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新写实小说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2-06-12 21:57: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池莉的小说:崇高退场后的凡俗人生

一、解崇高:“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崇高是个历史久远的审美范畴,即郎加纳斯《论崇高》——康德——黑格尔——俄苏文学批评家——中国革命现实主义崇高的解体是“革命现实主义后”的征兆,在创作上就表现为对精神性、理想性、超越性的全面怀疑。

池莉的重点不在“普通”,而在于“小”,她要用这“小”来抹平英雄与凡人的区别,抹平精英与大众的区别。她所强调的事实背景就是小市民的凡俗人生,而“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则是依附在这一事实背景上的人生理念,她的不少作品正是因为这二者的结合而促使革命现实主义崇高理念的瓦解。

“微小”的才是最普遍的(不是普通),对微小抱以理解、同情、抚慰乃之于嘉许这是池莉的作品赢得芸芸众生以至文界精英“普遍”青睐的个中奥秘。将这一策略付诸小说创作,就叫做“仿真”。“仿真”就是“通过逼真的诱导”,提供某种“事实背景”,敲出你心底的那个“小”来,以驱逐“没有事实背景的激情与崇高”。要说写日常生活的卑微,池莉的《烦恼人生》、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堪称新写实小说中的“三绝”

就审美旨趣而言,新写实小说家与革命现实主义最大的区别之一,或许就是着意去表现日常生活的卑微性,以此来化解革命现实主义的崇高感。卑微是人的一种处境,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人对自己处境的一种感受。新写实小说的突出成就就是写出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卑微感。卑微是一种处境,更是一种精神状态。如果说崇高总是意味着对某种困境、某种强大的力的超越的话,那么卑微则是对困境的屈从或无奈。《烦恼人生》主要是写卑微的烦恼的。

二、反浪漫:“不谈爱情。”

池莉用她的“人生三部曲”告别了她早年的浪漫,并一再把浪漫撕开给人看。这也就是说在俗世中、在芸芸众生中,谈论爱情就要先谈物质基础,而谈论特质基础,显然又不(像)是在谈爱情,因此干脆就“不谈爱情”。这好象就是池莉那些“不谈爱情”的“爱情小说”的内在逻辑。她循着这个逻辑把两性关系的各种形式同爱情逐层剥离开来,把性爱中的物质性同精神性剥离开,最后完成对古典爱情的解构和放逐。首先是初恋与爱情无关。其次是婚姻与爱情无关。

池莉对于现实中的爱情原则有一种很实在而简单的理解,那就是在特质上建立起来的“对等原则”——物质对等和精神对等。池莉的小说一再从正反面告诉人们,逃离爱情才是聪明之举,才能“好好过日子”。

三、后启蒙:“你以为你是谁。”

“后启蒙”不是一个文化思想分期的概念,即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启蒙主义之后”的意思。“后启蒙”就是有别于而又针对着启蒙而来的一种视野、态度和话语方式。

池莉对精英理念的偏离首先是针对着被整合进主流意识形态的精英理念,这也就是池莉经常说的“撕裂”的那一部分,其中包括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等,亦即构成革命现实主义的那些中心性理念,这从池莉写的那些历史小说或“沔水镇小说”中看得很清楚。至于她的都市故事则在瓦解正统理念的同时,把嘲谑的笔触更多地指向了精英理念及其人格化的代表——知识分子。置身于“后启蒙”的语境中,最令知识分子自惭形秽、无地自容的发问是“你以为你是谁?”

早就有评论家发现,在池莉的小说中但凡知识者与小市民发生冲突,池莉总是站在后者一边,而前者总是一败涂地。如果说古希腊先哲提出的“认识你自己”曾成为发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口号的话,那么“你以为你是谁”则无愧于成为这一口号的“后启蒙”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c48580f581b6bd97f19eaac.html

《池莉新写实小说的特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