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月考(含答案)

发布时间:2019-04-26 21:50: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民安中学2007—2008学年度年第一学期第2次月考

初三语文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说明:本试卷8页,共4大题29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形( 甲(kuī B.收liăn 角(líng

C待(niè D见(biē 住一宿xi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天崖海角 无稽之谈 相濡以抹 B.兴高彩烈 无缘无故 喜出忘外

C.天翻地覆 寻根究底 以身徇职 D.心中慰藉 惟妙惟肖 一泻千里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他那优秀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们脑海中

B.为了健全管理制度,我们对原来的规章制度略加删改了一些。

C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D.龙海天海滨水温净,浪轻柔,是一个天然的海水浴场。

4、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办事不与人商量,喜欢自出心裁,不考虑后果,常常妨害大家的利益。

B.吴本在当选班长那天的班会上,振振有词地发表就职演说,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C.学校篮球队在区内取胜后,又在市里夺冠,现在已经偃旗息鼓,回到了学校。

D.我们严正警告吕秀莲:莫以为挟洋就可以妄自尊大,就能肆无忌惮地分裂祖国。

5、自习课上,赵江被一道语文题难住了。他很想问同桌正在读书的语文尖子沈理,而沈理不喜欢别人在他读书时干扰他。赵江怎么说才能既达到目的又不引起对方不满呢?(不超过40字)(4分)

赵江说:

6.根据上下文或特定要求默写古诗文名句。(8分)(每格1分)

1)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

2)在《隆中对》一文中,表明曹操在政治上取得优势的一句是:

3)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诸葛亮在军情极为危急的形势下受到委任的两句是:

4)江流天地外, 。(王维《汉江临眺》)

5)在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说明战斗极为激烈的两句是: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气温与花香传播》一文,回答7—10题。(12分)

①众所周知,大自然的花香是借助空气这个介质传递给人的嗅觉,困而空气的物理属性(例如“温度”)对花香的传播肯定有一定的影响。反过来说,利用花香的传播情况,也可预测某些气象要素。

②园林工作者多有这样的体验:当气温较高时,随处都可闻到花香,而且香气较浓;而当气温较低时,则只能在花的附近才能闻到花香,香气也比较淡。花香的浓淡,真的与气温有关吗?

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弄清“花香”是怎么回事。原来,在大多数花卉的花瓣里,有一种油细胞,能不断分泌出有香味的芳香油。这种芳香油易挥发,扩散到空气中的芳香油分子,刺激人的嗅觉器官产生芳香的感觉,这就是花香。所谓的香气浓淡,不过是进入人鼻孔中芳香油分子的多少罢了。实验证明,当其他环境因素(如风力、湿度、空气悬浮物)完全相同时,芳香油分子的扩散快慢主要受气温影响。气温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扩散也就越快。当然,扩散快慢还与花卉本身(即花卉品种)的芳香油分子密度有关。

④在低温无风的天气里,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变小,由花朵扩散出的芳香油分子大都聚集在花朵的周围,远离花朵处,芳香油分子的密度较小,几乎闻不到什么香气;只有靠近花朵,才能闻到花香。而在阳光艳丽、大气温暖甚至炎热之时,一方面,较高的气温加快了芳香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使其扩散加快;另一方面,花卉附近地面受热辐射后,近地层空气很快增温,热空气上升,冷空气又来补充,循环气流不断将花卉附近的芳香油分子带走,使得附近的芳香油密度减小,这就进一步加快了花卉对芳香油的分泌挥发,花的香气更浓,扩散得也更远,产生出花香浓郁、香气袭人的感觉。

⑤正是因为气温对花香扩散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古人常常用花香的浓淡来判断气温的高低。南宋诗人陆游在《村居书喜》中有两句诗:“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现在看来,也颇有些科学依据。

7.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3分)

答:

8.有人对本文提出质疑:如果气温越高,花香越浓,那么为什么早晚气温比中午低,我们反而觉得花香更浓些呢?请用第③段提供的知识来解释。(3分)

答:

9.从下面句子中找出两个最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语。(2分)

在大多数花卉的花瓣里,有一种油细胞,能不断分泌出有香味的芳香油。

答:(1 2

10.根据第④段内容简要解释陆游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的科学道理。(4分)

答:

(二)阅读《一巢八哥之谜》,回答11—15题(16分)

1)小时候,我不会养鸟,却有探险和猎取神秘事物的野性。有一年的麦收季节,听说城墙上出现了一巢八哥,我在城墙下绕来绕去寻找。果然,听到了一丝儿很稚嫩而清脆的声音,似出壳不久的雏鸡的叫声。顺着细微的声音找去,终于望见了在高高城墙上的一孔洞穴里,四五张鲜红的小嘴正张着,像一束喇叭花悬挂在崖畔上,好看极了。我当下就想把它们掏下来。但壁立的城墙太高太陡,无法攀登。八哥的巢在城墙的上方,用梯子够不着,从城墙上用绳子缒下来一定可以掏着,但我不敢。我只能立在城墙跟前,仰起头望着那一巢神秘的八哥。

2)记得父亲曾对我说过,县城墙最早是隋朝时筑的土城,明朝时包的青砖。墙面上已经有一些砖朽烂成窟窿,我异想天开,想攀登上去掏这巢八哥。

3)全村的孩子中,我最会爬墙上树,我相信自己会手扣着脚登着那些孔洞往上攀登,总有一天能把这巢八哥掏到手。

4)我天天练攀登,苦练了一二十天,一天比一天攀登得高。小八哥的爹妈从天空嗖的一声回到巢里喂食,翅膀又黑又亮,在我眼前一闪而过,随后从巢里伸出头,朝下望着我,吱吱地叫,我知道它们在咒骂我。有几次,头发上落了雨点似的鸟粪,还有脏土。我心里明白,这是大八哥在对我进行反抗。

5)小八哥抖动着茸茸的羽毛,我闻到了奇异的鸟的气味,再往上攀登三五尺,就能够着八哥了。

6)一天清早,我来到城墙下,感到有点异样——没有听到小八哥的声息。前几天,我已听出小八哥的声音变得洪亮了起来,不再是嗷嗷待哺,而是牙牙学语,已经很像在歌唱。八哥的歌,一定不同于鸽子那种柔媚而混浊的声音,更不是麻雀粗糙的吵叫,也不同于村里八音会上的任何一种乐器声。

7整个城墙显得铁青铁青,千疮百孔,像死了一样。我顿然明白,八哥一家已经飞走了,已经移居到不可知的远方。

8)叫卖黄酒的小栽根告诉我,天亮前后,他看见有一朵黑亮的云彩,向滹沱河那个方向飞走了,那一定就是八哥一家。我伤心地扒在城墙上哭了半天。我知道小八哥还没长到该出飞的时候,它们如何在大鸟翅羽的扶托下逃到了远方,真是一个猜不透的谜。我为它们担忧。

9)我曾在村子上空看见成千上万只蜜蜂嗡嗡叫着,扶托着它们不会飞的蜂王,像金黄色的云朵从天空飞过,后来落在我家院子的老槐树下,父亲用涂了蜜的大笊篱把抱成团儿的蜂小心地收了下来,于是我家有了一巢蜜蜂,养在西房的屋顶上。

10)我想连那么小的蜜蜂都能扶托着蜂王飞,那窠小八哥一定能够让自己的父母扶托着飞走。但是我不大相信它们能飞得很远。我在村里村外到处寻找,没有发现八哥的踪影。它们究竟飞到什么地方?难道真的飞过了滹沱河,飞到了二十里以远的北山上?是的,一定飞到了那个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

11)我这一辈子不会忘记这窠小八哥。而且直到现在也不明白:它们在大难临头的时候,如何能神奇地飞到了远方?

12)前几天,有个诗人听我讲述这个故事,沉思了一会儿,对我说:“是小鸟自己飞的。在灾难面前,翅膀一下子就会长大长硬。”

13)我有点相信这个解释了。

14)真的,是小八哥自己飞走的。我怎么会想不到这一点?

11.(1)“一巢八哥的谜”主要指什么?(2)对此可能的谜底有哪两个?(4分)

答:(1

2

12.在本文中作者对八哥的感情有什么变化?(3分)

答:

13.第一段对小八哥作了哪些方面的描写?简要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2分)

答:

14.结合全文,谈谈画线句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1)整个城墙显得铁青铁青,千疮百孔,像死了一样。

答:

2)是的,一定飞到了那个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

答:

15.结合你的成长经验或阅读积累,谈谈你从文中获得的启示。(3分)

答:

(三)阅读《读书的“坎儿”》一文,回答16—19题。(12分)

①有大学生问2003年被评为中科院院士的一位青年科学家:年轻人怎样才能成功?科学家回答了简单的四个字:请多读书。不只是这位科学家,几乎所有在事业上取得大成就的人,都喜欢“号召”别人读书。书籍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和生命智慧的总结,对我们认识世界和自身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把人的生命比作娇艳欲滴的玫瑰,书籍则是必不可少的氧气和阳光;如果我们把人的生命比作奔腾不息的河流,书籍就是坚固的河床。

②从一般意义上讲,读书是最没有门槛的。大学教授可以读,建筑工地的民工同样可以读;绿草连天的春日能读,白雪皑皑的冬日也能读;人来人往的图书馆适合读,一人独居的卧室一样适合读……因为读书没有太多的门槛,它才能作为一种全民的“健心运动”加以推广。

③不过,读书的无门槛是相对于书海里的普通游泳者而言的,一个人想要做一个有品位的读书人,还真得跨越几个心灵的坎儿。

④第一,你必须是澄静的。人很难没有欲望,当年,乾隆下江南,看到大运河上熙熙攘攘,问身边一和尚:大运河有多少条船?和尚答:两条,一条为名,一条为利。乾隆非常欣赏和尚的机敏,当即大加赏赐。其实,这和尚并非特别聪明,他只是深谙世道人心的奥秘而已。然而,一个人下决心当读书人,不能有太多的欲望。欲望多的人会不自觉地把书籍分成“有用”、“无用”两种:“有用”的,他废寝忘食地阅读;“无用”的,他视若敝履。而事实上,所谓“有用”的书,往往是作用于一时的职业的,只能让我们获得物质财富;而“无用”的,则侧重于培育人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感,可以使我们获得心灵高度。

⑤第二,你应该学会坚持。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只能一步步走近真理,而不可能完全抵达真理,这就决定了书籍的正确性永远是有限的。正因为有限,我们就得不断地跟踪事物的新进展,掌握知识的新动态,让自己的生命与面对的生活一起前进。读书没有恒心,一个人的思想必然陈旧、浅薄,我们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能力就会变得虚弱不堪。

⑥第三,我们一定要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书籍并不是真理的代名词,真理可以利用它,谬误和谎言同样可以利用它。一个人要对市面上良莠不齐的书籍作出选择,靠别人把关是没有太多作用的。别人的精力再旺盛,也不能看尽天下的书。何况,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评价,别人认为不好的,你也许觉得好;别人以为精美绝伦的,你或许感觉一塌糊涂。对书的考察,最可靠的评判官是你的心灵——非同寻常的对知识的敏感,超乎群伦的观人察事的眼光以及对人文精神的深刻把握。

16“读书的‘坎儿’”在文中具体指哪些?(3分)

答:

17.为什么说“读书是最没有门槛的”?根据第②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答:

18.第④段引用乾隆与和尚的对话用意是什么?(3分)

答:

19.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种说法与第⑤段的哪个句子意思相近?(3分)

答: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北宋晏殊的《浣溪沙》一词,回答20—21题。(4分)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0.描写对酒当歌的句子是: 。(2分)

21.你是怎样理解“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句话的?(2分)

答:

(二)阅读《墨池记》选段,回答22—25题。(10分)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常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以亦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羲之慕张芝 常: 2)而尝东方 极:

3)以其意于山水之间 娱: 4)晚乃 善:

2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临川城东 方羲之不肯强以仕 B.有地隐然 尝极东方

C.以临 而又尝自休此邪 D.有池洼然而方 亦精力自致者

24.将“则学固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译为现代汉语。(2分)

译:

25.作者认为王羲之能在书法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

(三)阅读《杨震轶事》,回答26—28题。(6分)

杨震年已五十余,累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说:“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资治通鉴》)

2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累迁荆州刺史 累迁:多次升官 B当之郡 之:赴、去

C所举荆州茂才王密 故:老朋友 D密愧而 出:退出

27.将“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译为现代汉语。(2分)

译:

28.从上文可知,杨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答:

四、作文(70分)

29.以“读”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提示:此处的“读”,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以外,还含有“观察、欣赏、体味、探究”等意思。“读”的对象可以是书报杂志,也可以是人、大自然,或者某种经历和某种社会现象等。自拟题目,必须含有“读”字,如“读书乐”、“我的阅读趣味”、“我爱阅读大自然”、“我读懂了父亲的心”、“这段生活令我百读不厌”等。

20×23=460

600

20×46=920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A 2D 3D 4D 5、例:沈作家,这里有一道语文难题,你有没有兴趣帮我解答一下?6、(1)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2)挟天子而令诸候(3)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4)山色有无中(5)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7、空气的温度对花香的传播有一定的影响。

8、花香的浓淡除了受气温的影响外,还会受其它环境因数(如风力、湿度)的影响。

9、(1)大多数 2)不断

10、一方面气温升高,加快了芳香油分子的扩散;另一方面,气温升高后所形成循环气流加快了花卉对芳香油的分泌挥发。

(二)11、(1)“谜”主要指小八哥是如何飞走的。(2)可能的谜底:一是大八哥用翅羽扶托着小八哥走的,二是小八哥自己飞走的。

12、开始是好奇喜欢,后来是担忧,最后是对八哥怀着敬意和歉疚。

13、声音、外貌,生动描绘了八哥的形象,流露出“我”对八哥的喜爱。

14、(1)作者在知道八哥一家飞后的失望、伤心。(2)寄托了“我”对小八哥的祝愿,也暗含了我对八哥一家的歉疚。

15、参考示例:①突然的灾难往往使人更早直面人生,炼就坚强的意志。比如说文学家胡适,他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在贫寒中苦读,终有所成。②自然界中,动物们有极强的生存和应变的能力,如提早离窝的小鸟也能搏击风雨,壁虎断了尾巴又会再生。。。。。。面对这些动物朋友,我们应该充满敬意并与他们和谐相处。

(三)16、太多的欲望;没有恒心;不能分辨是非

17、人人可以读;时时可以读;处处可以读。

18、意在论证人们的欲望太多,因此读书人必须澄静。

19、书籍的正确性永远是有限的。(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只能一步步走近真理,而不可能完全抵达真理,这就决定了书籍的正确性永远是有限的)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20、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21、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识。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或答其蕴含的哲理也可)

(二)22、(1)一向(2)穷尽(3)使愉悦(4)好

23C

24、那么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少呢?何况要在道德方面达到很高的成就呢!

25、靠自己勤学苦练的精神取得的。

(三)26C(过去)

27、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什么原因呢?

28、严于律己(意近即可)

四、作文

(评分标准参照“湛江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bc051b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a.html

《第二次月考(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