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观幸福感

发布时间:2012-05-17 20:10: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观幸福感

摘要:主观幸福感既是一个人对自我的生活状态、周围环境和相关事件的关于满意的认知和评价,同时也是一个人在情绪体验上对这些方面的主观认同。对于积极心理学来说,主观幸福感既是它研究的立足点,更是它追求的最高目标。本文阐述了主观幸福感的发展历史、理论研究、影响因素等方面,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内容和方向的新进展。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发展,新进展

 

一、主观幸福感的产生与发展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20世纪末在美国心理学界掀起了一股新的研究思潮。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而不是把注意的重心放在消极、障碍、病态心理方面的探讨。它的主要研究包括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幸福感、满足感、希望、好奇心等,以及积极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品质,如自尊、创造、努力等,还有积极的社会制度体系,如积极的工作制度积极的家庭关系等。

对于积极心理学来说,主观幸福感既是它研究的立足点,更是它追求的最高目标。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是指主体主观上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正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态度和感受,也就是说,主观幸福感既是一个人对自我的生活状态、周围环境和相关事件的关于满意的认知和评价,同时也是一个人在情绪体验上对这些方面的主观认同。

Diener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特点:第一,它存在于个体的体验之中,具有主观性。个体是否幸福主要依赖个体自己定的标准,而不是依赖他人或外界的标准,每个人都可能具有同等程度的幸福,但它们的实际标准却是不一样的。第二,主观幸福感不仅指主体满意消极的情绪体验,更是指主体要能体验到积极的情绪。第三,主观幸福感不是指个体对其某一单独的生活领域评估后的体验,而是指个体对其整个生活评价后的总体体验。

积极心理学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解19世纪英国伦理学家、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观比较接近。边沁主张:“所谓善便是快乐和幸福,所谓恶便是痛苦。因此,一种事态如果其中包含的快乐超过痛苦的盈余大于另一种事态,或者痛苦超过快乐的盈余小于另一种事态,它就比另一种事态善。在一切可能有的事态当中,包含着快乐超过痛苦的最大英语的那种事态是最善的。”按照功利主义观点的解释,快乐是人生的主要追求,每个人总是追求他认为的自己的幸福,而人的幸福主要集中在个体经历的情绪、心理和身体的快乐和痛苦上。因此,幸福生活的特征就是人心理和生理上快乐的出现和痛苦的去除,这可以看作是研究主观幸福感的先驱。

如果说早期的哲学家对主观幸福感的探讨是建立在思辨的理性的基础上,那么真正对主观幸福感进行实证研究还是到20世纪早期才出现。Flugel1925年通过记录一定样本的人群在不同时刻的情绪性事件来研究人的心境,根据这些记录,并最终概况出不同时刻的情绪反应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关于人类的幸福度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开始得到蓬勃发展,在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主要有Gallup.GGurin.GCantril.H等,他们运用一些相对较简单的量表对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各层次人群进行幸福度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统计,这种调查主要是通过让被试回答一些量表问题来获得有关的信息。量表中的问题有些是开放性的,不提供答案,让被试根据实际情况任意回答,有些是破选性的,提供几种现成的答案让被试自由选择。

21世纪以后,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呈现出一派兴旺的景象。其中,美国心理学家Diener为了能对美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的幸福进行相互比较,还提出了一个关于幸福的全国性常模,即美国国家幸福度指数。

、主观幸福感的理论研究

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研究,早期理论建构的重点在于证明外部因素如事件、情境和人口统计项目是如何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如Diener对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作了区分。但研究结果发现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小,因此后来的研究主要着力于内部因素,即个人内部建构决定生活事件如何被感知,从而影响幸福体验。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Diener概括出目标理论、期望值理论、社会比较理论、人格一环境交互作用理论以及适应和应对理论等。

1、目标理论

目标理论认为,目标是情感系统重要的参照标准,它影响情绪,影响主观愿望和快乐,检验它可以很好地了解人的行为。目标种类、结构、向目标接近的过程和目标达成,都影响个人情感和生活满意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能以内在价值和自主选择的方式来追求目标并达到可行程度时,主观幸福感才会增加,即目标必须与人的内在动机或需要相适宜,才能提高主观幸福感。自我接受、助人、亲和性等有关的内在价值目标,是自然需要和生长需要的表达,比美貌、名誉、金钱等外在目标, 对主观幸福感意义更大。

2、期望值理论

期望值理论,个人在进行主观幸福感的评价时总是与一定的标准相对比,其实这一标准就是个人的期望目标。若目标实现了,则主观幸福感的值高,反之则值低。但事实上,过高的期望值对个人生活的满意度是不利的。Wilson提出,高期望值对幸福感是一个重要的威胁。然而,在决定主观幸福感时,期望的内容比期望实现的可能性更重要。测量被试期望目标的信心时,对实现内在期望(个人发展)的可能性估计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而达到外部期望(名誉、金钱)的可能性估计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因此,期望值并非最好的主观幸福感预测指标,而期望值、现实条件与个人外在资源(权力地位、社会关系、经济状况等)和内在资源(气质、外貌等)是否一致,可以作为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指标。

3社会比较理论

早期社会比较理论强调对比的结果,即个人与,周围人比较,如果自己优于别人则感到幸福。在进行社会比较的过程中,幸福的人常作向下比较,由于优于别人而获得较高的主观幸福感;感到不幸的人既作向上也作向下比较,因而处于一种比较矛盾的心理状态中;乐观者倾向于注意比自己差的人的数目,以此评价自己在某一群体中所处的位置,从而“知足常乐”;悲观者则相反。

4人格一环境交互作用理论

有些收养和双生子研究表明,客观情景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限,而基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显著。但Venhoben认为,影响主观幸福感平衡水平的是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因而主观幸福感既有类似特质的又有类似情景的特性。因此,基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是直接的,即基因因素影响人的行为,增加经历某种生活事件的可能性,在某种情境下,使某类独特行为反应更可能发生,从而影响主观幸福感。后来的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也有影响。人格特质对情绪的影响可以被情境削弱或强化,因而其影响超出直接的主效应;人格与环境交互作用影响主观幸福感。

Diener等人提出三个主观幸福感交互作用模型网,即交互作用的加法模型、较复杂的交互作用动力模型、人格影响情境从而增加或减少主观幸福感的模型。交互作用的加法模型认为,非独立变量的变异来源于个人、情境和二者交互作用的变异。一些人对积极情感反应的心理倾向性强,积极事件的发生会带来更加强烈的幸福感,幸福感需要人格和环境相结合才能产生。较复杂的交互作用动力模型认为,人格和情境是两个既独立又依赖有着双向因果联系的变量,个人根据其人格特质选择情境。在决定情感方面,人格一情境一致不如人格一具体参与行为一致重要,因而,环境特征、个人行为和人格特点交互作用影响主观幸福感。人格影响情境从而增加或减少主观幸福感的模型认为,人格产生情境,情境增加或减少整体幸福感。

5适应和应对理论

现代主观幸福感理论的中心概念是适应或习惯化。Helson对适应的解释为:对重复出现的刺激反应减少减弱,重新建构有关刺激的认识,以及刺激对生活影响的认识。这种适应或习惯化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总是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从而保持对自己生活的相对满意度。但适应更多的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心理生理过程。应对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过程,具有理性行为、精神信仰、给普通生活事件予以积极意义、对事件进行积极评价、问题焦点式应对以及寻求帮助等有效的应对策略的人,其主观幸福感水平高

三、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1客观因素

1人口统计学变量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年龄、性别、这几个变量上。

早期的研究认为年龄可以作为预测幸福感的一种重要指标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主观幸福感呈下降趋势。然而近年来更多的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满意度不但不会下降反而有升高的趋势,至少会保持稳定。目前在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中,提出了年龄的自我接纳这一概念即主观年龄主观年龄比现实年龄越小么其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

女性比男性具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和满足感这种差异可以用社会角色来解释。男女的社会角色在情绪体验上有很大的不同女性多从事情绪表达的工作而男性角色很少强调情绪表达这样女性较男性更多地有一种接受的态度并相信自己的情绪反应会被社会认可。这些差异引起对幸福感的判断不同因此女性比男性具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

2经济状况 

对于经济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发现收入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因为较高的收入会带来更多的物质享受更高的权利与地位伴随更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也有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富裕国家如美国,国家经济收入的增长并没有带来本国人民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提高。这可以用社会比较理论来解释。这一理论认为个人的幸福是建立在对自己与别人的地位差异比较的认知上的。我们往往进行上行的社会比较,从而导致了对自身生活满意度的降低。因此,适当地进行下行的社会比较,对于提高自身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3)社会文化 

个体对自己的幸福感作出判断时不可避免地会带上文化的烙印。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在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中界定了个体主义和集群主义两种文化形态个体主义文化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强调选择的自由和个人的需求集群主义文化强调个体之间的相互依存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强调责任以及他人的需求。在个体主义文化中个体内部情感和真实性经常被认为是一种美德在他们的身上可以发现内部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而在集群主义文化中个体的思想和情感只有参照别人的思想和情感才能获得充分的意义在这种文化中的个人对文化准则的知觉和生活满意度之间有更强的联系。但某些基本生理需要如饥渴具有跨文化一致性在不同文化背景中都是主观幸福感的指标。

4健康情况 

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健康与主观幸福感具有较强的相关但这种相关仅仅表现在被试自我报告健康测试时。自我评估健康会受到消极情绪、人格特质的影响,比如说,高度神经质的人出现疑病的可能性会大于常人,而积极情绪也能提高我们队疼痛的忍耐能力。生活满意度可以通过主观解释自身的健康进行预测,因此自我评价的健康状况比客观的健康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大。

5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是一种应激源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紧张性刺激。根据动力平衡理论,每个人都有一套平衡的生活事件水平和主观幸福感水平。当生活事件处于平衡水平时主观幸福感不变一旦生活事件偏离正常水平主观幸福感也会随之升高或降低Heady&Wearing认为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应该因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背景的不同而异

6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可以为个体所利用的重要外部资源它可以为个体提供物质或信息上的帮助增加人们的喜悦感、归属感提高人们的自尊感和自信心当人们面临应激性生活事件时还可以阻止或缓解应激反应从而增加正性情感并抑制负性情感防止降低主观幸福感。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社会支持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当然一种社会关系是否有建设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如个人控制感、个体在此种关系中的投入。

2主观因素

1人格 

关于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的有艾森克EPQ模型和大五人格理论。

艾森克对人格从神经质、精神质和内外倾向三个维度进行了分类。研究表明, 外向性与积极情感、满意度有关神经质与消极情感有关

大五人格理论除了神经质和内外倾向外还有其它三个维度即开放性、责任心、宜人性。MeCraeCosta比较系统的解释了人格五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认为外向和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起着气质性作用即他们分别对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有较高的内在敏感性;开放性虽然并不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但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都有正相关它起着经验性的作用;责任心宜人性则对主观幸福感起着工具性的作用它们通过创造使人们快乐的环境及生活事件而提高主观幸福感。可见不同的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不同。

2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是个体对环境或内在需求及其冲击所作出的恒定的认知性和行动性努力。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呈中等程度的相关作为一个中介变量,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各维度具有显著的相关,并对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社会支持的获得从而可以获得较多的帮助和体验更多的生活满意度。较多地使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类应对方式的个体幸福感水平高反之较多使用退避、不良情绪和发泄类应对方式的个体幸福感水平低

3自尊 

自尊是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对自我的积极情感性体验它反映出个体知觉到的现实自我状态与期望自我状态之间的差异。自尊和主观幸福感都代表着总体评价性变量主观幸福感涉及到对个体生活的总体满意度自尊涉及到个体对自身的总体评价。跨文化的研究表明自尊和幸福感的高相关关系并不具有普遍性, 在西方个人的自尊同他的主观幸福感有很强的相关而在集体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的国家,如中国个人的自尊同他的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并不明显

四、主观幸福感的新进展

1、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的更新

近年来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日趋成熟并被大量运用这一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程

2、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起初只是局限于一些描述性研究具体方法只限制在对一些客观因素的调查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现影响因素的增多除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外,我们还采取较为成熟的测评方法如非自我报告、纵向法、因果模型法, 引入了经验样本法、生活事件记忆测量法、朋友或配偶报告法等测量方法。因果关系感觉轨迹perceived locus Of causali2ty, PLOC的测定和因果模型技术causal model2ing technique等量化手段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尝试用实验的方法对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虽然目前这种研究方法还很不成熟但由于实验的严格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这种研究方法将很可能成为未来主观幸福感研究的主流。

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多样化表明对主观幸福感研究由一个笼统阶段逐渐向精细阶段迈进。

3重视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

通过主观幸福感的干预来培养人们快乐、幸福的心态提高其对各生活领域的满意度令其体验到更多的积极的心理状态这无疑会对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特别是要重视青少年幸福感的干预研究。近年来,关于大学生、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这为心理工作者对青少年幸福感的干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Alan Carr,《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任俊,《积极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中权,王力,张后粲,柳恒超,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2010

陈姝娟,周爱保,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

肖少北,袁晓琳,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9fc6f0e763231126edb113d.html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观幸福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