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理解性默写

发布时间:2019-06-08 20:43: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劝学》理解性默写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

1.人们常说: 活到老,学到老 ,荀子《劝学》篇中 的。(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 )

的( )一句印证了这句话。 10.荀子在《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

2.孔子曰: 学而时习之 ,又说: 生而知之者上也,

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

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11.在《劝学》中,荀子用 木受绳 金就砺 来比喻

3.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

论证,引出学习效果: ),

)与韩愈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 )。

于弟子 的思想一致。 12.学与思 的关系上,孔子认为 学而不思则罔,

4.荀子《劝学》说:( ),( ),( )。

刘禹锡诗云: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都表 ),( )。

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13.荀子《劝学》中( ),

5.在《劝学》中连用了( ),( ),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

)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 收获大的道理。

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 14.《劝学》强调学习要善于借助外物,连设五喻展开

可以已)的观点。 论证,第一个比喻是( ),

6.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

)。

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 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 15.荀子《劝学》中( ),( ),

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 )三句,用形象化的写法借气流传播声音来

),( )。 阐明君子善假于物的道理。

7.《劝学》中( ),( )通过 16.荀子在《劝学》中以车马为例,论证 君子的资质

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 与一般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只是善于借助外物获得成功

改变原来的状况。 的句子是:( ),( ),( )。

8.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 17.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

升自己 的两个句子是 : ),

没有 什么 不同 ,然而 学识 却超 过一般人, 是因

)。 )。

9.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 18.《劝学》中的(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

泛学习获得的。 要锋利,需 就砺 ;人要改造成为 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

为( ),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

足的道理。 27.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

19.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

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

)。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 2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 ),

理。 )的 用心一 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

20.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

),( )形成鲜明对比,

句:( ),( )。 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2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 风雨 来抒发情感的 29.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

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 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子:( ),( ),( ),

22.荀子在《劝学》一文中,通过先设风雨兴起、蛟龙

),( )。

产生这两个比喻,引出了一个观点: ), 30.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 如果不专一,

),( )。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人 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

只要努力学习,甚至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 ),( )。

2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 31.《荀子 ·劝学》 中以蟹为喻, 强调学习切忌浮躁的句

性。《老子》中说: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 子是:( ),( ),

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 32. 荀子 在《 劝学》 中用 ),

24.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

),( )与蚯蚓的用心

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 专一形成对比,从反面强调了专心学习的重要性。 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 33.荀子《劝学》中用蟹借穴而居来比喻说明学习者用的句子是:( ),( ; ),

心浮躁的一句是:( )。

)。 34.《荀子?劝学》中螃蟹虽( ),但是用心

25.荀子在《劝学》中以 雕刻打磨 为例来说明坚持学

浮躁导致( )的状况。

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 )。 35.在《劝学》中,荀子以蟹为喻,从反面论证学习必

26.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

),( );( ), ),( ),

)。 )。

10. ),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

)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 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 37.《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 出虫,鱼枯生蠹 d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的两句是:( ),( )。 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 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 火就燥也, 平地若一,水就溼 shī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

劝学 《荀子》

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yǐ

至焉; 树成荫, 而众鸟息焉。 xi ān酸, 而蚋 ruì 聚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木直中 zhòng , róu 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 gǎo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

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

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 kuǐ步,无以 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j ǐ,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qi è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

不舍,金石可镂 l òu。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

háo 之子, 生而同声, 长而异俗, 教使之然也。 诗曰: 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 áo,非蛇鳝

「嗟 ji ē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 shàn 之穴 xué 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 qǐ 1.人们常说: 活到老,学到老 ,荀子《劝学》篇中

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的(学不可以已)一句印证了这句话。

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而闻者彰。 假舆 yú 2.孔子曰: 学而时习之 ,又说: 生而知之者上也,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 j í者,非能水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

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 3.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青),(取之于蓝) (而

系之苇 wěi苕 ti áo,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

青于蓝)与韩愈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 的思想一致。

高山之上, 而临百仞之渊, 木茎非能长也, 所立者然也。

4.荀子《劝学》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 ni è,与之俱黑。兰槐

刘禹锡诗云: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都表

huái 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 xi ǔ,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在《劝学》中连用了(冰) ,(水为之),(而寒于水)

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 也)。

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15.荀子《劝学》中(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而

6.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

闻者彰)三句,用形象化的写法借气流传播声音来阐明君

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 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 子善假于物的道理。

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虽有槁暴) ,(不复挺 16.荀子在《劝学》中以车马为例,论证 君子的资质

者),(輮使之然也)。 与一般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只是善于借助外物获得成功

7.《劝学》中(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通过

的句子是:(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 17.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

改变原来的状况。 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

8.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

物也)。

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 18.《劝学》中的(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

而行无过矣)。 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

9.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

因为(善假于物也) ,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

泛学习获得的。 要锋利,需 就砺 ;人要改造成为 身不足的道理。

(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可 19.(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

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用《劝学》 中的句子作答 )

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

10.荀子在《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

物也)。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 20.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

知明而行无过矣) 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1.在《劝学》中,荀子用 木受绳 金就砺 来比喻 2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 风雨 来抒发情感的

论证,引出学习效果:(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 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而行无过矣)。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2.学与思 的关系上,孔子认为 学而不思则罔, 22.荀子在《劝学》一文中,通过先设风雨兴起、蛟龙

思而不学则殆 ,荀子在《劝学》中则认为(吾尝终日而思 产生这两个比喻,引出了一个观点: (积善成德),(而神明

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自得),(圣心备焉)。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人只要努力学

13.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

习,甚至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

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

14.《劝学》强调学习要善于借助外物,连设五喻展开

性。《老子》中说: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

论证,第一个比喻是(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 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

里)。 从反面强调了专心学习的重要性。

24.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 33.荀子《劝学》中用蟹借穴而居来比喻说明学习者用

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 心浮躁的一句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 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 34.《荀子?劝学》中螃蟹虽(六跪而二螯) ,但是用心的句子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

浮躁导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的状况。

在不舍)。 35.在《劝学》中,荀子以蟹为喻,从反面论证学习必

25.荀子在《劝学》中以 雕刻打磨 为例来说明坚持学

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才能成功的句子是: (蟹六跪而二

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26.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 (锲 36.在《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学也)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7.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 37.《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

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锲而不舍),(金 的两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石可镂)。

2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 ,(下

饮黄泉)的 用心一 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非蛇鳝

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

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29.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

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

子:(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

泉),(用心一也)。

30.荀子在 《劝学》 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 如果不专一,

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31.《荀子 ·劝学》中以蟹为喻, 强调学习切忌浮躁的句

子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

躁也)。

32.荀子在《劝学》中用(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

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与蚯蚓的用心专一形成对比,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be03a9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3.html

《《劝学》理解性默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