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银行苏州分行信贷风险管理

发布时间:2020-05-06 04:46: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A 银行苏州分行信贷风险管理

第二章 A 银行苏州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A 银行苏州分行在苏州地区为多年的行业领导者,全行贷款总量连续 15 年保持同

业第一,在多年的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信贷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信贷风险管

理体系。笔者在此章采用最新数据对 A 银行苏州分行目前信贷资产状况进行了分

析,对该行目前的信贷风险管理举措进行了相关介绍,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A 银行苏州分行信贷资产概况

A 银行是中国大型上市银行,而 A 银行苏州分行在全国的 A 银行系统中是业

绩的佼佼者,在业务经营、转型升级、风险防控等各方面在当地同业多年保持领

先优势。作为整个 A 银行系统中的标杆,苏州分行在竞争极为激烈的市场上能够

多年占据领头羊的地位,说明 A 银行苏州分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具有很

大的说服力和可借鉴意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A 银行苏州分行信贷资产概况:

(一)有效信贷增长平稳

截至 2014 12 月末, A 银行苏州分行信用总量 3315.78 亿元,比 2014

初增加 268.75 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 2840.73 亿元,比 2014 年初增加 248.85 亿

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 2540.56 亿元,比年初增加 217.19 亿元;外币贷款 49.06

亿美元,比年初增加 5.01 亿美元。本币、外币贷款增量均居同业之首。本外币贷

款总量省内系统贡献度达 36.38%,比上年末提升 0.61 个百分点;增量贡献度达

44.17%,比上年末提升 9.52 个百分点。或有资产余额 475.05 亿元,比年初增加

19.9 亿元,其中:银行承兑汇票余额 246.94 亿元,比年初增加 31.66 亿元;信用

证余额 82.54 亿元,比年初减少 21.43 亿元;保函 145.58 亿元,比年初增加 34.13

亿元。

二、A 银行苏州分行现行信贷风险管理举措

(一)采用内部评级进行管理

1.A 银行苏州分行内部评级介绍

依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为加强 A

银行信贷风险内部评级管理,提高内部评级风险参数计量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为

资本充足率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参数,为管理决策提供数量支持,结合 A 银行管

理实际,A 银行制定了客户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管理。

A 银行具体的内部评级是依据 A 银行可靠的客户信息,基于全行统一的模型、

方法和流程,对特定对象的违约风险进行识别和估计,并据此赋予不同评级符号

或评分的过程。

2..A 银行苏州分行客户评级分类

客户评级分为 16 个级别,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违约概率。D 级为违约级,违

约概率为 100%AAA+AAAAAA-AA+AAAA-A+AA-BBB+

BBBBBB-BBB C 级为非违约级,对应违约概率 0.03~100%(不含)。各

级别违约概率及基本特征如下:

采用专家判断方式确定。

1)模型评级方法

模型评级是指运用 A 银行总行统一开发的评级模型,经过模型初评和评级推

翻,对客户违约概率进行计量,并得到评级级别的评级方式。

模型初评主要考虑客户层面财务和非财务风险因素。对于受系统性风险影响

较大的客户,还应考虑行业、区域等风险因素。

因评级模型没有考虑到相关因素,造成模型初评结果与客户实际风险水平有

较大差异的,可按照总行有关规定进行评级推翻。

2)分池评级方法

分池评级是指根据客户债项特征,将客户划分到不同的“客户池”,根据“客

户池”基准信用等级,结合评级推翻,得到评级级别的评级方式。分池评级适用

于仅办理简式快速信贷业务的小微企业。

3 专家评级方法

专家评级是指依据专家评级规则,综合评估客户的财务和非财务因素,得到

评级级别的评级方式。专家评级级别不对应客户违约概率。对于满足相关规定的

条件,确需进行客户评级的个别客户,可由一级分行组织评级专家进行专家评级,

报总行审批。

(二)采用年度授信进行集中管控

授信管理,是 A 银行为客户核定授信额度,制定和实施授信方案,集中控制

客户信用风险的管理行为。A 银行法人客户授信管理遵循先授信后用信、定性与

定量相结合、统一授信、动态调整。

1.A 银行苏州分行年度授信所需条件

1)增量授信、存量续授信客户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符合信贷管理基本制度规定的基本条件。

②客户信用等级原则上在BBB-级(含)以上。但仅办理国际贸易融资业

务的客户信用等级可在B级(含)以上,仅办理不良贷款重组的客户以及符合 A

银行评级制度规定免评级条件的客户,可不受信用等级限制。

2)对达不到上述条件的客户原则上实行余额授信管理,被列入压缩、退出

类客户名单以及潜在风险客户退出名单等需压缩退出的应制定压缩退出计划。

2.A 银行苏州分行年度授信具体方法

根据客户有效净资产、销售收入、担保、信用等级等因素,区分客户类型,

采用公式法和担保法计算客户授信额度理论值。

授信额度理论值,是指 A 银行根据本办法规定,基于客户有效净资产、现金

流、担保、信用等级等因素测算的客户理论信用风险限额。授信额度,是指 A

行在测算客户授信额度理论值基础上,结合客户资信状况、信用需求、风险与收

益等因素,对客户核定的未来一段期限内 A 银行愿意和能够承受的各类信贷业务

和非信贷业务(非信贷业务主要包括资金交易和投资等业务,下同)的最高信用

风险限额。加权信用风险值,是指根据客户在 A 银行办理的需要占用授信额度的

各类信贷业务和非信贷业务合同发生额以及相应的信用风险系数加权计算的信用

风险暴露。

1)公式法是以客户有效净资产或销售收入为核心,综合考虑客户及行业负

债水平、信用等级、目标授信额度同业占比等因素,测算授信额度理论值的方法。

2)担保法是根据客户提供的符合 A 银行信贷业务担保管理制度规定的合法

有效担保,结合客户信用等级,测算授信额度理论值的方法。

授信额度一般可反复使用,包括可循环使用信用额度、国际贸易融资额度等。

根据管理需要,也可对客户核定不可反复使用的授信额度,授信项下业务办理结

束或信用收回后相应调减授信额度。

(三)采用贷后风险管理进行监控

A 银行苏州分行贷后风险监控管理是指从贷款发放或其他信贷业务发生后直

到本息收回或信用结束的全过程的信贷管理行为的总和,包括资金账户监管、现

场检查与日常跟踪管理、担保物(人)监管、风险预警与处理、信贷资产风险分

类、档案管理、不良信贷资产管理、信用收回和总结等。

A 银行苏州分行贷后风险监控管理应遵循“分层管理,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考核到位;实时监管,快速处理”的原则。采取的具体方案如下:

1.进行贷后管理方案制定

基层信贷单位根据客户的具体风险特点和业务管理要求,制定贷后管理方案,

明确贷后管理主要职责和管理目标,贷后管理方案应在信贷业务实施前制定。对

上级行直接管理客户,由上级行客户部门制定整体贷后管理方案,组织所辖行成

立客户经理组,基层信贷单位并遵照执行,必要时可对整体贷后管理方案进一步

细化。

2.进行信贷资金用途监管

客户经理对贷款资金使用情况建立《资金使用监管台帐》,可复印留存资金使

用凭证,确保资金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防止信贷资金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或从

事股票、期货、金融衍生产品等投资,防止用于财政性支出等。采用借款人自主

支付,且不需要支付审核的,客户经理应督促借款人按月汇总报告贷款资金自主

支付情况,并通过账户分析、凭证查验、现场调查等方式核查贷款支付是否符合

约定用途。

3.进行客户结算帐户监管

客户经理要根据客户货款回笼、资金支付等结算情况,实时监控客户资金支

付,发现结算不正常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还贷资金有保障。客户经理至少按月

对客户在该行账户进行资金监测,掌握账户资金流入、流出情况,填写《账户资

金定期监测台账》,结合企业采购、销售模式判断企业资金往来是否正常,特别要

对大额资金往来监测,关注资金异动,关注关联企业资金划转,防止贷款挪用,

分析企业还本付息资金的来源,判断是否存在资金链条紧张风险等,并督促客户

至少按不低于该行信用占比办理相应份额的存款和结算业务。

4.进行贷后现场检查

对法人客户,正常、关注类贷款客户至少每季进行一次现场检查,次级类贷

款客户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现场检查,可疑类客户、损失类、仅与 A 银行发生低信

用风险业务的客户至少每半年现场检查一次。基层信贷单位也可根据客户生产经

营情况及管理需要,或根据上级行信贷管理要求,增加检查频率。现场检查要结

合财务报表和资金账户变动,核查生产经营、担保等情况,对发现的风险信号,

要及时揭示和报告。

5.进行贷后定期分析

1)信用等级在 AAA-(含)以上的客户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贷后检查;信

用等级在 AAA-以下、BBB-(含)以上的客户至少每季进行一次贷后检查;BB

级、B 级、C 级客户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贷后检查; D 级客户、仅与 A 银行发生低

信用风险业务的客户,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贷后检查。

2)客户经理在贷后检查结束后 5 个工作日内结合贷后检查、日常跟踪、账

户资金监管等工作按规定格式撰写贷后管理报告,其中半年、年度报告需要严格

按贷后管理报告要求全面、真实反映客户实际情况、深入剖析客户风险状况,报

告中至少包括客户目前的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情况(或项目进展情况)、财务状况

分析、资金账户监管情况、融资和对外担保情况、担保人(物)当前情况分析、

还款能力分析、贷后管理方案及审批要求落实情况、风险因素分析、结论及工作

措施建议;季度或月度报告可只写客户的变动情况。

3)检查时间要求:按半年的贷后检查于 5 月(或 10 月)上旬前完成,按

季的贷后检查于每个季度第二个月上旬前完成,按月的贷后检查于每月上旬完成。

4)贷后管理报告必须按制度规定进行流转且流转合规。客户经理按照规定

撰写贷后管理报告,及时将贷后管理报告提交基层信贷单位负责人阅签,客户部

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提交行长阅签,最后将贷后管理各环节阅签人员审阅并签

署意见后的贷后管理报告,通过 C3 系统“贷后管理”中“贷后管理报告”模块下

的“定期分析报告”进行上传。

6.进行项目贷款贷后管理

重点检查项目进展情况与评估报告以及工程规划是否存在较大差异,投资、

建设是否按项目计划进行,项目主要技术、工艺、设备是否出现较大变化,固定资

产贷款是否被挤占挪用,项目能否按期竣工和达产情况,预计效益和市场情况等。

7.进行担保贷后管理

1)客户经理要对保证人要进行定期检查核保,及时了解和掌握保证人担保

意愿和担保能力的变化状况,动态测算保证人的担保能力。

2)客户经理要定期对押品进行贷后现场核查,押品现场核查可与贷后现场

检查一并进行,也可单独进行,重点核查押品是否真实,押品管理是否规范,押

品是否被擅自挪用、变卖、毁损、转让,押品是否被查封或重复抵质押等。

8.进行贷后资料收集

客户经理要定期收集客户及担保人的信贷资料,如年检后的营业执照,变更

的章程或董事会成员,股权转让手续,财务报表等,并及时通过扫描上传至档案

管理系统。

(四)借助 C3 信贷管理系统群进行系统化作业

C3 A 银行实施信贷业务网上作业(以下简称网上作业)及信贷风险管理的

基础操作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

C3 以服务信贷业务经营管理为宗旨,以提高系统信息质量,规范系统操作行

为,保证信贷业务正常开展为应用管理的基本目标。

A 银行信贷业务实施 C3 全流程网上作业后,信贷业务内部处理信息以系统记

录信息为准,除保留客户提供和从外部取得的档案资料外,取消审批管理、用信

管理、贷后管理等业务环节中的信贷事项公文请示、批复及内部运作表等信贷内

部运作资料。系统记录信息与原纸质文本记录信息具有同等效力。信贷业务办理

需要经过的环节和办理人员应履行的尽职责任仍按相关信贷制度执行。所有操作

人员均须按照本人工作岗位职责操作,并对以本人操作代码录入系统数据、上传

系统资料以及出具意见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及时性负责。各部

门及责任人的责任界定以有关信贷制度规定为准,C3 中的操作记录作为责任界定

的信息依据。

A 银行 C3 应用管理的内容包括部门及岗位职责管理、系统注册及权限管理、

客户管理、网上作业基本流程规定、审批流程管理、用信业务管理、贷后管理、

风险分类与资产减值管理、信贷电子档案管理、关联系统管理、应急管理与安全

管理、信息质量管理以及考核与奖惩等。应用部门包括客户管理、信贷管理、运

营管理、结算与现金管理、银行卡、国际业务、风险管理、法律事务、资产负债、

内控合规、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管理等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在 C3 应用管理中履

行相应的管理职责。

A 银行 C3 网上作业基本流程:受理→调查→审查→审议(合议)→审批(报

备)→审批后续操作。审批后续操作是指根据有权审批人审批意见所进行的对下

批复或向上级行报批、报备操作。

A 银行实行 C3 网上作业,是通过系统化管理对信贷风险管理进行综合分析及

支持。

第三章 A 银行苏州分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

问题及成因

12 月末,全行固定资产贷款 1003 亿元,接近七成为政府背景项目贷款,同比

增加 111 亿元,但固定资产贷款后劲略显不足。

2.反映社会短期融资需求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比年初上升 10 亿元,国内贸易

融资贷款则比年初下降,体现实体经济仍处于低迷期,上述两项贷款总量占比下

3 个百分点;国际贸易融资因代付等业务的开展明显增长,至 2014 12 月末,

全行国际贸易融资 314 亿元,比年初增加 53 亿元。

3.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因融资租赁贷款有所抬头,中期流动资金贷款稳步增长,

2014 12 月末,全行中期流动资金贷款 25 亿元,比年初增加 3 亿元。

4.简式贷波动式增加。截至 2014 12 月末,全行简式贷 11 亿元,比年初增

1 亿元,2014 年执行新的客户分类办法后部分小微企业无法达到小微企业支持

类客户认定标准,纷纷转为简式贷。

5.截至 2014 12 月末,全行并购贷款 1.4 亿元。

(四)信贷风险管理重心失衡

信贷风险管理重心失衡主要体现在贷后管理流于形式现象时有发生,贷后检

查不及时、不深入,没有按要求对企业的经营和信用风险定期进行分析,企业经

营发生变化不能及时掌握,还不能起到风险提前识别和预警的作用。此外,在管

理要求不断提高和内外部监管检查日趋严格的背景下,仍有部分信贷人员的审慎

合规理念较弱,对信贷业务的操作管理有所松懈,粗放、简单的管理状况还没有

得到根本性改观,内外部审计监管检查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仍然较多。部分业

务领域的抗风险能力有待检验。

近三年来,A 银行苏州分行各项贷款持续快速增长,客户和项目的选择相对

宽松,具体业务运作中还存在一定的瑕疵,风险隐患还未完全暴露,有待时间进

一步考验。日趋复杂的外部形势也在导致集团客户、外向型企业、中小企业、个

人助业贷款、农户贷款的潜在风险有所加大。日常工作中,对这些客户的风险研

究不够,关注度不强,警惕性不高,在管理理念上还未能随形势变化而及时更新。

(五)信贷精细化管理亟待加强

随着信贷管理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亟待创新管理理念,实行精细化管理。

在目前的情况下,A 银行苏州分行精细化管理理念还不够深入,业务经营与风险

管理还没有真正地融为一体,相关的资本、风险、收益如何平衡以及评级、授权、

定价等诸多问题,在不同部门、不同层级认识不统一、标准不统一、行动不统一。

信用风险管理还主要停留在单个客户和单笔信贷业务互不相关的阶段,局部利益

与整体利益还不能有机协调,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还不能充分体现,特别是对利

率敏感性缺口的认识还不敏感,到期贷款如何重新定价,使风险与收益逐步对应

等理念还有待不断提升,队伍建设与业务快速发展和管理的要求不适应,以上都

是精细化管理未深入实行的表现。

二、A 银行苏州分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成因

(一)区域性、行业性风险集中暴露

1.“两高一剩”行业风险暴露

截至 2014 12 月末,A 银行苏州分行“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余额 255.79 亿

元,比年初上升 3.35 亿元,前四大两高一剩行业为纺织(94.81 亿元)、钢铁(88.56

亿元)、化工(52.77 亿元)、造纸(14.22 亿元),两高一剩贷款压降效果出现两

极分化现象,相关的九大两高一剩行业均被总行、省行纳入名单制管理,对压缩、

退出类名单制客户的信贷执行,可最大限度的确保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余额的压降,

而以化工行业为代表的非名单制行业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三)信货防假治假形势严峻

当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明显趋于恶化,企业、政府和

银行诚信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各类造假、骗贷、诈骗现象抬头,信贷识假、治

假压力加大。

1.财务报表可信度普遍下降,即便经由会计事务所出具无保留意见以及与税务

报表保持一致,仍无法遏制企业虚增资产、粉饰报表等行为,加剧了银行尽职调

查的难度。同时,也加剧了担保人等关系人恶意投诉尽职调查不到位和客户骗取

贷款的风险。尽管依托地方征信平台可以更好地摸清企业信用风险,但在如何处

理地方征信系统对企业风险深度揭示后,需逐步探索解决。

2.假资料、假用途更为普遍、更加猖撅。既有客户造假,也有中介机构造假,

主要表现为编造假资信,提供假报表、假验资、假审计、假订单、假销售、假回

笼,隐瞒真实经营状况、对外担保、重大股权转让、核心资产转让等重大不利信

息,套取银行信用;虚构假项目、假业务、假用途,提供假签章、假申请、假贸易

合同、假发票、假单证、多头融资、重复融资。

3.信贷资金挪用现象普遍。因人为满足受托支付要求,信贷资金用途监管难度

进一步加大。部分客户、关联企业、成立贸易公司等规避行业管理,冒名贷款、

借壳贷款、空壳贷款现象有所抬头,防控压力增大。这些都将给识假、防假增加

新的难度。

(四)贷后管理不深入

1.信贷风险管理重心失衡来源于对企业的贷后管理不够深入,对部分企业因财

政危机订单受影响时,信贷客户经理未能及时察觉,盲目相信企业口述的经营状

态,未主动调查分析企业的重大经营变化及人事变动,以便及时发现风险预警信

号;对经营者的经营能力调查不够仔细,当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多次出现问题时

未能及时发现。在企业出现问题时,未根据合同约定及时采取提前收贷、追加担

保等有效措施防范化解贷款风险,未对企业用信进行控制;甚至在企业贷款出现

逾期,风险完全暴露之后,仍然在为企业贷款进行周转,导致贷款不良,未深入

研究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类因素,准确预测企业的发展潜力,把握企业的风险

程度,控制企业的风险暴露。

2.部分支行也未能正确处理拓展与管理的关系。由于经营目标责任制业绩考核

压力太大,部分基层管理人员重拓展,轻风控,风险意识不足。同时信贷管理部

应该是信贷业务的权威部门,对全行的信贷工作起指导作用,对信贷业务的风险

起到把关、制约作用,但迫于业绩压力,在基层行与信贷管理部的搏弈中,部门

制约作用有所减弱,审慎合规理念较弱,贷后管理走过场,对信贷业务的操作管

理有所松懈。

(五)信贷风险管理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

1.外部环境

信贷业务粗放经营模式还没有明显改观,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科学发展理念

还没有深入人心,基层网点对经济资本管理了解不多、重视不够。资本约束的传

导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信贷业务考核侧重于规模类指标,资本、规模和效益三者

之间未能很好对接,资本约束缺乏强有力的控制手段。

4

信贷业务重速度轻质量、

重规模轻效益、重短期轻长期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过度授信和不当授信

风险时有发生。

2.内部环境

近几年信贷业务发展迅速,信贷人员紧张的矛盾还比较突出。随着我国经济

结构调整和企业兼并重组的力度加大,借款人在组织体系、业务范围、行业跨度、

管理方式等方面,越来越复杂,信贷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但是信贷人员在知

识结构、专业技能、可利用的管理工具等方面还不能适应。

很多信贷人员的理念、

习惯、行为等方面还囿于传统体制,与优秀大型上市银行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

差距,需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改观,信贷队伍建设和信贷管理职能建设有

待加强。

第四章 优化 A 银行苏州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

对策及建议

第四章 优化 A 银行苏州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

对策及建议

一、调优行业投向,推进有效信贷投放

针对 A 银行苏州分行目前信贷风险状况趋于劣化的问题,应当有效控制投放

风险,紧贴地方主流经济,调优信贷投向,加强重点领域投放。

(一)有效控制投放风险

要有效控制投放风险,在行动上必须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化解信用风险,在

综合运用好各项政策手段的基础上,创新风险贷款处置方式,着力化解存量贷款

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生成率,防止不良大量淤积形成“堰塞湖”,具体来说要做好

以下几点:

1.统筹运用风险化解政策

A 银行苏州分行应全面摸清包括已列入潜在风险名录等各类风险客户底数,

查清“出血点”、找准“止血点”,一户一策制定针对性风险化解方案。具体来说,

一是对有望通过重组盘活走出困境的企业,采取收回再贷、再融资和期限、品种、

承贷主体调整等方式化解信用风险,其中:对已签署联合授信方案和债权银行框

架协议的,全力推进,确保措施到位、效果到位。二是对偿债意愿及能力差但仍

然正常经营的企业,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及司法部门的沟通,对其果断采取破产

清算、强制执行等有力措施,坚决打击逃费债行为,减少债权损失,切实保护银

行权益。三是加强风险客户化解方案审批管理。单个客户额度在 10 亿元(含)以

下的风险化解方案须由市分行贷审会审议或有权审批人审批,单个客户额度在 10

亿元(不含)以上或风险化解方案中涉及新增贷款启动盘活的,须将风险化解方

案逐级上报 A 银行总行审批。四是按照风险敞口不扩大、担保措施不弱化的原则,

规范风险化解方案的实施,严格操作风险管理,特别要落实合法有效的续保手续。

个人经营类贷款及大额消费类贷款(100 万元及以上)可比照执行法人贷款有关风

险化解政策。

2.突出风险处置重点

A 银行苏州分行应着重加大对大额授用信企业,以及涉及多家金融机构企业

的风险化解处置。一是对风险已暴露的大额授用信企业,要积极寻求政府和监管

部门的支持,通过行政协调、贷款平移、债权转让、债务重组、联合授信等多种

途径灵活处置风险,尽早实现主要贷款银行在风险化解方案上达成共识,避免简

单处置造成风险扩大化,力争平稳化解信用风险。二是对已签订风险化解债权银

行框架协议的大额授用信企业,要定期跟踪风险化解方案落实情况,发现无正当

理由拒不执行风险化解方案的同业,要及时向政府及监管部门报告;对银行担任

牵头行的,要定期向同业通报风险贷款处置进展,做实对企业资金流的监控,确

保按既定的方案推进风险化解工作;对企业存有不配合风险化解、逃费债务、转

移资产等行为的,要及时向经侦、司法部门举证,以对企业负责人及企业资产采

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三是加强同业沟通协调。着重加强同其他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

口部门的沟通协调,抓好七大行联席会议、风险处置协调会等会前风险化解方案的

谋划,会后会议议定事项的执行,加强同业间的相互支持,提高风险化解成效。

3.完善信用风险监测机制

A 银行苏州分行应当日益完善信用风险监测机制,具体来说,一是按日对逾

期、欠息客户进行监测分析,并督促经营行抓紧催收。继续加大考核力度,提高

到期信用管理水平,有效遏制非客户经营原因导致的逾期、欠息行为。二是按旬

对纳入政府维稳范围、各行同进同退的大额授用信客户实施重点监测,并对风险

化解情况实施现场核查,及时掌握信用风险处置动态。三是按月开展信用风险常

态化排查,同时加大对涉环保诉讼、行政处罚、负面报道等环境和社会风险的排

查,将排查新发现的法人及个人经营性客户纳入信贷客户风险台账,并实施差异

化信贷管理策略。

四是加大风险预警力度。根据信用风险防控需要,加强内外部

风险信息检索、分析和利用,定期不定期主动发布行业、客户预警信息,并视基

层行信息处置和反馈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现场延伸风险核查,实现对风险信号的

精准化解。

4.坚守审慎底线

A 银行苏州分行应当落实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光伏、造纸、纺织等行业

限额管理要求,从严把握信贷准入标准,控制产能过剩、政府平台、房地产等行

业贷款增长,加大对个人消费贷款和先进制造业的信贷投放。加强政府平台及房

地产到期贷款收回管理,提前锁定到期贷款还贷资金,确保借款人账户资金余额

足以偿还到期贷款本息。科学测算其偿债能力,防范过度授信、多头授信和重复

融资风险。开展政府融资平台存量贷款确权工作,并将此作为继续发放信用的重

要前提。确权坚守审慎底线,落实有关行业信贷政策,严把增量信用准入关。加

强地方政府类贷款管理。继续抓好存量债务管理。对年内到期的贷款,要加强与

有关借款主体及财政部门沟通,逐项目、逐凭证提前落实还贷资金来源。对以指

定地块出让返还收入作为还款来源的,要紧盯土地出让进度,切实按约收回到期

贷款。

(二)加强重点领域投放

1.强化重点项目投放

1A 银行苏州分行应积极支持棚户区改造和水利建设项目。深化与国开行、

农发行的合作,通过银团贷款、商业贷款与专项贷款配套等方式,积极支持县(区)

级以上规划的棚户区改造项目;适度支持商业化运作的棚户区改造、保障性安居

工程、旧城改造项目;积极支持纳入水利建设规划、还贷资金来源落实的水利建

设项目。

2A 银行苏州分行应择优支持 PPP 融资和“美丽乡村”项目。顺应地方政

府预算管理和融资模式改革的需要,积极支持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城市地下

综合管廊建设等 PPP 融资项目。同时,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在加强风险

防控的基础上,深入拓展农村市场,主动做好金融服务,支持政府兜底的农村民

居、水、电、气、路、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3A 银行苏州分行应择优支持房地产开发项目。利用总行将苏州分行调整

为享受二线城市房地产信贷政策的机遇,积极支持总分行级优质客户、全国房地

产百强及其控股的子公司在苏州市区内开发的能带来优质按揭资源的大型普通商

品住房项目,严格控制县域范围内、以及土地取得成本过高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审慎介入商业性房地产占比较高的综合性房地产开发项目,严格控制写字楼、宾

馆、饭店等商业性房地产开发项目。原则上,不介入置换他行开发贷款和经营性

物业贷款。

4A 银行苏州分行应支持优质民生类项目。一是积极支持广电网络运营及

广电播出、三网融合、电影院线、文艺演出、体育等领域经营稳定、效益良好的

优质客户,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适度支持新闻出版、文化会展、

影视制作等文化产业。二是积极支持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客源市场稳定的高等级

旅游景区客户,优先满足已投入运营优质景区客户的日常周转资金和改扩建项目

融资需求。

三是大力支持国家“985”等国内外知名院校苏州研究院(分校)、“211

工程院校学科和校区建设;择优支持学科设置符合经济发展需要、收入稳定、管

理规范、高就业率的高等职业院校。四是积极支持具有品牌优势、管理规范的二

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以及符合新农保、新农合发展方向的县域重点医院,营销拓

展实力较强的民营医院以及商业化运作规范、经营稳定或前景良好且具有一定实

力的养老服务机构。

2.强化重点行业投放

1A 银行苏州分行应支持先进制造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制造业

2025”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择优支持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

代信息技术、三 D 打印(增材制造)、机器人、基因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技术

成熟、市场需求明确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优质企业;适度支持传统制造业中符合

国家政策导向的技术升级改造。

加强与境外分行联动,通过全球统一授信机制,

助推优势企业“走出去”,支持企业在境外股权投资以及设立研发中心等。

2A 银行苏州分行应支持新型服务业。积极支持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

向,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的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

检验检测认证和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支持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发

展个性化定制服务、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

3A 银行苏州分行应支持消费升级相关产业。围绕服务消费、信息消费、

时尚消费和品质消费,积极挖掘健康管理、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绿色建材、

自驾车房车旅游和家用轿车等消费领域相关产业的融资需求,支持具有技术和品

牌优势、行业地位突出、销售渠道稳定的优质企业。

3.强化重点产品投放

1A 银行苏州分行应坚持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投放优先和主体地位,支持居

民自住及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发展二手房按揭业务。全面深化与各地公积金中

心的合作,积极推进“公转商”贴息贷款。适度提高投资性需求购房业务准入要

求,审慎办理别墅、豪宅、商铺等按揭业务。同时,稳步发展“房抵贷-经营”、“创

贷通”、“商铺通”等抵质押方式个人经营类信贷业务。

2A 银行苏州分行应在符合行业信贷政策的条件下,优先满足各行业支持

类客户流动资金贷款需求,着重支持有授信空间、有合理需求、担保已落实的优

质客户,切实提高已批授信的用信率。对压缩类、退出类客户,逐步以贸易融资

或其他风险较低的业务品种置换存量流动资金贷款。

3A 银行苏州分行应把握国有、民营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并购重组机遇,支

持总分行核心客户、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客户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兼并重组,积

极开展并购交易撮合服务,提供并购贷款及融资顾问服务。

4A 银行苏州分行应依托科技支行和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支持中心等平台,

将科技型、创新型小微企业作为信贷业务新的增长点,提速发展科技金融等小微

企业信贷业务。完善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支持中心运作机制,单独配置信贷计划、

信贷政策,提高融资需求对接成功率。

二、强化结构调整,实行信贷组合管理

针对 A 银行苏州分行信贷产品结构不合理的情况,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一)优化信贷资产组合

信贷结构调整快慢是衡量一个行战略思维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标准,是体

现宏观信贷管理能力的试金石。

确立信贷组合管理理念,科学配置信贷资源,实

施信贷组合管理,要把握地方经济战略转型大趋势,按照安全性、资本约束、价

值创造和构建 A 银行信贷特色优势等原则,综合运用组合计划管理、经济资本管

理、信贷计划管理、行业限额管理、授信授权管理、信贷退出管理、信贷资产交

易等多种手段,形成区域、行业、客户、品种、担保和期限等多个维度的优化组

合结构。围绕提高信贷资产价值创造能力的目标,应当借助于价值管理平台,持

续深化信贷组合管理。

1.优化区域结构

A 银行苏州分行应坚持县域与城区并举,加强资源配置,支持县域行巩固和

提升在本地市场的业务占比,提高该行在中心集镇和省级以上开发区的全面领先

优势;提升业务运作效率,改善城区行业务竞争力,提升系统贡献度。同时,通

过调整信贷业务授权、推进集中审查审批等措施,切实控制部分风险高发地区行

信用风险蔓延的态势。

5.优化担保结构

A 银行苏州分行除行业重点客户、总行级核心客户提供的保证担保外,关联

担保额度或客户互保额度不得超过用信额度的 30%,存量业务超过 30%的,不得

新增授信,超过 50%的,要逐步压缩用信额度至规定控制比例以内。支持企业加

快处置过剩产能、微利或负利资产,盘活存量资产,通过积极“瘦身”,降低杠杆

率,减少保证担保贷款。对在多家银行融资的,A 银行抵押资产占比应不低于 A

银行用信占比,A 银行用信占比达 50%以上的,必须确保企业核心资产抵押 A

行,否则,应逐步压缩授信或增加有效抵质押担保。对异地担保信贷业务要适度

控制和压缩,除总分行核心客户的异地担保外,各行原则上不得办理其他客户的

跨省异地担保信贷业务。严格控制信用贷款,将比照同业审批同类业务的信用方

式用信的客户信用等级提高至 A+级及以上。

6.优化期限结构

A 银行苏州分行应引导各分支行结合自身实际,合理搭配短、中、长期资产

结构,着重加大各类重点建设项目投放,适度增加票据贴现,提前应对今后几年

中长期贷款大幅到期以及利率进入下行通道的局面,稳定中长期贷款占比。

(二)提高资产收益水平

根据内部评级高级法的要求,加大信用评级管理,确保评级基本能够审慎客

观地反映客户风险状况。

1.加强客户评级管理

A 银行苏州分行应以提高评级的风险敏感性为根本,提高高等级客户评级质

量。开展评级抽检、重检、独立性审核,及时更新评级,提高评级的风险敏感性,

评级偏离度考核持续向好。在各分支设立评级管理员,牵头客户违约风险监测和

违约认定流程管理,及时向下推翻信用等级。主动下调法人客户信用等级,提高评

级敏感性。加强非零售客户违约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并按季上报“负面展望清单”。

2.提高经济资本计量水平

A 银行苏州分行应坚持“审贷必审价,审价必审资本回报”,将贷款定价和综

合回报情况作为贷款审议的必经环节。同时,推进利率审批与信贷审批流程整合,

将利率审批流程嵌入 C3 授信项下单笔信贷业务流程,在发起单笔信贷业务申请的

同时,一并发起定价测算、利率申请和审批。

3.加强贷款承诺管理37

2.优化行业结构

A 银行苏州分行应落实总行行业信贷政策,严格控制压缩类和审慎介入类行

业贷款增速,着重运用行业限额、客户分类等管理工具,持续加强钢铁、纺织、

化工等“两高一剩”、批发与零售等行业风险管控,加大存量高风险信用退出力度,

并加强到期贷款及压降贷款再配置管理。关注受经济下行拖累、景气程度下降的

批发与零售、汽车(含零部件)制造及销售、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以及出口导向型等行业发展动向,适度提高客户准入标准,加固存量业务担保方式。

3.优化客户结构

A 银行苏州分行应加强绩效考核,积极拓展三级核心客户、优质小微企业和

个人客户;实施名单制管理,强化对他行优质客户的抢挖,全力做大客户基础,

尽快扭转非个人房贷类客户数持续下降的不利局面。加强客户分类结果利用,实

施差异化的信贷策略,着重加大压缩、退出类客户信用压降力度。采取只收不放、

收多放少、提高利率、加固担保等措施,加大信贷客户风险台账中的事实和潜在

风险客户,尤其是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国家结构调整方向,主要依靠借新

还旧的“僵尸企业”,以及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和安全等标准客户的主动

退出。

4.优化品种结构

A 银行苏州分行一方面应加强表内外产品组合运用。对各类融资总额较大的

单一客户或单个项目,优先采用银团贷款方式介入。严格控制小额贷款公司融资

业务规模,原则上只收不放,力争年内收清贷款。加强银行承兑汇票、国内保理

等业务管理,严格客户准入,强化单据流、货物流、资金流管控。根据总行试点

工作计划,推进互联网金融信贷业务(数据网贷),更好地满足供应链上下游企业

用信需求。推进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以超短融、短融、中期票据、私募债等

品种为发展重点,加强与传统贷款、理财融资等各类融资方式的对接,促进公司

业务投行化转型。

另一方面,强化境内外贸易产品配套使用。依托该行客户资源

和资金、渠道等优势,重点服务于“走出去”中资企业和“引进来”外资企业。

加强境内外联动和信息共享,鼓励发展内保外贷、外保内贷、内保内贷、内保外

债、风险参与等境内外联动业务。密切关注境内外利差、汇差变动趋势,加强错

币种授用信业务的风险控制和监测,防范汇率、利率风险可能引发的信用风险。

质押物、提供其他担保,或提前收回全部或部分信用等措施。对银行存量抵押物,

要防止被他行“首封”,导致抵押优先处置权受阻。当客户出现较大风险信号可能

危及该行信贷资产安全时,各行要在第一时问向法院申请查封、保全该行抵押物,

为该行处置抵押物掌握主动权。

(五)完善贷后管理例会制度

A 银行苏州分行应根据风险防控的需要,适度提高贷后管理例会频次,各分、

支行至少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市分行贷后管理例会着重加大对大额授用信客户,

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全行性信贷管理问题的审议,在深度剖析企业、行业等维度

风险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全行相关风险管理的建议和措施,进一步提高贷后管理

例会对信用风险的体检、识别作用,强化风控措施的针对性。各分支行贷后管理

例会要强化对出现明显风险信号或存在较大风险的客户、内外部检查发现有重大

风险性问题的客户,以及风险化解方案执行情况的审议。

(六)建立贷后失职渎职追责机制

A 银行苏州分行应按照贷后管理专项考核涉及的相关指标,按月统计通报各

行及所辖基层信贷单位完成情况。对未按贷后管理相关要求实施贷后管理的,要

督促其加快整改。对采取假报表、假分析等“乱作为”贷后管理行为,按渎职处

理,对假检查、假报告等“不作为、假作为”贷后管理行为,按失职处理;对因

贷后管理不到位造成信贷资金损失的,从严从重追责。

五、持续推进信贷风险精细化管理

(一)应对外部环境管理

1.加强业务精准管理

A 银行苏州分行应落实总分行信贷政策指引相关要求,加强对客户实际运营

情况的尽职调查与分析,以及同业竞争态势,合理确定授信额度和用信品种,制

定切实可行的授信方案,确保授信额度与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与具体的资

金用途相对应,切实防范过度授信和不当授信风险。

2.开展数据质量专题治理

A 银行苏州分行应组织客户经理、统计等岗位人员,对 C3IFAR BoEing

系统中对公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相关明细数据开展核对,逐户、逐笔对用信品

种分类、实际投向分类、资产质量情况分类、贷款方式分类等字段开展自查,着

表内外信用业务全部纳入放款中心实施集中用信管理。各分、支行要强化对放款

中心的监管和指导,切实提高信用发放条件的落实、合同管理工作质量,确保信

用合规发放和支用。对于须在用信中逐步落实的各类管理要求,各分、支行信用

管理部门要建立台账,加强督促,定期核实,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二)做细做实现场检查

A 银行苏州分行应要求客户经理按不低于规定的频次的要求深入企业生产现

场和经营场所,按月收集、核实、录入、分析财务报表,并结合客户类型、用信

品种、担保方式、潜在风险等不同特征,针对性开展贷后现场检查。对部分配合

度低、难以管理的客户,要建立台账并提高贷后管理层级,按照首席客户经理的

管理要求,由各分、支行领导直接参与贷后管理,确保企业能进得去、情况能摸

得透。分支行行长、分管行长要挂钩授信 1 亿元以上民营企业(集团)客户,定

期不定期参加贷后现场检查。

(三)加强账户资金监管

提高客户结算资金归行率既是提高客户综合回报的有效举措,也是发现信用

风险的重要途径。A 银行苏州分行要依托信贷资金查询与分析系统,把控企业核

心资金流,加强结算、信贷、融资、代发“四类”资金监控,并从中识别企业现

金流发生不利变化的信号。要强化客户资金归行监管,加大对货款归行率的监管、

考核,将资金归行情况固化到授信调查、审查报告中,并据此在授信、定价、担

保、产品方面实行差异化管理策略,其中:对仅在该行融资的客户,货款归行率

应不低于 90%;在多家金融机构融资的客户,货款归行率原则上应不低于该行信

用占比(采用账户归集的集团客户除外)。对该行独家用信却无货款回笼,以及货

款归行率与该行用信比例严重不匹配的,必须采取果断退出、压降用信、提高定

价、加固担保、置换低风险业务品种等措施。对于因客户资金归行监管不到位,

并形成信用风险的,一律从严从重予以处理。

(四)加强押品管理

A 银行苏州分行应应以合理的市场价值为基础、结合变现费用和可比资产处

置价值审慎确定贷前评估价值和抵质押率。要适当提高押品评估审核确认层级,

评估技术复杂、价值超过一定金额的押品须由苏州分行及以上审核确认。要按规

定频次切实做好押品重估,对重估价值下降导致抵押率超规定的,需采取增加抵

(二)加强财务真实性调查

A 银行苏州分行应严格落实双人实地调查和资料逐项核实要求,在对客户生

产经营、财务状况进行全面摸底的基础上,将水、电、气、税金、工资等内容和

重点科目账、表、据、库比对延伸分析和核实作为贷前调查必查内容,全面了解

客户实际财务状况。对作为一般纳税人的新客户,必须收集年度及近期纳税申报

表及银行账户流水;对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新客户,必须收集银行企业账户及实

际控制人个人账户(如通过个人账户结算)银行流水,并与财务报表反映的主营

业务收入进行交叉验证,对差额较大的必须分析原因,最终对财务报表的可信度

或实际财务情况提出明确的调查意见。

(三)加强贸易背景真实性核查

A 银行苏州分行应重点核查企业以往贸易单据、税务发票、产品进出库记录

等内容,结合企业生产开工情况,判断企业贸易背景真实性;对交易关键时间点,

客户经理可实地上门进行核查企业是否真实进出货;对异地贸易对象,可通过电

话核查、委托该行分支机构实地核查等多种方式进行确认,确保企业贷款需求真

实。

(四)加强房地产抵押担保调查

A 银行苏州分行应全面分析拟抵押房地产的产权、租赁、区位、估值等情况,

对抵押前有租赁关系的,须取得承租人放弃相关权益的书面承诺;对抵押前无租

赁关系的,须取得抵押人无租赁关系及今后若租赁将告知该行的书面承诺,防范

抵押人倒签租赁协议阻挠该行实现抵押权的风险;对以第三方房地产抵押担保的,

必须深入分析借款人与抵押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严格按要求办理合同面签和抵

押登记手续,确保抵押担保真实有效,严防虚假主体或虚假抵押风险。严禁办理

第三方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或尚未完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抵押的信贷业务。

四、严格执行贷后管理,杜绝懈怠心理

根据当前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A 银行苏州分行应制定并实施了覆盖全行信

贷岗位人员的“网格化”贷后管理体系,有效推动了贷后管理责任的落实。

(一)细化放款审核管理

A 银行苏州分行应在现有法人信贷业务放款中心机构设置的基础上,对个贷

中心的用信管理职能与法人放款中心进行整合,年内实现法人、个人、本外币、

A 银行苏州分行应进一步加强贷款承诺业务的额度、期限和保证金管理,加

强贷款合同履约管理,及时撤销无法继续实施的借款合同,控制表外业务风险敞

口,有效了降低经济资本占用。

三、高度重视信息调查,防范信息不对称

加强信贷防假识假是高度重视信息调查防范信息不对称的保障措施。A 银行

苏州分行应借助地方征信平台、企业工商信息查询平台、公开信息等多种渠道,

持续开展信贷打假治假工作,提高防假识假能力。着重加强贷款资金用途及交易

背景审核,审核购销合同或施工合同是否有效、真实,交易对手是否为借款人的

上游企业或交易对象,项目是否虚假或重复融资,融资金额是否与客户经营规模

相匹配,用途是否与客户经营范围一致等。对在该行办理出口项下贸易融资,但

将融资对应国际贸易证单交他行收汇,或前笔业务未在该行交单、收汇而仍继续

办理同类业务,以及长期使用其他资金归还该行国际贸易融资的客户,要加快予

以退出。对建筑施工企业、建筑材料贸易企业等与房地产高度相关行业的客户,

禁办理以非借款人自有的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或尚未完工的房地产项目抵押的

信贷业务。不得介入买方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客户、不符合该

行准入标准的“两高一剩”行业客户的保理业务。

同时应加强客户准入管理。强化贷前尽职调查,持续提升对客户实质风险、

关键数据、敏感信息的抓取、辨析和甄别能力,从源头上控好信用风险“入口”。

具体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一)落实尽职调查要求

A 银行苏州分行的信贷调查人员应严格按照授信尽职指引的要求,规范调查

行为与程序,深入了解企业的主营业务、经营模式、盈利模式,重点加强对企业

实际控制人出资能力、经营能力、关联企业以及环境和社会风险点的调查。在出

资能力上,要追根溯源,重点考察客户出资的真实性和资本的充足性;在经营能

力上,重点考察客户的行业地位、产品竞争力、经营行为规范性和高管从业素质;

在关联企业上,须借助于工商登记系统、C3 关联查询系统等工具,多渠道主动识

别隐性集团关系,并将“关联关系调查分析”与“关联关系审查分析”固化在授

信调查与审查报告中,对查询存在关联关系但未纳入统一授信管理的需说明理由;

在环境和社会风险点上,对环保、安监部门审核不达标或不能取得相关文件的客

户,实行“一票否决”。

重强化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表外业务、委托贷款、客户风险数据等规范性和契合

度整改。

(二)应对内部环境管理

1.推进集中审查审批

A 银行苏州分行应根据风险管控的需要,加强分行法人信贷业务审查审批力

量配置,进一步推进信贷业务集中审查审批。全面上收城区六家分支行(含吴江

分行)法人非低风险业务授信、用信业务审批权,上收县域四家分行非低风险业

务增量授信、增量用信业务审批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各分支行信贷管理

部门工作职责,突出强化授信执行、贷后监督等工作,避免管理“空心化”和缺

乏抓手。同时,结合个贷业务持续发展的实际,合理配置个贷业务审查力量。

2.推进信贷业务流程再造

A 银行苏州分行应进一步整合评级、客户分类、授信、用信等业务流程,大

力推行法人信贷业务“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一次审批”。在已取消初步调查环节

的基础上,取消初步审查环节,超客户管理行审批权限的信贷业务,由客户管理

行客户部门调查,主管客户部门行长和行长签字后直接报有权审批行信贷管理部

门审查。

3.完善贷后管理考核机制

A 银行苏州分行应在继续强化对分支行贷后管理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

完善对信贷客户经理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在全行范围内对信贷客户经理的贷后管

理工作实施百分制考核,挂钩贷后管理绩效,对被内外审计检查出具工作底稿、

通报批评、所管客户货款归行率低等设置相应的扣分值,最终按考核得分获得相

应的绩效;对管理尽职,主动发现、化解信用风险的优秀客户经理予以奖励,以

此调动客户经理参与贷后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A 银行苏州分行应用好总行“一行一策”政策,加强与政府、保险和担保等

机构的对接,创设和丰富融资增信模式,完善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丰富支持自

主创新企业和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产品体系。通过实施工厂化运作模式,加快“云

彩贷”业务的实施,并逐步将此模式复制到新区、常熟等客户资源丰富、政策支

持到位的区域,前移对发展早期企业的服务端口。加强担保创新,加快推出新三

板挂牌企业股权和农村土地经营权质押融资业务。主动适应经济结构变化所导致

的社会融资结构变化,稳步发展政府购买服务融资、夹层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新

型业务。当前,要依托苏州市将设立的投贷引导基金,积极向总行争取在苏州设

立产业投资基金,或通过行司联动,与农银国际苏州公司合作开展投贷联动业务。

5.推广“四维监控”风险监控模型

A 银行苏州分行应积极推广使用总行研发的信贷业务“四维监控”模型,充

分发挥监控模型批量化识别优势,组合使用各项监测模板,通过全客户风险排查、

专项风险监控、组合交叉风险排查等方式,对存量业务进行全景扫描,以“模型

筛查+专家判断”相结合的风险识别方法,结合专家分析,分析预判潜在信贷风险。

1

此外,要继续加强 C3 法人客户资金查询与分析系统、集团与关联客户分析系统、

小微企业风险预警模型等新型管理工具的使用和推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813da0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1.html

《A 银行苏州分行信贷风险管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