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古诗两首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课题:所见
【教材分析】《所见》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59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教学重点】正确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感受牧童活泼、好奇的特征及对诗的意境的理解。【教学、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环节设计意图观察描绘: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导学生观察画面。图中都画了些什
么?是什么季节?你能把观察的内设计思路:出示图片,引起学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在此基础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加集中精上引入学诗。看看古代诗人是如何描力观察。绘的?对话平台:学习古诗《所见》在交流、讨论中体会牧童的快初读(借助拼音,自读诗句,达到正乐。确流利,培养识读能力。1出示诗句,让会读背的学生领读,想象是通往诗境的佳径,只要
教学预设
师:读诗、看图,找出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
么(小组交流)?(板书:看、听)
生畅所欲言:看到牧童骑着黄牛走在树林间,牧童还唱歌,牧童忽然闭口是想捕蝉。
师:看!多美的夏日风景啊!林中风儿在吹蝉儿在唱„„老师仿佛变了一个大牧童,同学们仿佛变了小牧童。来,咱们也骑上黄牛,走进画中,走进诗里面„„
师:小牧童天天放牛,和黄牛可亲了。他骑在黄牛背上感觉怎么样?指名读
生:读出自在、惬意
师:咱们把自己当成这个自在的小牧童吧!一起来
阅后修改、补充

教师相机指导。
2、抓住生字和难点音,强调读准。如“所”读平舌音、“捕”的声母是b而不是p”等。
3、自由练读,力求会背。(真实、扎实应是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启发学生领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了资源开发;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细读(抓住重点字词,了解诗句大意。
1、引导学生自读质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读懂?
2、根据学生的质疑师生互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学生可能有出的问题,如:“樾、意欲”的含义等。教师应在充分引导学生观察,论的基础上,得出问题的答案。3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自己的理解,粗略讲讲诗意,教师适当点拨指导。(引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生成。合学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诵读(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培养读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通过想象,才能欣赏到绝佳的
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读!
师:(闭眼听音乐)小牧童闭上眼睛,你们骑着黄牛慢悠悠地走着,你们走进了哪里啊?
生:树林里
师:那里有些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生想象:树、花、草„„师:多美啊!多舒服啊!小牧童忍不住(唱起了歌)那歌声怎么样?
生:响亮
师:从诗中哪个字可以知道他的歌声很响亮?生:振
师:指名读,小组读。
师:你们的歌声树上的枝叶都听到了,它们一片传一片,把歌声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齐读,(还不够远)再齐读。读出歌声回荡、悠长。
师:正当小牧童骑着黄牛唱得高兴的时候,树林中另一个天才音乐家也高声地唱了起来。大家听!(播蝉的叫声)它是谁?
生:鸣蝉!
师:听,它的歌声多得意啊!看看插图,我们的小牧童怎么样?
生:呆了、傻了、想去捕蝉,站在树下一动不动。师:这就是诗中的:意欲„„出示三四句,齐读。(出示一个大大的“意”字)师:大家看这个“意”字,心里的“心”字上面有个声音的“音”字,心里发出声音——就是牧童心里在(想)(板书:想)。想什么

1、采用范读、领读、对读、齐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感悟诗句的韵律,顿等。
2、自由练读,体会感悟。
3、借助插图,以及古筝曲,创设意境。教师运用语言进行描绘,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加深理解。4、背诵诗句。
(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写字(自主写字,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书写水平。
1、重点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可让学生参与指导范写,为大家讲解。如“木”字旁的写法等。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本节课可重点指导写“诗、林、童”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首诗的内容,增加课堂的活跃性。呢?
生:想怎么捕到这只蝉。
师:指名读、齐读,读出牧童心里十分“想”捕到鸣蝉的急切。
师:这么想捕到这只蝉?那还能唱歌吗?生:不能!
师:所以我们的小牧童就(“忽然闭口立”!这个动作变得是慢还是快呢?
生:快。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忽然”是什么意思?生:马上、很快„„
师生合作读,读出动作的迅速、敏捷。
师与指名读一生:小牧童,你为什么“闭口”“立”在这里,不唱歌了啊?
生:因为再唱,蝉就要吓跑了!引导个别读,(蝉儿听到你的声音了!)小组读,读出小声、轻声、无声、心语、无语„„(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诗人把他所见的画面写成了这样一首诗,现在我们能不能吟着诗,想出画面来呢?这画面还会动呢!(课件:“骑、振、捕、闭、立”变红)生读全诗。
师:我发现,你们吟诵一、二行的时候,声音放得亮一些;而吟诵三、四行时,声音压得低一些。为什么?
生:一、二行诗中牧童在快乐地骑牛、唱歌;三、四行诗中牧童在想捕蝉,心里紧张„„
师:哦,你们读得真用心!让老师再听听!


分男女生诵读,读出动静之别。
师:古诗能变成一幅美丽的画,一个有趣的故事,一首动听的歌,还能变成灵动的字呢!
1.出示生字“立”“童”,读准字音。2.观察字形。游戏“找相同”“找不同”
3.师示范指导,学生书空。指出生字所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4.自由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三个一”“三个美”:姿势美、笔画美、间架结构美。
5.用投影,集体评议。总结、拓展后背诵古诗。

课题:小池
【教材分析】《小池》《小池》是七言绝句,作者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在这首诗里,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热爱。诗人通过对涓涓细流、浓密树阴,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了一幅初夏荷花池的风景画。特别是“惜、爱、露、立”几个动词的巧妙运用,使这优美、宁静的画面充满了生机。【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0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4、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识记生字【教学难点】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教学、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环节设计意图一、解题,看图导入。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他写的诗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情趣。小池,指的是小荷花池,也叫小荷塘。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在小荷花池看到的美丽景色。
2、同学们仔细看图(投影或挂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景物。试着夸一夸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学习古诗体会诗的意境。这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很难的。新课程提出,要重视学生自己的体验,这是很正确的。读这首诗,小朋友看到的是什呢?这就是他们自己的体验,我们老师是无法替代的。让他们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教学预设
师: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
生: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蜻蜓
师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师:诗人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朋友帮帮忙(小组合作识生字)。
学生自由读诗检查自读情况,检查识字(本课要求学生认读6个生字。
生: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通过检查进一步识记巩固;字形的掌握可用编谜语,例如:柔:把矛
阅后修改、补充

1、我们听一听诗中是怎样描写小荷花池美丽景色的。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2、自己出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练习把每句诗读通顺。
3、检查识字和读课文情况。用生字卡检查识字;指导把课文读流畅。三、细读诗句,了解诗意。
1、自读诗句,提出不懂的词语,同学讨论,教师点拨,了解词句意思。(先一、二行,再三、四行)
2、看图想象小池的美景,进一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四、反复诵读,体会诗中的景与情。在学生对诗句意思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指导学生把景物读活,要读出景物间的密切联系。可参考“教学建议”中的提示,也可再次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在模仿的基础上读好。在充分读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五、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先让学生反复读诗句,在语言环境中有所感悟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有顺序地叙述诗意。
古诗的朗读是非常重要的,怎放在树上。熟字带生字,例如:霜—露,阳—阴,怪—惜。学过的偏旁分析记忆字形,等方法来记忆。)
师:指名读全诗,老师正音(注意纠正:柔róulù)。
师:这首描写小池的诗很美,语言清新活泼,描写动静结合,情景交融,适合反复吟咏想像,加深体会,读出诗情画意。
师:指名读诗的一二句。生看课件老师配乐说: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
师: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生: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学生自由练读。师指名读。男女比赛读。
师:指导朗读三、四句。
生看课件。老师配乐说: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头了。
师: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
生: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师:多么细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断,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样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本课的教学,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提高朗读的质量。
教学反思:优点:
师: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全班有感情的朗诵整首古诗师:你喜欢这首古诗吗?生:喜欢
师:喜欢就把它背下来。生齐背诵古诗。师指导写字
师出示字卡,引导学生认读组词。观察在田字格的位置,学生说压线笔,教师示范,学生书空,说笔划。最后学生独立写,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书写习惯“三个一”。
布置作业:画画你心中小池的样子。

不足:再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c61be1c941ea76e59fa0479.html

《13、古诗两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