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来历

发布时间:2017-12-10 15:50: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春节的来历

小组成员介绍。

组长:陈天天(负责出调查问卷、整理资料)

组员:沈一蕾(收集资料)

“春节是一种民俗文化,可少有人知道春节的来历,活动通过“春节的来历”研究学习,让同学们加深对春节的了解和对来历的认知。活动从实地采访,问卷两方面研究,不但得知了群众对春节的了解情况,还普及了春节的知识。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了解千百年前蕴藏在节日背后的文化底蕴。”

一、 课题的提出。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传统节日相继被人们遗忘冷落,唯有春节是一个化不开的情结。春节是一种民俗文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那些丰富多彩的习俗也日益被简化、改造。更是少有人知道春节来历,因此,我们小组决定设计研究《春节的来历》这个内容,了解千百年前蕴藏在节日背后的文化底蕴。

二、 研究目的

本次活动让同学们通过“春节的来历”研究性学习,加深对春节的了解和对春节来历的认知。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从中学会调查、参观访问、查找资料、运用网格资源等学习方法。通过学生对春节来历的分析、研究,培养他们善于分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积极动手实践,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研究对象及方法:

采访法、问卷法。

青年人至老年人不等。

研究时间:220~228

四、课题实践过程

阶段一:分组确定研究课题

(一)通过阅读书籍、浏览网络的途径,了解、收集有关春节的资料,并从而引出课题“春节来历”。

(二)提出与研究相关的问题。

1、关“春节”名字的由来。

2、春节起源的传说故事。

3、春节和年的概念。

把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为下一步做准备。

阶段二:实地采访

通过一系列的实地采访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春节的来历了解的也参差不一,年迈的老人对春节的来历十分熟悉,而刚过不惑之年的叔叔对传说也略有耳闻,至于年轻的哥哥姐姐们更是闻所未闻,春节的来历正将逐步被人们遗忘,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对于春节的来历,也鲜少有人知道,更别说探究的兴趣了,为了让人们更多的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和文化,也正是我们这个活动的意义所在。

阶段三: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知了当地居民对春节来历的了解,以下是小组成员总结的几点。

(1) 10%的群众基本上可以正确回答我们的问卷,并对春节的来历十分了解,年长的居民占其中的80%

(2) 20%的群众勉强答对我们的问卷,多数为中年人。

(3) 60%的群众问卷调查的准确度极其的低,对春节的来历了解极少,并毫无兴趣。多数年数尚轻。

对于春节的来历富有兴趣的原因:

(1) 春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了解一些也好。

(2) 春节的文化源远流长,多积累一些对生活学习都有好处。

(3) 春节的来历富有趣味,可以给生活增加一些色彩。

对于春节的来历毫无兴趣的原因:

(1) 传说始终是假的,太迷信了!

(2) 这么多年前的事了,了解那些干嘛。

(3) 那些来历、传说都是骗人的,有谁真正看见过哪?

以上就是我们小组总结的情况,普遍居民对于传播、普及春节的来历的知识了解极为赞成,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是该让那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们了解这些知识了,这是我们反映祖先智慧的最好折射点,虽然其中仍有一些迷信存在,但对我们也有知识的积累。

五、研究结果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在这么众多采访人群的口中得知,春节的来历主要是源自于“年”的传说: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兽(又名""),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夕”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现在说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夕”,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夕”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夕”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夕”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夕”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夕”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夕”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至于为什么要叫做“春节”,是因为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过年对中华民族可以说源远流长,有了数千年的历史。而“春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大约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规律,由此有了“年”的概念。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等则流传了下来。

六、小组成员心得体会。

组长(陈天天):

随着寒假生活的结束,我们的研究性学习也划上了句号。在这个假期中,我们完成了预定的目标。由于我们这一课题研究的是:春节的来历,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不仅我们对春节做了全方面的观察,搜集,超前完成任务,而且,还让我们的增加了对春节的了解,真是受益非浅啊!
在刚开始进行课题论证时,一些同学思维刻板、盲从教师、怕出错、怕冒险、过分追求确定性、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以及提问能力。此外,科学批判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和协调思维能力也不高。在研究学习过程中,不但改变我们学生的思维方式,还启发和培养我们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及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的指导老师在实施指导过程中,始终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先让我们尝试运用,然后是经常运用,最后是习惯运用一些科学创新的思维方法(如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思维、右脑思维、非言语思维、次协调思维、辩证思维)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我们就在不断地跳起来摘葡萄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能力,研究活动得以顺利完成, 在研究性学习中,我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接受了很多的教育。例如,挫折教育、意志教育、人文教育等。更重要的是在和同组同学合作研究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如开题、论证、讨论、采访、提问、咨询、信息搜索、摄影、写作能力,学会了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的研究的过程,激发了自身的探究的能力和热情。
研究性学习肯定的是我们每个学生竭尽全力的价值:只要方法正确,言之有理,你就是成功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个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张扬,想象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动手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施展,创新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开发。相信:研究,将从这里起步。
研究性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开拓精神的重要性。我高兴,我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成长了!

组员(沈一蕾):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我们的研究性学习也结束了。

这次研究性课程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获得的信息量比平时45分钟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信息量要多出几倍甚至十几倍。这其中的大部分并不是老师传授的,老师只提供了他们活动的环境、空间和一些方法,而我们就靠这些学会了主动探寻知识、学会了分析、学会了思考……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指导师当然是同学们的老师,有时学生也是老师的老师,有时我又感到自己老师成了真正的知心朋友。我觉得自己也常常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在与大家一起共同成长。

经过这次研究学习,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缺少太多的锻炼,也正是带着这种心理在接下来的实践阶段,我努力寻找机会锻炼自己,充实自己,尽管也遭受挫折,然而自己那句"挫折是一种机会,锻炼钢铁意志,把困难吞咽"始终指引着我,不允许自己退缩,的确,在有些时候,给自己一片没有退路的悬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给自己一个向生命高地冲锋的机会。拿实践阶段中的一次采访来说吧,本来是带着一颗忐忑的心,甚至担心,采访过程中自己无话可说,但当我们真正去做的时候,却发现:原来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困难,相反,我们做得很好,只是先前缺少挑战的勇气罢了,而人贵在能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七、结论

经过一个寒假的研究,我们小组不负众望,不但提前完成任务,还将之前所提出的三个问题全部解决,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小组同学不但了解了春节的来历,更了解了春节背后的故事。在研究学习过程中,启发和培养了我们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及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其实在春节背后,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究,比如:春节的习俗、春节的饮食等,都是非常好的研究课题,感谢这次活动让同学们了解了在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增加了自我的勇气,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8d633b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16.html

《春节的来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