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参考

发布时间:2023-01-02 07:17: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参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参考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注: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此时在建康(今南京)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1在这首词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展开了奇妙的想象。请作具体简要的分析。4分)2.词中有对“白发欺人”的感慨,有“俯瞰山河”“斫去桂树”的宏愿,请对其寓意作简要分析。(4分)3.是如何通过浪漫主义手法抒写自己的情感的?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参考答案:
1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在诗中展开了奇妙的想像:以金波四射的转轮比月之圆(1分),以重新磨光的飞镜喻月之新1分),更想到了举杯邀嫦娥,向她求救如何对付白发的欺侮(1分),还想到了乘风直上万里长空,俯看大好河山(1分),再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1分)。(比喻和想像各举两例,每个1分。)2感慨“白发欺人”,是抒发壮志未酬的忧伤;(2分)俯看山河,表达了对故国家园的萦念;(1分)砍去桂树,寓有铲除一切黑暗势力的宏愿。(1分)3.上片中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并大胆地对月发问,表达了内心的愤懑愁思,展示了一个有抱负、有才干而不被重用的英雄的内心矛盾;下片大胆想像,利用一个神话传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和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这首词是在自己力主抗金、反对妥协投降的主张得不到采纳,自己又得不到重用的情况下写的。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情怀。词中的“桂婆娑”应该指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金人的势力二:1.“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表达了怎样的情怀?请简要概括。(4分)2.“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参考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bf481bdca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1d.html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参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