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国共成长五篇

发布时间:2020-05-14 02:23: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我和祖国共成长(五篇)

(篇一)

我爱你,中国!

上班路上,听到广播里流淌出“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每每听到这首歌,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总会涌起激情澎湃,这可能是身为一个中国人早已刻入灵魂的血脉精神吧。

出生在八零年代,几乎是一步步感受着祖国的发展、改革、强大。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铿锵有力的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如同一个炸雷,响彻了世界。崭新的中国,带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再度站在上了世界的舞台。从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新中国就坚定不移地走着属于自己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经历了几代领导人的不懈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让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落后到开放富强。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等等,而这一切只用了40年的时间,这是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创造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13亿中国人民。真的很庆幸,自己出生、成长于这个欣欣向荣的时代,有幸一步步见证她从贫瘠到繁荣,从封闭到开放。如今的中国,包容、文明、充满活力。

都说看一个国家发展的变迁,最深刻的是看人民日常生活的变化。儿时记忆里家家户户的平房,到如今的楼房;儿时能骑上自行车就足以非常骄傲,到现在每家每户几乎成必备品的小轿车。儿时谁家有个电话电视都能挤满了好奇的邻居,到现在手机普遍到孩子老人,电视也从十几寸到上百寸。儿时的饭桌上只有当季的素菜和零星的肉类,现在呢?一年四季都可以享受到的各色美食,甚至已不再局限国内国外。儿时随父母出差到附近城市,就感觉跑了很远回去可以炫耀很久,现在可以随时带着父母跨出国门,畅游世界……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日新月异的进步。发展经济,打破大锅饭,推行国企改制。就拿自己所在公司来说,是安徽省供销社的下属企业,改制前是人们口中的“破烂王”。随着国家不断进步发展,越来越重视环保和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赶上了好时候的安徽省再生资源公司,在省社的扶持和领导班子的正确带领下,从一个小小的再生资源公司发展到多元化的双赢集团。从初时的连年亏损,到如今的百亿企业、龙头企业,横跨再生资源、担保投资、拍卖传媒、物流置业等多个行业。而这些成绩,全依赖于搭乘上全速启航,扬帆飞翔的这艘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巨型航母,才有了今天的闪亮成绩。

双赢集团的发展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现在的中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中国这条巨龙正熠熠生辉地腾空而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爱我的祖国,爱她的韬光养晦日益强大。时下风口浪尖的贸易战,中华民族从不惧任何强权,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后便不再退缩,团结一心的中国人民更无惧任何风浪。每一次暴风骤雨的洗礼后,只会让这条巨龙更加强大。

我爱我的祖国,爱她的坚定自信开放包容。五千年的璀璨文明,留给我们太多的智慧,教给我们太多的道理。新中国用她开放接纳的态度迎接着八方来客,融百家之长,汇万家之力。中国,用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改变了世界的目光。

我爱我的祖国,爱她的伟大梦想执着前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砥砺前行的中国人,深深明白这个道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新一代的中国少年,继续唱响并实践着,自强不息,锐意进取,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身体力行地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进,为创造祖国更辉煌的未来而顽强拼搏。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祖国必将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我爱你,中国。

(篇二)

和共和国一起奔跑

70年代,活多人穷,鞋子全靠手缝。

母亲白天在队里跟男人一样插秧挑稻,晚上还要喂猪养鸡,深夜才有空坐下来,凑着煤油灯给全家人做鞋子。我们姐弟三个钻在一个被窝里,模模糊糊地看着她用穿着粗麻线的长针一针一针地纳着鞋底,直至整个鞋底四周都被针线一一纳过成为所谓“千层底”之后,配上黑色圆口鞋面,一双耐穿的布鞋才算做成。

那时,农村人家做一双新布鞋太不容易了。首先得花钱买布料,但谁家又有余钱呢?像牛一样伸长了脖子被命运的鞭子抽着干到大年三十,一家也只能分个十来块钱。所以都是用做衣服剩下的一小块一小块碎布料来做鞋子。很多人家几年才能请裁缝到家里来做一回新衣服。特别是我们家,人口多开支大,年年跟大队借债度日,如果哪年父母给我们孩子做一件新衣服那是要开心半年的。父母更是舍不得穿新衣新鞋,记得父亲有一双布鞋,其实也不是很新,父亲总是在走亲访友的时候穿上它一回。办完事一回到家,父亲马上把布鞋脱下用报纸一包放到柜子里,等下一回作客时再穿。

大热天到了,穿布鞋太闷,又没凉鞋,孩子们索性就光着脚,踏上被太阳晒得滚烫的地面,不由跳起来,只能踮着脚尖慢慢挪。一不小心,踩到小石子或尖利的碎砖,就痛得“哇哇”叫。

芦花白,芦花美

芦花开放秋风吹

秋风吹,雁南归

雁南归,冬相随

冬相随,冰成堆

芦花靴筒把脚围

芦花靴是那时的过冬“神器”。芦花靴的做法跟草鞋、蒲鞋大同小异,只是鞋底更厚实、宽大,因此用的力气更大,需要父亲来完成。在制作鞋帮的时候,要在稻草里面添加些芦花。这撸去了梗子的芦花,毛茸茸的,有点类似于羽绒,很是柔软。夹着稻草编织在芦花靴的鞋帮里,堵住了稻草间的缝隙,有效地起到了保暖作用。用来做芦花靴的芦花也有讲究,一般用中秋前后采摘的芦花,此时的芦花已经开放,但未开足,用来做芦花靴正好。过了冬至,进入头九,凛冽的**风呼啸而来。寒潮过来,大伙儿都被冻得缩手缩脚,两只手习惯性地镶拢在衣袖管里,穿着单鞋的两只脚也会不由自主地惦起脚尖原地小跑起来。这个时候,父亲的芦花靴就开始成双成对地挂在土墙上了。不能急着穿,先要找一些干净、柔软的稻草卷曲起来,当做“鞋垫”塞进靴里,毛糙的靴口则要寻找一些破旧的棉毛衫上拆下来的棉布包好“沿”起来。不然,脚帮子就会被磨出血泡来。我穿着大头芦靴,笨手笨脚地到处晃荡。小时候,乡下的田野都是实打实的泥地,降温了,地面就全冻起来;太阳出来,冻着的泥路就是烂泥地。穿着芦靴在泥地里艰难走过,回家两脚都是泥;下雪了,到雪地里走一走,鞋子袜子完全湿透,回家照例一顿臭骂,然后两脚翘在脚炉上,在大人的喋喋不休中慢慢烘干袜子,等待下一场撒野------如今,穿着芦花靴“通通通通”踩过的泥地、跨过的门槛,都变成一种温暖的回忆,永远在心里焐着寒冬。

直到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农村经济质的飞跃,我们农村人脚上的鞋子也渐渐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农民自己种自己的土地,种地的积极性提升了,产量年年增加收入也年年增长。分田到户头一年,我们家就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而且还有了余钱。从此,我们家年年都做新衣服新布鞋。

农村里的市场也活跃了,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商品越来越多,人们穿的鞋子也丰富起来了。供销社的百货商店里还有专门的卖鞋柜台,有夏天穿的塑料凉鞋,有雨天穿的黑胶鞋,有帆布做的黄跑鞋。当然,还有价格不菲的真皮鞋。不过,这时候大多数乡下人最喜欢穿的仍然是布鞋和黄跑鞋,既便宜又好穿。

父亲每天不离脚的一双黄跑鞋已经补了很多次,那天下雨,他脱下了那双脚底有洞会漏水的黄跑鞋,正好卖灶糖的汉子挑着担吆喝着走过,我四处搜寻着“宝贝”,能卖的楝树果子、牙膏皮、乌龟壳、鸡肫皮早卖光了,只有这双破胶鞋可换糖了。父亲晚上一回家,看见鞋子不见了,确认是被嘴馋的我卖了,气得他抄起锄头就向我挥来,我吓得拼命逃,李叔招手叫我躲他家床底下才帮我逃过一劫。

10岁前的我,从没见过塑料拖鞋、棉拖鞋这类时尚休闲的物品,我们家都是把穿出了窟窿的布鞋趿拉着当棉拖鞋穿;锯块木头板,刨光滑后用钉子钉上段旧腰带或帆布,就成了人人羡慕的凉拖。

84年,我上了初中,青春期的少女,特别爱美,连做梦都想有双白力士球鞋穿。那时候的学生,能有双白力士球鞋就是最幸福、最神气的事了。后来伯父送了双白力士球鞋给我,我爱惜极了,只在上台表演或开运动会才舍得穿。用硬板刷蘸上洗衣粉刷得干干净净,再盖上一层洁白的卫生纸,让它在阳光里吸收染料变得像个白美人。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市场经济的繁荣,各式各样的鞋子缤纷登场。最多的就是皮鞋了,品种五花八门:有春秋穿的单皮鞋,夏天穿的凉皮鞋,冬天穿的棉皮鞋。很多农村人常常有几双皮鞋。这时,人们穿鞋也开始讲究牌子了,像什么“双星”皮鞋,“万里”皮鞋,“森达”皮鞋,我们乡下穿这些牌子的也大有人在。人人有了皮鞋穿,就渐渐冷落了布鞋、黄跑鞋这类老式的鞋子了。这时候,我们的家人也舍得买皮鞋了,父母花了200多块钱给我买了人生中第一双叫“耐克”的真皮鞋。这鞋子的确“耐”穿,我穿了几个年头也没把它“克”坏。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好政策,如减免农业税,给种粮农民直接经济补贴,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多种地多产粮,等等。这些好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富裕起来的人们再也用不着为穿什么鞋子而发愁了。就说我吧,已经购买过好几双名牌皮鞋,几乎天天穿皮鞋。即使下雨天,我也用不着穿上防雨水的塑料胶鞋了,因为农村的道路越来越好走,家家户户门前都通上了水泥路,只要撑上一把雨伞,不必担心雨水打湿鞋子。

不用说,穿皮鞋的感觉的确好,穿上它,头会情不自禁地抬起来,胸会情不自禁地挺起来,脚下“咯噔、咯噔”地响着,让人神清气爽劲头足。

如今,我那与共和国同龄的老母亲不用再辛苦地做啥鞋子了,她与父亲穿上“足力健”老人鞋,时不时坐高铁登飞机,天南地北到处旅游,伴随共和国的宏伟蓝图夕阳照千里。

建国70年沧桑巨变,人们的衣食住行焕然一新。单说鞋的变迁,就足以证明我们已由贫穷走向富裕。从小心走、大步跑到自在飞,鞋子的沧桑巨变,正是祖国的飞速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新时代农民穿上漂亮、舒适的鞋子,正与共和国一起飞奔在全面小康的梦想大道上!

(篇三)

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华润共成长

山长水远,锦瑟十年。有人说,80后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挺尴尬的年纪:谈爱情已老,谈死亡太早,和90后、00后一起谈经历太幼稚,和老人一起谈故事又有太小,闲在家里吧感觉好无聊,出门去疯吧又觉得吵闹,穿时尚被讽太妖,穿朴素被批显老,想停下脚步打个盹儿,蓦然回首,上有老下有小,病不起,伤不起,死不起,唯有闭着眼向前冲!有的人将青春留在雪山哨所、边关海防,有的人青春美丽在引领时尚潮流,有的人青春岁月消磨在三尺讲台。而有的人,人生里最青春的时光和美丽年华,献给了祖国的燃气事业。每个万家灯火的夜晚,吃着可口的热饭,是否有人想到这一切挥洒着多少燃气工人的汗水呢?从方案设计到竣工验收,从输配管网到调压计量,为了保障千家万户的用气安全和气量保障,他们穿上不入时的防刺穿劳工鞋,带着安全帽,奔波在工程一线上。在我们这个伟大的祖国里,工作是没有贵贱之分的,哪一份工作不是为祖国和人们服务?

记忆,在泛黄的时间深处,有好些已经不再黑白分明,情节如初。我作为华润燃气一名80后的一线员工,在基层岗位从事燃气管线设计十年的设计师,平凡得犹如燃气中的碳元素,默默无闻,毫不起眼。我的平凡,却是燃气工程从无到有的第一道保障;我的无声,确保市民用气环境的安全,阖家团圆。工作的平凡包含着多大的价值:十年时间的风里来,雨里去,每天都往返于现场与电脑之间与时间赛跑。我走过的路,留下一条条城市燃气的康庄蓝图;我设计的施工图纸,播下万户千家真情笑语。我宁愿平凡,平凡得无人提起,无人注意。把本职设计工作做到精益求精,不断超越自我提高设计水平是汗水的付出;主动利用八小时以外的时间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是提高自我竞争力的无形付出;与用户之间有效沟通,减少设计变更节约资源,是心血的付出。“谁在繁华中沉醉,谁在灵犀中回眸”,我们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了营商责任,我们有所放弃;为了生命安全,我们有所担承。我们始终忙碌,身边开始逐渐清冷,直至只剩格栅灯下孤独相随的影……于是,我们爱上了孤独,人间至味是清欢!

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我们华润燃气每一位员工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祖国的命运也就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祖国的发展与富强要靠像我们这样的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贡献与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习总书记说过,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而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理想的风帆亦要靠奋斗来扬起。追忆往昔,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

作为一名成年人,热爱祖国决不能仅靠一句空话。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必须要把爱祖国的满腔热情落实到自己的日常实际工作中,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亲切的服务,我的一份设计图、一份细心、一份奉献,都是为华润燃气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公司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尽心尽力、兢兢业业地工作,这就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因为没有公司的持续发展,就不能保证广大员工的收入,就会使得我们每位员工的生活没有保障,就无法让员工深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带来的实际好处,也就不能激发每一位员工的爱国热情。经济是基础,正如公司领导在工作会议上所说的“员工要不断创造价值,公司才能得以发展;只有公司发展壮大,为国家多上缴利税,我们的国家才能够富强。”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密不可分,任何时候都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爱岗敬业,人生的奋斗,不在于能知,而在于行,我们必须先拼尽全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断追求卓越,成就更优秀的自己。至于未来怎样,要用力走下去才知道。

在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我们要有淡泊名利的觉悟,无论穷达逆顺,都需要始终保持一份定力、坚守一份初心,克服工作中急功近利的浮躁,远离追名逐利的彷徨,沉下心来做设计。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燃烧中华儿女的激情,续写青春的怒放!

(篇四)

年树木 百年树人

七十年的前仆后继、七十年的峥嵘岁月、七十年的光辉历程

无数的教育家、前辈、优秀教师及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者

任劳任怨地用宝贵的生命、激扬的青春和正义的热血

谱写着

桃李满天下,子徒遍人间

在难忘的历史中

有一位老人展开了中国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代

走进万象更新的华夏故土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捧出了改革开放的东方神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秋大业,教育为先

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的教师

在一届届的迎来送往中

感同身受的体会着在时代浪潮里翻天覆地的变化

师资力量

由高中、职高、中师、大专、本科毕业

至现在的师范类二表A以上

教学楼

由原来的平房、楼房

至现在的高楼林立

黑板

由原来的木质黑板+手拎木质小黑板、毛玻璃黑板

至现在的不反光、任何角度都清晰、保护视力的弧形黑板

印刷卷子

由原来的手刻、腊纸刻板、电脑打腊纸、复印机、速印机

至现在的多功能一体机

投影仪

由原来的玻璃片投影仪、胶片投影仪、电子投影仪

至现在的互联网白板

课桌椅

由原来的木制套桌布的双人桌

至现在独立的成套的可调节高度的桌椅

操场

由原来的土操场、沙石跑道

至现在的仿真绿草茵茵的足球场地和塑胶跑道

……

回顾一路走来的寒来暑往

心中感慨万千

更多的是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

而如今的大荒黑土地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

坚守在一线岗位上有活力、勤劳、务实、爱拼搏、为梦燃烧的教育者

承载着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优良传统

始终坚持着

呕心沥血为人师、脚踏实地做人梯

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为终身的教育事业默默无闻的辛勤付出

用神圣的使命与责任履行着--教书育人

在农垦改革时代的浪潮里

我们既要与时俱进、又要独具匠心

用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中

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再创辉煌!

(篇五

那年 这月(

在我之前,这个足有五千几百人的村子还没出过一个大学生,整个村子唯一一个有大家公认文凭的是王二狗子---县师范毕业。二狗子叔写了一手很漂亮的毛笔字,全村的婚丧嫁娶都少不了他,惹得老少爷们没有不眼馋的。可在二狗子叔之后的二十几年时间里,村子就闹起了严重的青黄不接---连个读高中的都没有。那些极度潇洒的靓仔靓女们也许是受够了枯燥的ABC没有任何规律的排列组合,不愿和热桌子冷板凳继续打交道,初中还没有毕业就纷纷辍学,成群结队的去长三角、珠三角寻找他们发家致富的黄金梦想,每当春节,便成批量的返回。他们穿着在当地连见也没有见过的靓丽服饰,操着让人似懂非懂的外地口音,满脸的细皮嫩肉上充斥着让人捉摸不透的富气。看着他们个个满脸红光、衣锦还乡,父亲虽没有动摇让我通过读书的方式改变祖祖辈辈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简单而又无限循环往复的耕作方式和生命方程的信念,但对我似乎也没有报有多大的实质性希望。因此,尽管小学、初中,我的成绩一直很不错,父亲却从没有认真为我的未来做好打算。在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重点高中时,父亲在惊喜万分的同时才倍感大事不妙。因为高中的下一步就是大学,可大学对于他、对于我们全家、乃至整个村子来说,都是个神秘而又陌生的名词。只是听别人风言风语的说,上大学需很多钱。他们传说的这个数字大的惊人,在当时来说,就是我们家人全年不吃不喝,甚至是摔锅卖铁也和这个数字相差甚远,

于是一向口若悬河的父亲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戒了烟,断了酒,一有时间就往田里跑。田里的庄稼在他的汗水与心血浸泡之后,个个长的膀大腰圆、丰胸肥臀。尽管产量年年攀升、季季夺冠,却无法填补那个低迷市场带来的巨大的沟壑---三毛几分钱一斤的小麦,纵使上万斤小麦又能如何?那时还没有税费改革,县统筹、乡提留、村截流等等各色名目层出不穷,且层层加码、步步把关。我们四口之家一年要缴纳两千几百元的各种税费,沉重的负担压得父亲喘不过气来。每次放月假回家,我都能强烈的感受到父亲的眼神里藏匿着太多的抑郁与忧伤。可每当我告诉他期中考或者某次重要考试我又取得多大进步时,他总是显得格外兴奋,会和我滔滔不绝的说上好几个钟,似乎是一对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在某个场合的意外邂逅。

到了高三,我的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在整个年级里已开始崭露头角。可就在这个时候,父亲开始噩梦般的失眠。据母亲说,父亲有时整夜整夜的睡不着,更令人担心的是本来就不大的饭量也开始减肥瘦身。我们家老屋的后面是爷爷在土改时开垦的一片行荒地,我刚记事时栽种的都是些杂树,后来清理掉了,换上了清一色的经济价值相对较高的白杨树。每当父亲失眠时,他就拿着铁锨在杨树下挖一条宽、深都约半米的长坑,为的是把树叶、杂草等放进去做树的底肥。三更半夜,大家都在熟睡,他却就着月光,忙的不亦乐乎,直到汗流浃背,筋疲力尽,这时他就坐在地上,背靠着杨树,哪怕是能睡上十几分钟甚至是几分钟,他就已经很心满意足了。站在老屋拐角处的母亲,借助夜色的掩护,总是不声不响,可每次她都泪流满面……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带走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陌生城市。在大学里,我逐步的了解到低息甚至无息的助学贷款、奖学助教等有关问题,才发现大学的大门对穷人的孩子也是敞开着的。

如今我已大学毕业,在距家几千公里的广东安家落户.坐在明亮的办公室里,我总能想起父亲,想起我们老屋后的那片行荒。可每次打电话回家,还不等我说话,父亲总会滔滔不绝的说起小麦又涨价了,说起政府不但免了农业的各种税费还增加了种粮补贴的等等问题,言语之间,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与兴奋,那年的心酸已无影无踪……

各类公文写作技巧五篇

【摘 要】 公文标题写作不仅要注重严肃端庄规范,也讲究美学视觉韵味。本文选取独特的视角,从结构的严谨美、语言的简约美、表述的精准美、外观的规范美等方面试做抛砖引玉,与广大同仁共同探究公文工作者美学素养提升之道。

【关键词】 公文标题 美学视角 结构 语言 表述 外观

标题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则公文的“眼睛”,也是一个单位的窗口。公文标题写作是项严肃、庄重的工作,同样也是件需要运用美学原理的技术活。受特定行文目的和规定程式等因素的影响,公文标题与一般文章的标题不同,它要求主旨鲜明、重点突出、文字简洁、格式规范。一则好的公文标题往往蕴含着可贵的美学因子,包括标题结构的严谨之美、语言的简约之美、表述的精准之美、外观的规范之美。这就要求公文撰制者、审核者加强美学修养,自觉从美学视角来审视和指导公文撰拟实践,不断提升公文整体质量、擦亮单位窗口形象。依笔者的浅见,公文标题之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标题结构的严谨之美

一则公文标题,如同一个人一般,同样要结构完整、功能齐全、符合语法规范,既不能“缺胳膊少腿”,也不能“随机组装”、变换位置,一是一、二是二,没有可商量的余地和任意变通的空间。关于公文标题的结构,20127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出了明确规定: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要求三要素必须兼具,不得随意省略成分,以标明由谁发文、为什么发文和用什么文种发文。严格来讲,除了这三个实词性元素,还包括两个虚词性元素,即发文机关名称和事由之间的连接介词“关于”、事由和文种之间的结构助词“的”。一般而言,这五个元素的顺序不能调换,要严格按照“发文机关名称+关于+事由++文种”的总体结构和规范格式进行排布。例如,《××集团有限公司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请示》,不能缺省介词“关于”,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请示》;又如,《关于××集团有限公司推行全员健身活动的通知》,其中发文机关是“××集团有限公司”,不能挪位至介词“关于”之后,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推行全员健身活动的通知》;再如,《××集团有限公司表彰决定》尽管标题三要素兼有,但要素之间缺少连接词,且事由未作具体说明,不能笼统用“表彰”二字概括,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表彰××××的决定》。

二、标题语言的简约之美

公文标题的简约之美主要反映在标题语言的简明扼要、精约简省。一方面,要尽量使用简单好记、通俗易懂的词语,方便阅读者记忆或转述,切忌冗长拖沓、晦涩难懂。一般来讲,公文标题以不超过三行为宜,如果字数确实过多,可以根据文件的主要内容、关键性词语等作合理简化。例如,《××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同志在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及关于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关于加强司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这则标题包括三个被印发文件的标题,看起来相当繁冗、复杂,对此可采取概述法,将印发文件名称概括统称为“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三个文件”,瘦身成“《××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三个文件的通知》”,如此则容易记住、便于传达,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另一方面,应力求语义简洁明确,言简意赅,力避重复累赘,让阅文者和受文单位“开门见山”、一目了然,一看便知公文主旨和行文目的,起到准确、有效地指导公务的作用。叙述事由时要用精炼浓缩的文字高度概括出正文的主题,避免事由中的动词同文种在字面和词义上的重叠,同时应注意词语的搭配得当,避免出现歧义和语病。如《××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请求××省财政厅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危房改造的请示》,事由显得比较啰嗦,其一,“××省财政厅”系文件主送机关,可不必在标题中赘述;其二,“关于请求……的请示”系语义重复,属于“过度客气”;其三,类似“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危房改造”这样的兼语短语可改用动宾词组形式表述成“拨付危房改造专项经费”更为简练。综合来看,这则标题若改为《××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拨付危房改造专项经费的请示》,则既礼貌得体又干净利落,彰显简约之美。

此外,对于有多层转发、批转关系的情况,公文标题的事由概述更应简明扼要。如某集团公司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已经转发的《关于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其标题如下:《××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转发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可见,一个标题中出现多个介词“关于”、多个助词“的”和多个文种名称“通知”,显得十分臃肿,读起来别扭,理解起来也困难,使阅文者不知所云。对这类公文标题的处理,可以省去中间的所有转发环节,直接由发文单位转发,并可省略两个“关于”和“通知”,因此这则标题可改为:《××集团有限公司转发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从转变文风、作风的角度而论,笔者认为,应当彻底扫除长期以来层层转发文件的积习,让一级转发一级、照搬照抄照转的做法退出历史舞台,为确保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1e06b65bf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f.html

《我和祖国共成长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