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谋篇布局”

发布时间:2020-11-23 08:10: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散文阅读之“谋篇布局”导学案】

耳边杜鹃啼

罗琅 午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醒的时间无定时。近来醒 来常听见悲切鸟啼,像贺铸词《忆秦城》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唐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年年二 月起,它的凄厉悲切的啼声,时近时远。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树林,那一片 树林,晨昏可听到各种鸟鸣,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鸣叫,夜 半鹃啼大概也发自那里。

据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 三月份姹紫嫣红的 “山踟蹰” ,有人叫“映山红” , 更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传说是因杜鹃啼叫吐血亡后,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 杜鹃鸟开始啼叫, 正是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 像现在已四月立夏, 我在浅水 湾头,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自山边。看来花虽已谢而鸟未亡,可见啼 血化花只是美丽的附会。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 是不值得恭维的,据说它不自己营巢, 产卵在地上, 等到其它鸟类出去觅食, 剩下空巢, 它就把卵统统放进别人巢中, 等别的鸟代它 孵育。这自然不是一位好母亲所为。 想来小鸟孵出来后, 可能还要别人代它喂养 到毛翼丰满,能自行觅食为止。这鸟比起乌鸦燕子的母性,显得不负责任,好在 它能整天悲悲切切却引人同情, 所以有说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 使“蜀人悲子鹃 鸟鸣”哩!

据说逆旅中的游子, 听到这种啼声,常常动起思家归心, 唐代无名氏《杂诗》 云: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有家归不得时,整天却听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心中的烦躁牵挂之情 可以想象。杜鹃啼声凄厉悲切, 古今公认, 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 附会。有人听出它是“姑姑,姑姑”,也有人听出是“姑乎,姑乎”,而潮州人 则听出是“姑虎,姑虎”,且凭这啼声, 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叫做 《姑嫂鸟》 , 潮州家喻户晓,还在舞台演出。

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 到了端午便过时, 杨梅开花在初春, 也正是杜鹃启 啼之时,传说有姑嫂两人善于绣花,工艺精湛,能亲见之花均被绣尽,唯独未见 杨梅花的样貌,而杨梅开花在夜间,开完便谢,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封建时代 的妇女三步不出闺门, 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梅开花为憾, 于是相议于月明之 夜,结伴离家到杨梅林中观赏杨梅花开的形状, 准备把它绣出来。 当她们到杨梅 林时,遇见一只老虎,嫂子惊得昏了过去, 及醒来,不见小姑。于是一路呼唤“姑 姑,姑姑”,后来叫的精疲力竭,发现小姑的鞋子,知为虎所噬,于是啼叫“姑 姑”变成“姑虎,姑虎”,因怕回去婆家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 每年杨梅花开时即开始呼叫,一直要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

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一种鸟有这样那样 的传说,自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事。 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 故事同环 境、时间相结合,可以编成动人的作品。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一样 可以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甚至读到前人写的诗词时, 我们同情其故事, 就自然忘记了这种鸟的恶行止, 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 奇。人们也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 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 杜鹃这种鸟 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

20、文章用了较大的篇幅叙述“姑嫂鸟”的故事,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 分)

21、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4 分)

22、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 加以探究。( 6 分)

试题答案:

20、(评分意见:①②各 2 分)①相对于诗词、传说的片段引用,“姑嫂鸟” 这一民间故事则为完整叙述,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增添了杜鹃鸟传说的美好 意义;②“姑嫂鸟”的故事,还为下文的议论作了铺垫。

21、(评分意见:①②各 2 分)①文章以“杜鹃啼”为线索,将杜鹃啼叫的时 间,杜鹃啼叫的悲切状况,以及杜鹃鸟啼叫声的附会情况结合起来;②文章以 “杜鹃啼”统帅文中引用的诗词和传说故事,将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2、(评分意见:角度选择合理,观点明确占 2 分;探究结合文本内容,有理 有据,有层次有条理占 4 分)。

答案示例一:文学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 恭维的凡鸟,但在文学中却发生了变化。文章引用贺铸词《忆秦城》句“梨花 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和唐人诗句“杜鹃枝上月三更”,烘托了杜鹃鸟啼 叫的凄美。啼血化花的传说,用杜鹃花的美丽衬托了杜鹃鸟的美好。杜宇望帝 和“姑嫂鸟”的传说,则赋予杜鹃鸟道德和情感意义。上述诗词和传说,赋予 了杜鹃鸟美好外形和高尚品格,美化了杜鹃鸟。把不无恶名的凡鸟提升为具有 美好色彩的文学形象,显示了文学的力量。

答案示例二:杜鹃鸟已成为中国文学中表达思归之情的符号。杜鹃鸟的文 学形象总是或隐或显地与“不如归去”的啼鸣声联系在一起。古往今来,大量 的文学作品经常用杜鹃鸟啼来表达思归之情。比如本文引用的唐人诗句“早是 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就鲜明地表现了这一点。即使在作者看来, 杜鹃鸟的叫声也表达了思归之情。可见,杜鹃鸟作为文学形象,已经成为中国 人表达思归之情的文学符号。

答案示例三:契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杜鹃鸟这一文学形象蕴 涵丰富:杜宇望帝的传说表达了爱国思想;“姑嫂鸟”的故事表现了求真求美 的理想;唐人诗句“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表达了思乡之情。 这些丰富意蕴,寄托着中国人对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追求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契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

陈俊峰

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而是一排水杉。在我居住的城市的东南,向天空高 高地一排直立着,高过了那些栗树、梧桐、刺槐和雪松。

两只鸟,我们权且可以称它们为山喜鹊吧,在早春里飞来。我以为我认识 它们,我以为它们是去年的那一对。 它们的巢还在, 也就是说它们原来的家还在。 经过了去冬的那场大雪,看上去好像亦然完好无损。而且,就一只鸟巢而言,及 其它的高度、支点、造型,都大抵可以称得经典。

两只鸟飞来, 先在空中盘查了一会, 停留在附近的一棵树上, 对去年的那只 鸟巢进行确认。 我不知道上帝赋予它们怎样的心灵提醒和暗示, 也不知道它们依 循了怎样的信息和气息, 能够从浩渺的远方, 准确地找到这一排杉树, 找到它们 的巢穴。我猜它们一定是要检查它们一冬没有居住的房子, 然后进行外墙的修补, 更是要把卧室重新装饰一新。 它们要在那里缠绵相拥、 谈论天气和诗歌、 生儿育 女,当然也要在那里抵御今年的地震、飓风、雷电和大雨。

很快,我发现我错了。那两只鸟并未干这些事情,它们选择了另一棵树,开 始建造和修筑一个新的巢。 循着我目光从左到右看过去, 如果去年的那个巢是在 第三棵水杉上,那么,它们选择的就是第五棵。

现在我似乎知道了, 这两只鸟不是去年的那两只鸟, 而应该是去年那两只鸟 的儿女吧。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它们怎肯 居住父母的旧巢呢。 它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 这是天然的风范; 只有人类 才会有不屑子孙,好吃懒做,在父辈的财富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鸟类不会。它 们担当不起上帝的指责和同类的嘲笑。

当然,建造一个家是复杂的、 艰难的。 我无法知道那两只鸟整个春天的辛勤 和劳苦,我只能通过它们飞翔忙碌的身影对它们进行判断和猜想。 就这样, 有一 天,我像是突然发现, 它们的家建好了。 一只巨大的鸟巢也像是突然从枝头上长 出来,和树完美地融成一体。 我能感觉到那巢的坚固和安稳, 也能想像到那卧室 的簇新和舒适。

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 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 年轻人的新巢建在 第五棵树上,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棵树上; 父母亲不在了, 高高树顶的旧居空着, 仿佛一个家族的图腾和标志; 从我的角度看去, 直立的杉树举着那只旧巢, 更像 是举着的一个祖宗的牌位。 那么, 这两只鸟选择在第五棵树建造自己的新家, 是 想虔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么。 那么,与之间隔一棵树的距离, 是不是 想和旧时的文化传统既不挨得太远, 又不挨得太近。它们在生命的繁衍和承续中, 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锐气和生活。

而我必须自觉离开了, 我要做的不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 而是能否进 行自身的反省, 包括我们对待美妙自然和可爱生灵的态度和行为。 旧巢和新巢都 建在树的高处,那几乎是树的梢顶了。它们未必不知道这要担当多么大的风险, 但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来自人类。因此它们把巢尽可能地建在高处, 建在梢顶,那是对人最明白无误的拒绝、痛斥和对峙。

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 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 不知是鸟类的天性 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

1.“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这句话在文中 的含义是什么?( 4 分)

2.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6分)

3 根据文意,请简析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 6 分)

4.文章最后写道:“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 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所 体现的作者的观点。( 6 分)

【答案】

1.表面写仰望鸟不住旧巢,不辞辛劳另筑新巢;实则表达了对鸟这一行为的 敬仰。敬仰之情尽管是在那天才突然萌生,但这一深重的感情好像贯穿了整 个春天。

2.文章以我观察两只鸟为线索,先写两只鸟寻找和放弃旧巢与我的观察和猜 测,再写两只鸟在旧巢不远不近处筑巢与我的观察和思考,最后写两只鸟把 巢建在树梢引发我对人类自身的反省。

3.既可守望父母的遗迹(祖宗的牌位),又与“文化传统”保持适当的距离。 体现出年青一代对属于自己的独立、信心、锐气和生活的追求。可以远离来 自人类的威胁。

4.1)用存疑的方式表达作者明确的观点:不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而是人类 的巨大痛苦。 (2)巨大痛苦源于人类不善待鸟类而招致鸟类的拒绝、痛斥和 对峙,作者因此既饱受良心的责备,又担心遭受自然的报复。( 3)主张人类 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启示人类应亲近自然,善待生灵。

【解析】 1.本题考查体会文本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的能力。该句在文章第 七段开头,关键词有以下几个:那天、整个春天、仰着脸。解答此题,可以 考虑以下问题:那天是哪天?发生了什么事情?仅仅是那一天,为什么要说 是“整个春天”?我为什么向他们仰着脸?仅仅是为了看看他们吗?分析这 几个问题,就可以发现,这句话有其表面意义(我仰望鸟不住旧巢,另筑新 巢),更有其深意(整个春天都在看鸟,就是在表达整个春天都对鸟充满了 敬仰)。

2.本题考查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本题考查的其实就 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我的观察两只鸟的行为就是文章的线索,全文都 是围绕它展开的。全文共有九段:①我居住的地方有一排水杉;②我以为这 两只鸟在寻找旧巢;③我猜测这两只鸟会修补、装饰旧巢;④我发现我错了 ——他们在另筑新巢;⑤鸟的行为引发了我的感慨和联想;⑥我对新巢的赞 美;⑦我对鸟筑新巢行为的思考和赞美;⑧面对鸟的行为,我的反省;⑨点 题,指出鸟巢是人类巨大的痛苦。

3.本题考查分析文本主要内容的能力。与题干有关的文本是第五、七、八段 分析这两段文字,可以发现,鸟在第五棵树梢顶筑巢,是因为“想虔诚守着 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因为“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锐气和 生活”,还因为“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来自人类”。

灯火 萧萧

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 生命是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 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 是一个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 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

在胡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小的时候们我们叫它番 仔油灯。番仔油和番仔火(火柴)一样,都是由洋人传来的。番仔油的味道呛鼻 难闻,打来的油通常都放在墙角不起眼的地方, 煤油灯缺油的时候才提出来添加, 小心翼翼的,一方面怕弄脏了衣物、桌子,一方面怕易燃的煤油引来祝融肆虐, 回禄嚣张①

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约十公分高的玻璃瓶,外围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 铅皮的盖子,中间钻一个小洞, 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 灯芯可以一直 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来, 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 昏黄摇曳的光芒, 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

深夜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根据古人促膝而谈,读一 点诗词,雅兴随之而起, 如果能翻阅几则聊斋, 或许更增加一些古奥之趣, 可惜, 当时年纪小,只认识李白的铁杵、王冕的荷花!

最温暖的当然不是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 少,祖孙两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 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 那是祖母无怨的爱, 无尽的心, 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 的画面进入、泛起

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 景仿佛剪烛西窗一般, 灯芯越烧越长, 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 光, 就更亮了!

煤油灯的火焰很容易将墙壁、屋梁熏黑,因此悬挂的地方一直是固定一处, 不随便改换,以免房子到处留下乌黑的油烟。

那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 夜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们过去。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 东西,拿得提着灯过去,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熄。不知你是否 记得我们家是土 埆厝?

风随时可以从破落的竹篾片之间随意进出, 风大的时候, 我们就得一手举灯, 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仿佛履薄的人,战战兢兢。

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 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 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

多少风与云吹送过去了,我们长大了,家里安装电灯了,刚开始,我们只要 无烛光的灯泡, 五烛光的亮度刚好模拟煤油灯的古意, 却免除了油烟的熏染、 风 动的闪烁,那样笃定而拘谨的五烛光灯泡,是我们使用电火的第一步。

此后,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的成长,日光灯一到,黄光从 此成为白光,那又更向前跨过了一步,这时,伴读的祖母早已回到天上去了,惨 白的日光灯下总觉得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 总觉得身边嘘寒问暖的声音就 这样沉寂了下去,我怅怅然在良好的灯光下写作。

继之而来的美术灯,霓虹灯,将我们的家、我们的城装扮得更美,耀眼、闪 烁的灯,增添了一些妖媚,每个家、每个众人进出的地方,都安装了无数的、千 奇百怪的灯,入夜以后的都市和乡村,比白天更多了一些新奇和眩惑。

有一次,我从华冈上望向台北,万家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喃喃自语 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四十年了,从摇曳昏黄的煤油灯下,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坐在讲求爱 眼照明的桌前, 如果祖母还在, 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我常有一个奇怪的想 法,在一个万灯闪亮的夜晚,陪祖母静静欣赏着一些光影缤纷!

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有删节)

1、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 分)

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3、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 分)

【答案参考】:

1.①寄托作者对童年时光生活的深切留恋和怀念;②使童年的生活图景更真实、 具体、生动,给人一身临其境的感受;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其他答案提示】( 1)现在已不多见,便于读者理解;( 2)凸现煤油灯动的 生命意义,( 3)为两个温暖的场景蓄势;( 4)与后文新奇、眩惑的灯火形成 对比,表现作者在煤油灯中寄托的对温暖的回忆。

2.1)①即使是普通的煤油灯,在贫困的年代里也是很宝贵的;②灯下的温暖 和苦读,是更值得珍惜的人生的宝贵财富。

2)①曾经拥有的灯下的温馨已经逝去,我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怅惘;②社 会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失去一些美好的东西。

3.第一问:①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②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构 成两种不同人称的相互交叉。

第二问:①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 达;②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一页的翻过

张承志

前年回草原时,以前羊群珠散草海的风景,被挖上了疮疤似的黑窟窿。原来 是承包了这片草原的一支采矿队, 挖开青草, 开出一个个采铜的土矿坑。 采矿坑 或是矩形的探槽,深数米;或是坑道,深不可测。

以前,牧民们讲述四周地名的时候, 总是带着神秘的语气。“有翡翠的地方” , 它既是牧民的古老家乡, 也是我插队的最初营地, 我自然也很喜欢这个地名。 谁 知古老地名是一种原罪,因为它招灾酿祸。

马驹在矿坑里摔断腿,掉队的羊被人盗走。前年发现,牧民兄嫂的神经已经 失衡,我也目击了游荡成群的闲汉,夜间轰鸣的载重卡车。黑洞愈挖愈多,南边 山坡一片疮痍。 采矿队每天用大拖拉机运水, 水井几近干涸, 在水草丰足的乌珠 穆沁罕见的水纠纷,终于出现了。人们争执时一片混乱。家家的狗都晕了,不知 该叫该咬。去年夏天再回草原,牧民兄嫂更加憔悴了,他们求救般地望着我,不 知所措。

在都市里,我们习惯了在可怕的喧嚣中,日复一日让双耳渐渐失聪,让眼球 终日充血,让心被扯出一根线。我们在大都市里,以憔悴换回存活,忘了安宁也 是自己的权利。

而北方的大草原则不同。 那里静谧得——据说能听见四十里外的一只獭子咳 嗽。草海的潮动能吞吸近在咫尺的声音,所以经常是当汽车一直开到鼻子下头, 才被人听见。

原来养牧五畜的游牧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费几千年时间渐渐凝结了自 己的传统。 他们享有几十里空阔的前庭, 又枕靠同样几十里空阔的腹地。 所以视 野里任何一星人影都为他们了解, 知道那是谁家的老人寻马找牛; 同样哪怕夜深 时分的一声响动也能为他们判断,意识到那是某某趁月色运草。

环境的巨变,安宁的打破,不仅是对一种千年未改的古老心理的压力,也是 对一种特殊能力的破坏——牧民们对自己不能判断感到慌乱。无力的感觉,是 从未有过的。

总之,享有纯粹而悠久的安宁,也许是游牧民的一项奢侈。相比都市,我们 愈感到它才是人的基本权利。不管怎样,安宁被打破了。

一连三年,每个夏季我都返回乌珠穆沁的草原,为的是在渴望的安静里休息 身心;没想到,却看够了历史翻页的实相。

第一年的富裕使我惊奇而满足。第二年门口就出现了闯入者;对来串门的采 矿队,我不知说什么才好。我只能叨叨些保护草场,心里却满是烦恼。我的安宁 也被毁了, 千里迢迢地来看破坏植被。 第三年牧民兄嫂要求我立刻去为他们上诉 官员,他们已经急得乱了方寸。

窥见了历史的翻页,究竟是一种收获呢,还是一种痛苦?

游牧社会的文化,是一个伟大的传统和文化。它曾经内里丰富无所不包。无 论拉水的牛比赛的马, 讲起来都是套套解数、 娓娓动人。 无论语言的体系或一个 单词的色彩,分析到底都会现出真理,闪起朴素的光辉。在如此世界里,男女老 幼生死悲欢, 无不存在得生动感人。 它深藏着一种合理的社会结构, 一套人与自 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一些人的基本问题。

若是培养它的环境存在,它就存在。反之它会逐步消失。不知道,人类是否 已经决定要改变这个环境。 尽管世界上还有各大牧区, 牧养而不是厩养的文化还 在继续;但是,如乌珠穆沁那样的, 相对纯粹的游牧文化类型, 过去就曾经罕见, 今后更临近终结。

随着一种强力的推动,在人对富足与舒适的追求之中,在对青草和对人的侵 犯之中,机械人声轰鸣嘈杂,历史在以旧换新。

1. 乌珠穆沁草原的过去与现在有哪些不同?请简要概括。

2. “窥见了历史的翻页,究竟是一种收获呢,还是一种痛苦”在文中起了怎样 的作用?

参考答案:

1. 过去:羊群珠散草海,被人称为“有翡翠的地方”,水草丰足,环境静谧而 安宁,纯粹而悠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在:采矿队开进草原,导致草原一 片疮痍,产生了罕见的水纠纷,植被被破坏,安宁被打破,而人们更加憔悴了, 对此不知所措。

2. ①“窥见了历史的翻页”运用比喻概括了作者在上文所见到的草原过去与现 在的巨大变化。②“究竟是一种收获呢,还是一种痛苦”一句引出下文说理内 容,提出了思考,体现了作者对草原历史变化的感情基调。③照应题目“一页 的翻过”,突出了对人们在追求富足与舒适之中,应如何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的问题的思考。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语句作用分析。 联系上下文内容, 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 析。“窥见了历史的翻页,究竟是一种收获呢,还是一种痛苦”,“翻页”,概 括了作者在上文所见到的草原过去与现在的巨大变化。 “是一种收获呢, 还是一 种痛苦”,这样的选择关系反问, 提出了思考, 结合下文内容“游牧社会的文化, 是一个伟大的传统和文化”等内容分析,引出下文说理内容。 “窥见了历史的翻 页”,照应题目“一页的翻过”,引发人们的思考,如何和自然和谐相处呢?如 何做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呢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50a9c411b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7.html

《散文“谋篇布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