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下册《孙权劝学》知识讲解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孙权劝学》知识讲解
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夏县)人,生于光州光山(现在河南光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世称涑水先生。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上进。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于熙宁三年出知永兴军。次年退居洛阳,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成书。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传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主持编纂编年体通《资治通鉴》,共29卷,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遗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改写而成的,所写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建安十五年(公元20,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胜曹军。不久,周瑜病死。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劝孙权联刘拒曹,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东吴大将吕蒙由于出身行伍再加上军务繁忙,还没有自觉学习的意识。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关于孙权、吕蒙、鲁肃
【成长龟鉴(下)—《孙权劝学》】孙权(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建者,公元229252年在位。他继承父兄的基业,成为三国时期的一代英雄。孙权的父亲孙坚是东汉末年吴郡富春人,原先只是一县小吏,黄巾起义爆发后,他募得兵勇千余人拥兵自守,升为别部司马,继为长沙太守,曾依附袁术巩固势力,192年在与刘表作战中中箭身亡,孙坚的长子,年仅17岁的孙策以孙坚旧部为基础占据江东,不到十年时间便削平江东各方割据势力,成为江东霸主。公元200年,孙策被刺客淬毒刺伤后身亡,他的弟弟,18岁的孙权便成为江东的新主人。他选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建安十三年(208,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建安二十四年(219)孙权偷袭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章武二年(222,孙权称吴王,建兴七年(229)称帝,正式建立吴国。【成长龟鉴(下)—《孙权劝学》】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东吴名将。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累封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并于濡须数御曹军,屡献奇计,累功拜庐江太守。在军旅之时,在孙权的劝说下发愤读书,深为孙权、鲁肃所依赖。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于合淝战奋勇抵抗魏军追袭,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又后上代鲁肃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
鲁肃(172-217,字子敬,东吴四英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中排第二位,文武全才。历史上的鲁肃,作战时手不释卷,是一代儒将。
知识积累
重点实词1.qīng: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2.当涂:当道,当权。3.辞:推脱。4.务:事务。
5.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6.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易》《诗》《书》《礼》《春秋》等书。7.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8.shè)猎:粗略地阅读。


9.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10.过:到。
11.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12.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13.吴下,指吴县,现在江苏苏州。14.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15.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16.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17.见事:认清事物。重点虚词
1.岂:难道。邪:通“耶”,语气词,可译为“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耳:语气词,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见往事耳3.乃:于是,就。(蒙乃始就学)4.sú):谁。(孰若孤)
5.及:到了……的时候。(及鲁肃过寻阳)6.非复:不再是。(非复吴下阿蒙)..7.gēng: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8.而:连词,表顺承。(结友而别)
通假字
1.“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涂”通“途”,道。(卿今当涂掌事)古今异义1.
古义:古代王侯的自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义:孤单,孤苦。2.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3.
古义:副词,只。(但当涉猎)今义:转折连词。4.往事
古义:历史。(见往事耳)..
今义:过去的事情。5.
古义:到了……的时候。(及鲁肃过寻阳)今义:以及。6.
古义:到。(及鲁肃过寻阳)今义:经过。一词多义


1.
动词,掌管。(当涂掌事)副词,应当。(但当涉猎)2.
从事。(蒙乃始就学)完成。(指物作诗立就3.
了解。(见往事耳)
认清,识别。(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
介词,用。(蒙辞以军中多务)
与“为”连用,“认为”(自以为大有所益)
重点句式1.省略句
省略主语。“与蒙论议”即:(肃)与蒙议论”2.倒装句
状语后置。“蒙敌以军中多务”即:“蒙以军中多务辞”成语
1.吴下阿蒙2.刮目相待

考题例析
1.2015•山东聊城中考)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汗青”特指史册;“桑梓”指家乡;“芙蕖”“水芙蓉”是荷花的别称。
B.“扑朔迷离”“刮目相待”“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醉翁亭记》。C.《论语》《乡愁》《端午的鸭蛋》《变色龙》的作者分别是孔子、余光中、汪曾祺、契诃夫。D.《石壕吏》是杜甫《三吏》之一;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五行”即水火木金土。

2.2015•安徽中考)九年级某班以“走进民间文学艺术之谚语歇后语”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活动中,小雪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她修改。
A】中华民族制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谚语和歇后语是其中的两朵奇葩。B】谚语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和分量,形象、生动;歇后语幽默、风趣,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它们是民间语言的精华,是人们喜闻乐用的语言形式。
①【A】处划线句中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②【B】处划线句与下句语序不一致,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
(2小军同学做事拖拉,请你引用下面的谚语写几句话,劝说他改正缺点。事情宜早,越早越好;拖拖拉拉,没完没了。
(3班级采风小组到王岭村搜集歇后语。请你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往目的地。(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答案是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不是孔子一人的。2.(1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以及句子的语序。A处用词不当,“文学艺术”不是被“制造”而应被“创造”B处参照下句句子格式更改即可。日常学习中不仅要积累相关基础知识,还应多读多练培养自己的语感。答案:①制造创造②谚语形象、生动,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和分量
(2本题考查语言运用,难度适中。要根据题目给出的语境组织语言,注意既要满足题目要求,又要简洁得体。答案示例:小军同学,“事情宜早,越早越好;拖拖拉拉,没完没了”,做事不拖拉,既提高了效率,又培养了好习惯,不是一举两得吗?
(3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做题时要注意方位和地点,从宏观上把握材料,从细节处着手做题。答案示例一:从学校出发,一直往东到十里铺,再往东北到染坊村,然后往北不远就是王岭村。示例二:从学校出发,一直向前到十里铺,左转到染坊村,再沿着右边的路走就能到王岭村。

课文讲解理解主旨
本文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理清结构


写作特色
1.记事简练。
本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仅11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


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2.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本文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把握重点
1.《孙权劝学》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格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示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2.文中的三个人物各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身份背景作分析。三个人物各自说话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又是怎样的?
孙权:关心下属,循循善诱。孙权身为人主,对臣子寄予厚望,真诚关怀,可算是一位有学识、有远见、有胸怀的明君。
吕蒙:勤奋好学,自信。吕蒙起初对自己没有信心,但总算能够从善如流,好学上进。取得成绩后的喜悦是发自内心的,率真坦然,踌躇满志,无论是在君主还是在同僚兼上级的面前都十分坦然,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朝气。
鲁肃:慧眼识人。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却能对吕蒙发出由衷的赞叹,并和他结友,可见鲁肃的敬才、爱才与爽朗豪放的气质、磊落坦荡的襟怀。
总的来说,孙权的话,晓以大义又以己作譬,语重心长,显示出王者风范;鲁肃语带惊奇,流露出的是佩服和欣慰;吕蒙的回答充满自豪,显出一个武将特有的直率。
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


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4.吕蒙由不学到学乃至学有所成,这个变化过程给你什么样的启示?1)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2)读书学习非常重要。
3)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4)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
5)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成长。
在线阅读
电子课文【成长龟鉴(下)—《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依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拓展阅读
中国古代的“劝学诗”古代的“劝学诗”,按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六类:一、立志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杨继盛《言志诗》二、勤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三、惜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金缕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文嘉《今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清钱泳《明日歌》四、方法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劝学诗》五、体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观书有感》六、乐趣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民国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阅读提示:学习既要有志向,又要勤奋;既要有惜时的精神,又要有正确的方法;既要有从中找到乐趣,又要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使,但是懂得学习的人,却可以从中找到无限的乐趣。“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上文,加深自己对学习的认识。上文中有很多语句,特别精彩,同学们在阅读时,可以尝试去识记一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348096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22.html

《初一语文下册《孙权劝学》知识讲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