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总结

发布时间:2019-03-11 15:03: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才培养总结

  篇一:2013年度人才培养总结

  2013年度人才培养工作总结

  企业要发展,科技是关键,管理是基础,人才是核心。拥有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才能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本着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积极创造开发平等、和谐的内部环境。给予其升职发展空间,为其创造升职通道。科学分析企业发展所需人才数量、层次配置要求,确定了以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为依据、系统科学的培养和使用人才,形成了主要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队伍的梯队型人力资源规划。在充分避免了人才流失的前提下,迅速的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一、人才选拔

  在人才选拔方面,我公司每年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放眼全社会物色专业型及文案型人才。在招聘个部门相关人员过程中,我们采用分区负责的方法,委任相应专业公司职员参与人才面试选拔工作,力争做到选对人,选好人,筛选出公司切实需要的人才。2013年度,我公司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相关专业人才5名、从社会招聘有相关经验的适用性人才3名,且通过几个月的验证,均有较好的工作表现。

  二、人才培养

  选人是人才工作的开端,而人才培养则是人才工作中更为重要的环节。新引进的人才有的来自其他同行企业,其对本公司业务工作及发展情况不甚了解,且专业方面各有所长;有的是刚刚步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对行业内部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全面、不深入。在这样情况

  复杂的人才背景下,我公司努力杜绝一刀切的培养误区,做到因材施教,发动公司内有经验的员工对新人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点对点定向培养,针对个人短板和强项进行补漏和提升,并进行了全免的企业文化培训,基本做到了人才使用不重叠,使人才嵌入公司的工作体系,使人才的专业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同时,建筑业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农民工已成为建筑业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我公司把保障建筑业外来务工人员的根本权益,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作为我们展开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他们与我们的企业共同进步。

  三、人才使用

  为了使公司业务良好、快速地发展,我公司将特定专业和具备专项经验的职员合理地布置于相应的岗位,发挥其特长。为了鼓励个人努力工作,我们采用量化评比的方式,每季度对人员工作综合情况进行相对合理公平的评估,并对先进者进行物质奖励。于此同时,为了营造和谐的公司内部环境,我们还定期举办联谊活动增进人员之前的友谊,使每个人都能够愉快地投入工作。

  篇二:企业人才建设培养总结

  2012年人才培养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在集团公司和新兴发展的正确领导下,公司公司认真贯彻上级公司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创建“四个一流”员工队伍为抓手,牢固确立人才兴企的工作思路,努力建设一支思想硬、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人才队伍,结合公司工作实际,从人才队伍组成情况、人才引进措施、人才培养举措、人才考任激励举措四方面入手,全力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公司人才培养工作上的基本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汇报如下:

  一、公司人才队伍组成情况

  至201211月,员工总人数为477人,其中残疾员工人数130人,占员工总数%。硕士学历4人,本科学历51人,大专学历61人,中专学历21人,技校高中学历69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72人。高级技术职称3人、中级技术职称8人、初级技术职称为14人。

  二、人才引进措施

  1、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人才队伍建设的培养机制。公司党委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事关企业发展全局的战略位臵,并建立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广泛宣传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公司逐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人人都是人才”的良好氛围。

  2、管理制度。人才管理制度的建设,是稳定人才队伍

  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公司制定了和。在人才的管理上,建立了和,为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奠定了基础。

  3、招聘情况。随着公司生产能力的逐步提高和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逐步加强人才队伍的不断引进工作。到目前先后参加杭州市人才交流会和富阳市人才交流会9次,参加院校招聘会7次,共引进、招聘大专以上学历人才60多人;从社会招聘专业人才及为赞比亚招聘海外工作人员30多人。

  4、打破常规,大力引进所需人才。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我们通过社会招聘,先后高新聘请了地质专家、探矿专家、低氧铜杆工程师、采矿工程师等多名高技术人才,他们在确保赞比亚矿山顺利勘探与分析、低氧铜杆项目的安装与生产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人才培养举措

  1、基层锻炼。公司引进了15万吨低氧铜杆等项目,要驾驭这些先进的设备、掌握先进的工艺,我们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一线青年员工队伍。为此,公司坚持把每一个新入职的大学生放到一线,从基础学习入手,从普通岗位做起,逐步让他们熟悉工艺、了解设备、参与基层管理。同时定期让大学生汇报学习和工作情况,提高大学生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由于大学生接受能力强,较快掌握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逐步成为生产

  管理中的中坚力量。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4名大学生进入到管理和技术岗位,其中财务部、销售部的副部长都是从校园招聘的大学生中选拔出来的,其余大学生分布各加工区管理和技术岗位,如,富阳加工部的铜丝、铜杆技术员,化验室的技术骨干,新登加工区的理化室负责人、原料仓储负责人、电工班班长、安全环保负责人等都是近三年新招聘进厂的大学生,他们在各自所在领域中发挥着聪明才智,为公司持续和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备人才保障。

  2、业务培训。我们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战略决策,通过倡导为工作而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育人。使党员干部能够在更多层面、更宽领域上进行学习交流。

  一是公司将提高基层班组长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纳入到公司统一规划之中,生产车间坚持参加中央企业班组长远程教育培训,共有15名班组长参加学习,有两名受训班组长被选派到赞比亚。

  二是加强培训工作管理,公司先后组织召开“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培训会、“国内收货人资格认证”整改培训会、套期保值知识学习会、举办专利申请受理知识讲座 、连铸车间熔炼相关技术培训及研讨、“营改增”专题培训、财务与设计风险管理工作会议等内部培训活动。除执行公司计划外,积极与富阳市培训中心联系,分别组织参加了富阳市培训中心10余次管理人员或专业人员培训,共参加EXCEL高效办公市场与营销、生产统计、高效成本控制与价值分

  析、生产计划管理与物料控制等13个课题的学习,参培人员40多人。通用工种技能鉴定工作已于富阳市技能鉴定中心接轨,相继对叉车工、焊工、电工和行车工23人进行了上岗资格证取证培训。

  三是鼓励原公司员工自学成才。人才的引进增加了老员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部分要求上进的员工纷纷主动报名参加“广播电视大学”的学习,他们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鼓励员工自学成才,公司规定,凡通过电大自学考试拿到毕业文凭的员工,均享受同等学历的大中专毕业生待遇,并报销所有学杂费。目前参加电大学习的员工已达10余人。“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已经成为大多数员工的真实写照。 3、技术比武。公司两个生产部门坚持开展“技术比武”活动。技术比武是同工序、同专业的技术竞赛,工种包括电工、维修工、叉车工、炉前工、铸机工、轧机工、拉丝工等,每年坚持开展技术练兵,通过技术比武在各加工区内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热潮,调动广大员工学习专业技术、钻研岗位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良好风气。技术比武一方面提升了员工的操作技能,激发了员工学习技术的热情,另一方面,又给员工提供了一个可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两个生产单位已经开展技术比武30余场次,参加人员达300多人次。

  4、大力开展“五小”创新增效活动,激励员工学技术,爱岗位。公司把“五小”创新增效活动作为创建“四个一流”员工队伍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自活动开展以来,新产品开发和工艺创新改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三年共取得26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项,公司党委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经行通报表彰和奖励。其中张生、韩静静是他们中间的突出代表。“五小”创新增效活动在公司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作用,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员工学技术、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使公司“四尊”氛围日益浓厚。

  5、积极落实英才计划。按照新兴发展,为落实“人才强企”战略,推进基层企业重点项目的进展,切实解决基层企业高层次专业人才短缺的现象,公司积极落实“英才计划”。

  一是全程导师辅导制,公司公司总经理和党委书记作为导师,各自负责带教一名学员,并与学员签订了,明确了培养目的、培养人与被培养人的职责、培养工作计划及责任书的执行规定。为“英才计划”的实施、跟踪、考核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轮岗制,“英才计划”学员进入公司后,在公司内部进行轮岗制度,3名学员首先到公司加工部生产一线学习了解生产流程、工艺。经过两个月的锻炼,学员1轮岗到低氧铜杆轧机学习,学员2轮岗到销售部学习,学员3赴赞比亚锻炼,进而熟悉业务流程和公司运作。

  篇三:2013年人才培养总结

  宜兴市和桥医院2013年人才培养总结

  卫生事业要快速发展,关键是要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科技人才,人才是医院发展命脉,我院一直以来始终以“人才兴院、科教兴院”为宗旨,年初,结合学科建设,制定了人才培养五年规划,旨在加快提高卫技人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2013年,在领导重视、科教科规范管理、科主任支持、卫技人员自身努力下,人才培养取得一定成效,总结如下:

  一、加强了人才培养组织管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医院成立了人才培养管理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培养各梯队人才,科教科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制定了继续医学教育、外出进修、外出短期培训、业务学习、三基三严培训及考试等计划,并规范落实各项激励机制,奖励人才的科研开发、新技术的应用、新项目的开展、论文发表、在职学历提高,并按规定予以奖励,严格各项审批制度,促进人才培养工作有序进行。

  二、加强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更新现代医学知识

  1、组织院内继续医学教育,每月定期开展业务讲座,授课老师主要由副高以上职称人员担任,结合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精心准备课件(PPT),不断更新医学理论知识,按照计划并配合中心工作进行院内业务学习,共举办12次,对医疗法律法规、抗菌药的合理应用、医院感染、核心制度等进行了培训,签到参加人员2282人次,参与率%。通过业务学习,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和急诊应急救治水平。

  2、狠抓“三基三严”的落实,认真组织全院性“三基”理论考试,以促进自觉学习的习惯,每次考试试题都包括江苏省三基内容(60分)、业务学习内容(30分)以及核心医疗制度(10分),参考率100%,合格率医疗护理均100%,进行了全院性技能操作培训和考核,合格

  率100%

  3、十月份对新毕业录用、调入的二十五名新职工进行了岗前培训,对医院制度、职责、法律法规、核心工作制度、诊疗操作规范进行了培训并考核,合格率100%。使他们能快速地适应各个岗位的诊疗工作。

  4、鼓励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年内医技科室有三名人员就读本科毕业,护理有1人就读本科毕业,1人就读大专毕业,院内尚有10余名以上卫技人员在读本科或专科学历教育。

  5、学科带头人、科主任、高级职称卫技人员每月组织科室业务学习,学习有记录,结合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查房等活动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结合学科建设,加快培养专科人才

  1、积极组织参加外出学术活动,科主任外出参与学习、培训率100%,年内外出学习人次近93人次,参与省级以上学术活动7人次,无锡及市级培训84人次,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知识,部分新技术已在临床得到了应用。

  2、送外进修(医疗)13人,进修结业回院12人,分别在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无锡妇幼保健医院(妇产科)、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无锡市人民医院(放射科、CT)、宜兴市人民医院(进修CT、胃镜、肠镜)进修。护士长5名于无锡三院、宜兴市人民医院内、外、产科、手术室等进修护理管理及专科护理,结业回院人员,将外院先进技术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积极支持和鼓励各科室科研活动和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发应用,在经费、时间、人力、物力方面给予极大支持,2013年医院与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合作推广开展冰黄药凝胶治疗糖尿病足等新技术、新项目五项。

  四、大力弘扬先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医院对取得成绩的优秀人才进行物质上和精神上奖励,对年内已发表的4篇省级以上论文,实行奖励政策,核心期刊、国家级每篇奖励500元,省级每篇奖励300元,全年论文奖励1800元。对医院继续教育授课教员奖励,全年奖励共1200元(100/次)。在全院营造浓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以促进卫技人员自觉进步,人才的快速成长。

  医学领域内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之间的竞争,又是人才管理体制和模式的竞争。因此,医院正着力于创建良性的软环境,触发人才潜能的发挥,用各方面的优势,去建设一个技术一流、质量一流、服务一流的现代化医院。

  人事科

  20121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11b636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1.html

《人才培养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