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中的民俗审美意蕴解读

发布时间:2022-12-07 22:44: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边城》中的民俗审美意蕴解读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是一部具有浓郁民俗审美意蕴的乡土小说。民俗学者陶立曾说过:民俗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时它还是民众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1}《边城》把朴实却意蕴丰厚的湘西民俗世界作为书写背景,并将其中的人物、事件、生活环境等要素聚焦在民俗学语境的架构内。沈先生用抒情性的叙述话语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湘西民俗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边城》所描绘的民俗既充实了小说又成就了小说本身,尤其对小说的情节建构和人物塑造都有其独到的意蕴和作用。
一、歌谣:湘西古老的民间文艺
歌谣在传统社会是最具娱乐性的一个表现形式,最早在《诗经》中就有相关的诗句: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在民俗学视域中,钟敬文先生认为:(民谣)属于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部分。”{2} 《边城》里有很多民歌段子,外公为翠翠唱的歌、翠翠渡船时唱的歌、边城人的船歌等等,有的表面听来略显甜蜜和浪漫,其实从其本质来看,却在彰显一种浓烈而厚重的生命观。例如翠翠曾经唱过一首迎巫神的歌:
你大神,你大仙,排驾前来站两边。 关夫子身跨赤兔马, 尉迟恭手拿大铁鞭!
你大仙,你大神,云端下降慢慢行! 张果老驴上得坐稳, 铁拐李脚下要小心! 福禄绵绵是神恩, 和风和雨神好心, 好酒好饭当前陈, 肥猪肥羊火上烹!{3}
从这首通俗的巫歌中,我们可以看出湘西茶峒人的宗教信仰,以庇佑他们的神仙有关公、尉迟,以及八仙中的铁拐李和张果老。这四位神都归在道教神仙体系中,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出有一部分当地民众可能是信奉道教的,并把某些道教神灵作为他们敬奉崇拜的神。这种敬奉崇拜不仅沉淀在其内在的精神世界中,还被直白地表露在民间歌谣当中,这也说明他们的信仰是不隐藏的,反而是大大方方让众人知晓的。
除此之外,情歌,是民间歌谣中数量最多,也更加脍炙人口的一种。在历代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的爱情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4}。虽然小说中并没有罗列具体的歌词大意,但从侧面我们也可以领略到情歌在当地民众生活中和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例如翠翠的母亲和父亲因对歌而私订终身,翠翠的外公在给翠翠讲其母亲和父亲白天对歌的情景时说道:一个在半山上竹篁里砍竹子,一个在溪面渡船上拉船。”{5}当地民众甚至会为自己心爱的人唱三年六个月的山歌来表明心迹,这种执着和朴实也是为人们所称道的。
湘西人在歌谣中还总能加入一些俏皮幽默的俗语,使得小说在内容和语调上突显出典型的地域特色。他们对生命的感知和领悟也都在这些口头传承的民俗语言中流传和沉淀了下来,同时也彰显了一种朴实的真善美。比如翠翠所唱的:
白鸡关出老虎咬人,不咬别人,团总的小姐派第一 ……
大姐戴副金簪子,二姐戴副银钏子, 只有我三妹没得什么戴, 耳朵上长年戴条豆芽菜。{6} 这是翠翠在端午节摆渡时看见其他女孩所戴的配饰时唱的歌,似随意的歌唱却隐藏了翠翠一些朦胧的个人意识。这种诙谐幽默的歌谣一方面反映了当地长幼排辈的风俗习惯,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翠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二、沈从文笔下的民俗世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16902aec8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ed.html

《《边城》中的民俗审美意蕴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