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歌鉴赏试题经典试题(含答案)

发布时间:2023-01-20 14:14: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2019•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1)本读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2)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答案】1终年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2)独抒己见,不随大流;但求尽力,不计结果;贵在实干,无意显名。【解析】【分析】本题要求简要分析诗歌前六句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已经明确了手法是对比手法,只需要找出对比手法,并且分析对比手法怎样勾勒精卫形象即可。诗歌中山石细海波平两词形成对比,嘴里衔着山上的细石,决心把滔滔的海浪填平,从中表现精卫的雄心壮志和坚强的意志;抱寸诚的决心衔细石的举动与海波的宏图大愿形成巨大反差,在对比中充分表现精卫的心诚志坚。题目要求结合诗歌后六句分析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诗中人皆我独成对比,表现了作者傲然不屈于俗见的鲜明态度;岂计”“惟应体现出作者对精卫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的肯定,侧面表现了作者孜孜以求毫不妥协的人生追求;尾联作者以精卫与刺客相类比,再次表达了对积极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的褒扬与欣赏。故答案为:终年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独抒己见,不随大流;但求尽力,不计结果;贵在实干,无意显名。【点评】本题考査考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的把握能力,内容涉及对诗歌的表达技技巧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思考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涉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李白安西幕府多材雄,喧喧惟道三数公。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朝辞明主出紫宫,银鞍送别金城空。天外飞霜下葱海火旗云马生光彩。胡塞清尘几日归,汉家草绿遥相待。【注】葱海:指葱岭一带,在今新疆西南。唐代安西都护府在此设葱岭守促。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送别诗,却没有一般送别诗的伤感之意,而是洋溢着昂扬向上的达观情绪。B.诗歌选取了积雪”“银鞍”“绿草”“火旗等意象,色彩鲜明,使诗歌的画面感极强。C.诗歌首先极尽笔墨夸赞了友人,然后又描写了离别时的情景,最后又预祝朋友凯旋。D.诗歌最后两句写友人希望早日扫净胡尘归来,并且期待能在草绿时节和诗人相会2)诗中三位友人有哪些共同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案】1D2雄才大略:通过安西幕府才雄很多,且都称道友人,侧面衬托出友人的雄才大略;器宇非凡:身穿闪亮的绣衣貂裘,且出紫宫,马配银鞍表现友人身份高贵不凡、器宇非凡;富有才华:通过飞书走檄如飘风动作描写,说他善写檄文,很有才华;勇敢无畏:天外飞霜的恶劣条件下,他义无反顾下葱海看出勇敢;旗帜如火、战马如云看出军队仪仗盛大,也衬托出友人的英武气概。【解析】【分析】(1D项,写友人希望早日扫净胡尘归来错误,设想的是自己等待友人归来。故选D2)根据诗中的多材雄”“惟道三数公分析其有雄才大略;根据绣衣貂裘”“银鞍分析其器宇不凡;根据飞书走檄如飘风分析其富有才华;根据天外飞霜”“下葱海分析其勇敢无畏。故答案为:D雄才大略:通过安西幕府才雄很多,且都称道友人,侧面衬托出友人的雄才大略;器宇非凡:身穿闪亮的绣衣貂裘,且出紫宫,马配银鞍表现友人身份高贵不凡、器宇非凡;富有才华:通过飞书走檄如飘风动作描写,说他善写檄文,很有才华;敢无畏:天外飞霜的恶劣条件下,他义无反顾下葱海看出勇敢;旗帜如火、战马如云看出军队仪仗盛大,也衬托出友人的英武气概。【点评】(1)此题综合考查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具体分析思路与方法: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借助意象和典故,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be6138ecd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95.html

《高中诗歌鉴赏试题经典试题(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