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VS大和

发布时间:2011-11-25 22:29: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本人喜爱德国军事,尤其喜欢帝国海军,一直以来有人认为大和单挑胜过俾斯麦,本人颇不以为然,无论从战绩名气还是综合实力,俾斯麦都要超过大和! 


第一步: 
俾斯麦火力强大,特别是帝国冶金技术远超其他个各国,尤其不能和倭国相提并论,所以火炮成绩含金量远大于其他国家。俾斯麦火炮参数如下: 
德国克虏伯公司对火炮的实测数据 
射程 穿甲(垂直) 穿甲(水平) 
10,000 m 510 mm --- 
20,000 m 364 mm --- 
21,000 m 350 mm --- 
25,000 m 308 mm --- 
30,000 m --- 120 mm 
35,000 m --- 170 mm 

射击参数 
发射仰角 距离(800 kg AP 命中速度 命中角度 
2.2  5,000 m 2,385 fps (727 mps) 2.4 
4.9  10,000 m 2,103 fps (641 mps) 5.8 
8.1  15,000 m 1,864 fps (568 mps) 10.4 
12.1  20,000 m 1,677 fps (511 mps) 16.4 
16.8  25,000 m 1,552 fps (473 mps) 23.8 
22.4  30,000 m 1,499 fps (457 mps) 31.9 
29.1  35,000 m 1,516 fps (462 mps) 40.3 
30  (最大) 36,520 m --- --- 


发射初速 = 2,690 fps (820 mps) 时的飞行时间 
10,000 m 13.9  
20,000 m 32.0  
30,000 m 55.5  
35,000 m 69.9  

25000处,克虏伯公司生产的SKC34380mm主炮可以击穿308mm/24度的KCN/A优质硬化装甲!即垂直击穿337mmKCN/A,在21000处,则可以垂直击穿366mmKCN/A,那么在22400处完全可以击穿350mmKCNA 

第二步: 
衣阿华的307mm/19度侧面主装甲带在20度下落角(20000左右)时相当于395mm垂直classA装甲,加上额外倾斜效果顶多420mmclassA,接着: 
340毫米KCN/A = 390-405毫米ClassA (美国军方实验结论) 

USNI》一书中明确记载乔治五世级战舰的P1935CA钢抗弹能力比同时期美国的ClassA钢高25%左右。介绍俾斯麦战舰的专题网站文章也说KCn/A钢仅略微次于英国的P1935CA钢,远远优于同时期美国的ClassA
所以KCN/AclassA的比率在1.2-1.25之间,姑且取1.2,那么420mmclassA只相当于350mmKCN/A,联系第一步,也就是说俾斯麦主炮可以在22400米处击穿衣阿华侧面主装甲,同时根据美国自己测试衣阿华侧面装甲使用2,240磅炮弹时: 
MARK6 16"/L45 IOWA主装甲带的击穿距离为16,450 
MARK7 16"/L50 IOWA主装甲带的击穿距离为19,920 

当使用2,700磅炮弹时: 
MARK6 16"/L45 IOWA主装甲带的击穿距离为18,730 
MARK7 16"/L50 IOWA主装甲带的击穿距离为22,390 

MARK7型使用2700磅重弹只能在22400米处击穿衣阿华侧主装甲,与俾斯麦的主炮表现完全一致,由此得出结论,SK/C34的威力与MARK7型是一样的,由于mark7使用重弹与大和的94460mm主炮十分接近,那么俾斯麦的火力与大和是差不多的。 
某些军迷认为mark7SK/C34的弹道/存速几乎一样,但重量比mark7重弹小50%,因此对第二步的结论不理解,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由于德国冶金技术的无比先进,高硬度弹头完全可以弥补50%的重量差距!这是很多反德分子所始料未及的。 

第三步: 
大和侧主装甲只能在20000米处防御自身主炮,那么俾斯麦完全可以在借一些的距离,例如18000米,击穿大和的侧主装甲。 

第四步: 
美国佛吉尼亚海军基地的战后测评,日本1942年生产的信浓留下的备用于舷侧装甲的VH钢,性能只有同时期美国ClassA钢的83.9%。而VH钢是日本最好的舰用表面硬化装甲,日本新式军舰使用得最普遍的不是VH钢而是改进自英国VC钢的NVNC钢(注5),性能比VH钢还要差不少。 
那么,KCN/AVH钢的比率为,11.43320mmKCN/A相当于458mmVH钢,这已经接近了大和的防御,考虑到俾斯麦的无比先进穹甲设计,因此,大和与俾斯麦并列成为最强大防护的战列舰。 

第五步: 
严重怀疑大和在20000米处射击精度,同时德国踩死光学瞄准仪的无比先进性决定了俾斯麦的远距离精准性,所以,如果大和与俾斯麦在18000米处互射,俾斯麦可以将炮弹送入大和的要害部位,例如弹药库,而俾斯麦凭借其无法击穿的穹甲稳稳保护自身的要害部位,再加上俾斯麦的射速和精准度优势没,大和的赢面肯定比俾斯麦小! 
结论,综合航速/装甲/火炮等等因素,俾斯麦以无可争议的优势胜出。oh yeah 战列舰吧的德迷们拿出啤酒来狂欢吧。

战绩,呵呵,不说了,不过把大和放到大西洋,战绩只能比俾斯麦更大,名气么,人品的缘故,否则俾斯麦绝对不会如此出名 
第一,从火力上看,对比SKC3494的威力,很容易看出来,不是一个档次,,当然了,日本的冶金技术不如德国,但是海军武器的技术差距,绝对是日本领先,战列舰火炮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大型火炮的技术对比,在使用舰载大口径火炮方面,德国毫无疑问落后于美国,日本.即使是后来的403毫米,威力也不如意大利的安多尔莎1934,更不用说MK794,至于SKC34更不必说.计划中420毫米火炮才具有较强的威力,但是还略逊于94.二战中,研发出来的大型舰载火炮,威力第一的是日本98510,第二是美国的MKA,第三是大和的94,德国420排名第四 


以下是94式的性能: 
射程 穿甲(垂直) 穿甲(水平) 
 0 0 864毫米  
21872 20,000 494毫米 109毫米 
32808 30,000 360毫米 189毫米 
对比SKC34,威力差距之大,一目了然,在贯穿威力上除了MK7远距离接近以外,中近距离无人可比,更重要的是该炮发射的91式穿甲弹内部装药大大超过了美国的406毫米火炮和德国的380毫米火炮,综合对比差距更加巨大 
射击参数:发射仰角 距离 命中速度 命中角度 
2.4 5千米 2264fps 3.3 
5.4 一万米 2034fps 7.2 
8.6 15000 1844fps 11.5 
12.6 2万米 1709fps 16.5 
17.2 25000 1608fps 23 
23.2 3万米 1608fps 31.4 

对于依阿华的防护带,94可以在27公里上给与贯穿,对于自己的防护带,足以在20公里贯穿,虽然对于俾斯麦的侧面,直接贯穿起来困难比贯穿依阿华难度大,但是命中上部的炮塔,指挥塔等要害部位,在很大的距离就可以做到,特别是对于俾斯麦薄弱的炮塔

大和的防护带410毫米带20度倾角,换算过来,厚度至少超过依阿华100毫米以上,姑且算作520毫米以上,那么俾斯麦的火炮要贯穿如此的防护,必须接近到12000米左右,而根本不是依阿华可以贯穿大和的18000.因此俾斯麦的火力压根就和大和不是一个档次 
关于英国钢板对比ClassA的质量,是建立在相对厚度较小的水平上得到的,同样装备于战列舰的KCN也并没有做到和ClassA,更没有到和VH一样的厚度标准,因此对于一样大厚度的钢板对比,很难说KCN还能保持同样优势. 
同样,美国的ClassA因为本身含碳量的因素,超过一定厚度的时候,很容易因为韧度下降而导致被命中后容易碎裂,所以包括后来推算测试日本的650毫米VH(不合格产品)得到的日本钢板相当于美国钢板84%质量的论断,是建立在把VH缩小到和ClassA一样厚度基础上得到的,可以说在超大厚度的钢板上,VH是韧性最高的一种,而且也保证了相当的硬度,因为VH加工的时候,用氮取代了碳,经过煅烧,热处理进行硬化,也就兼顾了硬度和韧度,同样是各国所没有的,因此可以说在超过400毫米的钢板加工上,VH性能最高.这样的工艺美国的ClassA没有,因此美国战列舰的装甲钢一直没有超过设计的既定厚度,德国的KCN同样也没有进行如此的韧度保证,因此也不能说高厚度状态下VH质量就不如KCN,至少在保证韧性的方面,VH是在两种厚度(200毫米和400以上高厚度)强过KCN

俾斯麦的弹道和美国MK系列是完全不一样的,后者都追求相对曲折,高度大的弹道加大水平威力,特别是MK6,所以导致散步较大,和采用超重弹也有关系(过大的炮弹重量容易导致炮管寿命下降,对弹道也有影响,特别是垂直方向的散步),俾斯麦则是追求高初速,轻弹,重点加强的就是中近距离垂直威力和散步,但是导致超过15000米距离上水平威力明显的差距和炮弹存速的减弱,她发挥高速轻弹威力的距离已经是战斗的近距离,超过此距离,对方打来的水平弹很容易给俾斯麦的战斗力带来重大削弱.因此不能说俾斯麦对南达就一定是火力优势,至少各有长短,俾斯麦优势不明显 
对南达尚且如此,大和就更不用说,460毫米1460公斤炮弹属于标准炮弹,兼顾了初速和弹重,也做到了最好的弹道散步,使得即使是远距离,也有足够的存速,以及带来的威力和散步精度,特别是中近距离垂直威力,不但是380毫米比不了,即使MK7也居于下风

对比防护,不但要比侧面防护带,还要对比水平防护,大和的水平防护带为200230,加上外板,厚度和美国的蒙大拿是一个档次,完工的战列舰只有法国的黎塞留可以对比,俾斯麦相对侧面防护不足的水平防护明显存在很大差距 
如果再计算俾斯麦上部(战列舰交战上部往往更是容易成为命中的集中区域),俾斯麦的差距就更加明显了,特别是炮塔和观测系统,缺乏有效防护,导致战斗力很容易丧失.从一战开始,战斗力容易丧失一直是德国战舰的死穴,一战中遭受沉重打击的德国战巡虽然表现出强大的抗沉能力,但是到撤退,几乎全部炮塔都丧失了火力,而同样遭到打击的英国女王级战列舰都保持了完整的多的战斗力.这个弱点要针对对手火力防护看,如果对手是类似胡德那样防护薄弱,存在可以让对方一击必杀缺陷的,德国战舰的弱点还不明显,但如果对方是防护沉重的战舰,无论是一战的女王还是二战的大和,德国战舰的这个弱点就是死穴,海战中炮塔的被命中率达到40%左右,因此被称作炮弹磁铁. 
从实战看,俾斯麦最后战斗中很快就因为罗德尼一发406毫米命中弹导致前部巨大震动而丧失两座前炮塔的火力,炮塔无法转动也无法开火.而武藏被鱼雷命中后导致方向盘无法转动,仅仅是一个炮塔无法动弹,本身完全可以开火,而且方向盘问题后来也得到修复,关键是即使故障时期,开火的指挥由各炮塔单独进行也没有对战斗力有过大影响,而且直到沉没前,武藏的火炮基本上也完全可以正常工作,甚至有命中的重磅炸弹被炮塔直接弹飞,而炮塔还可以正常工作,同样打击换做德国战舰,很容易导致火力减弱.战斗中一艘战舰即使没有遭到结构上的破坏和弹药爆炸,只是丧失战斗力,意义上也是很致命的,因为丧失了反击火力,这时就只能凭借速度逃跑,否则只能成为对方的活靶子,最后毁灭就只会随着时间到来,不过晚些罢了 
因此战斗力保持的防护,俾斯麦根本不是大和的对手,即使是抗沉,虽然俾斯麦整体设计更加精密,但是凭借大和巨大重量,抗沉性也占据优势,有人专门模拟试验,即使是大和非防护区进水达到35000,也不会立刻沉没,除非是一侧大量进水,大和储备浮力更是超过57000,从这一点看俾斯麦就一样不是对手 
防护上无庸置疑,虽然俾斯麦拥有同类吨位最好抗沉性,但是还无法和吨位大的多的大和比,其他防护项目差距更大实战表现看,俾斯麦体现良好精度,但前提都是中近距离,SKC威力和散步最好区域内,比如命中胡德的距离是15500,更大距离一样没有命中,后来对罗德尼的近失也再2万米以内. 
大和打靶的时候首次开火就达到了跨射命中的成绩,实战中则是33000米超大距离第二次开火达到几乎命中的近失,并重创目标护航空母,如果不是目标释放烟幕和暴风雨云区影响,必然会很快命中,倘若目标是比护航空母大的多的战舰,那么很可能第二次齐射就不只是近失,而是直接命中,这个距离几乎接近了俾斯麦最大射程,远距离存速不好的俾斯麦就不可能有如此精度,只能说两者中近距离散步相当 大和的光学仪器就是德国技术进口,加以改进的,加上日本本身的舰用光学仪器很先进,长度再加大,白天的观测范围最大有5万米之多,是俾斯麦所没有的.当然了,再好的仪器离开火炮本身弹道也是没用,所以远距离大和的精度是再俾斯麦之上的,不过也不等于大和可以在超大距离很容易命中俾斯麦,只能说远距离炮战大和命中几率较大 
战列舰打靶精度保持记录就是日本海军,特别是开战前夕,陆奥,长门,大和武藏都是远距离炮战记录的创造者(后期应该是武藏精度第一),说明日本战舰火控和火炮本身很不错 
如果说俾斯麦有幸能把炮弹送到大和的弹药库等要害,可能性几乎为0,无非通过3种渠道攻击:水平打击,垂直打击和贯穿炮塔.对于第一条,俾斯麦垂直威力明显不足,虽然在对胡德的打击中命中对方要害,但是弹着点是接近后部桅杆和3炮塔之间的水平防护附近,这里正是胡德最薄弱的部位,大和巨大的水平厚度足以保证俾斯麦即使是几乎最大射程的水平打击也难以贯穿,大和的水平穿深就大的多,很容易贯穿俾斯麦水平防护,进而命中弹药库,所以攻击水平防护大和秒杀俾斯麦的几率比同等条件对方秒自己大很多;打击垂直防护的可能更大,但是也要接近到12000米左右才可以,做到,即使是贯穿侧面,引爆弹药的机会也很小(毕竟侧面防护带被贯穿就导致爆炸的例子相当少),而且还要考虑俾斯麦做到这一点之前大和对俾斯麦的打击程度(很可能此时俾斯麦基本失去战斗力了) 
打击炮塔呢,对于大和的炮塔,美国用垂直威力超过SKC34很多的MK7测试缴获不合格的钢板,距离1100英尺平射贯穿,后来得到合格VH测试表明即使是美国战列舰的16英寸火炮即使超过最大射程,用最大落角命中,也无法贯穿,实战中对于大和炮塔的贯穿几乎不可能,SKC就更不用说,能贯穿的时候几乎是0距离.但是对于俾斯麦厚度小几乎一倍的炮塔,大和的炮弹就足以在正常交战距离贯穿,虽然二者炮塔内部弹药放置同样是先进的金属桶装的安全结构,但是大和炮塔厚度就保证了大的多的生存性 
最后完全可以看出,俾斯麦除了速度以外,几乎都不是大和的对手,胜算最多3

sk/c34射击参数 
发射仰角 距离(800 kg AP 命中速度 命中角度 
2.2  5,000 m 2,385 fps (727 mps) 2.4 
4.9  10,000 m 2,103 fps (641 mps) 5.8 
8.1  15,000 m 1,864 fps (568 mps) 10.4 
12.1  20,000 m 1,677 fps (511 mps) 16.4 
16.8  25,000 m 1,552 fps (473 mps) 23.8 
22.4  30,000 m 1,499 fps (457 mps) 31.9 
29.1  35,000 m 1,516 fps (462 mps) 40.3 

mar7弹道参数 
16"/50 (40.6 cm) Mark 7,装备依阿华,穿甲弹重1225公斤  
距离(m 垂直穿深(mm 水平穿深(mm 着弹速度(mps 着弹角  
-----0 -----------829 -------------0 ------------762 ------0  
---4572 -----------747 ------------17 ------------695 ----2.5---9144 -----------664 ------------43 ------------632 ----5.7
--13716 -----------585 ------------71 ------------577 ----8.9
--18288 -----------509 ------------99 ------------530 ---14.9
--22860 -----------441 -----------131 ------------497 ---21.1-27432 -----------380 -----------169 ------------478 ---28.25
--32004 -----------329 -----------215 ------------474 ---36.0-36576 -----------280 -----------286 ------------490 ---45.47-38720 -----------241 -----------357 ------------514 ---53.25

skc34mk7几乎是一样的!在10000处,都是6度左右下落角,15000处都是15度左右,20000处都是17度左右,25000都是24度左右。 
由于弹道几乎一样,垂直击穿力又是一样,那么俾斯麦和衣阿华的水平击穿力也是一样的!我们平时的数据受到靶板质量差异的干扰! 
mark7采用减装药,可以模拟成mark6,而mark6可以在20000处击穿让巴尔号水平装甲,俾斯麦也可如法炮制,利用减装药击穿大和水平装甲! 
我再说一便,SK/C34的威力与mark7相同!因为他们都可以在22.4km处击穿衣阿华的侧面!这一点十分重要! 不认同这一点,就不配当德迷。 
德意志万岁,帝国是无敌的!

命中角度差距不大,但是垂直威力一样才怪,俾斯麦的垂直威力美国测试的结果尚且不如MK6,尽管差距不大,楼上的对比也说明了SKC34不要说对比94,对比MK7,穿透能力也是很明显的差距 
水平威力更是,即使最大射程也不是依阿华或者大和在不到3万米距离的水平,怎么能说就是一样?在使用美国经验判断俾斯麦垂直/水平威力的测试同样证明这一点 
如果非得说俾斯麦有什么接近MK系列甚至超过的,只有炮弹内部装药,但是差距也不是很大,几乎是很微弱的差距,衡量威力无非看穿甲和装药,单说对比94,SKC34压根无法比 
打靶钢板质量已经说了,KCN不一定保证在ClassA或者VH的大厚度还有更高的质量 如果说对比MK7,俾斯麦水平威力都不是对手,和变态水平威力的MK6比就更不成,两者完全属于相反的设计,后者降低初速,加大水平威力和弹重,所以才可以在20公里贯穿让巴尔的水平防护(当时让巴尔的水平防护安置乃至整个结构都没有彻底完工,炮塔也只有一个),让巴尔的水平防护主板不过只有170毫米,大和可是200230,差距还是有的,俾斯麦即使是最大射程,采用减装药也很难贯穿,更何况此时远距离炮弹存速导致威力和精度的下降 
恐怕不会有人认同SKC威力和MK7相当,前者国际综合评价尚且不如主教的火炮威力大,威力前三:94,MK7,安多尔莎 德国武器先进,体现在陆军和空军上,海军舰艇对比3个一等强国,虽然也有领先地方但确实就是存在一些不足

1、没有什么“俾斯麦的垂直威力美国测试的结果尚且不如MK6,那是公式计算的结果,是不考虑炮弹质量差距的大致数据。 

2、根据美国人的测试,380SKC/34能在8千米击穿650毫米45度倾斜的VH,而MK7对相同装甲的击穿距离是13.7千米,这说明380SKC/34的威力不如MK7,但也同时说明380SKC/34MK7的威力差距不大。 

综上,380SKC/34的实际威力应该超过MK6,接近MK7,但肯定不如大和的94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66e973783c4bb4cf7ecd1c0.html

《俾斯麦VS大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