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面试真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29 20:45: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面试真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化合价》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我们之前学习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那么大家还记得这两个物质的化学式要如何书写么?

(三)巩固提高

【提出问题】已知元素的化合价该如何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学生回答】知道了元素的化合价,可以根据成分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实际存在的化合物中元素原子的个数比,从而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提出问题】两种不同的元素在结合成化合物时,原子个数比与化合价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回答】化合价之比与原子个数比互为倒数。

(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

作业:阅读课本,思考已知化合物,该如何推求其中元素未知的化合价?

四、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举例说明化合价的实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

在离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例如NaCl中,一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是-1价,1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是+1价。在共价化合物里,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跟其它元素的原子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电子对偏向那种原子,那种原子就显负价,电子对偏离那种原子,那种原子就显正价。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2.你通过这节课想让学生获取怎样的知识?

【参考答案】

学生需要掌握两点:首先,能背诵出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其次,能说出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即非金属元素与氢、金属化合显负价,与氧化合显正价 氢1(+1)、氧2(-2)应记住:正、负总价和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初中化学《溶液》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在喝雪碧、可乐时是什么味道?

【学生回答】雪碧、可乐喝起来都是甜的。

【教师追问】同学们能说一说这是什么原因吗?

【学生回答】因为雪碧、可乐属于混合物,溶解了很多糖、香精等添加剂。

【教师引导】没错,同学们说的都很正确,在生活中像可乐,雪碧这样的液体有很多,那像这样的液体在化学中我们把它叫做溶液,溶液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溶液世界里又有哪些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溶液的形成,揭开溶液世界的神秘面纱。

(二)探究新知

1.溶解现象

【教师提问】将食盐放入水中会有怎么样的现象发生?

【学生实验】食盐溶水。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教师提问】只有食盐这样吗?其他物质会不会?

【学生实验】利用高锰酸钾、蔗糖开始溶水实验。

【教师提问】将其他物质放入水中,发生了什么?

【学生回答】物质消失并进入了水中。

【教师讲解】我们把物质放入水中,物质消失并进入水中的这个过程称为物质的溶解。(板书书写)

【教师提问】物质溶解的本质是什么?(组织学生讨论,并参与讨论。)

【视频展示】播放溶解过程的动画,让学生更为直接的了解溶解过程。

【合作探究】溶解过程:将物质放入水中,构成这些物质的离子(如食盐中的钠离子)或分子(如蔗糖中的蔗糖分子)不断向水里扩散,最终均匀的分散到水中。

【教师提问】溶解后形成的体系又会有什么特点呢?

2.溶液

【学生回答】溶解后形成的体系,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教师总结】我们把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板书书写)

【教师讲解】溶液由两部分构成:溶质和溶剂。被分散的物质叫做溶质,如食盐,分散到它里面的物质称为溶剂。(板书书写)

【教师提问】溶剂一定是水吗?

【学生实验】将碘放入酒精中。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教师提问】将碘放入酒精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回答】碘消失了,并且酒精由无色变成了红棕色。

【教师提问】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碘在酒精中发生了溶解,形成了溶液。

【教师讲解】在日常生活和科研工作中,水是最为常见的溶剂,有时我们还要使用到其他溶剂。所以,我们的溶剂不只是水,还有很多其他的溶剂,如酒精等。

(3)巩固提升

(四)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布置作业】课下通过家庭小实验探究溶质能否无限度的溶解在溶剂中。

四、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二者的原理相同吗?

【参考答案】

汽油和洗涤剂清洗油污的原理不同。汽油能溶解衣服上的油污,从而具有去油污的作用,而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使衣服上的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从而具有去油污的作用。

2.结合本节课说一说在教学过程中“小组讨论”应该注意什么?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参考答案】

设置“小组讨论”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讨论问题的时机,要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问题;其次,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思维水平和知识能力水平;再次,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协助学生理解本节课所学知识;最后,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巡视、指导、点拨疑难问题、适时给予指导。因此,我将小组讨论设置在本节的难点“溶液的微观过程”上,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物质溶解的微观过程,既符合学生思维和认知水平,又增强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我及时的进行点拨和指导,达到最好的探究效果。

初中化学《离子》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教师展示铁、水、食盐的三幅图片,请学生说出各个物质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学生回答】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原子得电子形成阴离子,原子失电子形成阳离子。

【教师提问】像氯化钠这样由阴、阳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还有很多,例:氯化镁、氯化钾等。请学生同桌间讨论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具有怎样的共同特征?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学生回答】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均由阴阳离子结合而构成,一般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结合而来的。

2.分子、原子、离子的转化

【教师提问】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金刚石、硅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氢气、氧气等;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氯化钠、氯化钾等。

【教师引导】这些粒子之间不是完全独立的,他们之间可以实现转化。请学生小组讨论得出分子、原子、离子的转化关系。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讨论交流】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离子;离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原子。

【教师补充】教师用关系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四)小结作业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经过本节课的内容谈收获。

【学生回答】本节课学习了离子的形成过程和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互转化。

【作业】阅读教材72页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从核外电子排布的角度思考离子的形成过程。

【板书设计】

2.本节课你如何直观的让学生认识到分子原子离子间的相互转化?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参考答案】

本节课主要通过图片、动画、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原子、离子及其分子之间的构成与转化关系。然后又通过老师问、学生答、学生举例的形式,说明有哪些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结合案例学生讨论得出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互转化关系。以此让同学们化抽象为具体,更加形象直观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的转化关系。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初中化学《气体的收集方法》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5日上午 山东省济宁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气体的收集方法

2.内容:

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而常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方法提示:

气体的收集方法

收集某种气体的方法,主要取决于这种气体的性质。例如,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收集(图2-16a),密度比空气小的用向下排空气集气法收集(图2-16b)。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图2-16c)。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简单的板书设计。

(2)教学过程中要有课堂互动环节。

(3)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

1.实验室收集氢气可以用什么方法

2.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探究中,能否选取生活中的一个素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导入

【教师提问】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制取氧气,氧气在收集的时候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回答】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

【教师总结】对于其他的气体又该如何来收集呢?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收集有没有规律可循呢?这节课一起来研究。

环节二:新课教学

1.演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教师提问】现在请大家看投影,老师提供三种实验方法:①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②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反应;③石灰石和稀硫酸的反应,同学们进行小组实验,然后仔细观察现象,分析三种方法哪个比较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回答】①选择石灰石和稀盐酸,用碳酸钠反应太快,不易控制;②选择稀硫酸,会生成硫酸钙微溶,会阻止反应继续发生。

【教师讲述】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我们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来制取。请同学们写出反应原理。

【学生回答】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教师演示】教师演示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制取后请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收集。

【教师提问】从气体密度与空气的比较、是否溶于水和是否与水反应等方面比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关性质,确定制取二氧化碳应采取哪种收集装置?

【学生回答】

气体密度与空气的比较是否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与水反应

氧气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所以不能采取排水法收集,但是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比空气密度大,所以同样可以采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气体收集方法的总结

【教师提问】气体的收集装置有哪几种?

【学生回答】排水装置、向上排空气和向下排空气装置。

【教师提问】选择气体收集装置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回答】考虑气体的密度、水溶性、是否与水反应。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考虑这些因素?

【学生回答】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排水法适用于收集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环节三:巩固提高

画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收集装置的装置图。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知识,教师补充。

作业:请学生课后思考收集气体后如何进行检验和验满。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实验室收集氢气可以用什么方法?

【参考答案】

可以采用排水法与向上排空气法。

2.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探究中,能否选取生活中的一个素材?

【参考答案】

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就是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在生活中以及小学科学实验中已经知道了食醋可以溶解鸡蛋壳,因此可以选取这一素材。

初中化学《分子结构》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5日上午 四川省成都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分子结构

2.内容: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例如,水在蒸发时,它只是由液态变成了气态,而水分子没有变成其他分子,它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当品红溶于水时,品红分子和水分子都没有变成其他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也各自保持不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种物质的分子会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例如,我们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过氧化氢分子就变成了水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和氧分子是与过氧化氢不同的分子;再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氢分子和氯分子都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氯化氢分子,氢气和氯气的性质不再保持。可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如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大多数分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构成,如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氨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如图3-5)。

图3-5 几种分子的模型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例如,由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过氧化氢分子分解,生成水分子和氧分子;再如,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时,氧化汞分子会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如图3-6)。可见,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可以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图3-6 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

3.基本要求:

(1)讲解分子的结构与组成。

(2)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变化。

(3)讲课时配合相应的板书。

(4)如需要媒体辅助教学演示即可。

答辩题目:

1.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种类的是什么?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什么?

2.简要评价你本节课的优缺点。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景引入

【提出问题】到了夏天,经常下过雨之后地面很快就干了,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地面温度高,水很快由液态水蒸发成气态水。

【提出问题】蒸发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那从微观上怎么去解释物质由液态到气态的变化呢?

环节二: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动画演示液态水蒸发成气态水的过程,学生观察动画中粒子的变化。

【学生回答】水在蒸发时,它只是由液态变成了气态,而水分子没有变成其他分子,它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

【提出问题】除了蒸发之外,还有哪些现象分子也不会发生变化?

【学生回答】糖的溶解、品红的扩散等。

【提出问题】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变化吗?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种物质的分子会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例如,我们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过氧化氢分子就变成了水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和氧分子是与过氧化氢不同的分子。可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视频演示】几种常见的分子结构图,如氧分子、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观察分子是由什么组成的?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如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大多数分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构成,如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视频演示】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

【提出问题】在分解过程中,发生了何种变化?

【学生回答】氧化汞分子会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教师讲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可见,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可以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环节三:拓展提高

【提出问题】从微观角度解释由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发生的变化。

【学生回答】由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过氧化氢分子分解,生成水分子和氧分子。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意识。

作业:思考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吗?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种类的是什么?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决定于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2.简要评价你本节课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

我认为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突出,培养了学生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变化,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物质的分子结构,我借助了媒体的方式帮助学生。在教学语言上,注重直观系统,层次分明,力求通俗易懂。但是,由于经验有限,没有过多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缺乏灵活性,但是这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改进的。

第二批

初中化学《探究灭火的原理》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教师引导】火的使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使用不当,造成火灾,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伤害。发生火灾,我们要及时进行灭火处理,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二)联系生活,探究新知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燃烧,同学们回忆下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活动】燃烧的三个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3)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燃烧时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教师提问】参考燃烧的条件,想一想这些灭火事例采用了什么灭火方法和原理?

【多媒体展示】

①如何熄灭酒精灯?

②堆放的纸箱着火,如何处理?

③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

④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可形成隔离带,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根据上述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你能归纳总结出灭火的原理吗?

【师生总结】灭火实际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归纳出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三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破坏。

【提出问题】想一想如何熄灭一支点燃的蜡烛?利用了什么灭火原理?

【学生回答】学生可能给出的方案:1.罩上烧杯,隔绝氧气。2.剪断烛芯,移除可燃物。3.浸入水中,降低温度、隔绝氧气。

【教师演示】将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蜡烛燃烧现象。

【学生回答】未倒入溶液的烧杯中的蜡烛继续燃烧,而倒入溶液的烧杯中,产生气泡,蜡烛随之熄灭。

【教师引导】根据之前的知识,我们知道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人们就利用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制造出了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是利用二氧化碳隔绝空气以达到灭火目的。

(三)学以致用,巩固提升

用已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问题1:根据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釜底抽薪”?

问题2: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如何灭火?

问题3: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应该用什么方法灭火?

【教师讲解】1.“火上浇油”油是常见的可燃物,燃烧时会放出热量,因此向火中浇油会使燃烧更旺。“釜底抽薪”薪指柴,柴是可燃物,即通过清除可燃物的方法达到灭火的目的。

2.用湿抹布盖在燃烧的酒精上,使其隔离空气,并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3.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并隔绝空气,同时迅速报警。

(四)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总结灭火的原理。课下交流:常见的灭火器种类、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常见火灾的防范措施及火灾中的自我防护。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为什么蜡烛一吹就灭,而炉火却越吹越旺?

【参考答案】

由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才能够燃烧,而三个条件破坏其一就可灭火。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少,吹出气体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使蜡的温度低于着火点而停止燃烧,所以蜡烛一吹就灭;而炉火燃烧放出的热量较多,扇来的冷空气不能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相反带来了大量新鲜空气,加大了氧气供应,促进了燃烧所以越吹越旺。

2.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如何突破的?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在灭火原理学习时,从生活实际入手用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堆杂物的纸箱着火、扑救森林着火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总结灭火原理。并通过蜡烛熄灭活动以及巩固环节,再一次加深了学生对灭火原理的认识以及应用。

初中化学《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

【教师提问】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有关物质的变化。

【学生回答】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

【教师总结】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新课教学

1.物理变化

【教师演示】教师进行有关物质变化的小实验。实验一:水沸腾的实验,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实验二:将蓝色块状胆矾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教师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回答】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物质的成分没有发生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教师总结】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的主要特征就是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比如弹簧的伸缩就是形状的变化,也属于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学生实验】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碎前、后的胆矾,并加入少量水,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再向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教师提问】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学生实验】在盛有少量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试管里加入适量稀盐酸。注意观察并记录试管和烧杯中发生的变化。

【教师提问】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教师提问】这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回答】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

【教师总结】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三)巩固提高

如何准确的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学习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与区别。

作业:查阅资料寻找古诗中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下节课交流总结。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做实验就是探究吗?探究就是做实验吗?

【参考答案】

实验分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实验的一种类型,所以做实验并不一定就是探究。同样探究的方法也有很多,如文献法、讨论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反思法等。做实验探究是探究一种重要的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

2.原子弹爆炸是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

原子弹爆炸既不属于化学变化,也不属于物理变化,它是热核变化。在中学阶段,我们说的化学变化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而原子弹的爆炸是一系列的核裂变链式反应,即原子也再分了,故原子弹爆炸是热核变化。

初中化学《pH试纸的使用》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引导】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溶液有酸性、碱性和中性之分,我们可以通过酸碱指示剂测出其酸碱性。但是它们的酸性强弱程度并不相同,那么溶液的酸碱度如何来测量呢?实验室中常用pH试纸进行粗略测定,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下pH试纸的使用。

(二)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结合活动与探究,讨论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值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学生回答】

1.撕下一截试纸;

2.放在表面皿上;

3.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4.把溶液滴在试纸上;

5.显色后,与比色卡对比,读出pH值;

6.记录测试结果。

【教师引导】在操作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学生回答】

1.玻璃棒洁净干燥;

2.pH试纸不能预先用水润湿;

3.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而不能把pH试纸伸入盛有待测液的试剂瓶内,防止污染待测液。

【教师引导】我们试验台上有3.5%盐酸、柠檬汁、蒸馏水、海水、肥皂水、洗涤剂、4%氢氧化钠溶液共7种待测液,现在我们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按照操作步骤分别测出溶液的pH值。

【学生操作】学生操作,记录数据,并进行交流,比较结果差异。

【教师引导】观察图7-5,并结合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回答】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碱性。溶液酸性越强,pH越小;溶液碱性越强,pH越大。

【教师总结】pH值以7为界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时,要强调在常温下才可以。

(三)拓展提升

【教师引导】如果玻璃棒不干燥或者pH试纸预先用蒸馏水润湿会对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玻璃棒不干燥或者pH试纸预先用蒸馏水润湿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测酸性溶液时,酸性减小,pH增大;测碱性溶液时,碱性减小,pH减小。

(四)小结作业

【师生总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雨水的pH值是小于7的,原因是什么?酸雨的pH值在什么范围内?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正常雨水的pH值是多少?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正常雨水pH值为5.6。原因是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气体溶于雨水中,形成相应的酸,使水溶液显弱酸性,所以,正常雨水pH值为5.6。

2.学习pH试纸反应对学生来说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pH试纸反应能大致度量物质中氢离子的含量,便于后续测定溶液酸碱性实验的进行,能节省大量精确测量溶液的酸碱性的工作。pH试纸检测溶液酸碱性是基础化学实验的组成部分,贯穿初高中化学,学好此方法,能大大简化反应检测步骤,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础技能。

第三批

初中数学《平行线的性质》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我们已经学习过平行线的哪些判定公理和定理?

学生齐答: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问:把这三句话颠倒每句话中的前后次序,能得到怎样的三句话?新的三句话还正确吗?

学生答: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教师指出:把一句原本正确的话,颠倒前后顺序,得到新的一句话,不能保证一定正确。例如,“对顶角相等”是正确的,倒过来说“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就不正确了。因此,上述新的三句话的正确性,需要进一步证明。

(二)生成新知

平行线的性质一: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怎样说明它的正确性呢?

平行线的性质二: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启发学生,把这句话“翻译”成已知、求证,并作出相应的图形。已知:如图2-33,直线AB、CD被EF所截,AB∥CD,求证:∠3=∠2。

【答辩题目解析】

1.随便说出4个数学中的基本事实?

【参考答案】

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④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一条直线平行;

⑤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⑥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⑦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⑧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⑨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2.如何检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

【参考答案】

在这节课中,一方面,我通过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自己探讨,探讨后随机请学生代表发表对知识的理解,再结合老师的适时引导以及讲解,既可以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又能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另一方面,通过例题的形式检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帮助学生及时的应用所学知识,以达到巩固吸收的作用。最后一个方面,让学生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方式回顾课堂所学知识、总结收获,帮助学生提升对平行线三条性质的认识。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我们可以说怎么样的一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呢?除定义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呢?

由此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二)探索新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那么反过来,对边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实验一:取两长两短的四根木条用小钉铰在一起,做成一个四边形,如果等长的木条成为对边,那么无论如何转动这个四边形,它的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

实验二:取两根长短不一的细木条,将它们的中点重叠,并用小钉钉在一起,用橡皮筋连接木条的顶点,做成一个四边形。转动两根木条,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提问学生:你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证明它们吗?

引导学生以“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为例,通过三角形全等进行证明。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相应的性质定理互为逆定理。

提问学生: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说一说有哪些证明方法?

预设:可以利用定义,或证明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或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继续提问:思考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或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只考虑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它们满足什么条件时这个四边形能成为平行四边形呢?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前后桌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猜想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并进行证明。

通过充分讨论和分享,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平行四边形判定的另一种方法,即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提问学生:现在你有多少种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判定的四种方法。

(三)课堂练习

基础题:练习题1,引导学生利用平行四边形判定的四种方法进行证明。

提升题:练习题2,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判定的四种方法。

课后梯度作业:必做题和选做题。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都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为什么要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参考答案】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对前面所学全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性质的一个回顾和延伸,又是后续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基础,同时它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简单的推理能力、图形迁移能力、观察能力、合情推理能力,使学生学会将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渗透化归思想。

第四批

初中化学《溶液的配制》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溶液、溶质、溶剂等这些概念,老师这里有一杯盐水,谁能来给老师说一下盐水中的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盐水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盐水为溶液

【教师总结】那如果老师告诉大家这杯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10%,总质量是80g的话,如何准确的配制这样一杯溶液呢?

(二)新课教学

1.实验前准备

【教师提问】如果想要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大家猜想一下,我们需要准备哪些实验用品以及实验器材呢?

【学生回答】需要托盘天平称取溶质的质量

【学生回答】玻璃棒进行搅拌,烧杯进行盛装液体。

【学生回答】药品氯化钠、蒸馏水

【教师总结】大家总结的都很好,需要准备的实验器材包括,托盘天平(或电子秤)、烧杯、玻璃棒、氯化钠以及蒸馏水,量筒、钥匙。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使用之前,先回顾一下托盘天平的使用步骤

【学生回答】(1)左物右砝;(2)使用前调节平衡,调节游码、指针都归零;(3)取用砝码用镊子;(4)物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需要放在纸上或者烧杯中;(5)称量完毕将砝码放入盒内,将游码归零。

2.动手实验

【教师提问】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

【学生回答】需要先计算出所要称取的氯化钠的质量,也就是80g×10%=8g

【教师引导】现在同学们可以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来设计一下配制80g 10%氯化钠溶液的流程及步骤

【学生回答】(1)取氯化钠药品(计算);(2)称量;(3)溶解

【教师引导】那同学们根据你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开始动手做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以及小组之间的合作分配。

【教师提问】同学们说一下在量取蒸馏水以及搅拌中注意的事项?

【学生回答】本次实验所需蒸馏水是72mL,先用100mL量筒量取70mL蒸馏水,其次再用10mL量取2mL蒸馏水,在量取中要注意将量筒放平,视线与刻度线保持水平;搅拌过程中要边加水边搅拌,而且搅拌时候尽量不要使玻璃棒触碰容器的器壁。

【教师总结】同学们在刚刚的实验中操作都很规范。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实验中,第一步是计算溶质、溶剂的质量;第二步是称量药品;第三步是加水搅拌溶解。

(三)巩固提高

【教师提问】

(1)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但是没有使用游码,对结果的影响是什么?

(2)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3)在量取溶剂时,俯视量筒,造成结果偏大还是偏小?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知识,教师补充。

作业:与同学间交流本次实验的经验和教训。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如果在实验操作中,在称量药品过程中,发现垫纸以后,天平指针向左偏,结果会怎样?

【参考答案】

只在称量食盐的托盘垫上了干净的纸,导致称量的食盐质量偏低,溶质质量分数偏低。

2.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烧杯中有少量水残余,实验结果会怎样?

【参考答案】

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因为量筒中有少量水残余,使所配氯化钠溶液中的水减少了,质量分数变大了。

初中化学《固体药品的取用》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出问题】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实验仪器的名称、特点、用途以及实验室安全规则?那实验室安全原则都有哪些?

【学生回答】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②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

③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入指定的容器中。

【教师引导】我们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离不开具体的实验操作,我们这一节就开始学习具体的实验操作,首先我们来学习固体药品的取用。

(二)探究新知

1.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的取用

【多媒体展示】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石灰石和金属锌)的视频,学生观察药品的状态、药品存放试剂瓶的特征、取用药品的仪器以及操作顺序。

【学生回答】

①块状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可用镊子夹取;

②用过的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教师总结】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的仪器是镊子,步骤为一横二放三慢竖。

【演示操作】首先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学生实验】实验1-3:(1)用镊子夹取少量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备用。

【教师巡视指导】强调试管一定要缓慢竖起,速度不能太快。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取用

【媒体展示】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碳酸钠粉末)的视频,学生观察药品的状态、药品存放试剂瓶的特征、取用药品的仪器以及操作顺序。

【师生总结】粉末状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可用钥匙夹取。用过的钥匙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教师总结】粉末状药品的取用的仪器是钥匙或纸槽,步骤为一横二送三直立。

【演示操作】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教师补充】固体药品取用原则:不触,不闻,不尝;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放入指定容器。

(三)拓展提升

【学生实验】实验1-3:(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备用。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表述学习心得。

作业: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碗、筷、匙等,以及食盐、冰糖进行固体药品的取用练习。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试管向上倾斜时有水生成,生成的水蒸气冷凝变成小水珠,反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温度剧烈变化而破裂。

2.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实现的?

本节课我的教学重难点是固体药品的取用这一实验操作。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具体我是这样来做的:首先上课开始,先让学生们回顾之前学习的实验安全原则、仪器等,为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奠定基础。接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多媒体中的演示实验,师生进行总结操作的步骤,并进行相应的板书,之后我会再次进行操作的演示。最后学生在自主操作的过程中,我会进行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a78c4a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b.html

《2018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面试真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