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云南彝族民间舞蹈的分类及其特点

发布时间:2019-07-17 08:41: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谈云南彝族民间舞蹈的分类及其特点

作者:杨绍冲

来源:《卷宗》2017年第30

         要:云南彝族历史悠久,它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众、分布最为广阔、支系最多、民族民间歌舞最为丰富的一个少数民族。云南大部分彝族同胞多聚居于乌蒙山、哀牢山、小凉山、无量山、罗坪山等丛山峻岭山区、半山区和高寒山区。由于历史的原因,直到解放前夕,彝族地区同时分别存在着原始社会制度残余、完整的奴隶占有制、封建领主制、封建地主制以至官僚资本主义的多种社会形态。这种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极其罕见的彝族历史发展特点和立体型的居住自然环境导致云南彝族传统民间舞蹈一方面是种类、套路奇多,另一方面彝族舞蹈的发展又受不同社会形态、地理风貌、社会生产力等的制约,同时具有从古老原始至已成民族歌舞戏剧等多种形态的特殊民族舞蹈文化现象。

        关键词:彝族舞蹈;分类;特点

        1 彝族舞蹈的分类及其特点

        1、《跳弦》:舞者双手拿着烟盒一边弹着边舞着,因此也被称为《烟盒舞》。《烟盒舞》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州的各个县彝族支系尼苏人居住地区。该舞蹈分为正弦杂弦两类。正弦是双人自娱性舞蹈与表演性舞蹈为一体,优美轻盈的舞姿、活泼而具有风趣。而杂弦则是在正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是一种表现人物、具有故事情节的歌舞小品。

        2.《跳三弦》:俗称《大三弦》和《跳月》,是云南省中部地区彝族支系撒尼人喜爱的自娱性舞蹈。主要分布于云南石林县、丘北县,在大中小三弦和不同音调的竹笛伴奏下的《跳三弦》,是彝族火把节中不可缺少的舞蹈。也是撒尼人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而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罗作》:又称《乐作》流行于红河,故又称为江外彝族舞蹈。彝语称裁比,意思是一对一对的舞动。乐作舞的动作颇似蜻蜓飞舞,因此还有叫做蜻蜓舞的。这是传统的自娱性集体舞,男子可以从年少一直跳到年老,妇女在做母亲以后就不能再跳。乐作是男女青年们主要娱乐活动之一,因此什么时候都可以跳;在彝族传统的节目,如农历十二月三十日过大年、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往往要跳好几天;在婚礼、丧葬和祭祀活动时也一定要跳。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9bcef2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94.html

《浅谈云南彝族民间舞蹈的分类及其特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