟、沉沙
六、在理解意象的基础上,探究作者的情感:
情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告知学生,任何人的所有情感的抒发势必会借助某些景象。因此告诉学生若要理解诗人的情怀,好好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就好。
(一)诗人王湾只身在外通过诗歌中的景象,你能看到作者哪些情感呢? 学生思考、交流、展现:
通过“青山、行舟、绿水、海日”等美景,我感觉到诗人有喜悦之情的,源于对所观之景的赞美与喜爱;通过“乡书、归雁”我看到了诗人的惆怅与只身在外的孤独,所以诗人必定十分思念自己的家乡与亲人。特别是在“江春入旧年”感都是可以共通之际。
(二)具有唐朝小李杜称呼的“杜牧”借助那把“折戟”又想诉说什么呢?
在本诗中,这把“折戟”是为了作者更好的抒怀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服务的。作者自比才华不输周郎,但是欠缺了“一把春风”。继而再引导学生揣摩作者当时的心情:
怀才不遇而带来的抑郁不平之情!(大多数学生能说出“怀才不遇”)
的,人的情感通常情况下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样的,所以在授课之时带着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揣摩。(三)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浣溪沙》中看似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早春的清新之景,首先问学生人的 2 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78c8fc6aeaad1f346933f8d.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