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货逼仓案例分析(近XXXX国内外案例)

发布时间:2020-04-22 14:47: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商品期货逼仓案例分析(XXXX国内外案例)

逼仓案例分析

(一)1996年天胶608合约多逼空事件

椰岛狂飙卷天胶早在1996年的R608合约上,已演绎过一场多逼空行情,主要表现为投机多头利用东南亚产胶国及国内天然橡胶主产区出现的自然灾害进行逼仓。而 R708事件却是在市场供给过剩的情况下发生的。1997年初,在R703合约上,多头逆市拉抬期市胶价,使得海南中商所定点库所存的天然橡胶仓单开始增加。到R708逼空行情出现之前,注册仓单已达4万多吨。R708事件的导火线应是东京天胶于110日元/公斤一线企稳后大幅反弹。国内一大批投机商本欲借机在R706合约上做文章,但由于受到以当地现货商为首的空头主力凭借实盘入市打压,再加上时间不充足,不得不放弃该合约,并主动平多翻空。于是,胶价全线崩盘,连续四天跌停,创下新低9715/吨。但市场中的多头并不甘心失败,反调集雄厚的后备资金卷土重来。他们在R708上悄然建多,在 19975月份的下半月将胶价由10000点水平拉至11300点以上。而空头也不示弱,从国内现货市场上调入了大批天然胶现货进入中商所仓库,并声称手中已掌握了10万多吨现货仓单,准备以实盘交割相见。多头主力是上海、江浙一带的投机大户,他们诈称准备接完库存胶去扩充上海市场,以此来吸引中小散户加盟。多空大战在6月底至7月初再次升级,双方在11XXXX6月推出后,短时间内吸引了众多投机商和现货保值者的积极参与,交易一度十分活跃,但少数经纪商和投机大户企图操纵籼米期市以牟取暴利,遂演变出一幕在期市大品种上的多逼空闹剧。这次籼米事件又称金创事件,是中国期货市场上一次过度投机,大户联手交易,操纵市场的重大风险事件。 一、籼米事件的起因与经过

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自1995612日正式推出籼米期货交易后,期价一路飙升,其中95119601两个合约,分别由开始的2640 /吨和2610/吨上升到7月上旬的3063/吨和32XXXX年夏季遭严重洪涝灾害,面临稻米减产形势;其二是籼米期货实物交割中存在着增值税问题,据此估算当时的期价偏低。空方则认为,籼米作为大宗农产品,其价格受国家宏观调控,而且当时的籼米现货价格在2600/吨左右,远低于期价。随着夏粮丰收、交易所出台特别保证金制度,到 10月,9511合约已回落到2

750/吨附近,致使多头牢牢被套。

10月中旬,以广东金创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为主的多头联合广东省南方金融服务总公司基金部、中国有色金属材料总公司、上海大陆期货经纪公司等会员大举进驻广联籼米期市,利用交易所宣布本地注册仓单仅XXXX年硬麦309事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 WT309合约虽然已经于922日退出我们的交易屏幕,但是其影响却余犹未尽,仿佛就发生于昨日。其实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场面并不亚于金戈铁马,万马奔腾的叱咤拼杀的战场。

XXXX年年初至今,我国期货市场蓬勃发展,从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今年上半年期货市场的交易数据显示,仅上半年中国期货交易量就达到12189·335万手,成交金额超过4万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交易额。这也是最近6年来期货交易增长最快的一年。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今年全年的交易量将有希望冲击1995年黄金时期的10万亿元。这一消息真让期货业人士深感振奋。但是期货市场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屡屡发生了风险事件。先是年初连豆大跌,后是沪胶大跌,随之而来的是WT309合约,连续暴跌了15个交易日才打开跌停板。而应对这样走势所产生的风险,各期货交易所均有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但当市场出现这样的风险时,交易所在实际执行时并没有按照原来制定的风险控制管理办法进行处理,而是采用了不同的灵活处理方式。虽然国内3家期货交易所针对这种情况的风险处理办法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总的原则是在出现同方向连续3个涨跌停板后,交易所将进行强制平仓。

1)事发前兆,管理层并非没有察觉

事件的发生不是没有任何征兆,早在718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就发出《关于小麦期货交易风险提示的函》,函中写到:鉴于WT309WS309合约月份已临近交割月份且持仓较

大,希望全体会员提醒客户注意控制好市场风险,引导客户积极参与远期合约月份的交易。当时的持仓为255176手,单边持仓高达 127588手,而当时的注册仓单数量仅为12526张,期货价格为1495元。从持仓情况来看,WT309合约自进入六月份以来,持仓压力就越来越明显,持仓量基本维持在23万到26万手之间徘徊,其中增仓最多的是64日,日增仓量高达26938手。最高持仓量261546手在625日出现。主力多头的操作依据主要是郑商所小麦的库容有限以及近年来小麦减产的大背景。然而随着仓单数量的增加,现有交割库已不满足套保者需求,交易所不得不增加交割库,在627日增加中谷集团浙江粮油有限公司、浙江嘉善银粮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为指定交割仓库以来,至8月份共计增加8个指定交割库,这样为仓单源源不断的涌入提供了前提条件。 2)高企的期价导致仓单激增多头弃盘

郑州商品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库存周报,显示硬冬白麦仓单数量 品种: 硬冬白麦 单位: 日期 数量 本周增减 库容剩余

XXXX06XXXX0704 12210 666 9195 XXXX0711 12757 547 8400 XXXX0718 12526 -231 3085 XXXX0801 11910 255 4400 XXXX0815 17276 2365 7745 XXXX0822 XXXX0829 22327 1715 7399 XXXX0905 26924 4597 13742 XXXX0912 28553 1629 17210 XXXX0919 37450 8897 18315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郑州商品交易所828日公布仓单数量显示,硬麦注册仓单为22327张,较上周增加1715张。从历史数据上看,硬麦自进入8月份以来仓单数量开始大增,整个8月份共计增加仓单10417张。应该看到,小麦期货价格的高企,是仓单大量注册的原动力。WT309今年3月底至8月中旬,期价一直处于1450-1500区域震荡。在此阶段,对新麦来说从收割完成,到入库注册成仓单来说,时间上可以说是十分充裕。同时,新麦大量上市给小麦市场价格带来一定的季节性利空影响。据了解,8月初以来,现货普通小麦价格基本保持在0.99元至1.02/公斤,中等小麦价格为1.00-1.08/ 公斤,优质小麦价格为1.10-1.14/公斤。硬麦收购并注册成仓单的成本价格总体维持1.30/公斤左右,期现基差高达到0.15-0.XXXX 9 22日闭市后实行一次性交割。922日买卖双方在交易时间均可在席位机上提出交割配对申请,根据《郑州商品交易所交割细则》规定的配对原则,闭市后进行一次性交割配对;923日领取交割通知单,买卖双方准备好仓单和交割货款;924日上午9:00之前,买方须将所欠货款划入交易所账户,卖方须将《标准仓单持有凭证》交到交易所结算部。924日上午9:00开始在结

算部办理交割手续。至此WT309合约终于于9.22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从而就面无愧色的成为我国期货史又一个\经典之作\被记入史册,又一个典范的案例,为期货同仁们深思。 (四)苏州红小豆602事件

红小豆是一种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营养的小杂粮,在世界上种植面积比较少。中国是世界上红小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国家,年产量一般为 30万-40万吨,相当一部分出口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红小豆消费国,年消费量在10万-12万吨左右,而其年产量只有6万-9 万吨,所进口的红小豆中绝大部分来自中国,进口量对国际市场红小豆的价格走势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红小豆的产量受自然条件、气候变化和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的影响较大,其价格波动也较为频繁。50年代初日本就在世界上首先推出红小豆期货合约交易。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改造、补充和完善,东京谷物交易所的红小豆期货合约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红小豆期市品种。

我国自90年代以来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利用红小豆期货交易为生产和流通服务,先后有北京、上海、大连、长春、海南等8家交易所推出红小豆期货交易,其中以天津联交所和苏交所交易最为活跃。

天津红上市不久价格就逐级下滑,从5600/吨下滑至503合约的3680/吨。507合约上市后由于现货市场持续低迷,期价一路下跌。当其价格跌至3800/吨左右时,多头主力一方面在现货市场上大量收购现货,另一方面在低位吸足筹码,逐步拉抬期价。随着市场游资的加入,从5月中旬开始,507合约成交量、持仓量开始放大。6月初多头主力开始发力,连拉两个涨停板,涨至5151/吨。为了抑制过度投机,交易所在678日连续发文要求提高交易保证金。9日市场多头主力拉高期价至5000元和4980元,至930分,场内终端全部停机。第二天,交易所宣布9日交易无效,507合约停市两天。随后,交易所采取措施要求会员强制平仓。这就是天津红507事件 19956月-19961月苏州红期货后来居上。

苏州商品交易所于199561日正式推出红小豆期货合约的交易,其交易标的物为二等红小豆。由于红小豆现货市场低迷,苏州红1995系列合约一上市就面临巨大实盘压力,仓库库存一直持续增加,致使期价连创新低,9511曾创下1640/吨的低价。期价的偏低和1995年红小豆减产等利多消息促使很多资金入市抄底,随着1996年诸合约的陆续上市,多头主力利用交易所交割条款的缺陷和持仓头寸的限制,利用利多消息的支持,蓄意在1996年系列合约上逼空。9602合约期价于10月中旬以3380/吨启动后至119日价格涨至4155/吨的高位,随后回落整理,进入12月再入暴涨阶段。 1215日,苏交所通知严禁陈豆、新豆掺杂交割,19日公布库存只有5450/吨。多头借机疯狂炒作,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价格从3690/吨涨至 5325/吨。空头主力损失惨重,同时拉爆了很多套期者。 199618日,中国证监会认为苏州红小豆合约和交易规则不完善,要求各持仓合约头寸减仓和不得开出9608以后的远期合约,19日、 10日,苏州红开盘不入即告跌停,又使在高位建仓的多头头寸面临爆仓和巨大亏损的风险。之后,苏交所推出一系列强制平仓的措施,期价大幅回调。38日证监会发布通知停止苏交所红小豆期货合约交易。 (五)1994年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粳米期货多逼空事件 粳米期货交易因具备发达的现货基础、市场流通量大而一度表现十分活跃,在早期的粮食期货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94年上海粳米事件发生后,监管部门暂停了粳米期货交易。时至今日,众多业内人士在谈到恢复与开发大品种期货交易时总要提到粳米。因此,对上海粳米事件作一个全面回顾与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一、事件起因与经过

粳米期货交易从1993630日由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首次推出到199410月底被暂停交易,价格出现过三次明显上涨:第一次,1993年第四季度,在南方大米现货价大幅上涨的带动下,粳米期货从1400/吨上升至1660/吨;第二次,1994年春节前后,受国家大幅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影响,期价从1900 /吨涨到2XXXX6月下旬至8月底,在南涝北旱自然灾害预期减产的心理作用下,期货价格从XXXX年粳米现货价格上涨迅猛,原因是现货市场供求矛盾失衡,呈货紧价升态势。反过来看,在停止粳米期货交易后现货价并未下降,仍持续上涨,到11月下旬全国大多数粮食市场粳米价格已迅速升至2800—2900元/吨。自上海粳米事件后,国家加大了对整个期货市场的治理整顿力度,对一些粮油交易所的有关品种影响很大,粮食期货市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出现萎缩。 作为大宗粮食品种,粳米期货交易一度吸引了众多生产者和经营者,使得粳米远期价格得到较充分的体现。另外,粳米流通性强,价格波动大,客观上有大规模的套保需求。由于粳米期货市场规模大,投资者众多,形成价格合理。从粳米期货价格、现货价格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二者是吻合的,这也有利于粮食生产、储备和加工企业等从事套期保值交易。当时暂停粳米期货交易,是出于稳定市场、抑制过度投机的目的,实际上完全可以通过完善交易规则、结算、交割制度等来控制风险,发挥其大品种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功能,以利于期货市场的长远建设和发展。

3.从上海粳米事件发生的全过程看,交易所的规则制度缺乏连续性、公正性和科学性,打击了投资者的参与信心,妨碍了市场的正常运作。当时上海粮交所在粳米期价大幅上升之际出台了一些具体措施,包括多空双方要限期减仓、新客户暂不允许进行粳米期货交易等,之后又规定了粳米期货价格的最高限价,以期短时间内令期价回落到一定水平。但在19949月中旬,当上海粳米期价受政策面影响而出现暴跌时,上粮所又取消了最高限价的规定,并将粳米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额缩至10元,导致粳米期价再次以连续涨停的方式快速上升。交易所方面出台的不同文件

4.从粳米事件可以总结出的又一个教训是:不论是片面否定期货市场的功能还是主观夸大商品期货市场作用的做法,都将影响到一个期货品种本身的健康发展,甚至有使之消亡的危险,同时会挫伤期货业内各方面人士的信心,不利于中国期货市场的长远建设和稳定发展。事实证明,随着粳米期货交易的活跃,市场容量越来越大,期价走势除短时受政策面影响出现回调外,大部分时间都由市场供求矛盾这一个基本因素决定了价格连续上涨,而有关方面认为是粳米期货价格带动了现货价格的强劲上扬、助长了众多消费者的预期涨价心理,导致暂停了粳米期货交易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忽视了粳米期货交易的基本功能,轻易地暂停了粳米交易,使得后来许多粮食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希望通过期货市场发现价格以指导企业的生产销售活动以及在期市上进行套期保值以回避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时,却无法实现愿望。随着期货市场上投资群体的逐渐稳定乃至壮大,期货市场的功能正在被更多的人士认识并接受,于是恢复粳米等大品种期货交易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一点尤其值得业内有识之士反思。 (六)1995年海南棕榈油M506事件

棕榈油作为国内期市较早推出的大品种,一度成为期货市场的热门炒作对象,吸引了大量的投机者和套期保值者参与,市场容量相当大。但由于M506合约上的过度投机和监管不力,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棕榈油这个品种在此事件之后,参与者越来越少,直到最后退出期货市场。

一、M506事件的起因与经过

这是一个由于过度投机、监管不力而导致品种最后消亡的典型事件。

1 早期国内外棕榈油市场由于供求不平衡,全球植物油产量下降,而同期需求却持续旺盛,导致棕榈油的价格不断上涨。但到了1995年,国内外棕榈油市场行情却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棕榈油价格在达到高峰后,逐渐形成回落趋势。

2 M506合约多空对峙的起因:1995年第一季度海南棕榈油期价一直于9300/吨以上横盘,但在M506合约上,市场投机者组成的多头阵营仍想凭资金实力拉抬期价。而此时又遇到了一批来自以进口商为主的空头势力,在国内外棕榈油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以现货抛

售套利,由此点燃了M506合约上的多空战火。

3 M506合约行情的走势及最后结果:19953月以后,多空的激烈争夺令M506合约上的成交量和持仓量急剧放大,328日持仓一度达到 47944手的历史最高位。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发出了期货监管工作必须紧密围绕抑制通货膨胀,抑制过度投机,加大监管力度,促使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不允许原料价格上涨过猛,对粮油价格的重视程度也可想而知。这就给期货市场上的投机商发出了明确的信号,而此时,M506合约上的多空争夺硝烟正浓。多头在来自管理层监控及国内外棕榈油价格下跌双重打压下匆忙撤身,而空方则借助有利之势乘机打压?

钩龅檬撇蝗娜说男缀凡僮魇址ǎ ?54月,将期价由9500以上高位以连续跌停的方式打到7500一线。而此时的海南中商所施行全面放开棕榈油合约上的涨跌停板限制,让市场在绝对自由的运动中寻求价格。多头在此前期价暴跌之中亏损严重,此时那有还手之力。这又给空方以可乘之机,利用手中的获利筹码继续打低期价,在M506临近现货月跌到了7XXXX年已难再有生机了。

二、对M506事件的反思

棕榈油经过火爆炒作、大量投机、发生风险、交易清淡,直到完全退出期货市场,其过程是发人深醒的。不论是从该品种的合约设计上,还是从市场监管的力度上,都可以吸取许多经验和教训。

1 品种设计不合理,缺乏现货生产基础。棕榈油在世界范围内不论生产和消费方面均属大宗商品,其产量和出口量皆占世界植物油的第一位。但在我国只有海南岛种植油棕,加工精炼的能力非常有限,需求基本上全部依赖进口。我国的消费主要靠从东南亚各国进口,而东南亚国家的棕榈油作为其重要的出口产品,由于近年产业政策变动较大,同时受到国际需求、自然灾害、产量、库存等原因的影响,导致价格波动较大。且我国市场汇率兑换不自由,现货贸易商很难在国内期市上实现套保及回避风险。而我国由于缺乏棕榈油生产和现货基础支持,价格波动完全跟随国际市场。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的棕榈油期货市场,终将导致最后的消亡结局。

2 不完善的交割制度是棕榈油品种淡出市场的重要因素。中商所宽松的交割制度使棕榈油期货市场类似现货市场。在国际市场上,1995年之后棕榈油价格直线下滑,而期货市场上由于投机多头主力资金的介入,使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许多进口商甚至投机空头利用交易所宽松的交割制度,从国外以低价大量进口棕榈油,迅速入库注册,将大量仓单直接抛售在期货市场上。他们将海南中商所的棕榈油期货市场视为最便捷的现货销售渠道,从而形成沉重的现货实盘压力。进口商将期货市场看作现货市场,而期货市场又缺少真正的需求商介入,多方为单一的投机性买盘,最终导致了棕榈油的暴跌。

3 过度投机也是导致棕榈油M506事件的重要原因。1995年的国内期货市场正处于一轰而起的高峰时期,市场的不规范运行造就了一批疯狂的投机者。他们以非理性的操作手法,完全脱离期货市场的基本规律,认为资金是左右期市价格的主要因素,全然不顾棕榈油现货市场的基本行情走势,盲目追多,企图通过以拉抬价格、逼爆空头的方式来取胜和获取暴利。正是这种不顾基本面的疯狂投机心理,最终导致价格连连跌停,导致多头本身的纷纷爆仓。事实充分证明,期货市场若因过度投机而使商品价格扭曲运行,最终结果必然是失败。 4 期货交易所监管不力,对事件处理不当。在M5069500以上的高位以连续跌停的方式走到7500左右时,交易所没有采取积极的减仓措施来协调多空双方尖锐的矛盾,反而采取全面放开棕榈油合约涨跌停板限制,让市场完全处于失控状态。从期价回归市场价值这个规律来考虑,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对于一个持仓量巨大、处于暴跌过程、毫无信心支持的市场来说,这个紧急措施显得过于草率和匆忙。这直接导致了价格的继续狂跌,使市场投机

多头损失惨重且无一幸免,严重打击了投机者的信心,从而彻底失去了投机者的支持,也使市场变得毫无生气、死水一潭。海南棕榈油其后的交易正是处在这样一种市场环境中,直到渐渐消亡。

M506事件不仅对海南中商所棕榈油行情的走势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整个国内期货市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其教训应被后人引以为鉴 (七)广联豆粕系列逼仓事件

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自1995821日推出豆粕标准合约交易至1998年期货交易所结构调整,整整三年。在这三年当中,广联豆粕在较短的时间内先后演绎出三次逼仓行情。 9601合约的强行逼仓

广联豆粕合约推出的时机较好,时值国家暂停国债、糖及石油等期货品种的交易,大量游资正在寻找新的投向,豆粕合约一经推出就受到这些资金的关注。 199511月初,金创事件将广联当时最活跃的品种——籼米推向了深渊,豆粕便理所当然地成了当时沉淀在广联所的巨额资金的追逐热点。

广联豆粕最初运行的是9511合约,其价格由最初的2100 元/吨到摘牌时的3100元/吨,涨幅高达50%,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主力机构的多头思维。9601合约正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中走上逼仓之路的。

199510月下旬至11月初,主力开始在23502450元/吨的区域内吸收筹码,随着成交的日益活跃以及持仓量的不断扩大,跟风做多者十分踊跃,价格很快爬上2700元/吨台阶。此时,9601合约投机气氛十分浓厚,日成交量甚至突破了8万手。在多头浩大的攻势面前,主力空头开始溃退。据说广州本地一机构原本是空头主力,眼看多头攻势甚猛,期价一上2700元/吨便止损空单,并立即反手建多,期价在很短的时间内飚上2900元/吨。该机构继续在29503050元/吨区域大举建多仓。该机构的疯狂举措导致市场内人心慌慌,众交易商不知所措。当时期价已高出现货价格500元/吨。巨大的基差让很大一部分卖方套期保值者垂涎三尺,纷纷入市抛售。此举正合该机构之下怀,用不足半个月的时间吸足了筹码,12月中旬便开始发力上攻,以极其凶悍的手法使期价一路破关斩将,直逼3600元/吨。此时逼仓之态昭然若揭。其后尽管再遭卖期套保的狙击,期价在3XXXX112日曾经创下了3689元/吨的历史高位。随后, 9601合约逐步减仓回落,最后交易日以3028元/吨价位结束了其使命,最终以多头接下10万吨实盘而告终。

9601合约的逼仓以及10万吨的现货对广联豆粕期货市场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随后的96039605合约上。10万吨现货的沉重压力,使得96039605合约的主力均不敢有所动作,明显地抑制了豆粕合约的活跃。 9607合约的投机取巧

9601合约逼仓的结果是大量现货进入广联注册仓库。沉重的现货压力使得广联豆粕交易归于沉寂。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广联在促使豆粕库存从现货渠道消化的同时又着手修订有关交割规则。19964月,广联公布修订过的关于交割及标准仓单管理的规定,其中关于入库申请和仓容的规定引起了某些机构的关注。这为9607合约的逼仓埋下了隐患。

19965月底至6月初,主力机构开始在9607合约上作文章。随着成交量及持仓量的同步放大,9607合约很快成为龙头合约浮出水面,此时价位在 31003200元/吨之间横盘。由于当时广联交割贴水及费用较高,以当时的价格水平,套保卖方极少有人愿意入市。因此,当时参与交易者几乎全为投机商。此时的主力机构一时难以找到实力相当的对手,只好借助双向开仓交易方式在3100元/吨左右筑成底部,并于614日开始发力,短短的三天内便将期价拉至3350元/吨左右。此时套保空头观念略有改变,认为在此价格水平入市抛售应该有较可观的利润,于是纷纷入市做卖空套保。多头主力机构为引诱更多空头入市,亦顺势

打压。随着顶部形态的形成,一时间投机做空气氛浓厚。多头主力机构在3XXXX年春节过后,9708合约创下新低2646元/吨。由于当时基本面有利于多头,部分主力机构见此价格明显偏低,便入市做多,没费什么劲儿就将期价推上3XXXX年多,有了一定的基础。大商所在重新设计豆粕标准合约时可参考广联豆粕的成功之处,对其不足与缺陷应尽量避免或加以完善,力求制定均势的合约条款,给广大投资者提供一个真正公正的期货品种。 二、从广联豆粕的经验来看,在期货合约运行之中修改某些条款时必须先进行科学研究,反复论证,本着公平的原则,把握好均势的,以免被市场某方所趋,从而引发风险事件。 三、广联豆粕的最大教训是,必须重视实物交割这一环节。广联豆粕的多次逼仓,甚至国内期货市场的多次风险事件均是因为交割这一环节出了纰漏。豆粕质量弹性较大,质量要求放得太松,数量巨大的现货将涌向交易所注册仓库,巨大的现货压力将使广大投机投资者驻足观望,缺乏投机这一润滑剂,市场就根本活跃不起来,最终市场的基本功能亦无法发挥。若质量要求太严,真正符合交割条件的实物少而又少,将会出现投机过度,套期保值者利益严重受损的情况,同样不利于市场的发展。

四、应注重建立合理的投资者结构。期货市场上不仅要有大户,更需要有广大中、小投资者。后者才是期货市场真正的基础。只有注重培养中、小投资者,才能使市场持久稳定地活跃下去。

广联豆粕几次逼仓事件毕竟远去了,只要我们好好总结,吸取其中的经验与教训,相信豆粕合约将会成为国内商品期货市场一颗不灭的明星。(深圳中期公司研究部 王希中) (八)海南中商所F703咖啡事件

19951221日,海南中商所宣布自F605合约始咖啡期货合约放大交割限量(交割总量由象征性的1吨扩大为1万吨),交割限量以外的头寸全部按进入交割月至最后交易日全部成交的加权平均价实行强制平仓。自F605始,中商所的咖啡品种演出了既不同于纽约咖啡行情又有别于历次中国期货交易风波的多幕闹剧。 回首咖啡F703事件

F605合约主力多方于56日创出4221/百公斤的天价之后,被套空头从周边国家陆续进口了1.7万吨咖啡用于交割。在实盘压力下,F607品种从3340元暴跌至1814元,空逼多恶剧上演了。于是,抢占仓位一时成为咖啡品种的独特景观。更为严重的是,中商所于19967 19日宣布对F707及更远月份合约的交割执行新的替代品升贴水标准。规则风险使得咖啡自然贬值30%-50%,F609应声暴跌1000余点至 1349元,多头哭声未绝。随即,多逼空闹剧再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揭幕,竟以2680元摘牌。

19969月底、10月初,中国证监会、国务院证券委有关加强监管的通知下发,中商所随即宣布自F712起取消交割限量,多空双方在F612上消停不及两个月,F703多空大战锣声又起。至1996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多方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F609F612被迫接下的实物筹码向空头猝然发难,空头显然有备,持仓量令人咋舌地在三日之内从18万手跃上50万手。一周后的110日,多空第一次协议平仓。岂料空方在1699价位部分平仓后利用对仓封涨停1749收盘,此后的三天内F703下泻XXXX年产咖啡豆约580吨(1996年统计数字),全国的咖啡食用、药用量极其有限,并有固定的进货渠道。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咖啡期货缺乏真正的消费性和套期保值需求。期现脱节,再加上限量交割,必然会使咖啡这一期货品种沦为投机和操纵市场的工具。

第三,关于大户投机和操纵行为。回顾F703以及此前咖啡各交割月品种的走势,我们会发现技术分析在行情研判上处于很尴尬的地位。首先,主力机构采取双向持仓、对敲锁单的方式做出异乎寻常的交易,并且不计成本地上下振仓,吸引中、散户资金入市,然后计算自己多空的持仓数量,哪一方向数量占优就用另一方向的持仓大规模平仓,以极其惨烈的方式使中、散户无法及时认赔出场,跌停板再扩停板,几次跌幅都高达1000余点,令人触目

惊心。其次,主力机构又利用手中的实盘和前1万手的持仓限量,长袖善舞:进可逼空,对方即使有现货也无前1万手的空头持仓? (中期公司 党剑)

(九)1995年大连玉米C511暴涨事件 玉米作为期货品种有着良好的基础。到目前为止,玉米期货已在国际期货市场成功地运作了100多年。国内曾经有大连商品交易所、长春联合期货交易所等五家交易所上市交易玉米,其中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玉米合约曾运作得较为成功,一度成为期货市场的明星品种。然而,在1998年的期货品种调整中,玉米这一昔日的明星品种未能得以保留,实在是一大遗憾。为何一个光彩夺目的明星品种会落到如此地步?细细回首往事,这恐怕和1995年国家抑制通胀的宏观调控政策与大连玉米C511合约的暴涨有很大的关系。 一、玉米期货的起伏过程

199410月,中国证监会发文暂停大米期货交易,投资于大商所大米期货上的资金急于寻找新的投资方向,于是曾经火爆过的玉米期货再次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大量的热钱开始向玉米市场积聚。由于当时玉米现货供应十分紧张,大连各交割库存量仅占总库存量的50%,而在1993年同期高达80%,加之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破裂,中方取消了自美国进口大量玉米的计划,这更加重了国内玉米供不应求的紧张气氛。在此背景之下,主力多头认识到基本面对自己完全有利,于是在玉米1995系列合约上展开攻势。期价从950元/吨的低位开始启动,先以C505合约为龙头,随着成交量与持仓量的持续扩大,期价扶摇直上。11月中旬,C505合约期价为1150元/吨左右,此时成交量尚不成气候,每周交易量不足万手;至12月中旬,C505迅速攀上1350元/吨,此时一周成交已突破30万手;至19951月中旬,单日成交突破XXXX年春节之后,由于传闻中美知识产权谈判有了新的转机,使人们再次看到恢复从美国进口玉米的希望,空头趁机打压,大连玉米出现短暂的回调。但由于市场上玉米的供需矛盾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现货玉米仍旧十分紧俏。因此,大连玉米经过短暂的回调之后,3—5月份继续上扬,最终C5051600元/吨的高价摘牌。

C511合约正是在C505合约强劲的牛市行情带动下活跃起来的,在C505合约进入交割月之后,C511一跃成为大连玉米的龙头合约。由于当时大连本地玉米价格居高不下,多头借此炒作,再度掀起一波强劲涨势。C511合约于515日创下了玉米期货交易史上的天价2114/吨,与当时的现货价差达 600元/吨。

大连玉米期价的狂涨及南方各地现货供应的紧张,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1995513日,国务院召开会议,决定从东北调运100万吨玉米入关以求平抑南方不断上涨的玉米现货价格。同时国债期货事件爆发,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规范期货市场,这才使大连玉米的涨势得以遏止。

为了进一步平抑玉米价格,政府大量从美国进口玉米,19957月份累计进口186.4万吨,同时将大量库存抛入市场,玉米现货价格大幅回落,期市价格亦同步下挫。8月初,各月合约期价跌至1650/吨附近,这时传闻东北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水灾以及黑龙江提高玉米收购价格,多头受此消息刺激,再度卷土重来,两日内将期价推上1800/吨。82日,C511单日成交58万余手,创下玉米期货交易史上的天量。

大连玉米C511合约的炒作,尤其是周边市场长春联合期货交易所在玉米期货交易中多次发生严重违规事件,引起了管理层的担忧。当时长春联合交易所管理混乱,导致大量空头仓单流入市场,市场秩序受到严重的干扰,大量交割违约,引发了重大的经济纠纷,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1995713日,中国证监会发出通知,要求在通知下发40个交易日内,国内各期货交易所将玉米期货交易保证金逐步提高到XXXX年以后玉米期货交投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二、反思与总结

玉米期货已成为过去,它给我们留下的教训是深刻的,不仅显示了过度投机对市场的危害,也揭示了当时国内期货市场所存在的诸多缺陷,同时也有人们对期货市场认识上出现的偏差。

1.多个交易所同时上市同一个品种,而合约设计、交割标准又不统一,各自为政,分割市场,争抢客户,疏于市场管理甚至纵容操纵,使期货价格过度偏离现货价格,导致期货市场功能失灵。

2.市场投资结构不合理,投机力量完全左右了市场走势,市场缺乏套期保值的基础,使得期货市场功能得不到有效地发挥。

3.期货市场本身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期货价格的波动在所难免,期货市场的管理者在采取坚决措施防范风险的同时,还应以积极的态度重视市场的建设,一管就死或取消品种都不是最佳效果。

4.当时部分人士对期货市场有误解,认为期货市场扰乱了现货市场,导致现货价格的飞涨。实际上,1995年玉米价格大幅攀升的主要原因是玉米供不应求,从而带动期货价格的快速上扬。

我国是玉米的生产与消费大国,其产量与消费量以及进出口量对国际玉米市场有着显著的影响,国内与玉米相关的众多行业和企业也都需要一个权威的期货价格来引导生产和消费,同时也需要玉米期货市场来进行套期保值,回避经营风险。事实上,我国早期的玉米期货市场已经起到了这样的作用。19955月,国务院根据期货市场反馈的信息,从东北调100万玉米入关平抑狂涨的玉米价格,同时扩大从美国进口,以进一步缓解国内玉米紧张的供求关系。在这里,玉米期市的基本功能曾发挥得十分成功。尽管在这次期货品种结构调整中,玉米暂时未能保留,但众多业内。。。

(十)郑州绿豆合约“1.18\事件震惊世界期货界

1999118日,是个不年不节的星期一,但恐怕世界期货史将会记下这一天。

18日下午,郑交所发布《中郑商交字(1999)第10号》文宣布:“1999118日闭市后,交易所对绿豆990399059907合约的所有持仓以当日结算价对冲平仓。这意味着,这些合约的所有交易将在一夜之间全部对冲为零,并终止一切现货交割。

作为公布如此重大的决定,交易所竟未公布具体的风险源和风险程度,而只是用一句为了进一步化解市场风险而带过;也未公布参加理事会会议的成员、人数和表决结果。与证券市场的规范运作相比,期货市场的管理显得既缺乏透明度又缺乏规范性。

郑交所这一中盘毁局、交易销零的做法,使场内众多中小散户损失惨重,做套期保值的空头也将因不能交货而蒙受损失。当天闭市后,全场先是绝望愕然,紧接着便被指责叫骂所淹没了。

期货市场的参与者是相互对立的多方(预期价格看涨)和空方(预期价格看跌),交易所是非盈利性中介机构,因为它负责提供市场并监管市场。按照国际惯例,只有将自身利益置于市场之外,交易所的监管才能真正做到公平。但多年来,虽然中国的期货交易所一直在调整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却一直没有到位,此次事件便是一个极端的恶果。它终于把中国的期货市场推到了何去何从的最后一个岔口。 不知从何时开始,一般中国媒体都不想沾期货,也不敢沾。不是因为那里的规则像迷宫一样,它毕竟还能理出头绪;主要是因为那里的内幕太多,根本无从下手。多年来,中国的期货领域就像现代社会中一个半封闭的部落,寄生在整个经济社会的神经末端。外边的人,很少光顾那里,更少有人去过问那里的是是非非;里边的人,也很少和外边的社会过从交流,他们

习惯了那里的一切规则,成文的和不成文的,包括内幕和不公。

但这次真的不同。当1XXXX年来避媒体惟恐不远的期货经纪公司都积极和记者接触,要求曝光。大概是悲极,其言也真,他们说:这在世界期货史上都绝无仅有。中国的期货市场从来就不公平,但这一次做绝了。我们希望中国的期货市场发展,但如果必须在黑暗和失业中做出选择,我们宁肯失业。

如果说市场目前笼罩了一片绝望情绪,一点也不过分。但亏损多少,已经是次要的,做期货的人都不那么脆弱;人们最愤怒的是游戏规则彻底失去了平衡,而没有平衡的游戏规则,客户今后将亏得更多,期货市场也必然死路一条。市场已把矛头完全指向了制定游戏规则的交易所。

(十一)XXXXWS709事件 背景

在历经了近五年没有新品种推出的沉默等待之后,中国期货市场终于在2003年批准上市的新品种,交易代码为WS的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合约将正式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业内曾普遍乐观地认为,上市优质强筋小麦在促进农业生产、推动郑州乃至全国期货市场发展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996年,由于出现了粳米风波327国债期货事件苏州红小豆风波胶合板事件广联豆粕事件海南咖啡事件,中国期货市场再次进行清理整顿,交易所从15家减至3家,交易品种从35个减少到12个。随后几年,期货交易一度陷入低迷,其中,品种资源严重不足更是困扰着期货市场的发展。 郑商所推出的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合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由政府批准并推出的第一个新品种。XXXX年1月9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同意郑商所推出优质强筋小麦期货;2月26日,郑商所第五届会员大会产生的第五届理事会,审议了优质强筋小麦合约设计及有关规定,一致认为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建议尽快上市交易。郑商所根据理事会建议,将XXXX年3月28日定为优质强筋小麦期货挂盘日。

据当时郑商所负责人介绍,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合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在交易、交割等方面尽量与普通小麦一致,在升贴水、交割检验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充分体现品种特性。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中没有普通小麦硬质率要求,在交割制度方面,优质强筋小麦的设计充分体现放开交割的原则。

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郑商所推出的优质强筋小麦期货仍属其原有的品种,不过,对于一个5年没有新品种问世的市场来讲,确是一次突破,市场对它寄予厚望,它能否激活整个小麦期货交易是市场人士十分关心的问题。 业内很乐观地认为,中国期货市场尤其是郑州市场的发展受到了品种资源严重不足的困扰,因此,这一品种的上市交易,标志着中国在稳步发展期货市场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上市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在促进中国的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1997年到1999年,郑商所得益于其活跃的绿豆交易,年最高交易额达2万亿元,占全国半壁江山,在三家商品交易所中一直稳坐头把交椅。绿豆期货沉寂之后,郑商所开始走下坡路,去年亏损1785万元,交易额仅仅占整个市场的5.7%。

该所任命了总经理,新任总经理王献立也是期货业界的老人,他于1994年调至郑商所工作,曾任纪委书记,在第二任总经理李守堂被免职后,他任副总经理并主持工作。此次他被中国证监会提升为郑商所党委书记兼总经理,充分说明郑商所近两年的工作得到中国证监会的肯定。而提到王献立的为人,业界人士都异口同声:为人十分谨慎,工作很是严谨

(十二)超级大鄂18亿豪赌连豆

引子

你也说期货,我也说期货。各种媒体上,期货的新闻和消息越来越多。都说期货的春天已经或即将来临。一时间,引得那资本纷纷往里挤,惹得那股市炒家眼红心乱跳,还有那刚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们,纷纷去报名参加期货从业人员考试。的确,这一、二年来,期货有了不少的变化。然而,朋友,你了解期货吗?你知道目前期货交易的状况吗?如果你不太清楚而又想得到一些实在的信息。那就看一下本篇为你介绍的当今我国期货交易中的最热门交易品种——大豆期货交易。 大连升班马,大豆代替了绿豆

我国的期货业,自1992年起步,短短的10年间已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整周期。从成交量数据看,1992年至1995年之间连上台阶,1995年达到顶峰,全年交易金额为10.06万亿元。以后就逐年回落,XXXX年进入低谷,全年交易额仅为1.61万亿元。XXXX年走出低谷,交易额为3.02万亿元。

199881日,国务院发布27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将全国的14家期货交易所撤并为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及大连商品交易所三家。当年,三家交易所的成交金额分别为0.52万亿元、2.11万亿元和0.67万亿元(上海的数据是上海的三家交易所合计)。显然,郑州商品交易所是执当时期货交易的牛耳。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主要交易品种是绿豆,其交易量达到2.07万亿元,占当年全部期货交易金额的比例高达58.22%。绿豆期货交易是当时期货业赖以生存的支柱。

1999年,郑州商品交易所的绿豆交易仍旧名列前茅。但由于当年接连三次出现风险事故,使中国证监会感到事态严重。19991221日,中国证监会出台了扶持大品种、限制小品种的新政策:自XXXX11日起,绿豆交易的保证金从5%提高至15%,小麦交易的保证金从10%降低为8%XXXX21日起,绿豆交易的保证金进一步提高至XXXX年,尽管大连和上海的期货交易金额有所增长,但绿豆这一主力品种的消亡还是使得全年的期货交易量大滑坡。由于绿豆被淘汰出局后,小麦期货交易并没有活跃起来,郑州商品交易所的交易量因此一落千丈,从上一年的第一名沉沦为最后一名。而大连和上海的交易名次自然依次上升,成为期货市场关注的热点。XXXX年,影响大豆行情的基本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大豆行情跌宕起伏,各路资金纷纷流向大连,大豆的期货交易量急剧上升。全年的成交金额达到1.91万亿元,占当年我国期货市场全部交易额的63.41%。这一交易量,不仅引领我国期货市场走出了低迷,也使得在大豆交易的横向国际比较中,中国的地位迅速上升。与日本东京谷物商品交易所的大豆交易量比较,我们是他们同期的5.3倍;与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交易量相比,我们是他们同期的28%。大豆期货交易已开创出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局面,以致美国的大豆交易者在交易时,对大连大豆的期货价格也不敢掉以轻心,非得看明白了才心里踏实。今日的大连大豆,已俨然代替了当初郑州绿豆的地位,成为期货市场的明星级品种和整个期货业赖以生存的衣食父母。大连大豆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期货之重 跌宕起伏的行情

中国的大豆,在1996年期间,每吨3000元以上的价格是很正常的,期货交易中一度到达过每吨3500元以上。那时的种豆人真是高兴,东北的父老乡亲把大豆称之为金豆。然而,在洋大豆的逼迫下,大豆价格步步下挫,到1999年时,东北现货收购价连1700元都不到了,而期货价也一度跌破1800(999月合约最低到达1738)。接下来的几年,尽管随着基本面情况的时好时坏,期价一直在上下波动,但2400元已经是难得一见的高价了。期价基本上在2100元的中轴线上下各300元的幅度内震荡。不过,不要小看这区区600元的上下振幅,对于采用保证金交易的期货投资者来说,刺激已经是足够的了。

XXXX年下半年,股市衰气初露,先知先觉者开始暗中撤退。其中一部分资金进入期货市场。大豆期货交易的资金增多,成交也越来越活跃了。8月下旬,国家明确对豆粕继续增收增值税,多头趁机将期价推高。XXXX1月交割合约在XXXX825日的收盘价还是1924元,五个交易日后,期价已是2123元了,一下上涨了XXXX11月之后,临近春运,东北铁路运输有些紧张,东北大豆无法正常运出。多头以为机会来临,进一步拉抬期价,年底时分,期价已是2300多元了。该合约的最后交易日为XXXX115日,那天的收盘价为2279元,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多头赢了。但实际上却是多头最后不得不吞下了1925XXXX5月交割合约从春节前的2335元起步下跌,到XXXX419日,又见到最低价1780元。在空头的大肆进攻下,多头心有余而力不足,节节败退之下,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移仓到远期月份,以等待时机。据说,这一波行情中,主力多头是北京的一些机构。

XXXX59日,朱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38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草案)》。66日,八章56条的《条例》正式颁布。这对于绝望之中的多头来说,不啻是雪中送炭。多方挟政策之威,随即展开了一场绝地反攻。两个月里,多方一路攻城掠地,各个合约都有300500元的涨幅。一时间,转基因政策如何如何成为大豆期评者的口头禅。

然而,多头的好梦没有做多久。8月份开始,空头开始了全面的进攻。尽管多头高举转基因政策的旗帜,对空头进行了顽强地抵抗,但五个月的大战(XXXX年年底),还是以失败告终。在这期间的两个交割合约,一个是914日摘牌的XXXX9月交割合约,收盘价为1872元;另一个是1114日摘牌的XXXX11月交割合约,交割结算价仅为1774元。空头频频得手的原因有二:一是现货市场的供大于求状况并没有改变,转基因政策出台后,进口大豆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急剧增加。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进口商抢在政策生效前突击进口;二是美国人开始与中国政府频频谈判,压力之下,中国政府已承诺为大豆贸易提供一定的宽限期。在不少国人的心目中,似乎对政府的信心并不足。他们不相信政府会在与美国人的谈判中采取强硬态度,他们认为最终政府是会让步的,大豆进口还是不会少的。 多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在战略上还是故伎重演,移师后面的合约,并加大持仓。然而,空头显然也不买帐,屡战屡胜的经历使他们越战越勇,毫不犹豫的也在后面的合约上加大持仓。XXXX年的57911月合约成为双方激战的主战场,持仓量急剧增长。XXXX1114日,大豆总持仓首次突破百万张,收盘时的记录为1001998张。而5月合约是重中之重,持仓量达到338258张。持仓的增加,意味着双方投入的资金增加。按照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风险控制规定,当单月持仓不超过25万张时,收取的保证金为5%;当单月持仓超过25万张时,收取的保证金提高至8%;当单月持仓超过30万张时,收取的保证金增加为11%。按此计算,多空双方在XXXX5月合约上各投入的保证金就要3个多亿。 空头在大豆期货上之所以屡战屡胜,当然是有原因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市场上存在着一批专门从事期现套利的交易商。这批套利商,大多对大豆的现货交易非常熟悉。他们的交易方式往往是盯着现货与期货的差价,当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一定幅度时,就买进现货将其变为注册仓单,同时在期货上卖出。举例来说,现货价格为1850元,两个月后的期货价格为2150元,套利商马上计算出:买进大豆并将其注册成仓单的成本大致为1950(

括两个月的仓储费,100元的差价可以视作交割成本),同时在以2150元的价格在期货上卖出并进行交割。两个月后的利润就是XXXX年大豆期货价一路下跌,但多头毫不畏惧的一路买进。表明多头的实力非同一般,据说,其原因是:在这个时候有一股资金实力更强大的多头进来了,并逐步取代了原先以北京一些机构为主的地位。他们是谁?有的说是证券上的资金,也有人说是四川的一家小公司。当然,小公司只是出面人,其背后的资本家又是谁?有人怀疑是饲料大王刘永好旗下的新希望集团。因为新希望集团每年需要大量的豆粕,也有资金实力。这些因素很容易使人们发生联想。但据后来的报导说,新希望集团大喊冤屈。新希望集团贸易公司董事长对记者说新希望集团方面绝对没有参与过SXXXX15日开始,《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相继公布,并规定于XXXX3XXXX1月交割合约已进入交割月,该合约在XXXX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还是1706元,到118日最后交易日时,收盘价已是1831元了,上涨了100多元。XXXX3月交割合约在XXXX年年底收盘价为1791元,到交割时,结算价上升为1941元。比1月合约又上涨了100多元。交割价格的逐步回升,充分说明了现货市场在回暖。政策的影响终于逐步体现了出来。对多头来说,实在是令人鼓舞的好消息。

XXXX315日,大连商品交易所推出XXXX3月、5月、7月大豆合约。然而这一次推出的大豆合约,内容已与以前的合约不同了。以前的合约规定质量符合上述标准的进口黄大豆可以做为标准品或替代品用于交割,而新的合约规定转基因大豆不得以标准品或替代品交割,为了将新合约与老合约区别开来,新合约称为黄大豆1号期货合约。推出

新合约的目的是为了与国家的政策保持一致。尽管在以往的交割中,进口大豆的实际交割比例是极低的,但新合约的推出还是给市场传递出了明确的信号,那就是以转基因大豆为主的进口大豆与新合约无缘了,新合约的价格将是国产大豆的价格。然而,新合约推出之后,市场反应并不热烈。运行了两个月后,持仓量仍旧没有增长多少。也许,交易者有个熟悉过程,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大家都被巨额持仓的老合约吸引住了。主力在对垒中不敢分心,而散户也乐于参加流动性大的合约交易。

XXXX3月合约已经交割完毕,XXXX5月合约上升为临近交割的最近合约。然而到XXXX322日,持仓量仍旧不减,当日收盘时为304804张,而收盘价为XXXX323日至24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郭晓利在杭州市召开会员座谈会,在会上,郭晓利针对57合约巨量持仓对峙的情况说:“5月合约持仓这么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历史上还未曾出现过,这主要是由于政策的原因,自去年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了多项有关转基因农产品(相关,行情)进口问题的政策,市场看多人士认为国内大豆供应将可能出现断档,由此认为大豆期货价格应有涨升,而空方则认为在国内大豆缺口很大的情况下继续进口大豆将是必然,况且现货市场大豆的供应仍较充足,所以,目前市场多空对峙的存在并非是市场外的其他原因,而目前在临近交割时持仓的减少速度较慢,这是与市场发展得大了有关,由于持仓水平较高,减仓的速度看起来就比较缓慢了,从大交所的分析看,现在持仓正在逐步下降,从这点看趋势还是正常的。目前大交所对5月、7月巨量持仓的情况也在密切关注,日前中国证监会有关人员也到过大连对这一情况进行过讨论。现在市场上担心会出现极端的情况,一种是将期价拉高后再打下来,这种可能性一点也没有;弃仓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目前没有这种迹象,因为多头的资金也十分充足,如果发生弃仓的情况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这种可能性很小或基本没有;对恶性的逼仓,大交所是绝对不允许的,期货价格应围绕现货价格波动,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是可以允许的。因此,希望各期货公司在回去后对客户说明情况,若是做投机的,应注意风险,尽快退出,若是确有资金接货的和确有货要交的,按交易所规定的可以进入交割。希望5月合约最终能平稳交割。也有人报导:大交所领导说,1)本次不会对5月的持仓采取向会员打电话,召开专门会议,只会依法办事;但会加强信息披露;2)5月不会狂拉涨停板,也不会暴跌,因为空头有很多货(估计40-50万吨),多头也有钱;3)希望没有钱(指不接货),没有货的投资者能够及早退出5月,不要到时候做错方向输了钱四处乱告状;4)根据对过去一百年期货交易史的研究表明,钱比货多就涨,货比钱多就跌,没人接就暴跌!大交所认为57月的处理,是继非转基因合约推出后的另一重大考验。

杭州会议,实际上是交易所的一次情况通报会,也是一次打招呼会议。多空巨量对峙,最着急的莫过于交易所,交易所最怕什么,最怕的是主力弃仓。所谓弃仓,是指多空双方中有一方彻底放弃抗争。一方放弃抗争,意味着行情必将一边倒,放弃抗争的一方输得一塌糊涂。对于弃仓者而言,至多是将保证金全部输光。尽管从法理上说,交易所有权追索弃仓者超出保证金以外欠款,但实际上这种追索是很难实现的。由于交易所对获胜的一方必须及时履行清算义务,当弃仓一方赖帐时,交易所就无法进行清算,因而导致清算危机。主力会不会选择弃仓,与其资金实力及对后势的判断有关。如果资金实力有限,无力继续抗争,或者是知道继续抗争下去会招致更大的损失时,就有可能采取弃仓行为。尤其是当保证金很少时,预计弃仓的损失比不弃仓的损失更小时,更有可能会采取弃仓行动。然而,在判断主力会不会弃仓时,交易所的可靠性无疑更高一些。因为只有交易所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主力的资金实力,知道主力的弃仓成本以及弃仓是否合算。现在交易所明确地告诉了大家:空头有很多货(估计40-50万吨),多头也有钱,弃仓的可能性很小或基本没有。实际是在告诫那些投机者,不要抱着一方可能弃仓的幻想而去冒险投机,以免遭受不必要的风险。

应该说,杭州打招呼会议起到了一定作用的。一旦投机空头明白无法指望多头弃仓而大赚一笔,也只能开始平仓了。进入4月份后,交易所按规定启动逐步提高保证金及限仓制度,也起到了促使投机者加大平仓的步伐。空头率先平仓自然引发了期价小幅上扬。一个月之后的XXXX426日,期价收盘价为2161元,持仓量减至211140张。由于持仓量是多空双方的合计,持仓量211140张表示多空各持仓105570张。而当日公布的可交割仓单已有45692张,也即库存中空头可交割的大豆为4569XXXX528日之后,交易所宣布:5月合约的履约率达到100%5月合约最终的交割结算价为2244元,《期货日报》在XXXX529日报导说:5月下旬,黑龙江大豆运送大连的送厂价格已达到2100元/吨以上,加上交割的有关费用,与大连大豆期货价格基本一致。至此,令人心焦的5月合约终于落幕。其结局是:套利空头大赚了一笔,而投机空头则像牙膏一样被多头挤掉。据说,在正常交割之前,已经有15万吨的大豆进行了提前交割,这样的话,多头实际上接下了90万吨的大豆,占用资金高达18亿元。尽管现货价已有所上升,而且多头在虚盘上有所赢利,实际的接货价格并没有结算价那么高,可以说实际接货价与现货价差不多。但多头劳师动众之后,相当于按市场价买了这么多大豆,这真是名副其实的胜而无利

没完没了的争论

大豆期货接连几年的活跃,对期货市场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其一,正是大豆成交量的快速增长引领着期货市场走出了低谷,不仅起到了改善期货经纪业原本恶劣的生存条件,也引起了业外人士的关注,提升了期货业的形象;其二,今年,期货成交金额可望恢复到1998年的水平,但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简单重复,更重要的是在运行质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当初是绿豆唱主角而现在是大豆唱主角。绿豆的年供需量不过几十万吨,而大豆的年供需量现在是XXXX年又出了一事件,将期货再抹黑一次,势必会使政府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的信心大打折扣;因而,如果说当初证监会休克绿豆时业内有好多人不理解的话,那么通过这一次大豆的平稳交割,应该能够体会出扶大限小政策必要性了。

期货交易与股票交易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当股票上涨时,舆论几乎是高度一致的表示满意,不会产生什么争论,如果交易火爆,交易量上升,市场会报以阵阵喝彩声。而在期货交易中,一旦产生这种情况,似乎更多的是招致指责和非议。尽管我国的期货交易量只有美国的几百分之一,然而得到指责和非议却远远地超过美国同行。大量的指责和非议主要来自于业外。然而,正如俗语所说的那样:隔行如隔山。由于业外的一些评论者对期货交易的规则、意义及变化并不谙熟,往往仅凭自己脑海中的一些残留印象,对期货交易妄加评论。

有些媒体记者为了追求新闻效应,还将一些本来很正常的事情说成不正常,甚至采用危言耸听的手法,对期货交易进行抹黑。而业内人士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对这种来自于业外的抹黑工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驳。环绕着大豆期货交易产生的争论,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至少发生了三次。

第一次是去年上半年结束后,期货交易量的统计表明:上半年期货交易金额比去年同期增加近7成。引起了业外的广泛关注。一些原本对期货交易不屑一顾的财经类报刊也纷纷开始报导期货市场的情况了。大豆自然成了他们的报导重点。但是,由于一些媒体记者是临阵磨枪,仓促上阵,只会以期货整顿之前的眼光看待期货交易,因而在报导中,出现了不少歪曲性的说法。针对这些新情况,才成立半年的中国期货业协会专门组织了一个专家调查组,就大连大豆期货市场作了一次专题调查。XXXX88日,报送中国证监会的调查报告正式完稿。该调查报告分为如下三个部分:一、近一年来大连大豆期货市场出现的新特点;二、对大连大豆期货市场特点的理论分析;三、对期货市场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其中的一部分的结论为:就大豆单个品种而言,大豆期货交易机制基本形成,市场内在运行质量显著提高,期货功能的发挥较为充分,大豆期货试点已经取得成功 第二次是去年1114日,大豆总持仓首次突破百万张时,不少媒体又刮起了一阵报导热潮。然而,报导之中所用的大都是耸人听闻之辞,诸如大豆持仓直追半年现货消费量多空囤积巨资对赌价格涨跌,市场风险巨大转基因细则出台市场一方将面临11亿元之巨的风险之类的报导比比皆是。还有人索性以“XXXX1129日第一版上发表了署名讷言大成的文章,文章的题目为《由大豆百万持仓说开去》。对上述的奇谈怪论进行了全力批驳,并且充满信心的认为目前大豆期货交易情况是正常的,不存在联手操纵、囤集资金对赌的情况,市场风险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个别期评人士对风险的惊呼可以说是杞人忧天1214日,期货日报又在第一版上发了一篇周末谈,题目就叫《100万只是一个开始》。第三次是大连商品交易所XXXX324日的杭州会议之后直至5月合约交割结束。杭州会议之后就有人在互联网上大发牢骚。发牢骚的人将大商所副总经理郭晓利说的钱比货多就涨,货比钱多就跌挑出,认为大商所视市场操纵不见,有意偏袒多头。而在最后交易日之后,各种财经类媒体进行的报导就更多了。诸如疯狂的交割成功的逼仓交易的不规范性突显等字眼大量出现。有的报导竟然还以某投机者在这波行情中的损失为例来证明交易的不规范性,似乎规范的期货交易就应该是大家都赢钱。还有报导猜测“70多万吨高标大豆可能喂猪。而期货日报的态度则完全相反。XXXX529日,是5月合约最后交割日后第一天,期货日报即在第一版上发表了五月大豆交易顺利结束期市通过大交割量检验一文。对5月合约的交易过程及结果作了完全正面的评述。文章说道去年国内大豆在大量进口大豆冲击下,市场价格低迷,东北主产区大豆销售不畅,积压严重。如黑龙江作为我国大豆主产省,去年生产大豆450万吨左右,到今年初积压在农民手中的大豆还在100万吨以上。转基因政策出台后,随大连大豆期货价格涨势的确立,粮食贸易和加工企业开始积极深入东北大豆主产区采购大豆,推动了大豆收购价格不断攀升。黑龙江大豆产区价格最低时为0.80/斤,而目前已升至1.00/斤。按农民平均1斤大豆多卖0.10元计算,黑龙江当地豆农因此而增收上亿元。据统计,在SXXXX年,国内国债期货交易如火如荼,当时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量最大最活跃,其中多空两大阵营汇聚当时中国证券市场的风云人物:空方为当时号称上海滩证券教父的上海万国证券公司总裁管金生和辽国发高原和高岭;多方则是以当时财政部直属的中经开为首的上海和江浙一带的私人大户(其中包括安徽的后来创立国元证券的陈树隆和深圳大鹏证券董事长徐卫国及其他江浙个人大户)-----这是一次疯狂瓜分国有资产的豪华大餐啊,躺下了一个万国证券,造就了大批千万亿万富豪!

管金生等空方为中国证券市场早期最有思想的一批市场派人士,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分析;多方则纯粹是一批黑幕消息派人士,他们炒的是内幕消息,这本来是违法的,可是在中国,从来都是老实规矩的人吃亏,不违法打点插边球是很难赚到大钱的。

空方在145元附近大举做空,因为他们判断保值贴补率不可能再次提高,因为当时已经很高了,经济发展的趋势势必使政府减息,因此他们强力做空。

多方则为财政部的直系券商,他们及其客户大举建立多头头寸后,就大举公关,到北京财政部大举游说(不知道当时的财政部官员到底受了多少贿,因为财政部本来是最不想提高保值贴补率的,因为这样,他就要拿出许多真金白银来给别人),最后终于被他们游说了当时财政部所有官员甚至直通总理,将保值贴补率再次提高到12.98%,这就是将万国证券和辽国发逼死了的根本原因。。。。。

这次正当所有空头们都以市场化的眼光来看,保值贴补率不可能再加,而结果却让他们大跌眼镜,保值贴补率竟然提高到12.98%327国债价格井喷!

本来,辽国发的高岭早就听别的朋友说保值贴补率要继续提高,只是他一直不敢相信,正在这几天,他才刚刚又调集3个亿资金(放大100倍做国债期货相当于300亿资金),准备继续大举做空,与多方决一死战(许多空方同盟军都戏称高岭调来了3亿军饷!)最后一天晚上,当他确知保值贴补率最终被提高到12.98%时,他不由得悲叹:在中国证券市场还是要关系,要有铁后台,这样才可以赚到钱。。。。。。于是,当晚,他买通了许多别的单位席位上的红马甲,在第二天早上立即将其50万口沽单平仓同时追加买入”50万口反手做多,100万口揸单将327国债的价格封到152.50这个绝对涨停板上。。。。。

辽国发的高岭临阵叛变空翻多,将万国证券的管金生送上了不归路,当327国债被冲到152.50的涨停价并被封死时,万国证券全线亏损并爆仓,想我们的上海滩证券教父怎么可能服气而将自己辛苦多年创立的万国证券毁于一旦?

于是,管金生指挥他们万国证券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中的6红马甲,在收盘前15分钟,挂出1000万口空单,将327国债的价格打回147.50,将所有跟风多头杀得立即爆

仓,而万国证券立即扭亏为盈并反过头来赚了几个亿!

可是,这样的操作是明显违反当时的规定的,于是,证监会紧急开会,宣布当天最后15分钟交易不算数,万国证券遭受灭顶之灾,被申银证券按照规定重组,而管金生则被关进了监狱。。。。。。财政部直属并散布内幕消息的中经开则没有任何事情,中国证券市场是多么不公平!只要你有铁的关系后台,你就没事,如果你没有后台,只是凭借市场手段开拓出来的局面,则不管你能力再强贡献再大,关键时刻也是难逃一劫!

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最后那次的保值贴补率提高到1298%,完全是多头公关攻出来的,他们买了许多国债期货头寸后,就行贿买通财政部官员,让他们非理性地提高,保值贴补率,达到他们多头顺利出货的目的,而将千千万万无辜的中小投资者套死在天花板上。。。。。唉,中国证券市场历来都是这样一个基调升、百姓苦;跌、百姓苦

于是,这次“327事件就成了中国证券市场瓜分国有资产的一次超级豪华大餐,中经开在江浙一带证券营业部的私人客户都大赚特赚,将万国证券和辽国发的几十亿资金全部瓜分,造就了江浙一带一大批富豪!

这就是内幕交易的经典之作,其实就是一个,只要舍得花钱,就可以买通原证监会和财政部等其他管理层的官员,使得政策朝自己期望的方向走,从而赚得不清不楚 与国债327事件同时期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也曾经推出过几个国债期货品种,因为当时交易量小,交易所的国债部主管就找来几个同学,说我们先开个局,就象打麻将一样,张三李四你们两个的公司做多,王五赵六你们几个的公司做空,将交易做得活跃一些,然后将别人诱惑进来,当被骗参与的人多了之后,我们这五个人就一起联手做多,将所有参与近来的其他圈外人的保证金全部吃进我们的腰包。。。。。。;果然,发起的那几个人后来每人都赚了几千万,逃到国外,后又回来,买别墅开公司,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所以,在深圳的证券圈内,许多人热衷于打桥牌和搓麻将而懒于研究行业和上市公司,因为所有赚钱的方式都是他们这些圈内人设的”----骗人骗钱的圈套,就等着局外人和圈外人来钻圈套,去调研和考察上市公司有个屁用!?

后来中经开在长虹转配股违规上市中又故伎重演,赚了很多钱,后来中国证券市场的几个大系如涌金系的魏东东欧系金信系汉龙系的成长发展都与长虹转配股违规上市获取暴利有关。。。。。。 这就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黑幕。。。。。所以我说中国证券市场本来就是一个大骗局!国外期货市场操纵的案例分析

(十四)国外期货市场逼仓事件

西方发达国家期货市场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有着成熟的监管体系,但期货操纵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期货市场发展早期世纪逼仓者哈钦森对小麦期货的成功逼仓,1971Cargill公司被诉操纵19635月的玉米期货合约,1979——1980年美国亨特兄弟操纵白银期货案,1991 ——1996年日本住友公司操纵LME铜期货案等等。 1 期货市场发展早期的逼仓事件

期货市场的操纵行为主要表现为逼仓,逼仓一般出现在可交割的现货量不大的情况下。此时,逼仓者是市场中的买方,它既拥有大量的现货部位又拥有大量的期货部位。这样,可以使没有现货的空方或卖方在进入交割月以后只好以较高价格平掉自己的部位,因此,期货价格一般会偏离现货价格较远。

19世纪是商品期货操纵者的黄金时期,那时,交易所制定的交易规则非常自由,没有对持仓量进行限制,董事会也没有对投机者进行有力的监督。因此,历史记载的操纵事件只是发生在大巨头中间的争夺,基本上交易所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制止逼仓的企图。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一直缺乏关于那个时代大户活动的细节、价格波动及其它市场活动的详细记录,也没有与现货供给、需求相关的记载,更不会有监管者对操纵行为进行控制的记录。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在这段时期发生的逼仓及操纵事件,无论成功与否,对后来制订监管立法的过程非常重要。仔细分析19世纪发生的有代表性的操纵事件,我们从中可以发现最初监管立法的思想来源,分析这些案例可以为交易所应对这类逼仓及操纵行为提供立法支持。可以这样说,这段时期的操纵事件,在多头与空头的力量博弈下,推动了期货监管立法的产生及随之而来的法规调整。 11866年本杰明·P·哈钦森对芝加哥小麦期货市场的操纵。 本杰明·P·哈钦森是第一个企图操纵期货市场的人,他的目标是对18668月的玉米期货市场进行逼仓。得益于每周农作物产量的预测,1866 5月和6月,他在谷物类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积累了大量的多头仓位。此时,据说小麦的购入成本是0.88美元/蒲式耳。到了8月份,受伊利诺斯州、爱荷华州及毗邻芝加哥的其它州的每周作物报告影响,小麦价格迅速上扬。84日,小麦合约报价0.90——0.92美元/蒲式耳。818日,哈钦森的交割要求使小麦的价格上涨到1.85——1.87美元/蒲式耳,空头损失惨重。

这起逼仓事件和随后发生的其它逼仓事件,促使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决定禁止这种行为。他们第一次给逼仓下了定义,认为逼仓是这样一种行为:订立购买商品的合约,然后采取手段使卖方不能履行合约,从而向卖方逼取钱财。他们认为,这种交易是不正当的、带有欺诈性的,并且宣布:任何参与这种行为的CBOT会员将会被开除。但是,这个声明对于随后的一些投机者的行为没有起到任何威慑作用。在利益的驱使下,尽管有些逼仓行为没有成功,投机者还是想方设法地实现他们操纵市场的企图。 21872年约翰·里昂对芝加哥小麦期货的失败逼仓。 1871106日,一场举世震惊的大火,芝加哥大火摧毁了芝加哥城的大半个城市。芝加哥17CBOT认可的交割仓库中有6个被烧毁,大大地减少了芝加哥的小麦库存。小麦库存从800万蒲式耳减少到550万蒲式耳。在此情况下,主要的小麦商约翰·里昂感觉到这是一次很好的逼仓机会。一次,他和一名谷物交易商休·马赫以及CBOT的另一名中间商F·J·戴蒙德结成联盟。

1872年春天,这群投机者开始买进小麦的现货和期货。整个春季,小麦的价格持续上涨。到了7月初,8月合约已经卖到每蒲式耳1.16—— 1.18美元;7月底,价格上涨到1.35美元/蒲式耳。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谷物大量地涌入芝加哥。7月初,每天运进14000蒲式耳。到了8月的第一个星期,每天运进27000蒲式耳。85日,芝加哥又发生了一次大火,烧毁了剩余的一个交割仓库——“爱荷华仓库,进而使芝加哥的小麦库存再次减少了 30万蒲式耳。此外,政府公布的关于坏天气的报告也助长了谣言。报告说:新作物将会成熟得很晚,赶不上8月份合约的交割。所有这些消息都意味着市场上存在超买的压力,导致了810日的合约价格达到了1.50美元/蒲式耳,15日价格又升至1.61美元/蒲式耳。此时,操纵行为也达到了顶点。

芝加哥市场上如此高的价格促使农场主们加快收割。据称,他们通过铁路运来一种手提灯,使农场在晚上也能进行收割。同时,交易商也通过铁路向芝加哥运进了大量的小麦。在8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每天运到芝加哥75000蒲式耳的小麦,到了19日,就是令人大为震惊的每天17XXXX8月,芝加哥的小麦价格太高了,以致货主把小麦从布法罗运回到芝加哥卖给里昂都是明智之举。

事实上,里昂为了使他的逼仓成功,必须把价格保持在一个高水平,因此,也不得不大量买进不断运进的芝加哥小麦。但是,持续运进的芝加哥小麦数量大大超过了他的预期和他的承受能力。他不得不向当地银行借更多的钱。然而,芝加哥银行不愿意再借给他额外的钱

了。此外,在芝加哥大火后新建的仓库也开始投入使用。据估计,仓储量增加到1000万蒲式耳,比1871年大火之前还要多出XXXX年本杰明·P·哈钦森对芝加哥小麦期货的成功逼仓。 在一次次的成功逼仓后,本杰明·P·哈钦森成为19世纪逼仓时代的象征,并受到其它投机者的尊敬。人们给他起了个昵称,叫作老哈钦 1888年春天,他开始买进小麦现货和9月份交割的期货合约。据估计,他的平均购入成本在每蒲式耳0.87——0.88美元。老哈钦控制了芝加哥小麦储存量的绝大部分,那时,芝加哥小麦的仓储量大约在1500万蒲式耳。老哈钦的买盘被一群专业交易商接下了。这些交易商每个作物年的年初卖空,希望在收割季节的价格下降会让他们的空头平仓获利。这样一来,9月小麦期货市场很快变成了老哈钦和空头们的多空战场

直到8月份,小麦的价格还在0.90美元/蒲式耳左右平稳运行。但是,一场严重霜冻的报告传到了芝加哥市场——这场霜冻摧毁了西北部地区的大部分收成。此时,欧洲作物的短缺大概有14000万蒲式耳之多,同时,对老哈钦拥有小麦的大量需求也导致价格的持续上涨。922日,价格突破了1美元的重要心理支撑点。然而,空方还在持续地卖空,希望哈钦森没有能力吸收小麦供应量的持续增加而撤退,最终让价格跌下去。但是,老哈钦不停地买进小麦及合约。

927日(9月合约到期的前三天),9月期货合约开盘1.05美元,当天很快涨到1.28美元。一些小空头很恐慌,他们乞求老哈钦卖给他们一些合约。老哈钦对市场的影响力达到了最大,他决定以1.25美元的价格卖给空头们12.5万蒲式耳小麦。当时,他有能力给期货合约制定任何价格。 928日,他把合约价格定在1.50美元,但是最大的多头拒绝交割。转天(最后一个交易日),他把价格定在2.00美元,并成为交割价。估计老哈钦接受了100万蒲式耳的小麦交割,还有100万蒲式耳的交割违约。除去平均的买入成本,老哈钦在这场战斗中净赚150万美元。

显然,老哈钦预测到小麦的短缺,并从中获利。他知道芝加哥的小麦库存很少,并长期控制了芝加哥有限的小麦库存,足以从空头那里榨取价格在1.00美元/蒲式耳以上的垄断收入。芝加哥小麦的价格在几天内被严重扭曲,逼仓成功了,空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损失惨重。

41909年詹姆斯·A·帕滕被指控操纵小麦市场。 历史上的詹姆斯·A·帕滕作为一名商人和投资者而不是投机者,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他经常被称为小麦之王。在詹姆斯·E·波义耳1929年写的《芝加哥交易所兴衰史》中曾这样评价过詹姆斯·A·帕滕:他是19世纪末、XXXX5月的小麦期货市场进行逼仓,但事实并非如此。 帕滕从19077月开始积累小麦,在作物连续短缺、出口需求很大的条件下保持多头部位。小麦现货的价格从19087月的0.85—— 0.90美元/蒲式耳上升到19095月初的1.44美元/蒲式耳,525日为1.50美元/蒲式耳。61日,现货价格为1.55美元/蒲式耳,在 6月中旬,上升到1.55——1.60美元/蒲式耳的范围。这时,有人指责帕滕操纵了5月的

玉米期货,理由是交割前帕滕控制了过多的小麦现货并造成价格的持续上涨。帕滕的回答是,虽然他持有大量的小麦现货,但是小麦价格的上升与他无关,较高的价格是由基本的供求力量决定的。

现在看来,帕滕并没有进行逼仓的行为。主要的理由是,6月期货合约的价格高于5月期货的价格,而且1909年确实是欧洲作物短缺的一年,美国的作物价格因此也大大提高。对于帕滕而言,他只是利用可得的信息提前积累了大量的现货,最关键的是,价格的扭曲与他无关。

从这些早期期货市场操纵的典型例子可以看出,当时所谓的操纵就是大巨头之间的多空争夺,争夺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对交易产品基本面的了解和拥有足够多的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期货交易市场不断规范,交易产品价格扭曲的频率在降低,逼仓成功的次数在下降,交易所对操纵行为的控制和监管也不断加强。为了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制止操纵行为的立法也出台了。

(十五)强平郑麦再现期货泥沼 稽查乏力痛失发展良机

在当前的市场情况下,管理层肯定不会再提发展,而要偏重规范化。证监会一位高级官员告诉记者

久违了,强制平仓。

829日,中国最大的期货交易市场之一郑州商品交易所。硬冬麦WT309合约连续第七天跌停,郑州商品交易所终于发出了强制平仓通知。

对期货业界来说,强制平仓既熟悉又陌生。在中国期货市场在一片混乱中发展的年代,强制平仓事件屡见不鲜;而自XXXX年全行业结束清理整顿以后,数年间,强制平仓再无一例。

强制平仓,简单地说,是由市场管理当局强行介入,提前宣布部分交易者的交易结束,部分交易双方按强制平仓当天的价格平仓出局。交易双方此前在市场中发生的交易行为,被强行中断,而所有损失则由投资者自己承担。 强制平仓,是一个市场失败的最清楚不过的证明:所有强制平仓事件都是因为市场已经完全失控,失控之时或之前通常都伴之以猖獗的市场操纵行为,而市场管理者及行业监管者之无能,亦就此暴露无遗。

时隔两年,又见强制平仓,中国的期货市场一如往昔。未来将何去何从?交易实际上在829日结束了

郑州商品交易829日的通知对此次强制平仓作如下要求:需要平仓的空头持仓数量(指看跌的投资者所持的抛空合约),为828日闭市后该投资者WT309合约的空头总持仓量减去828日前该投资者持有的硬麦仓单数量、入库量和在途发运量的总和。简单地说就是要求所有无仓单(进入交割仓库的现货单据)的空头投资者平仓。

当天,市场交易量大增,从前几天的几百手增加到2万余手,增加数十倍。

硬冬麦WT309合约是以二等硬冬白小麦作为交易主体,在XXXX9月进行交割的合约。按照郑州商品交易所的规定,这个品种实行滚动交割,从 91日到922日都可以进行交割,922日为最后交易日。市场人士粗略估算,参与该合约交易的多头(指看涨的投资者)在七个跌停板中的损失在1亿元以上。

如果不是强制平仓,多头的损失将会更大。在临近交割期时,交易品种的期货价格通常会向现货市场价格看齐,而在连续跌停之前,WT309合约的价格已经远远高出现货价格。空头挟此势而来,所以跌势异常凶猛。

WT309合约从XXXX63日开始交易,行情一直小幅上涨,一年来涨幅巨大,从去年的每吨1XXXX8XXXX年产

量达到1亿吨左右,现货充裕。因为期货价格严重背离现货价格,必然招致大量的现货商进行套期保值参与交割。到822日,郑州商品交易所WT309合约的注册仓单加上有效预报仓单达61万吨,WT309合约的连续跌停板即始自当日。

825日,郑交所发出通知,宣布WT309合约交易发生异常,可能导致交割危机。交易所规定825日收市后,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 2%828日闭市后,郑州商品交易所召开理事会,决定829日闭市后对WT309合约采取强行平仓措施。829日一开市,市场出现了第七个跌停板,跌至每吨1332元,当日成交22528手,市场持仓为96272手,单向仓单约为40多万吨。

交易所强制平仓,说明已经看到多头肯定会弃仓,也就是不接货;如果这时不强制平仓,等到多头资金在零线以下时(也就是所谓的爆仓),交易所就必须要动用风险准备金,一位资深期货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个合约的交易实际上在829日就结束了。

在郑交所出台强制平仓措施之时,WT309合约价格为1332元,而现货市场上的价格为每吨1XXXX年、1998年对期货市场两次清理整顿后,期货市场在市场份额极度萎缩的同时,宣告了清理整顿的结束。XXXX年,随着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字样在十五计划纲要中的出现,期货市场开始出现明显的恢复增长。

一组很典型的数字是,全国期货市场的成交金额从1995年高峰时期的10.05万亿元逐年滑落,1996年成交8.41万亿元、1997年成交 6.05万亿元、1998年成交3.78万亿元、1999年成交2.23万亿元、XXXX年成交1.6万亿元,XXXX年成交3.01万亿元,XXXX年成交3.95万亿元。

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XXXX年上半年,全国期货市场交易金额达到4.33万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上半年全国期货经纪业代理交易总额为4.27万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90%,是去年全年的111%

可惜的是,数字只能显示扩张速度,不能显示质量。在此期间,期货市场风波不断,显示出两次清理整顿并未去除市场内在的痼疾。

——大连大豆期货3XXXX6月,大连大豆期货3XXXX5月进行交割的期货合约)摘牌,当时这个合约创下了76.5万吨的巨量实物交割。这个数字极为惊人,因为按照5月合约最终交割结算价每吨2244元计算,多方为了接下这 76.5万吨大豆,至少动用资金16亿元——对于当时全年资金量仅为50亿元的市场来说,这占用了相当于市场1/3的资金量。

就在大连大豆3XXXX年初,国内海口地区天胶价格只是每吨6500元,上海期货交易所的0305合约从XXXX年底的每吨10970元起步,到春节前的1 29日,已攻克13000元大关,并在13000元左右与空方开展了一轮规模庞大的扩仓战。217日,期现价格双双突破每吨14000元大关。其中 306合约伴在持仓激增的情况下于43日创下了新高16195元。

期价维持在高位,对空方来说,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交货。期交所指定交割库的天胶库存日渐增大,从222日到44日,库存从30538吨急剧增加到72340吨。

44日,多头终于遭遇滑铁卢。天胶期货全线跌停,由于这是第一个停板,按规则是3%7日,停板幅度扩大为6%,但收盘时仍旧封死在跌停板上;8日,停板幅度还是6%,结果,304305306三个合约还是跌停板;9日,期交所宣布304305306三个合约暂停交易一天,并在当天收盘后宣布次日恢复交易,但停板幅度放宽至10%,保证金按XXXX4月,上海期货交易所共成交各类合约777万手,成交金额5151亿元,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2%。而多方在最后交割时动用了十几亿元的资金用于接货,粗略估算多方的损失可能达到数亿元。

市场上不断出现的各种风波说明,XXXX年结束的对期货市场的清理整顿,只解决了市场上的表面问题。一位期货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期市此前常见的市场操纵、逼仓等现象之所以一度消失,可能仅仅是因为期市在此期间过于萎缩,但引发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没有解决 分仓与逼仓

为什么中国期货市场恶性事件如此频繁发生? 大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郭晓利曾经撰文表示:由于期市交易判断的不确定性,价格的变化经常表现为上下振荡,甚至有时会与现货价发生大幅偏离。这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受期货交易运行机制的影响和市场规律的约束,当期货合约进入交割阶段,只要有公平、公正的交割制度,市场的力量一般都会使期价回归到当时现货价的水平。真实的价格是市场本身产生的,不是行政干预、人为指定形成的,更不是多空资金较量的结果。郭晓利说。 但是,在中国期货市场中,广泛存在着的,正是系统性的市场操纵行为。从一年来发生的大连大豆325合约事件、上海期交所天然胶事件及郑交所 WT309合约事件看,最简单和最常用的办法,就是通过分仓逃避交易所的监管,以操纵价格;而在进入交割月份后,通过逼仓”(包括多逼空和空逼多) 获取巨额利润。 各个交易所都有关于限仓的规定。一般都是根据不同期货品种的具体情况,分别确定每一品种每一月份合约的限仓数额,同时,某一月份合约在其交易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分别适用不同的限仓数额,进入交割月份的合约限仓数额从严控制;此外还采用限制会员持仓和限制投资者持仓相结合的办法。对于经纪会员,交易所还根据经纪会员的净资产和经营情况调整其持仓限额。

比如天然胶合约,单向计算的限仓规定是:合约挂牌至交割月前第二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经纪会员的限仓比例为15%,非经纪会员的限仓比例为 10%,投资者的限仓比例为5%;而在交割月前第一月,经纪会员的持仓在5000手以下,非经纪会员的持仓在1500手以下,投资者的持仓在300手以下;进入交割月份,经纪会员的持仓在1500手以下,非经纪会员的持仓在250手以下,投资者的持仓在100手以下。

这些做法的本意是防止大户操纵,同时防止风险过于集中。但是从实际情况看,限仓规定实际形同虚设。市场上操作的庄家不论真正持仓多大,从未被发现超仓——庄家对限仓规则已研究得很透,分仓早已到位。中粮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旭波就曾告诉记者: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在分仓。

中国饲料集团公司总经理刘晓雨告诉记者:大户分仓的关键,一是资金划转,大量的资金从一个席位划到另一个席位,从一个账户划到另一个账户;一是使用大量的自然人名义开户。解决办法应针锋相对,第一,禁止席位间、账户间划转资金,使庄家资金调动困难;第二,凡以自然人名义开户,入金只能是现金,不得以支票、汇票等入金——这可能是一个过于激进的建议。

于旭波则认为应建立客户身份确认制度,包括大户登记制度。目前的大户登记制度是按照席位,会员来划分的,客户的真实身份无法确认。他说。

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分仓并不罕见。很多客户为了自身投资的隐秘而分仓,但通常都需要向监管部门报告;当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波动时,监管部门有权首先调查分仓者的交易情况,

并要求其对相关交易作出解释。很显然,国际成熟的期货市场虽然允许分仓,但绝不允许通过分仓这种手段操纵市场。

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部的一位人士表示:监管层即使允许分仓,但也不会允许操纵市场。现在的问题就在这里,很多庄家打着国际惯例的幌子,操纵市场价格。除了分仓以外,庄家操纵市场,都要打交割的主意。

期货市场创立初期,交易者普遍怕接货,货稍多一点价格就会暴跌。后来有聪明的庄家发现,一些小品种期货的实物总共也没有多少货,仓单是可以拿来的,当庄家控制了绝大部分仓单之后,就具有了左右行情、呼风唤雨的能量,一时之间,多逼空大为盛行,清理整顿之前有很多这样的案例。亚洲金融危机后,商品市场陷入连续几年熊市,又有庄家使出用大量现货压盘子的招数,甚至以低于购进价的价格交割,迫使多头认输,从虚盘上大赚其钱。

XXXX年以来,多逼空开始回潮。特别是大连大豆5月合约的巨量交割成功之后,多逼空的手法更得到市场认同

某些热炒的期货品种实际已经变成了一个通道,一位期货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接货的人根本不是生产商,也不用担心货卖不出去,中间商就会找上来,一般的惯例是低于交割价格100元卖给实际的生产商。虽然付出这块成本,但与多逼空或空逼多在虚盘上所获得的利润相比,庄家仍有暴利。这在业内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中国饲料集团公司总经理刘晓雨亦对记者表示对市场上多起巨额交割之不理解。至少我们可以不提发展这个概念” “期货市场如果再这样下去,再一次清理整顿很难避免。中国证监会一位高级官员告诉本刊记者。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今年4月份发生上海期交所天然胶事件后,曾有一份内参报至高层,力数天然胶市场的过度投机,这份内参使决策者对于期货市场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

但是,尽管是期货业监管当局,监管者竟存在着强烈的无力感。这个市场存在的问题太多,监管、市场结构、交易规则、投资者等几乎每个方面都存在问题,不过现在搞不清楚最关键的部分在哪里,或者说,不知道突破口在哪里。一位证监会期货部官员告诉记者,没有形成共识。

而在监管层面,虽然期市数次风波背后当不乏种种违规行为,但无论是公开的还是记者采访中所知,都没有发现监管机关强力稽查的动作。

据记者了解,在中国证监会内部,调查一件违法违规的案件一般需要由业务部门提出,同时把相关资料转至稽查局,由稽查局立案审查。市场操纵的案件一般由证监会稽查二局负责。但来自稽查二局期货处的信息显示,中国证监会迄今为止没有对操纵期货市场的案件进行立案调查,仅稽查一局(负责公司内部违法交易)期货处针对上市公司东北高速挪用信贷资金参与期货交易有一宗立案。

调查期货市场违规事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证监会期货部的一位官员告诉记者。 另一方面,在监管上应当发挥重大作用的期货交易所,亦屡被认为存在利益冲突。交易所为了保持市场的活跃,对违法违规行为时常睁一眼闭一眼。中国饲料集团公司总经理刘晓雨说。活跃的市场能够给期货交易所带来滚滚利润,在巨大的利益驱动面前,并不是每一个期交所都能平衡自身的位置。 刘晓雨认为,交易所出台调查大户持仓和资金来源等举措之时,往往只是因为庄家作风过于剽悍,从而威胁到交易所利益。即便如此,这类做法往往限于迫使庄家让出一部分利益,既不会深入到彻查违规,也无法从制度上杜绝违规的发生,只是使价格行情产生短时间的改变。事毕则风平浪静,一切如故,而下一轮博弈即开始酝酿。

对此期货业的乱局,证监当局准备有何作为?清醒的人士知道,如果不能澄清现状,至少不应当使其进一步扩展。在当前的市场情况下,管理层肯定不会再提发展,而要向规范

化偏重。证监会一位高级官员告诉记者,现在我们至少可以不提发展这个概念。(十六)XXXX年强麦709合约事件 背景

在历经了近五年没有新品种推出的沉默等待之后,中国期货市场终于在2003年批准上市的新品种,交易代码为WS的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合约将正式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业内曾普遍乐观地认为,上市优质强筋小麦在促进农业生产、推动郑州乃至全国期货市场发展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996年,由于出现了粳米风波327国债期货事件苏州红小豆风波胶合板事件广联豆粕事件海南咖啡事件,中国期货市场再次进行清理整顿,交易所从15家减至3家,交易品种从35个减少到12个。随后几年,期货交易一度陷入低迷,其中,品种资源严重不足更是困扰着期货市场的发展。 郑商所推出的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合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由政府批准并推出的第一个新品种。XXXX年1月9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同意郑商所推出优质强筋小麦期货;2月26日,郑商所第五届会员大会产生的第五届理事会,审议了优质强筋小麦合约设计及有关规定,一致认为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建议尽快上市交易。郑商所根据理事会建议,将XXXX年3月28日定为优质强筋小麦期货挂盘日。

据当时郑商所负责人介绍,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合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在交易、交割等方面尽量与普通小麦一致,在升贴水、交割检验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充分体现品种特性。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中没有普通小麦硬质率要求,在交割制度方面,优质强筋小麦的设计充分体现放开交割的原则。

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郑商所推出的优质强筋小麦期货仍属其原有的品种,不过,对于一个5年没有新品种问世的市场来讲,确是一次突破,市场对它寄予厚望,它能否激活整个小麦期货交易是市场人士十分关心的问题。 业内很乐观地认为,中国期货市场尤其是郑州市场的发展受到了品种资源严重不足的困扰,因此,这一品种的上市交易,标志着中国在稳步发展期货市场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上市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在促进中国的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1997年到1999年,郑商所得益于其活跃的绿豆交易,年最高交易额达2万亿元,占全国半壁江山,在三家商品交易所中一直稳坐头把交椅。绿豆期货沉寂之后,郑商所开始走下坡路,去年亏损1785万元,交易额仅仅占整个市场的5.7%。

该所任命了总经理,新任总经理王献立也是期货业界的老人,他于1994年调至郑商所工作,曾任纪委书记,在第二任总经理李守堂被免职后,他任副总经理并主持工作。此次他被中国证监会提升为郑商所党委书记兼总经理,充分说明郑商所近两年的工作得到中国证监会的肯定。而提到王献立的为人,业界人士都异口同声:为人十分谨慎,工作很是严谨

时光如梭,从XXXX年正式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到XXXX6月间,已经整整4年,值得庆幸的是,这个品种还没有象郑交所其他品种如此短熟夭折。 XXXX5月强筋小麦期货5月合约收于15XXXX年我国小麦迎来了历史上有一个大丰收年。河南在连续3年粮食大丰收的基础上,XXXX年夏粮生产再创新高:夏粮总产594亿斤,比上年增产23亿斤,增长4%;单产774.6斤,增长3%,总产、单产连续4年创历史新高。

709合约强麦自XXXX4月以来,一直向小麦市场价逐步靠拢。 XXXX628日上午临近收盘前,强麦709突然启动拉升,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期价从1735

附近急剧拉抬到1780,创强麦自上市以来的单位时间最剧烈升幅。

XXXX712日强麦709再次演绎XXXX628日的快速拉抬手法,数分钟内,期价从1780附近急剧拉抬到1830附近。期价已经高出现价300多元,人心惶惶,是逼空?还是机构期望在预期高价购买9月小麦?一时间传说纷纭。

XXXX716日至18日持续震荡拉升,期价达到1848高点。

XXXX719日郑交所发出紧急通告,并在第一时间报送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部。

根据《郑州商品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郑州商品交易所理事会批准和中国证监会备案,现将浙江永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中粮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广发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格林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河南万达期货经纪有限公司、长城伟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浙江新世纪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云晨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限仓数额调整

一、浙江永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强麦、棉花、白糖、精对苯二甲酸业务增数的限仓增额系数分别调整为1.000.251.000.50

二、中粮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强麦、棉花、白糖业务增数的限仓增额系数分别调整为0.250.251.00

三、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强麦、棉花、白糖、精对苯二甲酸业务增数的限仓增额系数分别调整为1.000.501.000.25

四、广发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强麦、白糖业务增数的限仓增额系数分别调整为1.001.00 五、格林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强麦、棉花、白糖业务增数的限仓增额系数分别调整为0.500.501.00 六、河南万达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强麦、白糖业务增数的限仓增额系数分别调整为1.001.00 七、长城伟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浙江新世纪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云晨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白糖业务增数的限仓增额系数分别调整为1.001.000.75

八、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中粮期货经纪有限公司、长城伟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硬麦、强麦、棉花、白糖、精对苯二甲酸和菜籽油限仓数额的信用增数为 0.40;浙江新世纪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云晨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白糖限仓数额的信用增数为0.40;广发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硬麦、强麦、棉花、白糖、精对苯二甲酸和菜籽油限仓数额的信用增数为0.50;浙江永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格林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硬麦、强麦、棉花、白糖、精对苯二甲酸和菜籽油限仓数额的信用增数为1.00 九、本次持仓限额的调整只针对经纪公司持仓总额,其投资者持仓仍按照规则规定持仓限额执行。

十、本次调整的适用期限为XXXX721日至XXXX1XXXX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3.2%,其中6月份CPI同比上涨了4.4% 李晓超在发布会上指出,当前流动性过剩仍较突出,房屋销售价格还在上涨,股票指数在波动的情况下,一旦食品价格上涨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出现以房屋销售价格的叠加及其相互的作用,存在着引发价格上涨的风险。。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其字里行间已透出阵阵杀气。。。。。。 XXXX7XXXX730日。。。(待读)

附近急剧拉抬到1780,创强麦自上市以来的单位时间最剧烈升幅。

XXXX712日强麦709再次演绎XXXX628日的快速拉抬手法,数分钟内,期价从1780附近急剧拉抬到1830附近。期价已经高出现价300多元,人心惶惶,是逼空?还是机构期望在预期高价购买9月小麦?一时间传说纷纭。

XXXX716日至18日持续震荡拉升,期价达到1848高点。

XXXX719日郑交所发出紧急通告,并在第一时间报送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部。

根据《郑州商品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郑州商品交易所理事会批准和中国证监会备案,现将浙江永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中粮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广发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格林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河南万达期货经纪有限公司、长城伟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浙江新世纪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云晨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限仓数额调整

一、浙江永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强麦、棉花、白糖、精对苯二甲酸业务增数的限仓增额系数分别调整为1.000.251.000.50

二、中粮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强麦、棉花、白糖业务增数的限仓增额系数分别调整为0.250.251.00

三、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强麦、棉花、白糖、精对苯二甲酸业务增数的限仓增额系数分别调整为1.000.501.000.25

四、广发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强麦、白糖业务增数的限仓增额系数分别调整为1.001.00 五、格林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强麦、棉花、白糖业务增数的限仓增额系数分别调整为0.500.501.00 六、河南万达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强麦、白糖业务增数的限仓增额系数分别调整为1.001.00 七、长城伟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浙江新世纪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云晨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白糖业务增数的限仓增额系数分别调整为1.001.000.75

八、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中粮期货经纪有限公司、长城伟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硬麦、强麦、棉花、白糖、精对苯二甲酸和菜籽油限仓数额的信用增数为 0.40;浙江新世纪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云晨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白糖限仓数额的信用增数为0.40;广发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硬麦、强麦、棉花、白糖、精对苯二甲酸和菜籽油限仓数额的信用增数为0.50;浙江永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格林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硬麦、强麦、棉花、白糖、精对苯二甲酸和菜籽油限仓数额的信用增数为1.00 九、本次持仓限额的调整只针对经纪公司持仓总额,其投资者持仓仍按照规则规定持仓限额执行。

十、本次调整的适用期限为XXXX721日至XXXX1XXXX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3.2%,其中6月份CPI同比上涨了4.4% 李晓超在发布会上指出,当前流动性过剩仍较突出,房屋销售价格还在上涨,股票指数在波动的情况下,一旦食品价格上涨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出现以房屋销售价格的叠加及其相互的作用,存在着引发价格上涨的风险。。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其字里行间已透出阵阵杀气。。。。。。 XXXX7XXXX730日。。。(待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35f0a865d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2.html

《商品期货逼仓案例分析(近XXXX国内外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