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海口经济学院

发布时间:2019-01-04 12:33: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校园文化建设——学习型组织构建

牛帅 韩丹

(海口经济学院财务会计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海口经济学院在如何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校园文化的建设显得举足轻重.本文从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出发,对学习型组织构建的激励机制,如何提高学校在改革中的综合竞争力都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校园文化;学习型组织;激励

2015210日,李克强邀请60余名外国专家举行座谈。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简政放权的改革为市场主体释放更大空间,让国人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同时实现精神追求,这是本届政府一直努力的方向。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有关精神,共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国务院同意建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大学生人群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中间力量,特点在于自身具备新知识,新技术,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技术水平。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作为海口经济学院的一员,在完成了学校的学院调整和改革后我们也必不可少的要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要想在新时期国家新的政策的大局下,把学校做大做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树立“校园文化引领学校”、“校园文化改革学校”的理念 ,要对各个学院独有的学院文化、精神理念不同,进行相应的措施整合,营造和培育出拥有海经人所特有的校园文化,积极推进文化强校战略,努力用先进的校园文化推动创业、创新的改革发展,提高学校的创新力、形象力和核心竞争力,营造“学校有生气、老师有名气、领导有正气、学生有士气”的发展环境。

与过去主要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同,现在逐渐重视人力而非全是财力的投入。学校不光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要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人资互补、品格优良的师资工团队,要有一批适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而创建学习型组织对形成这样一支团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实,校园文化包括了校园管理的方方面面,它本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对学校而言,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对学校的未来发展起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的方面,并且渗透在学校运行的方方面面中。而思想政治建设也是学校运行的重要方面。所以,思想政治建设是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前提。学校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就必须突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将学校的持续久远发展同学校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结合起来。这样学校才能更加有生命力。例如,学校制定任何发展政策、规划、改革措施,都需要党的思想政策的指导。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学校才能做好政策、形势的分析宣传引导工作。另外,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需要所有教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要培养教职工的团结奉献精神,就需要对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进行党的光荣传统和企业精神的教育,使他们对学校的教育事业有一种深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且能够真正认识到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学校的差距和竞争也日趋激烈。这更加需要老师接受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引导老师转变思想观念,适应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增强自身各方面素质。而且,思想政治建设也有利于学校掌握本教职工的想法、思想动态和思想脉搏,更好的解决教职工的生活工作问题。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知识激励。

(一)物质激励,为了鼓励教职工加强学习,学校主要采用了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并与日常的绩效考核相结合,对通过学习业务技能明显提高、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适当奖励。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这样做的好处是将教职工与学校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教职工的努力也就是学校长久发展的动力所在。

(二)精神激励,就是让教职工明确其工作的重要性,让他们对自己所在的组织有归属感、对工作有自豪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他们自由度和自主权,并且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学校的管理,增强自身的主人翁意识。

特别是像一些学校举办的高校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等业务能力竞赛,“教工拔河比赛”、“教工篮球比赛”、“教学示范讲解比赛”并在网络开展这样的投票工作,适应新时代,不但对学校还对学校进行了宣传,一举两得。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广大教职工产生了参与感、成就感,提高了工作热情。同时,学习型组织还可以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来营造一种鼓励探索、锐意进取、相互协作、共展所长的氛围,这种氛围会因为让在教职工基于对这种文化氛围的认可的基础上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使人才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

知识激励,就是一种新型的以再培训为手段的“充电”激励。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巨大,我们的教职工都十分注重自我的发展,特别是在职业生涯的规划上,每个教职工都想有施展自己才华的阵地,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多数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已跟不上当今的网络技术,这样也对教职工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对每个教职工进行培训和定向培养。

对于学校内部教职工尤其是那些在工作上表现积极,有一定成绩、同时有强烈深造愿望的教职工,要给他们创造充电的机会,如通过公派外出深造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我成长。对工作积极、相关专业毕业的本科教职工鼓励参加硕士或者更高层次的深造,并根据成绩给予报支一定的费用;同时,通过内部以老带新进行结对培养的导师制形式,帮助教职工们成长。通过这一系列的充电激励,使教职工感受到一种除信任以外的更深层次的爱护,而在工作上更加努力。

三、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内部综合竞争力

第一,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由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我们也要在这个的过程中摆脱旧观念的束缚,在各方面博取众长、积极创新。我们要让教职工意识到时代是进步的,内部的一些老做法、老制度固然有其深厚的渊源和充分的理由,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的沿袭,而是在留取其中精华的同时,加入一些崭新的思想和方式。只有通过新知识的注入,才可以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才可以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才可以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获得学生的认可,为国家教育出更好的人才。

第二,强化学校社会责任,提升服务大众的意识。我们的教职工不能忘记,作为一名师者,肩膀上不仅有自己的梦想,还有学生对我们的期望。事业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让我们展示自己、服务社会,而学生大众则是我们的眼睛,在关注我们的同时也在履行着监督的义务。因此,我们要重视与受众的“鱼水关系”,要走近他们、聆听他们,而不是摆着高高在上、独家经营的架子去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要让教职工感受到教书育人的快乐,并将此作为一生幸福的源泉;

第三,是高瞻远瞩、寻求合作,实现多元发展。我们要鼓励教职工有远大的胸怀和抱负,同时在工作上要相互合作,懂得“1+1>2”的合作效应,并且不要拘泥于一个方面的发展,要自己钻研、寻求突破,争取成为一名智慧的复合型教师。

四、对校园文化建设须提高认识及注意的问题

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是至关重要的。 但从总体上看, 各个学校对其建设的重视还远远不够, 其主要表现在:不少的学院领导层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它和管理间的联系看成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和精神支柱。缺乏对校园文化丰富内涵的全面理解。对校园文化的各种表现、 层次, 缺乏全面系统的建设,往往只抓住某些部分而忽视其他或者绞尽脑汁提出豪迈的口号, 而没有把它融合于全体教职工的思维中, 以至于出现思想行动不协调、上下不同心、 口号和行动相脱节等现象。

五、总结

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能帮助教职工认清形势,树立时不我待的危机意识;认识当今经济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唯一不变的变化”,在这个变化愈来愈迅速的时代,每个组织和个人都必须改变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重新学习,不断超越自我。唯有终身学习,不断学习,这也是活到老学到老这句为什么毛主席时常挂在嘴边,这样才能提升我们学校教职工的自身素养和应变能力,才能以改革和调整适应环境的变化。创建学习型组织有利于提高教职工的素质,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教职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不仅能使广大教职工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劲往一处使,更能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还能让学生和老师们一起,达到教学相长。

变化是时代唯一持久的竞争力。一个学校、一个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创建学习型组织具有至关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成功的组织必将是一个“学习型组织”,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都在建设中,我们的高校本就是学习的地方,所以我们作为人民教师来说建设学习型大学也在发展中。建立良好的学习型组织是校园文化构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对学校的教职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施加强有力的导向和支配作用,能够降低管理成本、完善组织机能,建立卓越有效的校园文化对新时代改革中的高校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策略探究[J]. 何小梅.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12).

[2] 校园文化、网络文化与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互动探析[J].吴涵梅,陈恩平,林来元,高长花.中国校外教育. 2016(33).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马平均,胡新保.思想教育研究. 2017(01).

[4]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升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J].王新华,高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6).

[5] 以优秀校园文化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鲍桂楠.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

[6] 教师“校本学习”的文化使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校本学习”的内涵研究[J].徐巧英.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10).

[7] 重建学校文化:优质学校建构的主要任务[J].谢翌,马云鹏.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bc2b88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68.html

《校园文化-海口经济学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