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 知识积累

发布时间:2020-05-29 09:12: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柳永词两首

编稿:商章红 审稿:姜虹

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常

2.了解柳永的知识;

3.理解这两首词的感情与意境。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词的知识

词的起源

词产生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词牌和标题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标题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高清:柳永词两首】

铺陈

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词的分类

按长短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落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题材狭窄、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作者简介

【高清:柳永词两首】

柳永(约987--约1053年),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47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对后世影响较大。

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

作品介绍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类:

1.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如《望海潮》;

2.描写男女情爱和歌妓生活,如《雨霖铃》《少年游》;

3.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和江湖落拓的感慨,如《鹤冲天》。

他在扩大词境、发展慢词、丰富词作表现手法上都有杰出贡献。

【高清:柳永词两首

写作背景

《望海潮》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雨霖铃》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字词汇总

防 天堑qiàn珠玑 罗绮)叠巘(yǎn

霄(xiāo霖(lín) 骤雨(zhòu)凝噎(yē)暮霭(ǎi)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高清: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

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词的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雨霖铃》

上阕写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下阕写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把握重点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从地形的重要和历史的悠久来写杭州,这里的“钱塘”代指杭州。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具体描摹,写出杭州的风景多变、美丽,繁华、富庶。柳永运用大手笔,对杭州进行画卷式勾勒,写杭州既俊秀又磅礴,既婀娜又恢宏。

重湖叠巘(繁体字)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唐朝时白居易在西湖修了白堤,把西湖一分为二,故称为“重湖”,强调两个湖互相映衬,并写出白堤横亘其间的美。“叠巘”是说周围的山层峦叠嶂,“清嘉”是对西湖景色整体的概括。在潋滟的湖水之中,荷花竞相开放,荷叶枝枝蔓蔓,形成“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景象。写出湖面之阔,荷花之艳。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晴天人们吹着羌管,在乐曲声中,去游览、饱赏西湖之乐。“弄”写出曲声的悠扬婉转,声声入耳。人们月下泛舟,在荷花丛中,一边采莲,一边唱歌。“钓叟”是指白发苍苍的渔翁,“莲娃”是指采莲的美女。写出了各种人皆自得其乐。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有看不完的如诗如画美景。“烟霞”写湖水浩渺,从上面泛出袅袅的水汽,在烟雾的映衬之下,西湖显得朦朦胧胧,色彩绚丽。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写出自己美好的心愿。

柳永用开阔、精致、优美的彩笔,从地理位置、历史传统自然景观市井面貌百姓生活的角度,描绘了杭州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图景,表达了对杭州景象的惊叹、赞美、艳羡。

《雨霖铃》

柳永因为词写的风雅,被尊为婉约派的代表,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无绪”百无聊赖,无心喝酒,因为心爱的人要走。不巧的是,越是留恋,却又有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心里有许多话,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多情的人,从古至今都会因为离别而伤感,更加不能忍受的是在清秋时节。外界的环境强化了人内心的反应。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这两句,在时间和思绪上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即使有万种风情,千般感受,说给谁听呢?归纳全词,把离别之痛推向高潮。

这首词,深婉多情,一唱三叹,把人的感情曲折委婉地表达出来。

写作特色

《望海潮》

工于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写出了自然风光之美,都市繁华之美,民生安乐之美

《雨霖铃》

柳词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有情,惟有情,才使万物富有神韵。

情景交融:本词将“多情”与凄凉的清秋傍晚景色融合为一体,表达了作者缠绵悱恻的离别情绪。

虚实相生:上片写眼前的实景实情,下片是对别后生活的设想,着一些孤单寂寞的心情。

知识迁移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2

八声甘州

柳 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2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

参考答案

1境界寥廓,气势磅礴,绮丽悲壮;景中含情,寄寓离别之情。

2遥想佳人在妆楼上天天盼我回家,看到多少次天边驶回的船帆,还以为是我的归舟呢。从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落笔,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盼归之情。

拓展阅读

柳永的柳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这是世人对于柳词的喜爱,更是人们对于柳永词中那种缠绵悱恻、凄切而又执着的情感的赞赏与认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把坊间的男女情爱写得如此的热烈、率真,又把人间的别离之苦写得如此的才情洋溢而又感人至深。

古人送别,多折柳枝与将行之人,是谐“留”之意。古人有“长安陌上无情树,唯有杨柳管别离”的诗句,而同时,柳更成了文人墨客送别作品中的最爱,屡屡催人泪下,让人年年肝肠寸断于长亭、短亭之外,“杨柳东风树,青春夹御河;近来攀枝苦,应为别离多”。由唐而始,折柳送别已蔚然成风,及至宋时,不但因此成就了“灞桥烟柳”的凄迷景色,也激发了更多文人对折柳的思考。

柳永的词中,有多处写柳。当然,最为有名的是那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我们每读此处,仿佛置身千年之遥的汴京城外,于“骤雨初歇”之际执佳人之手,泪眼婆娑之下无语凝噎于木兰舟畔;别离之后,月凄凄、柳依依,“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在另一词《少年游》中写道:“参差烟树霸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其实,这也见证了柳永一生羁旅漂泊,每多离别的处境。

“多情自古伤离别”,是的,红尘人世,勿论生死,只“离别”两字已教人黯然伤神。而人生苦短,有情人却要离散,从此天各一方。杨柳岸边,风前月下,和着相思的红泪,也只能独饮牵挂的苦酒了。“一杯愁绪,几年离索”,分离的日子是愁苦的,而越是良辰好景越容易打动孤独的心灵。听落雁孤鸣,看寂寂青灯,这时的你,纵是风情万种,但眉为谁描,笑为谁颦?也许,只能牵绾冷冷的长袖,伫立于高楼扶栏远望。别离的黯然神伤,又在于无预期的漫漫等待,那一种念念难忘的牵挂或许更让你无以排遣,唯有青山望断,无语凝噎。“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试问这苍天厚土,奈何让人受此入骨的折磨。柳词的缠绵悱恻,几至于斯。

少年时浪迹于烟花巷陌,五十一岁终于及第。仕途的坎坷与生活的潦倒,叛逆反抗和狂放不羁的个性,让柳永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依红偎翠”中寻找寄托,且“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正如诗经所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我们对于得不到的东西,总在孜孜以求;而一旦拥有,却又爱不释手。这种坚持和执着固然让人感动,但天才而痴情的柳永,把自己的一生都抛洒在了这种迷恋之中。以至于死时一贫如洗,靠歌妓捐钱安葬,甚而“半城缟素,一片哀声”。中国古代落寞的文人中,能够享此殊荣的,也许只有柳永了。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柳永的词,是在写自己,也是在写我们,在写这世间的男男女女。我们当然会指责柳永的放浪不羁,但这也许正是柳永想要的生活。一面是才子,一面又是浪子,幸与不幸,只在一念之间。也许,这一切已经不再是柳永的“浅斟低唱”,而是他难以释怀的苦苦挣扎。许多年后,我们再读柳永,也许依然可以看得到朦胧月色里的那弯柳树,看得到柳树下翘首远望的词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56c593c7c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1.html

《柳永词两首 知识积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