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 - 导学案

发布时间:2018-11-22 08:17: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寂静的春天》导学案

1.文本全解。

1 作者简介。

雷切尔卡森 Rachel Carson1907 年出生。从小爱好文学,四岁时就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作品。她性格内向,喜爱读书写诗,热爱大自然,是热心的鸟类爱好者。中学毕业后进人宾夕法尼亚州女子学院主修英国文学,业余继续写诗。二年级时的一门生物学课唤醒了她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决定转而主修动物学。 1929 年卡森以优异成绩获得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动物学硕士学位,其后在马里兰大学教了几年动物学。

1936 年卡森被聘为美国渔业局的海洋生物学家,同时在《巴尔的摩太阳报》兼职撰写有关海洋生物的专题文章。 1941 年卡森的第一本书《在海风的吹拂下》 Under the Sea-Wind 出版了,但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1951 年,她完成了《我们周围的海洋》 The Sea Around us 一书书稿,但联系出版时一连 15 次被拒绝。 1952 年该书出版,立即引起轰动,被翻译成 32 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发行,并于同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图书奖和伯洛兹自然科学图书奖。雷切尔卡森一举成名,于是从政府机构辞职开始了她的专业写作生涯。 1955 年她又出版了《海的边缘》 The Edge o the Sea 。这些作品构成了关于海洋的传记并使她成为著名的科普作家。

早在 1945 年,卡森就对大量使用化学杀虫剂引起警觉,特别关注滴滴涕对鸟类的影响。她写了一篇文章向著名的《读者文摘》投稿,说明滴滴涕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但未被接受。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联邦农业部计划大量生产和使用各种化学杀虫剂,其中不少对环境的危害尤甚于滴滴涕。 1957 年在麻州的德克斯堡地区由于使用杀虫剂灭蚊造成大批野生动物死亡;在纽约的长岛东部地区为了扑灭一种飞蛾,竟不顾后果大面积喷洒滴滴涕和柴油之混合物;南方各州为了消灭火蚁,大举喷洒杀虫剂,伤害了许多野生动物。最严重的一次是 1959 年对小红莓喷洒化学杀虫剂,导致了全国性的愤怒抗议,迫使农业部在感恩节旺季时下令禁止小红莓上市销售。卡森回忆说 “我知道得越多,就越感到可怕。作为一位自然主义者,所有我感到最重要的事物都受到了威胁。我一定要写一本书,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 

1962 6 月卡森的醒世之作《寂静的春天》 Silent Spnng 开始在《纽约客》摘要连载,同年该书出版。在书中,她对农业科学家的科学实践活动和政府的政策提出挑战,并号召人们迅速改变对自然世界的看法和观点。《寂静的春天》当年即销售了 50 万册,成了轰动全国的畅销书,激起了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引起了广泛的国际反响,至今仍被认为是环境保护主义的奠基石。

但当时卡森受到了疯狂的围攻。在《寂静的春天》尚未出版以前卡森就受到嘲弄和控告的威胁;甚至诬蔑这位极为严谨的科学家是发疯的女人,根本没有资格写这本书。领头攻击的是以孟山都为首的一些化学公司,并且受到农业部的支持。杀虫剂生产贸易组织全国农业化学品联合会 NACA 甚至不惜耗资 50000 美元来宣传雷切尔卡森的错误,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新闻媒体也在帮腔, 《时代》杂志评论说:卡森过分简化,彻头彻尾的错……有许多可怕的一般化和不实之处。

面对攻击甚至是人身攻击的巨大压力,、身患重病的雷切尔卡森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她不屈不挠的斗争赢得了美国大众和社会的认同,并引起了总统肯尼迪的关注。经过总统顾问委员会的调查,1963 年,美国政府认同了书中的观点。 1963 年,她被邀请参加美国总统的听证会并作证。在会议上,她要求政府制定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新政策。 
卡森并不是天生的鼓动者,而是一位具有智慧及献身精神的女英雄。她坚信自己所掌握的事实和表达能力;面对那些攻击者,卡森保持着安详和自信。她在 1963 年的一次电视访问中说: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对自然宣战必定伤害自己。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 “我企图挽救的生物世界是如此的美丽,这常在我心中占有最重要的地……我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要尽我所能去做……现在我相信我至少做了一点点。指望一本书能带来完全的改变是不现实的 

1964 4 14 日,雷切尔卡森在经过了长时间的与乳腺癌抗争之后与世长辞。她开创的现代环保运动、她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激励着后人的理性发展。

2基本解读。

课文是《寂静的春天》这本引发了现代环保运动的经典名著的节选。如果把这本书的第一章《明天的寓言》视为全书的一个引子的话,那么,课文便是节选自这本书的开头 第二章的前半部分 和结尾 最后一章的结尾段 。这一首一尾,恰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篇章,集中地揭示了这本书的深刻主题,反映了作者充满激情的人文思想。可以说,课文是全书的一个总纲。

全文环环相扣,逻辑性极强,显示出作者严密的科学思维,更显示出作者站在生命历史的高度上作出的深刻洞察和高瞻远瞩,充满了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

课文第 1 自然段起笔不凡,作者立足于 “地球上生命的历史高度,指出生命历史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而且主要是环境影响生物形体和习性的历史。然而,这一规律在 20 世纪因为人类获得了改变自然的有效力量而发生了变化。

2 自然段承接第一段最后一句,对人类这种可怕力量作出具体解释。作者首先指出其性质发生了变化,它所导致的环境污不仅存在于生物赖以生存的世界,更为严重的是已经侵入到生物组织之中,改变了生物的根本性质接着,作者指出化学药品是导致这一致命污染的元凶之一。它与核爆炸产生的放射性尘埃一样凶恶,但在当时却普忽视实质上化学药品的污染与核辐射的污染是以同样途径悄悄地侵入到人体之中的。这里把化学药品的污染与核辐射的污染相提并论,突出强调了化学药品污染的严重危害性。 在《寂静的春天》一书第二章后半部分作者明确指出: “与人类被核战争所毁灭的可能性同时存在,还有一个中心问题那就是人类整个环境已由难以置信的潜伏的有害物质所污染,这些有害物质积蓄在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里,甚至进入到生殖细胞里,以至于破坏或者改变了决定未来形态的遗传物质。)在作者写作本文之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原子弹在 日本广岛的爆炸已经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了核力量的可怕,意识到了人类可能会最终毁灭于人类自身制造的核武器手上;而相反,化学药品却因其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正为人们所推崇、赞美,比如发现滴滴涕的杀虫性而使之得以广泛运用的人就获得了诺贝尔奖。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作者发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的声音,将化学药品这个人类自己创造却认不出来魔鬼与核辐射一同放在破坏环境、危害自然万物及人类生存的被告席上,这无疑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这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刻的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气。

接下来的第 3-8 自然段具体阐述了人类是如何滥用化学药品以至违反自然规律的。随着化学药剂的滥用,昆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更毒更新的化学药品源源不断地从实验室里冒出来并投人实际使用。 “人类急躁轻率的步伐胜过了自然界稳健的步 “在现代世界里人们没有时间去适应世界的急速变化。这几段把人类滥用化学药品的过程及其危害放到自然万物进化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去观照,凸现了其反自然的本质。

最后一自然段是对全文 实际上也是《寂静的春天》全书 的一个总结,指出了人控制大自然这种心态和意识的原始性和非理性,及其对自然与人类的危害。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作者这一段总结可以看作是长鸣的警钟,也可以说是作者为现代环保运动吹响的进军号角。

3精华鉴赏。

对比手法的运用是课文的一大特色。如把漫长历史中生物对环境的微弱影响与在 20 世纪中叶人类对环境的巨大改变作对比,把尚不为人普遍认识的滥用化学药品对自然的污染破坏与众所周知的核污染作对比,把人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缓慢与人类发明制造化学药品的惊人速度对……对比的运用有效地传达了作者所要强调的信息,突出了人类滥用改变自然力量的可怕,,突出了滥用化学药品的巨大危害,使文章具有一种强烈的震撼力量。

2习题解说。

1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认识本文深刻的思想力量,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像力。

参考答案: “寂静的春天是指人类滥用化学药物在杀死昆虫的同时,必将危及地球其他生物乃至人类的生存,最终会导致春天里出现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毫无生机的、死气沉沉的可怕景象。作者借此向世人提出严正警告:滥用化学药物破坏自然生态,人类将会遭到自然的强烈报复,导致自身的灾难。

寂静的春天的具体景象可由学生充分发挥想像,也可让他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环境污染导致生态被严重破坏的实例来作描述 可参考下面相关资料中《明天的寓言》一文。

2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品味语言,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参考答案:第一句把尚不为人们普遍认识的滥用化学药品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已经为人们普遍认识的核辐射的可怕危害相提并论,强调了滥用化学药品的严重危害;第二句意指人类滥用化学药品导致生存环境严重恶化却毫无觉察;第三句不杀虫剂而称杀生剂,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滥用化学药品对于自然万物及人类的致命后果;第四句指出应用昆虫学以控制大自然心态来对付害虫最终导致了对地球生态的破坏。这些话显示了作者对滥用化学药物现象的强烈不满,反映出作者对这种对待生命赖以生存的整个自然的草率态度的深刻忧虑和严重关切,反映出作者对人类以大自然的主人自居妄图控制大自然的骄傲自大心态的强烈批判。在作者严密的阐述中融人这些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句,使行文在从容冷静中充溢着激情,形成了一种张力,更增添了文章的思想力量。

3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引导学生领会和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

参考答案:答案请参考精华鉴赏

4第四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现实与生活来深化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强化对作者人文情怀的认同感。

参考答案:略。

3相关资料。

《明天的寓言》 《寂静的春天》第一章

从前,在美国中部有一个城镇,这里的一切生物看来与其周围环境生活得很和谐。这个城镇坐落在像棋盘般排列整齐的繁荣的农场中央,其周围是庄稼地,小山下果园成林。春天,繁花像白色的云朵点缀在绿色的原野上;秋天,透过松林的屏风,橡树、枫树和白桦闪射出火焰般的彩色光辉,狐狸在小山上叫着,小鹿静悄悄地穿过了笼罩着秋天晨雾的原野。

沿着小路生长的月桂树和赤杨树以及巨大的羊齿植物和野花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使旅行者感到目悦神怡。即使在冬天,道路两旁也是美丽的地方,那儿有无数小鸟飞来,在出露于雪层之上的浆果和干草的穗头上啄食。郊外事实上正以其鸟类的丰富多彩而驰名,当迁徒的候鸟在整个春天和秋天蜂拥而至的时候,人们都长途跋涉地来这里观看它们。另有些人来小溪边捕鱼,这些洁净又清凉的小溪从山中流出,形成了绿阴掩映的生活着鳟鱼的池塘。野外一直是这个样子,直到许多年前的有一天,第一批居民来到这儿建房舍、挖井筑仓,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从那时起,一个奇怪的阴影遮盖了这个地区,一切都开始变化。一些不祥的预兆降临到村落里: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小鸡;牛羊病倒和死亡。到处是死神的幽灵。农夫们述说着他们家庭的多病。城里的医生也愈来愈为他们病人中出现的新病感到困惑莫解。不仅在成人中,而且在孩子中出现了一些突然的、不可解释的死亡现象,这些孩子在玩耍时突然倒下了,并在几小时内死去。

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比如说,鸟儿都到哪儿去了呢 ? 许多人谈论着它们,感到迷惑和不安。园后鸟儿寻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 它们战栗得很厉害,飞不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鸫鸟、鸽子、橙鸟、鹪鹩的合唱以及其他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地。

农场里的母鸡在孵窝,但却没有小鸡破壳而出。农夫们抱怨着他们无法再养猪了——新生的猪仔很小,小猪病后也只能活几天。苹果树花要开了,但在花丛中没有蜜蜂嗡嗡飞来,所以苹果花没有得到授粉,也不会有果实。

曾经一度是多么引人的小路两旁,现在排列着仿佛火灾劫后的、焦黄的、枯萎的植物。被生命抛弃了的这些地方也是寂静一片。甚至小溪也失去了生命;钓鱼的人不再来访问它,因为所有的鱼已死亡。

在屋檐下的、雨水管中,在房顶的瓦片之间,一种白色的粉粒还在露出稍许斑痕。在几星期之前,这些白色粉粒像雪花一样降落到屋顶、草坪、田地和小河上。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

上述的这个城镇是虚设的,但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都可以容易地找到上千个这种城镇的翻版。我知道并没有一个村庄经受过如我所描述的全部灾祸;但其中每一种灾难实际上已在某些地方发生,并且确实有许多村庄已经蒙受了大量的不幸。在人们的忽视中,一个狰狞的幽灵已向我们袭来,这个想像中的悲剧可能会很容易地变成一个我们大家都将知道的活生生的现实。

是什么东西使得美国无以数计的城镇的春天之音沉寂下来了呢 ? 这本书试探着给予解答。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efce6d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b.html

《寂静的春天 - 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