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纪录片观后感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XX海上丝绸之路纪录片观后感 这是首部以全面解读“一带一路”重大构想为主题,以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以 反映“一带一路” 建设对中国及沿线国家地区带来巨大变化、 造福沿线各国人民为主要内容的大型纪录片。以下是小编收 集的《海上丝绸之路纪录片观后感》 ,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XX 海上丝绸之路纪录片观后感完整看过《新丝绸之路》 后,留下的印象只有两个字 : 震撼,向往于考古探索的神秘, 顿悟于历史的闪存,更震撼于文明的永恒。 丝绸之路开创于东方国人,但近代的开启却源自于西方 人。“丝绸之路”命名是西方人 --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首次使用“丝绸之路”一词,代替了曾经出现过的“玉石之 路”、“佛教之路”等名称。重新“发现”丝绸之路也是一批 西方探险家,在自然环境和客观条件都非常恶劣的情况下开 始了最早的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 看完第一集《生与死的楼兰》后,留给我的是一种复杂 的情感。看到这么多国家的珍贵文物流失国外,无不为之扼 腕唏嘘。。。。。。然而,我又想,或许,没有他们这些西方学 者探险家的发掘,丝路文明依然埋藏在漫漫黄沙之下,人类 文明的交融将会缺失珍贵的印证。 在贝格曼“死者的殿堂”记录中,我们感受到四千年东
西方文明的碰撞, 让我们有幸一睹小河公主的芳容。 4000 年前的欧罗巴人是如何来到东方,并在罗布泊繁衍生息 ? 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再次消失或者迁徙,只留下用生牛皮包 裹的小河船棺。或许,现在新疆唯一的白种人 -- 塔吉克人就 是小河人的后裔,或许这仅仅是一个联想,是留给后人的一 个难解的谜。然而,正是在这个小河船棺中发现的小河人身 边的羊毛编织小篓中,我们发现了中国最早的麦粒,这至少 见证了 4000 年前,就有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 不论楼兰王国的生还是死,不论小河人迁移或消亡,东 西方文明的见证在延续,带给我的是对丝绸之路的重新认识, 或许从此,丝绸之路将成为我心中永恒的记忆。 XX 海上丝绸之路纪录片观后感丝绸之路对于我们来说, 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它不仅仅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一 条甬道,还是历史长河中绚烂的一笔。那些经历了沧海桑田 如今仍然赫赫有名的要塞,那些经历风霜雨雪如今仍然傲然 伫立的物像,那些与丝绸之路息息相关如今仍然为津津乐道 的人们,似乎都在诉说这一切从未走远。时间的车轮在此留 下痕迹,而纪录片将这些痕迹一一还原,在百转千回且充满 感染力的背景音乐中,成为了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丝绸之路以长安 今西安 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出玉门 和敦煌的古阳关西去,进入新疆后分成北道、中道、南道 三条路线西行。北道经吐鲁番、吉木萨尔、伊宁前往里海沿 ; 中道经楼兰、焉耆、轮台、库车、温宿、喀什,越过帕 米尔高原,到达地中海东岸地
; 南道是沿塔克拉玛干沙漠 南缘,经若羌、且末、民丰、和田、莎车,翻越世界屋脊, 过阿姆河到伊朗,最终抵达伊斯坦布尔城,也就是昔日东罗 马帝国的首府。它们如同散落的珍珠,而丝绸之路将其串 一线,每一颗都光芒四射, 每一颗都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历史。 丝绸之路上的要塞常常是古代诗人的重要题材。这些要 塞壮丽的塞外风光,恶劣的生活条件,独特的民俗民风都在 诗句中得以体现。王之涣在《塞外》中吟诵道: “羌笛何须 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维《渭城曲》 中留下名句:“劝 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杜甫在《白雪歌送武判 官归京》中将大雪纷飞的姿态描绘得生动形象: “忽如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羌笛声,胡旋舞使苍凉的塞外 多了几分魅力。 XX海上丝绸之路纪录片观后感“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 鼎盛时期的时候,宁波就是始发港之一……现在,让我们带 着一颗去了解世界的心, 由此起航。”8 29日,《远方的家》 全新系列《一带一路》特别节目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 (CCTV-4 正式开播。宁波港的雄伟风姿以及港口人的工作故 事在该系列节目的开篇之作 《千年古港焕新颜》 中充分展示。 这已是宁波港今年第 4 次登陆央视大型纪录片或大型节目。 《一带一路》是CCTV-4大型日播旅游栏目 《远方的家》 推出的第八部大型系列特别节目。今年 4 16 17 日,节 目摄制组来宁波港进行现场拍摄,并于近期完成整体制作。 目前,该节目国内部分已于 8 29 日起播出,国外部分将 10 月下旬起播
出。 此次全新系列节目以宁波港镇海港区为起点,谱写了 “一带一路” 崭新的故事。 其中,第 1 集《千年古港焕新颜》 在片首 10 钟左右的时间里,介绍了“海上丝绸之路”起 点之一的甬江口利涉衜头,以及镇海后海塘、镇海港区的历 史演变情况。后 30 多分钟着重以新时代港口产业工人代表 ——宁波港桥吊司机王海峰和高级引航员宣晓东的视角,展 示了现代化大港的码头日常工作场景,讲述了大型集装箱船 进港、靠泊码头的故事,节目视角新颖独特。 《一带一路》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 时也腾升了宁波港广大职工的自豪感,再次激发了港口人的 爱港热情。 XX 海上丝绸之路纪录片观后感昨晚开播的这部大型纪 录片共 6 5小时 30分钟,用镜头和事实印证 “一带一路” 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历时一年拍摄,跨越亚、非、欧、美四大洲,累计行程 20 万公里———由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纪录中国”传播 工程重点立项,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 6 集大型纪录片《一 带一路》昨天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 这是首部以全面解读“一带一路”重大构想为主题,以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以 反映“一带一路” 建设对中国及沿线国家地区带来巨大变化、 造福沿线各国人民为主要内容的大型纪录片。 该片总导演李亚玮昨天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他说, 这部纪
录片的最大看点是以小故事阐述大战略,用事实和事 例印证“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 家的合唱。 采访 50 多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各界人士, “中国方案” 获得世界高度评价 从公元前 2 世纪张骞通西域,到公元 15 世纪初郑和下 西洋,在中国与亚、非、欧各国之间长期活跃着一条因丝绸 贸易而著称的贸易通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 作为古丝绸之路东端重要的国家,中国提出共建“一带 一路”倡议,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 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 构建全方位、 多层次、 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 可持续的发展。 纪录片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剧组探访英国伦敦的 大英图书馆,那里收藏着被认为是现存最古老的粟特语材料 ———一组古粟特人的信札。 这些信札是探险家斯坦因 1907 年在距离中国敦煌 90 里外的一处荒漠发现的,当时的丝质邮包上还用粟特语写着 “寄往撒马尔罕” ,信札中提到许多用于商品交易的商品名 称,包括丝线、亚麻、胡椒、麝香,甚至还有产于亚热带的 樟脑,还提到诸如洛阳、长安、武威、酒泉和敦煌等地名。 历史学家认为,信件写于公元 313 年或 314 年,那时从 阳、长安到和田、喀什,再到撒马尔罕、巴格达,以及大 马士革和伊斯坦布尔,这些城市早已发育为古丝绸之路上的 一个个贸易中心。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被评 价为促
进全球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 。全片采访了 50 多位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各界人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 娃在片中接受采访时说: “我认为在当今非常重要的是要找 到能将人们联合到一起的目标。 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单纯未受到影响的文化,所以我们需 要更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文化,我们要抱着‘以史为鉴'的眼 光去回顾历史,并以此来展望我们的未来,比如未来的经济 发展、繁荣。同时,也要找到联结不同人的共同之处。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称赞: “一带一路” 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构想,它将亚洲、中亚、欧亚以及欧洲的 一些重要国家联系得更加紧密。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院国 际经济研究部主任葆拉•苏巴基认为: “一带一路”倡议伴 着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新形象一起出现,有助于平衡 地区发展,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带一路》共分 6 集,每集 55 分钟。全片运用多种 创新手段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合作项目、重点工程、历史 遗迹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拍摄,真实记录沿线携手打造“绿 色丝绸之路” “健康丝绸之路” “智力丝绸之路” “和平丝绸 之路”的努力与实践。然而,如此宏大的叙事要具化成为影 像,谈何容易。 该团队给出的应对办法是以小故事阐述大战略,该片记 录了国内 60 多个普通人物与 “一带一路” 的故事。 比如, 巴基斯坦北部山区有一个小女孩,她叫曼娜扎,是一位小学 生,因为当地的电力
不足,晚上常常停电,加之上学的地方 离家很远,每次放学她都跑步回家,为的是在天黑之前把作 业写完。 所幸的是,这种状况即将得到改变,因为中国企业与当 地政府在她所在地区的河道上合作建立了一个电站。 李亚玮说,类似的故事很多,每一个都令人感动。事实 上,在丝路故事中,中国力量从来都是不容忽视的。说到 XX 年的第 57 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不少业内人士或许会对当 年的年度大奖作品《信号》印象深刻。 这幅由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约翰•斯坦梅耶尔拍摄 的作品,画面看上去很唯美———在吉布提宁静的海滩上, 影影绰绰的人们伫立成了雕塑般的剪影,他们手举亮着屏幕 的手机指向苍穹,一个个仰头举目、神情专注地盯着发着蓝 光的手机屏幕,动作虔诚而神圣。月光的清辉在波光粼粼的 海面上荡漾着,一直延伸到天际线的尽头。 昏暗的海滩上那一个个闪闪发光的手机屏幕,犹如夜空 中闪烁的繁星给人以遐想。这样唯美的照片,反映的却是一 个这样的现实:人们举起手机,为的是试图接收邻国索马里 的廉价通信信号,与家人联络。李亚玮说,这样的情况在吉 布提乃至整个非洲都很普遍,最终,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 在非洲建立的一批基础通讯、 网络设施改变了这一 “窘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a708afdfe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c.html

《海上丝绸之路纪录片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