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9 古诗三首

发布时间:2019-08-21 10:31: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9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讲解重点词句展示古诗描写的对象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揣摩古诗的表达方式

2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并动笔写一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诗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感悟诗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暮江吟》)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诗歌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比如这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学生回答白居易)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诗——《暮江吟》

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古诗重点指导前鼻音平舌音

2学生朗读古诗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中间的撇、捺舒展,盖住下面的

易错提示

左部偏上,右部不要多加一点写成

(3)多音字

(4)归类识字

形近字归类示例:

(暮色)(坟墓)(屏幕)(羡慕)

(吟唱)(今天)(命令)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2.让学生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朗读指导注意节奏和停顿读出诗的韵律一道/残阳//水中,半江/瑟瑟/半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

3.了解作者

明确: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诗王之称。著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4词语释义

明确: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5了解重点词语后同学们能说说诗歌的大概意思吗

明确: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青绿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好似颗颗珍珠,冉冉升起的一弯新月形如弯弓。

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同学们知道江水为什么一半是青绿色一半是红色的吗

明确: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江水一半是青绿色,一半是红色。

2.一道残阳铺水中中的字可换成什么词哪个词好为什么

明确:可换成照、盖、洒、射字更好,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夕阳照射的面积广大而均匀。

3.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深秋的夜景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二字。诗人写的是九月初三夜的月亮,此时月亮细弯,和弯弯的细细的弓很像,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

4.同学们在你们的想象中那些亮晶晶的露珠弯弯的新月还像什么

明确:露珠:钻石、玛瑙、水晶、玻璃球。新月:金钩、小船、眉毛、镰刀。

5.诗人在写诗时会经常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同学们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明确:运用比喻的诗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其五)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兼有夸张)——()李白《望庐山瀑布》

运用夸张的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暮江吟》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诗中写暮江落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露伴新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把露珠比作__________把月亮比作__________

明确: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珍珠 

2总结

《暮江吟》是一首写景佳作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请同学们课下收集白居易的诗相互交流

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暮江吟赞美 热爱

第二课时(《题西林壁》)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们在之前已经学过了《望庐山瀑布》一诗大家一起来背诵一遍(学生背诵)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那就是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

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古诗重点指导平舌音后鼻音边音

2学生朗读古诗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捺画长伸,托住里面部分。

撇为竖撇,点不宜过长。

易错提示:

右部上面是,不要写成

(3)多音字

(4)归类识字

形近字归类示例:

(题目)(提醒)(钥匙)

(侧面)(测试)(厕所)

(山峰)(蜜蜂)(锋利)(相逢)(烽火)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2.让学生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朗读指导注意节奏和停顿读出诗的韵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适当延长声音远近高低都要重读并要读出起伏之感稍强又是稍强要重读

3了解作者

明确: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著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4词语释义

明确: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脚下。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呈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

5了解重点词语后同学们能说说诗歌的大概意思吗

明确:从侧面看庐山岭连绵起伏,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6.读一读比一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

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前两句

(1)找出表示方位角度的词语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见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

(2)前两句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庐山是那么雄奇壮观,千姿百态,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一回看到的景象都不一样:横着看,连绵不断的峻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从高处看、低处看……看到的山的形状、姿态都不一样。

2.学习后两句

本诗后两句是借景说理谈游山感受诗人为什么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明确:诗人在最后两句诗中解释说,因为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含有字的成语拓展示例:

面红耳赤 面面俱到

面黄肌瘦 面目全非

面目一新 面如土色

两面三刀 四面八方

洗心革面 八面玲珑

蓬头垢面 独当一面

闻名不如见面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蕴含了什么道理

明确: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全面的立场上。

知识拓展: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华十大名山、中国最美十大名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避暑胜地、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诗中描绘了庐山________的景象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哲理诗的前两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两句写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苏轼 千姿百态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所见景象 诗人感受

2.总结

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地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题西林壁

第三课时(《雪梅》)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写出了庐山的雄奇景象更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同学们还记得这首诗吗能把它默写下来吗(学生默写《题西林壁》)

2.导入新课(看图片赏雪梅)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放呢(学生回答梅花冬天)是的这是梅花在冬天开放很美丽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爱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看作报春的使者可是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去看个究竟

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卷舌音多音字平舌音

2学生默读古诗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上宽下窄,上部五笔写成。

易错提示:

右下不要写成

右部里面有一短横,不要漏写。

(3)多音字

(4)归类识字

形近字归类示例:

(输入)(愉快)(偷偷)(比喻)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2.让学生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词语释义

明确: 降:服输。

骚人:诗人。

阁笔:放下笔。阁,同 ,放下。

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逊:不及;比不上。

一段香:一片香。

4了解重点词语后同学们能说说诗歌的大概意思吗

明确: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如何理解梅雪争春未肯降中的字呢

明确: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梅雪都认为自己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谁也不肯相让的情态,表达了诗人对梅雪争春的喜爱之情。

2梅和雪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梅香雪白。

3.诗人是怎样评价梅和雪的呢

明确:后两句写诗人的评价。诗人先从颜色角度来评价,点明梅不如雪那样洁白,然后又从气的角度来写,点出雪不具有梅花的香味。

4.这首诗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明确:一个人应看到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而且还要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写梅的诗句拓展示例: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5.拓展诗人还写了一首《雪梅》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同学们能说说这首诗蕴含了什么哲理吗

明确:诗人认为如果只有梅花独放而无飞雪落梅,就显不出春光的韵味;若只有梅、雪而没有诗作,也会使人感到不雅。这首诗阐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最美丽的春色。告诉我们: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我们应当用全面的、相互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

寓意深刻的古诗拓展示例:

游山西村(节选)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雪梅》这首诗通过对”“的评论在比较中巧妙地写出各自的特色借梅和雪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同学们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还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首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梅花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希望同学们像梅花一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

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d89d7c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94.html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9 古诗三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