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五)》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发布时间:2020-02-11 20:06: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诗词诵读(五)

一、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萧萧暮雨

2.谁道人生

3.休将白发

4.寂寞( )

5.飞过蔷薇( )

二、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2.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三、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四、《浣溪沙》这首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五、诗词阅读。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 时节,表现了强烈的 之情。

2.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

词的上片,一个“ ”字直接道出了作者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与自己同住。词的下片,通过黄鹂“ ”,写出了春天已过,初夏已来。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 之情。

3.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4.这首词的下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和美丽悠长的情味,请对此进行阐述。

参考答案

一、1.杜鹃 2.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 3.感慨时光的流逝

4.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5.借着风势

二、1.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2.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

三、C

四、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松林间传出了子规鸟的叫声。

五、1.初夏 惜春

2.若 因风飞过蔷薇 惋惜或“喜爱”

3.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拟人(或比拟);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对奏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无奈。

4.奇妙的想象:词人运用想象,将春天拟人化,表达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美丽悠长的情味:词人不知春归何处,一心向人请教;无人知晓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不语,问鸟鸟百啭。在这妙趣横生的抒写中,词人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8446c30a0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d.html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五)》同步练习题(有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