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囿与遮蔽:新媒体环境下“疗愈文化”盛行反思

发布时间:2020-10-27 15:03: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拘囿与遮蔽:新媒体环境下疗愈文化盛行反思

作者:罗融融

来源:《新媒体研究》2020年第11

        ; ; 近年来,伴随着网友的自嘲”“自黑等社会话语以及类似夸夸群里急需别人认同别人赞美的渴望,其背后是大众焦虑的投射,可被视为一种展示自我、理解自我、获得疗愈的隐喻。疗愈文化的产生是民众心理的投射、资本的筹谋和自我调适的结果。这种文化借助新媒体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众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因此,文章分析疗愈文化的产生原因及发展态势,并对其进行反思。

        关键词; 疗愈文化;网络亚文化;拘囿;遮蔽

        中图分类号; G2; ;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1-0069-03

        当下,疗愈文化这种新的时代征候引发了一系列如夸夸群”“情绪经济等传播现象和商业模式,这些新事物的出现凸显了当代民众普遍存在的心理困境,因此对其进行反思极具现实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知萌咨询在其发布的《2019中国消费趋势报告》中对十大消费趋势进行了解读,该报告给第三大消费趋势疗愈经济所作的定义为:疗愈经济,消费出来的慰藉感[1]。这种迎合人们情绪需求的商业运作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新的经济现象,原因在于如今的民众尤其是青年群体面临较大压力且难以排解。该报告还指出,据调查显示,有76.2%的消费者会感觉到焦虑[2]。基于此,这些消费群体的身心亟需解压和慰藉,因此情感性的诉求表达、具有疗愈功能的概念或产品就成为了民众释放自我获得慰藉的重要载体。

        “疗愈经济的出现迎合了当下弥散于民众中的疗愈文化,也成为了促进疗愈文化盛行的重要推手。纵观当下很多商业形态,疗愈经济既活跃于线上也辐射至线下。比如曾红极一时的付费夸夸群、付费聊天等模式;“喜茶”“丧茶等带有情绪标签的饮食消费;线下的情绪整理体验馆,如一人KTV、减压馆、发泄屋、失恋博物馆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b7eb1d4ca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2c.html

《拘囿与遮蔽:新媒体环境下“疗愈文化”盛行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