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才是硬道理理解

发布时间:2011-08-28 21:52: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发展才是硬道理

摘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教育和人的自身发展等多方面,其中经济的发展是关键和基础。邓小平曾明确指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当今中国,发展是长远利益、根本利益,是带全局性的大问题。任何小道理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发展这个大道理、硬道理。不发展就是倒退,只有发展这个道理硬起来了,我们才能居于主动地位;只有发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发展,才能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关键词:历史 发展 进步

1992年初,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鲜明地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十年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就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发展才是国家强大的唯一选择,发展才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头等大事,只有通过不断发展中国的经济力,科技创造力,文化推动力,各种机制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 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回顾一下我国辉煌而又沧桑的发展史,是不无好处的。

  我国本是一个文明古国,但是后来由于长期不重视科技发展,又受“闭关锁国”的影响,整个民族在现代文明发展中落伍了,并在抗战时期受到空前的挫伤。苏联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国人民奋起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处在农业——工业化转变的初始阶段,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一种特殊条件下的“飞跃”。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间,生产力有很大的发展,国力有所增强,这是不能否认的。但是, “文化大革命”是我国建立仅有的成果遭到严重破坏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商品经济发展规律,使我国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

邓小平在总结中国的经验教训时指出:“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 ”他同时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他又说:“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社会主义内在要求提出“发展”问题。

  邓小平同志洞察世界发展大趋势,认为发展是时代的挑战。在当时动荡时局”,五花八门的多国集团、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邓小平指出发展是“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的问题,他说:“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多的主动和优势。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在未来发展前进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只要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我们就能够应对各种挑战、勇往直前。

二、 以发展为硬道理取得的成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牢牢抓住了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这是我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这是我国人民实践邓小平理论的辉煌成果。就淄博市发展来看,2003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3.38亿元,今年将达到1200亿元。在最近刚刚揭晓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我市列第48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02元。全市储蓄存款余额923.6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8.57平方米,6年增长1.15倍。电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电脑这些20年前许多人闻所未闻的电器产品,现在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个人拥有汽车等昂贵商品已经屡见不鲜。放眼祖国,自1992年提出发展是硬道理以来,中国获得了让世人瞩目的发展。从1978年到2003年,年均GDP增速达9.4%,处于世界前列,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6位,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日益增大,世界人民看重中国,国际霸权主义势力不敢小看中国,中国顺利实现香港、澳门回归,这都得益于我们的发展。

我国近20年来经济以及其迅猛的速度发展,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飞速的提升,不断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而且还使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的提高.从我国在奥运会上取得第四的优异成绩,到上海世博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都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表现.宁波近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非常快GDP产值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时得到发展

因为中国发展了才能对世界和平做出贡献从今年10月份的"神州五号"成功实现载人航天梦想到最近中国派出第二批赴刚果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充分体现了中国为世界和平而做出的贡献只有加快我们自己的发展社会主义才能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才能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而这又主要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从前总理朱鎔基深情的呼吁希望海外的华人同胞国外的学子以及一切有才能的人才能回到祖国来!”;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面临经济全球化趋势科技革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强烈乃至霸权的和强权政治的压力我们必须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三、 发展为硬道理的意义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现阶段,无论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实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还是从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以及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来看,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

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各国之间即竞争又合作,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合作中求发展,可以说发展经济已成为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无论大国还是小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头号任务。在这种形势下,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然会越来越大。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是保证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国要把发展经济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加快发展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客观要求,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铁打的事实。无论是解放初期的经济封锁、政治扼杀,还是近期对中国驻南使馆的轰炸,对和平统一台湾问题的无理阻扰,都说明了这一点。中国作为一个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安全等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关系到中华民族在未来世纪的国际地位,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面对新的国际形势。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手段和方法,使发展经济和保障国家安全更好地结合起来,怎样才能使我们在跑步向前的进程中不被别人打倒,为中国的崛起创造一个安全的国际环境呢?国家经济不发展或发展的太慢,就不可能维护自身稳定,也就无安全可言。今天的世界经济是一种总在变动中的经济,我们已进入一个不发展就不安全的时代。新世纪的经济安全必然与发展战略相联系。“发展才是硬道理”,它体现了新的国家安全观点,这是与过去经济安全根本不同之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只有经济发展才有国家安全。

加快发展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所在。按照邓小平同志“三步走”的战略规划,我们已基本实现了前两个目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看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希望,部分人已过上了小康生活,他们希望国家保持经济的发展,以便为他们带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开放及深化、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特别是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增大,下岗人数增多,乡镇企业景气指数下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慢,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增加投资、加快发展、扩大就业、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我国之所以存在着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矛盾,最根本的是因为经济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低,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仅物质利益矛盾和问题直接根源于经济的相对贫穷,其他问题和矛盾也同社会物质财富不充裕息息相关。发展中的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发展来解决。从长远来看我们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穿衣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交通问题、人口问题、教育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等,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从当前来看,只有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才有利于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减轻就业压力,促进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才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防范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是人类全部历史和全部活动的基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后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根本任务提了出来,要求致力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作过精辟论述。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重要内容,并强调党的先进性“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谈马克思主义,就是空谈马克思主义。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靠发展,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进步要靠发展。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们党执政的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执政实践中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也经历过不少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取得了巨大成就。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严重自然灾害等各种严峻考验,党中央始终紧紧依靠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是一项艰巨而又宏大的工程。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发展才是国家强大的唯一选择,发展才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头等大事,只有通过不断发展中国的经济力,科技创造力,文化推动力,各种机制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 应如何落实发展为硬道理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低,发展还不平衡,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还不能理直气壮的说我们比资本主义更优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它的核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方面的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地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就在于它的生产力能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因此,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只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谓解放生产力,是指不仅要破除相对于旧社会那种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及其相应的上层建筑,建立起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而且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通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去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才能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现实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同样,生产力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力量。因此,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 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和发展阶段。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使社会主义社会不断由 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并为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奠定物质基础。 其次,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消灭 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能否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就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状况。 再次,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命运。能否大力发展生产力,直接决定着社会 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着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能否取胜。因此,生产力 的发展状况,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 最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更具有迫切性。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的社 会主义,生产力水平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为在当 代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充分发挥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根本任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如何发展生产力,如何把经济搞上去呢?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短期内储蓄率和资本积累的上升,能提高人均产出和经济增长率,但是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最持久的源泉在于知识生产和人力资本积累。因此,要持续发展,关键是要走科教兴国的道路。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 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他又指出:“没有科技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科技进步在生产力增长中的作用已远远超过其它要素,已日益成为第一位的增长因素,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已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可能上升到90%以上。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带给我们机遇和挑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资源占有量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唯有利用后发优势,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先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受产业技术的经济生命周期和再开发周期的影响,中间有一个相对速度较慢的间歇期。在这间歇期内,先进国家出于利益的驱动往往要把资金和技术向后进国家扩散和转移,这就在客观上给后进国家从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带来了产业发展的机遇。发展中的国家往往可以利用这后发优势跳过技术发展某些进程、阶段,而直接采用先进技术,以较短时间加速发展,赶超发达的国家。

  要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关键要有一大批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就要求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如果说,科技是发展的根本动力,那么,教育就是发展之源。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过,新经济是知识经济。我们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一种新的经济战略,而实现教育领先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重要。目前,国际间激烈竞争表现为综合国力为基础的经济竞争,表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我们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增加教育在国民收入中的投入比例,而且,有必要把培养人才作为一门重要产业来抓,要把教育办成超前的产业。只要真正重视科教在发展中的作用,真心实意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民素质,中华民族必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7c464f59e314332396893bc.html

《发展才是硬道理理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