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发布时间:2020-04-15 20:53: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什么是叙事学

“叙事”一词最早见于柏拉图的《理想国》,其中提出了对叙事进行的模仿(mimesis)/叙事(diegesis)的著名二分说。而“叙事学”一词最早由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托多罗夫提出。他在1969年发表的《〈十日谈〉语法》中写道:“……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

其他关于叙事学的定义还包括:1.新版《罗伯特法语词典》对“叙事学”所下的定义:“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2.七卷本的《大拉鲁斯法语词典》对“叙事学”的解释是“人们有时用它来指称关于文学作品结构的科学研究。”两种定义颇有出入,但它们都重视对文本的叙述结构的研究。3.托多洛夫:叙事学研究的对象是叙事的本质、形式、功能,无论这种叙事采取的是什么媒介,无论它使用的是文字、图画、声音。它着重研究的是叙事的普遍特征。尤其是故事的语法,即故事的普遍结构。4.热奈特:叙事学研究的范围只限于叙事文学,即以语言为媒介的叙事行为,它对故事不感兴趣,也不试图去概括故事的语法,而是着重研究反映在故事与叙事文本关系上的叙事话语,包括时序、语式、语态等简单说来,叙述学就是关于叙述本文的理论,注重对故事和文本层面的研究。同时还着重对叙事文本作技术分析。

而叙事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确立是20世纪60年代,在结构主义与俄国形式主义影响下形成。它被明确定义为:“研究所有形式叙事中的共同叙事特征和个体差异特征,旨在描述控制叙事(及叙事过程)中与叙事相关的规则系统的学科。

二、叙事学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1. 从思想渊源看,叙事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及弗拉基米尔·普洛普(Vladimir Propp)所开创的结构主义叙事先河。

首先,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等人发现了“故事”和“情节”之间的差异,“故事”指的是作品叙述的按实际时间顺序的所有事件,“情节”侧重指事件在作品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这些直接影响了叙事学对叙事作品结构层次的划分。他们提出“故事”和“情节”的概念来指代叙事作品的素材内容和表达形式,大致勾勒出其后经典叙事学研究所聚焦的故事与话语两个层面,以此来突出研究叙事作品中的技巧。其次,对叙事学影响直接、贡献最大的是俄国民俗学家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先驱普洛普。他的代表作品《民间故事形态学》是叙事学的发轫之作。他通过对俄国100个民间故事的研究分析,打破了传统按人物和主题对童话进行分类的方法,认为故事中的基本单位不是人物而是人物在故事中的“功能”,由此从众多的俄国民间故事中分析出31个“叙事功能”后来他的观点被列维—斯特劳斯接受并传到法国。

年代,大量关于叙事作品结构分析的作品开始涌现。较著名的有:1.法国叙述符号学家格雷马斯于1966年出版的《结构语义学》一书,主要研究叙事结构和话语结构。2.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也于1966年发表了著名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他在论文中提出将叙事作品分为三个描写层次,即功能层(作品系统中最小的叙述单位,是故事中以相关项面貌出现的切分成分)、行为层(人物层)、叙述层(描写叙述作品本身过程中叙述者和读者得以获取意义的代码),以此分析读者对文本的横向阅读和纵向阅读。这篇论文为之后的叙事学研究提出了纲领性的理论设想。

叙事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自成体系并不断壮大。20世纪80年代又兴起了“后经典叙事学”即“新叙事学”,推进了叙事学的进一步开拓和发展。

三、经典叙事学

1. 经典叙事学的界定

经典叙事学主要从“形象”和“话语”两个层面入手进行分析,旨在建构叙事语法或诗学,对叙事作品之构成成分、结构关系和运作规律等展开科学研究,并探讨在同一结构框架内作品之间在结构上的不同。

2. 经典叙事学的理论背景

现代小说理论:由亨利·詹姆斯提出。他在1844年发表的《小说艺术》中提出:小说是一个有机整体采用描述性而非规定性的叙事分析方法;③对小说文本的生产守则或法则表示怀疑

俄国形式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代表托马舍夫斯基在《主题》一文中提出“事序结构”与“叙事结构”的概念。“事序结构”:事件的自然延续;“叙事结构”:“故事”被陌生化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结构主义语言学:罗兰·巴特、克劳德·布雷蒙、热拉尔·热奈特、格雷马斯、托多洛夫等人创立的叙事学是整个结构主义研究的一个分支。叙事学遵循索绪尔对语言言语的区分,把具体故事看作是由某种共同符号支持的具体叙事信息。主要关注点是基本结构单位(人物、状态、事件,等等)在组合、排列、转换成具体叙事文时所依照的跨文本符号系统原则。

3. 主要研究类型

A.聚焦于被叙述的故事,着力建构故事语法,探讨事件的功能、结构规律、发展逻辑等,即“故事”,如普洛普的“民间故事类型学”和列维—斯特劳斯的“二项对立”原则。这种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占据主导地位。

普洛普的“民间故事四项基本原则”:1.人物的功能在童话中是稳定的,不变的因素,它如何实现,由谁来实现,与它毫无关系,功能构成童话的基本要素。2.童话已知的功能数量是有限的。3.功能的次序总是一致的。4.就结构而言,所有的童话都属于一种类型。

列维—斯特劳斯的“二项对立”原则:主要用于神话研究。他力图从纷繁多样的神话中抽取出神话素,找出这些神话素之间对立与类比的关系,从中得出原始人思维方式的基本运作模式。

B.集中对叙述话语展开研究。这种研究在20世纪70、80年代发展迅速。

叙述话语就是叙述故事的方式。代表人物:热奈特在1972年发表的《叙事话语》以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忆逝水年华》为研究对象,总结文学叙事的规律。他从时间、语式、语态等语法范畴出发分析叙事作品他的分析以叙事话语为重点,同时注重叙述话语层次与所叙故事层次之间的关系。

C.兼顾二者。代表:普林斯、查特曼。这种研究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提倡“总体的”或“融合的”叙事学。

总之,经典叙事学创造了一套描述文本多样性的术语,为叙事语法和叙事诗学建立起一批重要理论范畴;它把叙事看成是一种交际形式,其结果是扩大了叙事参与者的范围;同时,叙事的时间及表现特征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新范畴。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经典叙事学过于关注文本的内部结构研究,忽视了与外部的联系,从而导致其研究范围的狭窄。

四、新叙事学

1.新叙事学的界定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叙事学,也称“后经典叙事学”。此时学术界对于经典叙事学存在两种说法:危机论和过时论。此时的研究中心也从法国转移到北美,北美成为引领国际叙事理论研究潮流的中心。新叙事学为了更好的发展经典叙事学,而进行外部研究:只探讨最基本的研究理论并引进新的批评视角和其他学科理论。

2.新叙事学研究的若干方向

A.修辞性叙事学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交融。

B.语境主意叙事学

C.解构主义的“反叙事学”

D.关于叙事学媒介的讨论

3.新叙事学研究目标

将经典叙事学的模式和工具置于新的语境之下,表明不妨把叙事学已经死亡或陷入危机的假说看成叙事分析在更多研究领域里的重新出现和转换。

4. 研究类型及特征

(1)旨在探讨不同体裁的叙事作品的共有特征。

(2)旨在阐释具体作品的意义。承认叙事结构的稳定性与叙事规约的有效性,采用经典叙事学的模式和概念来分析作品,注重跨学科研究,吸取不同的理论概念来扩展研究范畴。

5.主要研究领域

(一)语用学转换

结构主义语言学——语用学,文本语法和符号学——文本语言学、言语行为理论、社会语言学以及会话分析

(二)女性主义 代表:苏珊·兰瑟

她主要关注叙述者的性别化,叙述者的特征问题扩展到性别领域,认为叙述者人物的具体命名、描述或行为都应该看作通过衣着代码、行为模式和文化程式来进行的含蓄的性别化过程。

(三)意识形态20世纪80、90年代

主要包括:后殖民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和文化研究。

(四)新媒介与叙事的普泛化

诸多社会科学领域,如法学、心理学、医学及经济学话语更在广泛的运用着叙事学的范式,扩展及其张力;非文学学科的占用可能会削弱叙事学的基础,比喻意义上使用;叙事理论应该允许非叙事语境对叙事学概念的征用。

(五)认知论转向 代表:戴维·赫尔曼《故事逻辑》

认知语言学研究人类认知决定语言结构的方式。叙事研究中的认知论转向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是从认知角度研究人对行动和事件的感知,二是分析叙事结构(进入文本的结构)及其依据的基本认知框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62f8c4714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4.html

《叙事学的几个基本概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