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美国工厂观后感范文

发布时间:2020-08-30 11:56: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美国工厂》是由美国Netflix公司出品的记录片,由史蒂文·博格纳尔、朱莉娅·赖克特执导。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纪录片美国工厂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纪录片美国工厂观后感

  《美国工厂》是美国上届总统奥巴马投资的一部纪录片,记录的是福耀玻璃集团在美国的开厂情况。看完电影,有几个场景让人印象比较深刻。

  1、福耀开厂,欢呼雀跃

  福耀玻璃准备接手的是通用汽车公司的一个破产公司,这个公司已经破产几年了,工人全部下岗没有饭吃,一听有中国公司在这个开厂,而且能安置2000左右的人口就业,他们都很高兴。

  有一个女工人在下岗期间就住在姐姐家的地下室,除了电视是自己的,其他都不是自己的。当福耀玻璃开厂以后,他进入福耀玻璃工作,自己也住得起480美元的公寓了。

  有一个在通用汽车公司工作了20年的员工,通用倒闭后,自己的生活难以为继,是福耀又让他过上了中产生活。

  2、中西不同管理文化的冲突

  福耀准备建厂,美国的工会就要进入,福耀总裁曹德旺明确表示,如果工会进来,他们马上关厂。语气之硬,让工会不敢贸然进入。

  刚开始工人干的还特别高兴,后来蜜月期过了以后,他们开始对福耀不满意,又开始支持工会的进入。

  工会进入到底对企业好还是不好呢?

  用影片中每个工作人员的好说,并不好。一个女员工说工会进来只会让那些混日子的人受益,而自己认真优秀工作的人却不能受益,只能和他们一样。

  工会进来以后,福耀就不能直接雇佣工人了,也不能和工人直接对话了,只能通过工会招聘工人,按照美国的标准支付工人的工资,同时还要给工会一定的费用。

  这让我想到了,美国的工会其实很官僚,也是收钱办事,看起来是为了工人争取应得的利益,但实际上会损伤各方的利益。

  因为一旦企业不能直接管理、招聘工人,就不能与工人直接对话,不能激发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工人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责任心,没有上进心,都在混日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很难盈利,企业盈利不了,如果再向通用汽车一样关掉,这样不管是对企业还是对蓝领工人都是很不利的,两败俱亡,只有作为工会的中介捞到了好处。

  3、趋势很关键

  在文中的最后,有一段情节就是很多地方都要采用机械手臂取代工人,因为他们效率太低。也就是说,在很多时候,工会和企业争来争去的,都争不过科技生产力发展的趋势。

  在影片的最后,有这么一句话在过去的十几年,在职业培训方面的投入太少。

  自己的感想

  当我看完这部记录片以后,自己也有很多感想,主要有两点

  1、人要未雨绸缪

  一个在通用汽车工作了20年的员工,通用倒闭后,自己的生活水平立刻下降。我觉得这是他没有做好长远规划,做好理财,正如巴菲特所说“如果到四五十岁,你还不能在睡觉时候也赚钱,你就活的太失败了!”

  这句话说明了未雨绸缪、理财的重要性,人要再最能赚钱的年龄努力赚钱,同时也要理财,否则如果到了快退休时,没有其他收入,仅靠退行金是很难过上衣食无忧的有最严的生活。

  2、人要终身学习

  科技生产力不断的发展进步,人要持续学习,如果不学习,很可能被趋势甩在身后,被社会所淘汰。

  持续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为自己能在日益快速变化的时代生活的很好,不像韭菜一样被割,唯有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别无他法。

  纪录片美国工厂观后感

  前一阵下班后,断断续续地看完了Netflix出品的纪录片《美国工厂》,感慨颇多。

  福耀的美国员工说,以前福特公司给他们29美元的时薪。看到这个数字时,我快速算了一下,换成人民币三万多哇!福特公司确实财大气粗(可是后来还是关了工厂)。

  福耀美国员工后来涨了一次薪水,拿到了14美元的时薪,而且这可是8小时工作制!对比一下福耀国内工厂,工人们是12小时工作制,每个月休息一两天,过年过节也很少放假,具体薪水没说,但是市场行情大家也能大致猜到。你看,美国工人收入待遇下降了一半,依然比国内工人待遇高。

  我不禁想起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996ICU事件,国内IT行业也好不到哪里去,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过去几十年,中国人依靠廉价劳动力,在制造业等领域,逐渐赶上并且超越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现在,咱们的人口出生率在下跌,人口红利很快就消失,老年化进程非常明显。我们还能继续保持这种优势么?

  这个片子在结尾处暗示,机器人将会替代人工。这就带来了新的议题因为自动化而失业的人咋办?

  悲观的看法是,自动化会让大批人失业,尤其是那些纯体力、重复性、可替代程度较高的岗位。乐观的看法是,自动化会创造新的岗位,能带动新的就业。

  我没有那么悲观,也不是非常乐观。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确实会带来新岗位,如外卖行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外卖送餐员群体。但是,中高端的岗位在数量上始终是比较少的,从全球范围来看,那些较低端岗位的群体,确实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而且不是人人都能自我升级,找到新岗位的。

  如果从达尔文进化论角度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低端岗位人群被淘汰似乎没有啥奇怪的。问题是,我们是人类,不是纯粹的动物。我们会有同理心,我们不忍看到普通人受苦,我们需要有一整套社会机制,来让面临失业困境的人能找到出路。

  看完这个纪录片,我也一直在反思。作为一个已过30岁的中年人,我的危机感是越来越强了。可能在外人看来,我在某个知名大公司当产品经理,好像看起来挺风光的。但是,我深知公司给得起薪酬,主要是因为这个行业在风口上,还在继续增长,还能融资,和个人能力其实关系不大。我的能力主要是因为有平台才能得到发挥,要是离开平台呢?我还能有更好的选择么?好像很难。要继续去更大的公司,只有BAT这类了,不过估计他们更喜欢招聘应届学霸,而不是我这种需要养家糊口的中年人吧?万一行业发生衰退,我们这些人,和《美国工厂》里的那些原福特员工一样,也会随时面临失业,没有本质区别。

  打工是不能发财的,还会随时面临失业。自己创业?这是另一个话题咯。。。

  纪录片美国工厂观后感

  看完纪录片《美国工厂》,心情极为复杂。这部片子没有一点美感,里面的人不美,福耀玻璃的中国老板曹德旺长得矮锉外,扁扁的肉肉的老脸,没有光泽,如果我是他厂的员工,并不会觉得光彩。就是这样一个中国人还在美国开厂,感觉没有一点同情心,一心想的是利润与产量,根本不会顾及美国工人的诉求,很坚定的说如果让工会进厂,他就关门。结果通过一系列大小动作,就真的用民主投票的方式,占压倒性多数地阻止了工会进厂。影片结尾,曹德旺想的是怎么用自动化来取代那些又老又笨又懒的美国员工。但我想如此一来,中国工厂终将会被赶出美国吧?

  这是一部纪实片,这是纪实片吗?试想,一个这么不招喜的中国人怎么会在美国站稳脚跟?4年了,曹德旺竟然将玻璃厂成功地开到了美国,而且在第三年盈利了。没有一点让美国人舒服的东西,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吗?但影片中看不到,看到的只有美国工人与中国人的矛盾,及制作人眼中的东西丑陋的人设,无情的压榨,极权的手段与偶像崇拜。

  但无奈的是曹德旺成功了。

  作为中国人,这部纪录片并没让我有半点自豪与激动,我相信美国人看了除了恶心,绝不会感激中国人的投资所带来的工作机会,而认为是一个羞辱,一个有着高贵身份的美国人屈服于落后与强权的耻辱。

  突然我有些心痛,成功于美国的曹德旺在公允的纪录片里尚且是这样一副德性,那么其他中国人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中国要得到世界认可该是多难呀!

  世界永远是这样胜者王,败者寇。《美国工厂》却是胜者败在话语权下。中国要将话语权夺过来,不知要经过几个二百年。如果中国人自己拍《美国工厂》会是怎样?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cb9c4af66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b.html

《纪录片美国工厂观后感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