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诗文 传承中华文化

发布时间:2020-09-20 19:39: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诵读经典诗文 传承中华文化

古诗——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吟唱千古,滋润了无数代中国人。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中华子孙的血脉,又如一美磁石,凝聚着民族的魂魄。诵读中华经典,不但能通晓人生智慧,更能提升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古诗,将中华古诗词融入子孙后代的心灵。通过诵读中华经典活动,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那么如何“在诵读经典诗词活动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利用教材资源,激发诵读兴趣。

1、唤醒诵读潜能,调动诵读情感。

古诗词具有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优势——节奏感强,琅琅上口,篇幅短小,韵味无穷。学生诵读的过程很简单,就是多接触,多诵读,熟读成诵。古诗的语言极富音乐美,它合辙押韵,本身的节奏、音律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琅琅上口。例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描写了春天百花盛开,蝶舞莺啼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的音韵节奏,领略诗的音乐美,并发挥想象,感受诗的意境,这样充分地激发学生的记忆潜能,使学生有诵读的愿望、兴趣,不用老师督促,自不过然地背诵古诗,同时发展了记忆水平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应“注意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 所以很多诗词在背诵的过程中不一定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透彻,这就不需要大量的课堂时间即可完成。只要善于唤醒学生的背诵潜能,学生会把背诵古诗词当作吃饭、睡觉一样简单的事,随时、随地有感而发,脱口而出,成为一种需要,而他们学生时期记记下的古诗词将成为永恒的东西,一生受益。

2、激发诵读兴趣,提升诵读理解

兴趣是指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心理倾向。如果能够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那么背诵古诗将成为他们的主动的需要,而不是负担。叶圣陶曾说过诗词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就充足,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让学生吟诗背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味古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是最能调动学生兴趣的了。像南宋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课堂上我告诉学生,这是陆游的临终绝笔,也就是遗言。引导学生从陆游临死前嘱咐儿子的话“但悲不见九州同”和“家祭无忘告乃翁”中,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突破理解的重点、难点,更加喜欢诵读。然后我再组织一些课堂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诵读得津津有味,琅琅上口。这不单单使学生得到了诗词数量的积累,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学习语文的兴趣。

3、促动诵读体验,感悟诵读快乐。 

小学生喜欢古诗,是因为诗歌短小精悍,读起来琅琅上口。如果学生从小就在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诵读声中长大,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诗词所包含的意境和韵味,体验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感受到爱的美好,体验到诗词的美妙,生命的崇高。这种感受将成为他们持续诵读诗作的强大动力,使诵读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这必将对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长远的影响。 

4、收获诵读成绩,养成诵读习惯。

学生在实现古诗词“量”的积累的同时,随着他们阅历、知识的增长,对所背诵的古诗词理解会越来越深刻,久而久之,内容与理解便会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使用也就水到渠成了。写作文时学生有了唐诗宋词的功底,文章会大放光彩。如果学生能够在平时读书、写作、说话时恰当地使用诗词,必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学生在明白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种学有所成的境界时,那种成功的快乐一定是难以言表的。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悠悠历史,特别是丰富而深厚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她所铸造和凝聚的恒久弥新,蓬勃向上的人文思想与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之魂,文化之根。语文教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渠道,熟读成诵,实行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手段。

二、借助音乐的作用,感受古诗词的美韵

古诗教学如借助音乐的作用,定会让学生在旋律中飞翔。教学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人并没有正面渲染离情别意,只写了在烟花迷人的季节,故人的孤舟已在碧天绿水间消失,自己还在黄鹤楼头凭栏目送,只看见滚滚江水流向天际。如何体会到诗人洋溢在字里行间“黯然”的心境?学生理解诗意后,班里的古筝手推荐用《阳关三叠》配曲,大家闭目倾听古筝曲,边想象诗人分别情景,一波三折的旋律,舒缓而又委婉的节奏,适度的起伏,犹如流水在低回、在哀叹。逐步的,在音乐的包围中,学生被打动了,他们的情感随着音乐一起流淌。这时,学生再读这首诗,文字中蕴涵的离别情在音乐声里感染着学生的心灵,他们深深的沉浸于自己的朗读之中。

、在诵读古诗中实行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在语文课堂上的使用是最容易的,能够在导入中使用,也能够在任何需要引用古诗词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用,还能够在课堂小结或总结时引用。当然,大量的引用古诗词主要是为了对学生实行情感教育。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诗的思想感情,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实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个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水准上依赖于语文。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我在班里展开了各种丰富多彩的诵读经典的活动。

1.,即听录音,利用课前时间,在教室播放古诗文录音,让学生听。,教室里挂置一些古诗词挂图,课间学生能够随时观看。,学生能够在课前两分钟和睡前十分钟实行朗读吟诵。,教师能够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讲解诗词大意。,在班级里组织学生根据诗文,实行诗配画活动,实行再创造。,根据学生学习水准的不同组织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古诗词诵读比赛,选拔出明星小组和个人。予以鼓励,以此掀起诵读古诗词的热潮。

2.我每天课间时间,对学生展开课间一句话的活动,把学生平时在读书笔记中积累的一些名言警句组织全班学生学习,诵读。并在黑板上写下每日一句的内容,课前由班长引导全班同学诵读。一个学期下来,班里实行每日一句的比赛活动,评出诵读之星。

3.成立班级图书角,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古诗词。教育学生用节省下的零花钱积极为班级添置新的图书。《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唐诗、宋词等。

4.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读读背背写写”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让学生了解、吸收中华优秀文化,促动语文素养发展。我非常注重抓学生对读读背背的积累,并经常鼓励学生在合适的时机加以应用,久而久之,他们会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写到时间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写到学习会深有感触地想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写到春雨会情不自禁地想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到白雪会触景生情地想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只要学生喜欢诵读,把诵读当作一种游戏,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地诵读,提升艺术品位,丰富生活,提升文学素养。当学生在千古美文的滋养下,明白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诗句的意思后,一定会在中华文明的沃土上,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成长为一代新人,成为社会的栋梁。

古诗词精妙的语句,高远的意境,深刻的内涵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一次诗词诵读,可能是学生一次快乐的心灵体验,一副佳联妙语,可能是学生一个激情创作的瞬间,展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的必经之路。总来说之,只要我们的语文教师能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就能使语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今后,我将一如既往重视古诗词教学,在持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的同时,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持续探究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共鸣,让古诗词这个民族文化的瑰宝金光闪烁,励人意志,催人奋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9bf730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c3.html

《诵读经典诗文 传承中华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