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临眺

发布时间:2022-11-10 16:48: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诗赏析:《汉江临眺》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诗风及融情于景的写法。 2、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3、体悟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鉴赏古诗时展开想象,再造诗歌意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王维的诗风及写法鉴赏王维同一类古诗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1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和审美的愉悦。
2、体会自然之美,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诗中画面、联系旧知识、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来鉴赏诗歌。 难点:了解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诗风及融情于景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方法点拨法、自主感受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印发相关资料(包括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录音机和录音带,小黑板。 五、课时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回顾 “鉴赏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 重温 “温馨提示”(用3′)(印发的资料) ※鉴赏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是:(师生口述)入乎其内(感性认识)出乎其外(理性思考)“入”要带上两张门票一张嘴——①了解有关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②了解有关诗人、作品、时代背景等知识;③诵读吟咏,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意蕴美;“出”要理性思考、收获四宝——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温馨提示: 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我们要借助这个例子,掌握鉴赏我国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获得鉴赏我国古典诗歌的能力。以在同学们离开老师后,仍能时时回到这诗的王国,美美地享受其中丰盈的“满汉全席”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审美的愉悦„„】今天,我们就借着这些方法来欣赏诗歌《汉江临眺》 (朗读诗歌:(用时5′) 1、听录音朗诵,再跟读。 2、自由读。 3、齐诵。
(初步感知——把握“四看”(用时7′)

1
1、看题目:汉江即汉水;临眺即登高远望,又一说为“临泛”,意指临江泛流。
2、看作者: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母亲虔诚信佛三十多年,这对他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东坡志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不过他的政治诗、边塞诗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也相当精彩,他被称为 “天下文宗”“诗佛”,是唐代诗人中仅次于李白、杜甫的大家。他不仅是诗人,又是画家、音乐家,在书法上也有很深造诣。
3、看注释(帮助理解诗意):①开元二十八年(740,王维调知南选,途经襄阳时作此诗。②汉江:即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经湖北省至汉阳入长江。③三湘:湘水总称。 九派:长江九条支流。 江流:汉江水。④风日:风光。⑤山翁:晋代将军山简,曾守襄阳。这里借指当时襄阳的地方长官。
4、看题材:这是一首山水诗。山水诗表现的一般是隐逸思想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它通常采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虚实结合、寓动于静的手法。 5请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这是一首__诗,作者运用了__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__的感情,塑造了一个__的形象。
(四)合作探究——品味诗歌:从意象入手,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用时15′)
这首《汉江临眺》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诗人泛舟汉江,以淡雅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笔法飘逸,错落有致,优美素雅,意境壮阔,就像一幅山水画,给人以美的享受。
1、试找出诗中意象。

明确:楚塞、三湘、荆门、江、山色、郡邑、波澜、远空、襄阳、山翁。 2、诗人是怎样来描绘这些意象的?(略)
3、请把这些意象组成一幅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明确: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面看到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
4、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5、你最欣赏诗中哪些句子?说说你的理由。


2
明确: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 2“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下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都动起来了。 6小结: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体现这一特色! (五)堂上训练——拓展延伸(出示小黑板)(用时15′) 赏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后回答问题: 《积雨辋川庄作》 作者: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解】:①藜:这里指蔬菜。②黍:这里指饭食。③饷:致送。④东菑:指东边田地上的农人。这里泛指田亩。⑤野老:指作者自己。 ●讨论问题:
1、下列对《积雨辋川庄作》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和颔联对人物活动、自然景色的描写,都不是客观描述,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 B、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表现了隐居生活的孤寂寡淡和清苦。
C、尾联连用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一反,抒写了诗人淡泊自然的心境,表达了诗人消尽俗念、随缘任遇、与世无争、耽于山林的悠然情怀。
D、这首诗运用了以禅入诗的手法,将禅理禅趣与静谧的绘画美紧密结合在一起,营造了冲淡空灵的艺术境界,于山水美景之外,更有一层深邃的意境。

3
2你来说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简析这首诗的颔联“诗中有画”的特色。 (六)总结:
1、王维诗的特点:诗中有画(绘画美),富有禅意,融情入景。 2方法指导:抓住作者所选取的意象,一共有多少。要准确把握意象的特征和基调。抓住意象的色彩。抓住意象的声音特征(动静结合) 3、体会自然之美,增强环保意识。 (七)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诗歌。
2、以《汉江临眺》的内容为依据,运用丰富想像,画一幅画。 (八)板书设计: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融情于景{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意境优美 山水画{





4 格调清新


古诗赏析:《汉江临眺》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材简析:这首诗出自高二选修教材《唐宋诗词鉴赏》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按题材分类属于山水田园诗。 二、设计理念:
1选修课中的诗词鉴赏应区别于必修课中的诗词教学,不能再以单篇诗词为单位组织教学,而应该根据选修教材的编排体例与特点组织教学,教学时每一节课都应以教材所选每一位名家的几篇作品为单位,从整体上去把握一个作家及其作品的形象、语言、艺术技巧和思想感情等。 2选修课应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要有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诗风及融情于景的写法。 2、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3、体悟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鉴赏古诗时展开想象,再造诗歌意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王维的诗风及写法鉴赏王维同一类古诗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1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和审美的愉悦 2、体会自然之美,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诗中画面、联系旧知识、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来鉴赏诗歌。 难点:了解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诗风及融情于景的写法。
五、教学方法选取:诵读法、方法点拨法、自主感受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构思:
1、明确教学内容:了解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风及融情于景的写法。 2明确教学方向:掌握鉴赏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入乎其内(感性认识)出乎其外(理性思考)“入”要带上两张门票一张嘴——①了解有关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②了解有关诗人、作品、时代背景等知识;③诵读吟咏,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意蕴美;“出”要理性思考、收获四宝——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七、教学步骤安排: 1)加强朗诵,品味诗歌音韵美、节奏美、意蕴美。2)运用“四看”法(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看题材),把握诗歌大意。 3)从意象入手,鉴赏诗歌,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把握诗歌鉴赏规律:主要景物—景物的特征—意境— 思想感情,名句赏析。 4)品读同类诗歌,加强训练,了解王维诗风及巩固诗歌鉴赏方法。

5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83affcfda38376baf1fae58.html

《汉江临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