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名言警句大全

发布时间:2018-08-12 11:10: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世界名人名言警句大全

世界名人名言警句大全

  大凡世间一切成功的人无一不是自我发现了自己的悟性。(贾平凹)

  文之神妙在于能飞,善断之,善续之。世上万事万物皆可入文法,应穷及哲理,以物赋形,以形写意,于空白处求大意,见虚见涵,此中国人整体感知世界之特征也。艺术靠征服而存在,不是以适应而赖活啊!(贾平凹)

  人道文道,微妙精深。(贾平凹)

  读书不甚解,习文忌随它,心静乃生神,观察于太极。(贾平凹)

  写小说,人物就要放进活的环境,而房子里空想出来的,常常死呆。(贾平凹)

  我觉悟到愈是别人都写的,尽量少写,愈是别人不写的,详细来写;越是要表现骇人听闻之处,越是笔往冷静,不露声色,似乎随便极了,无所谓极了。这种大涩、大冷、铁石心肠,才能赢得读者大润、大熟、揪心断肠吧。(贾平凹)

  人和人在一般情况下的关系疏远,常常不是在一些大的事件上有了隔阂,而是在一些细小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相互得罪了,久而久之积少成多导致分裂。百米赛跑,第一名和末一名总是差一步之远,难道不可以说百米赛跑就是一步赛跑吗?什么叫人物性格,人物性格就是在共同点上的那么一点差异,并不是漫画家和相声演员笔下和口中的那种所谓一胖一瘦、一性急一性缓的表象反差。这么就可以悟出“细微”二字于文学创作的重要了。(贾平凹)

  叙述语言,尤其交待事情过程的语言,一向令我头痛,写起来总觉得并未表达清楚,别人读起来却感到太罗嗦。我吸取当今颇为流行的一些方法,但不想生搬硬套,亦不想自己跳出来议论,便这么不停地变化人物角度,以其身份发感慨,又全然是以其感觉为依据。这样,没想则有了一些淡淡的味道,或者说有了一点小小的冷的幽默。(贾平凹)

  我一直认为诗人固然须要写诗,但弄小说的人心中也需要充溢诗意;诗意流动于作品之中,但是不应提取的,它无迹可寻,这是不是一种所谓的“气”呢?文之神妙在于能飞,善断之,善续之,断续之间,气血流通,则生精神。(贾平凹)

  艺术的最高目标是在于表现作者对宇宙人间的感应,发掘最动人的情趣,在存在之上建构他的意象世界。我追求一个莽苍的旷达的东西,追求一种硬的合谐,追求自己的成熟。(贾平凹)

  世上的人真是得罪不起!再瞎的人,说不定还真有用上的时候,正是应了古语,烂套子也能塞窟窿啊!(贾平凹)

  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光。(鲁迅)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者听过的缘由,但决不会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者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见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鲁迅)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鲁迅)

  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鲁迅)

  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

  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鲁迅)

  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鲁迅)

  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做作的写信和日记,恐怕也还不免有破绽,而一有破绽,便破灭到不可收拾了。与其防破绽,不如忘破绽。(鲁迅)

  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有些诗人在咏花,有些诗章也如花。但写诗只是为了观赏,那就不如搁笔种花。(李鸿璧)

  生活是诗的广阔沃土,但诗的果树不会自然长出。用诗的犁锄深耕细耘,才会把诗的果实收获。(李鸿璧)

  生活和心灵是相通的。“有一个美好的沉思的心灵”(高尔基语),才有可能写出美好的诗句。(李鸿璧)

  在生活的天平上,你两脚悬空,就支撑不起诗的份量。(李鸿璧)

  宁肯吞食还未成熟的青梨,也不咀嚼塑料制的红果。道理十分简单:前者真,后者假。(李鸿璧)

  诗如花朵,情感是颜色。个人情感同祖国、人民联系在一起,诗花才会永不凋谢。(李鸿璧)

  火柴头若没有炽热的积蓄,是产生不了光亮的。诗人的灵感一触即发,也是这样的。(李鸿璧)

  诗忌假,假话没有一点真理。但,且勿以为,真话都正确,都可写进诗里。(李鸿璧)

  如果给诗规定主要职能,那就是美化人的心灵。(李鸿璧)

  精神文明建设,要缔造人的心灵美。愿诗人做美的工程师,深入地发现美,热情地歌颂美,有力地呼唤美!(李鸿璧)

  我写小说,基本上是从审美着眼,从意境着眼,从民族欣赏习惯着眼,一景一物,一言一行,总是惦记着读者。(阿成)

  情不真的小说是伪小说,情不感人的小说是未完成的小说。(阿成)

  不要迷信形式。(艾青)

  我依然向往漂泊──如可能的话。我指的是人要活动,要不断接受新的事物,我是主张“活动哲学”的,只要身体允许,就想到处走走看看,否则身体就会衰老,头脑也容易僵化。(艾芜)

  哪里有拍马的人,哪里就有傻瓜。(爱迪生)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

  苦难,对于天才是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

  文学的真实不会是自然的真实。(巴尔扎克)

  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成功秘密在于真实。(巴尔扎克)

  为了塑造一个美丽的形象,就取这个模特的手,取另一个模特的脚,取这个的胸,取那个的肩。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灌注到所塑造的这个人体里去,把描绘变成真实。(巴尔扎克)

  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

  人物不能同,同则无个性;表演不能过,过则不含蓄;语言不能俗,俗则不典雅;手法不能乱,乱则无主次。(巴金)

  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柏拉图)

  抄袭别人是必要的,抄袭自己是可怜的。(比加索)

  人啊,还是靠自己的力量吧!(贝多芬)

  真正艺术的作品永远以其真实、自然、正确和切实去感染读者,以至当你读它的时候,会不自觉地,但却深刻地相信,作品中所叙述或表现的一切恰恰应该是如此的,要是换一个方式写出来则是不可能的事情。读完以后,其中所描绘的人物会象活人一样,以其所有极细微的特征──他们的面貌、声音、举止和思想方式──完全显示在你的面前,他们永远不可磨灭地印在你的记忆中,使你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他们。(别林斯基)

  任何诗歌,如果不植根于现实,不说明现实,投以一线之光──那就是有闲者的无聊事情,并以恶意的,但却是空虚的消遣、玩偶和抛筹码的游戏,空虚的人们的玩意儿。(别林斯基)

  记述大自然之美的作品是创造出来,不是抄袭而成的;诗人从心坎里复制大自然的景象,或是把他所看到的东西加以再创造。(别林斯基)

  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而在科学中,则是理智和思考。(别林斯基)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诗,从而也有诗的内容。只有内容才能作为衡量一切诗人──天才也好,普通也好──的真正尺度。(别林斯基)

  我总觉得,凡是为非倾吐不可而写的作品,都是充满了真情实感的。反之,只是为写作而写作,如上之,为应付编辑朋友,下之,为多拿稿费,这类文章大都是尽量地往长里写,结果是即便有一点点的感情,也被冲洗到水分太多,淡而无味的地步。(冰心)

  当由一个人物、一桩事物、一幅画面而发生的真情实感,向你袭来的时候,它就象一根扎到你心尖上的长针、一阵卷到你面前的怒潮,你只能用最真切、最简练的文字,才能描画出你心尖上的那一阵剧痛和你面前的那一霎惊惶!(冰心)

  名声这东西好比坐轿子,要别人抬,不是自己抬。(冰心)

  创作要从生活中来。(冰心)

  专心地学习,痛快地游戏。(冰心)

  只有佳作才能遗留后世,尽管文章具有知识性强,能够发现新事物的特点,但这并不能使作品永垂史册。如写某些小东西为内容的作品,如这些作品没有趣味,没有庄重,没有天才,那么这些作品就会失去存在价值。因为知识呀,事物呀,发现呀,这些东西是很容易消失的,很容易被别的有才华的作家所取代,上述这些东西是自外于人的,不是人本身,风格才是人本身。因此风格既不能被消除,不能被窃取,又不能被改变。(布封)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

  人生中遇到了一杯苦酒,除了喝掉它你还能说什么?(池莉)

  除了极少数造化钟爱的天才之外,文学的创造,从某种角度讲,是一个时间的过程,所以大器晚成便有了哲学上的意义。文学,绝对不只是一种文字上的技巧和工艺,是一种悟、理解力、感觉、观察、表现等综合能力的成熟,还可以说是人格上的全面成熟,归根到底是作为一个作家的人的成熟。(陈中华)

  体现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文学水平的是作家,而决定这个水平的是读者。(陈冲)

  无畏面前自有路。(陈登科)

  作家不能揭示生活中多样性的矛盾,不能有主题、题材开掘、选择的自由,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实,就没有真正的创作自由,就没有形成风格的自由竞赛,就谈不上真正的百花齐放。(陈荒煤)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陈继儒)

  当得意时,须寻一条退路;当失意时,须寻一条出路。(陈继儒)

  识时务者为俊杰。(陈寿)

  诗人倾注感情于自己的诗作,如同倾心于自己的恋人。当璀璨的灵感闪现的时刻,沉浸在优美意境来临的激动里,是人生的幸福。真诗是生活的折光、感情的爆发、心灵的烙印,记忆属于不能忘却的永恒。(陈显荣)

  我始终信奉这样的话:“写时艰难,读时容易。”不要追求写作的速度。写得又快又好的是奇才,奇才总是少有的。大多数作家的成功是靠艰苦努力而获得的。(陈屿)

  当前文学有一种疲软现象,其原因有三:一是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二是不敢剖析自己的心灵,三是作家本身质与气的问题。我觉得一个作品力量的大小、撼人心魄的程度,正在于作者本身的态度。(陈宝云)

  文学与审美当中的最高境界──崇高。崇高更能撼人心魄。文学是个崇高的事业,就不能把崇高摒弃在文学之外,从事崇高事业的人,就必须有一个崇高的灵魂。(陈宝云)

  依据作者自己的特长和对人生、对文学的意识、对社会和时代的理解,来从事他们的文学创作,这是难能可贵的。(陈宝云)

  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陈献章)

  要发现生活中的美,表现人民的美。首先作家自己要有美的灵魂,要从感情上投入到人民的怀抱中。只有具备美的思想、情操,才会发现并表现人民群众中、社会主义事业中美的事物、美的灵魂。(车吉心)

  搜集欲往往能使人养成一个有系统的博物家或艺术鉴赏家。(达尔文)

  人生是个大战场,作家是个随军记者。(岛崎藤村)

  不想往上爬的人,容易往下降。(戴明)

  没有一种心灵的火焰,没有一种疯狂式的灵感,就不能成为大诗人。(德谟克里特)

  希望被人理解是弱者的表现。充满力量和自信的人是不会乞求别人理解的。说我理解和同情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代人,不如说我实在是钦佩他们的生命力,尽管他们与时代一起扭曲,但活得很有力气,至于读者对他们同情还是理解、怜悯还是敬佩,我想得不多。只要读者知道,在这样一个时代,活着这样的一代人,这就足够了。(邓刚)

  当代读者越来越不愿用眼睛读小说,而是用心读。那种大场景、多线头的写法已使他们腻烦,现代科学的信息传播工具使他们对客观场景知道得太多太多,愈发想探究埋在肚皮里的世界。当代小说面临着一种新的要求:必须从再现生活上升到表现生活,不是让读者从你的作品里看到多少,而是让读者从你的作品思想到多少。第一人称写法完成的是广阔的“心理场景”。可以使小说语言相当个性化和有韵味,人物就格外亲切生动,让读者进入“我”的角色!(邓刚)

  缺乏艺术性的作品就象没炒熟的菜,无论有什么丰富的营养,读者也吃不下去。一个作者想用自己的作品去指导读者怎样改革、怎样生活,那他是骑在读者的脑袋上写作,只要读者一晃脑袋,他就会掉到读者的屁股底下。一篇作品失去艺术性,其它的一切都将黯淡无光。(邓刚)

  复杂的生活历程已把人们练就得极为精明灵透,个个具有化险为夷的能力。(邓刚)

  困惑是伟大作品的前奏曲。(邓刚)

  我小时候做作家梦时,也痛苦过、焦躁过、怒发冲冠过,但我就是不死,怎么也不死。我拼命地投稿,编辑拼命地退稿。他越退,我越投,把可爱的邮递员累成了罗圈腿,我还是拼命。终于,我拼过了编辑!(邓刚)

  还有什么艺术比那种会使我们变成恶人的帮凶的艺术更为有害?(狄德罗)

  你要认识真理,就得深入生活……去熟悉各种不同的社会情况。试着住到乡下去,住到茅棚里去,访问左邻右舍,更好地瞧一瞧他们的床铺、饮食、房屋、衣服等,这样你就会了解到那些奉承你的人没法瞒过你的东西。(狄德罗)

  情感淡薄使人平庸。(狄德罗)

  情绪能表现得愈激烈,剧本的兴趣就愈浓烈。(狄德罗)

  任何东西都敌不过真实。不管愚蠢的人对它如何赞颂,坏的东西总要消逝,尽管无知对它怀疑,嫉妒对它狂吠,好的东西总会存留下去。(狄德罗)

  文学作品如果是宝塔,语言便是砌塔的砖瓦。舍弃了语言艺术,文学作品就失去了最本质的涵义。作为小说语言,应该是生活化的、文学化的、性格化的语言。也就是说,它是活的,扎在土里,长在人间,又是美的,俚而不俗,灵而不矫,同时还是独特的符合特定环境和特定的性格。(段儒东)

  我们所面对的时代,到处充满竞争和较量,机遇和挑战相伴,成功与挫折同在,希望和困惑并存。要把握这种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趋利避害,稳操胜券,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董凤基)

  深入生活不仅仅是为了收集创作素材,更重要的是全身心地去投入、去感受、去激发你的生活热情和创作激情。有这个情和没有这个情对创作大不一样。深入生活,就会遇到一些情况,就会发现一些新问题,就会促使你学习和思考,就会提高你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就会给你的创作带来新的面貌。(董凤基)

  青年作家应有探索的勇气和闯劲。应该保持一种开放的宽松的心态,这样才能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念,进入新的艺术境界。我们应该以一个宽阔博大的胸怀大胆吸取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不论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只要有益,就可以融汇贯通,为我所用。雄厚的文化积累永远是文学繁荣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之一。我们提倡题材、主题、形式、风格和流派的多样化,提倡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文艺批评和学术争鸣,以期形成一种自由、奋发、和谐的文化氛围。希望青年作家们,奋发努力,多出精品,出“拳头”作品。(董凤基)

  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

  新诗改罢自长吟。(杜甫)

  富贵必从勤苦得。(杜甫)

  或有说于目,顺于耳,快于心,而毁于行事。(东方朔)

  越是没有本领的人,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一个人失败的原因实在太多,而自己败在自己手上大概应占最大的比例。有很多思想深刻、目光犀利的人常常能理智而冷静地面对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社会,但却不能正视自己。不知自己所短能使自己功亏一溃。常言中有“一念之差”之说,这“差”或许会左右人的一生。(方方)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为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确立了方向,这就是“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我赞成写出高昂的、能鼓舞人心的主旋律的好作品,但主旋律不是单一的,应是丰富多彩的。不要回避矛盾,不要缩手缩脚,要写出真实深刻地反映时代的大作品。(冯牧)

  临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冯梦龙)

  我们中国人有个怪癖,喜欢猜度别人,不管你原来的意思是不是这样,经他一猜度、一揣摸,你就无法申辩了。(符启文)

  人生的道路虽然各自不同,机遇对每一个人也不均衡,但命运掌握在每个人手中,只要你在困境中不甘沉沦、不甘寂寞,生活总是不会亏待你的。(符启文)

  在生活中,的确有这样一些人,当你将他闲置和被鄙弃的时候,当你还没有发现他有某种才华的时候,或这种才华还没有机会发挥的时候,他是那样平淡无奇、毫无生气。而一旦你发现他、重用他,给他以显露才能的条件,他竟可以创造出奇迹,射放出熠熠光芒,为人注目。(符启文)

  激情,这是鼓满船帆的风。风有时会把船帆吹断,但没有风,帆船就不能航行。(伏尔泰)

  无论何时何地,辞章都应该有说服力。愁苦都应该能感动人,愤怒都应该是暴躁的,智慧都应该是平静的。(伏尔泰)

  深得语言三昧,文字精练,从头至尾音韵铿锵,但决不让韵脚妨碍意义。(伏尔泰)

  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伏契克)

  不相信灵感,天才就是耐心,天才就是勤奋。(福楼拜)

  描写燃烧的火焰和原野的树木时,要注视它,直到发现那些树木和火焰跟别的树木和火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止。这样,作者就能赢得独创。(福楼拜)

  艺术的打击力要放到最后。(富曼诺夫)

  不要一下子把整个性格全部揭露出来,而要一点一点地、渐次加深地表现出来。(富曼诺夫)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怜悯你的人不是朋友,帮助你的人才是朋友。(富勒)

  创作贵在创新,拾人牙慧,依样葫芦反复地画来画去,实在无聊得很。(耿林莽)

  作品有理性的内涵是好的。我不很欣赏所谓“哲理散文诗”,标榜哲理,从哲理出发去构思行文,容易落于概念的演绎,处理不好便形成干巴巴的说教,失去诗情。理性作为诗人所固有的精神存在,它影响甚至支配着诗人使创作自酝酿构思以至着笔为诗的全过程,如果能象流云一样自然地自由地贯穿于、漂荡于诗情之中,诗的字行之间或隐于其后,怕是较为得体的。(耿林莽)

  瑰丽的大厦建成以后,应该把杂乱无章的脚手架拆掉。(高斯)

  假如一个作家能从二十个到五十个,以至从几百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中每个人身上,把他们最有代表性的阶级特点、习惯、嗜好、姿势、信仰和谈吐等抽取出来,再把他们综合在一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的身上,那么这个作家就能用这种手法创造出典型来──而这才是艺术。(高尔斯)

  失败是保护作家的天使,失败可以使作家超出琐碎事物之上,使他免于沾上自命不凡的灰尘,陷于自我崇拜的泥泞。(高尔基)

  出于某种好奇,我曾广泛地涉猎了一些中外文豪的传记,想从中找出中国式的聪明人。结果非常失望,一个也没发现。那些文豪几乎都坚持自己的信念,建构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和品格。屈原完全可以放弃执着的信念,见风使舵以捞取油水,不过这样一来,又怎能创作出《离骚》?鲁迅完全可以放弃对拜金文人、政客文人和走狗文人的批评,然而若真如此,又怎能显示鲁迅的风骨?做人第一,作文第二,那些早晨A晚上B、饭前C饭后D的所谓文人,连这人的个性也无从确定,或者说,连这人也没有,更有什么做文品格、艺术个性可言?(高旭东)

  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我清楚地看见过和知道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常在一起的东西。(冈察洛夫)

  感情必须象蒸气一样控制起来:一会放出一点点,一会又突然停止,让活瓣不断地开开关关。(冈察洛夫)

  要是只能表达自己那一点点主观感情,他是不配称为诗人的。只有当他能够驾驭世界和表达世界的时候,他才是个诗人。那么,他就是永不衰竭的。(歌德)

  情感衰退使杰出的人失色。(歌德)

  有想象力而没有鉴别力,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歌德)

  创造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得大家承认压根儿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的东西。(歌德)

  对立有时能比相似更好说明问题。(歌德)

  必须每天写作。如果一天没有写,怎么办呢?没关系。拿起笔来写“今天不知因为什么我没有写”,“今天不知因为什么我没有写”……把这句话一遍一遍写下去,等到写得厌烦了,你就要写作了。(果戈理)

  随便写什么,必须每天写,要紧的是叫手学会完全服从思想。(果戈理)

  只有被我从现实中提取,并且熟悉的一些东西,才是我写出来的好东西。(果戈理)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顾炎武)

  别模拟感伤的笛儿,抛弃掉牧歌式的情调,要强有力象喇叭、象雷霆,放出重炮把敌人打得粉碎。(海涅)

  在一切大作家的作品里,根本无所谓配角,每一个人物在他的地位上都是主角。(海涅)

  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训练是什么?──不愉快的童年。(海明威)

  必须不顾一切地把句子切短、扔掉,主要的是把它压缩。(赫尔岑)

  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黑格尔)

  初写小说时,好描写人物的长相啥的。后来因人物的事太多太忙,就顾不上了。不料读者和朋友们说从中看出了每个人的相貌,我认为人家的欣赏能力确实高一筹。(何申)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什么叫细节?细节就是你的“珠子”。你要穿一串项链,这串项链要与别人的不同,你起码得有几颗是你的“珠子”,一颗珍贵的珠子能使一串项链熠熠生辉。一个好细节能使一篇作品读后难忘。(黄宗英)

  搞文学创作的人要有三个条件:才气、勤奋、机遇。(黄济人)

  搞文学的人要甘于寂寞、淡于名利,不要随风转,要写自己熟悉的东西。业余作者写得出就写,写不出也不要苦恼,多读点书,多点生活积累,扎扎实实写几部站得住脚的作品。(黄济人)

  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企图奴役读者和讨好读者的写作不可能是真正的写作,同样地,只有不甘被奴役和不愿被讨好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黄子平)

  没有高压,石油不会自己冒出来,压力会成为动力。(胡辛)

  藐视别人就是藐视你自己。(惠特曼)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贾岛)

  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加拉斯)

  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姜夔)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语言。任何一部小说的基本艺术价值都表现在叙事技巧上。(姜静楠)

  我认为我们的小说家应当更加深入生活,扣紧时代脉搏;另一方面,则要多读一些书,多一些孤独的冥想。没有孤独的冥想,是进不了小说创作的最高境界的。(蒋孔阳)

  嫉妒是一种比仇恨还强烈的恶劣情绪。(蒋子龙)

  福楼拜说:“风格就是生命。”可理解为:作家只有用“生命”去写,才能获得“风格”。也可以理解为:作家只有形成了“风格”,才能获得“生命”。有生命力、竞争力的作品,大多是具有风格的。风格是一种美!(江曾培)

  作品有了自己的风格,就有了自己的美学个性、存在形式和特有的价值。(江曾培)

  艺术美来源于生活美。作品所反映的不同生活题材,往往制约着作品的不同风格与色彩。

  (江曾培)

  创作,只有具备鲜明创造个性的人,才能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风格就是人”。(江曾培)

  小说的个性、特色、风格,往往与作家选择的审美角度有很大关系。一是在取材上,要有独特的切入角度;二是在描写上,要有独到的阐发角度。(江曾培)

  小说是一种艺术、一种美,而美与艺术是形象,不是概念,小说家就特别需要形象的感受力,用理论家不同的方式去掌握世界。(江曾培)

  作品仅靠直觉不够,还需要加强艺术的概括力。小说作为艺术,毕竟是对生活感受的一种升华、一种提炼。(江曾培)

  文学是人学。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小说作者所调动的一切艺术手段,主要目标是要把人物写好。小说,特别是长中篇小说,如果没有活蹦乱跳的人物形象出现,是难于挺起自己的腰杆的。(江曾培)

  想象是可以的,但必须合情合理,不能太出格,胡思乱想;剪裁取舍是必要的,但应该是量体裁衣,去假存真,不能无中生有,借题发挥。(纪宇)

  纪实文学在关键时刻,在原则问题上不能凭想象任意加减,要忠实于历史和事实。(纪宇)

  小说创作追求典型化,采用提炼、杂揉、剪贴,从生活中取某一点不计其它等方法塑造人物达到艺术真实;而纪实文学则是崇高个性化,深入采访、挖掘、取证,以人证物证旁证,以尽可能多的真实情节和细节来再现人物的个性,首先要作到生活真实。(纪宇)

  我们的生活确实是丰富多彩波翻云卷的,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都极富传奇色彩,决不是关在书斋里硬想所能“虚构”出来的。(纪宇)

  纪实文学无需虚构。(纪宇)

  一个人一生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但真正能对你的命运走向产生深刻影响的并不多见。我是六年前从采访中结识萧乾的,这些年来,从他那里得到的滋育和教诲是笔墨无法形容的。(简妮)

  他多次鼓励我,一个人只要有正常的智力又加上刻苦,没有达不到的目的。谈到读书,他告诉我,写东西不要光读时髦作品,要读世界名著。当我为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难以统一而苦恼时,他劝我,你不妨怎么想就怎么写。思想通了,下笔就有神了。刻意雕琢的东西,形式上也不美。形式也是内容。(简妮)

  如果你是懦夫,你便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如果你是勇者,你便是自己最好的朋友。(焦祖尧)

  写文章必须勤于练笔,这是所有作家共同的经验。多练,不一定非郑重其事地作文。平时写日记、写笔记都是练笔。只要勤于动笔,经常写些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就有好处。写作时有话即长,无话即短,不拘一格,自由灵活。这样练笔有助于发展思维。经常写,也就能经常想。(经验录)

  文不厌改,越改越精炼。运用语言要力求简洁。(经验录)

  事前不思索,想一点,写一点,写写后边,又瞅瞅前边,瞅了前边,才想下边。结果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往往不能终篇。(经验录)

  编写提纲如建楼的设计蓝图,是未来房屋的模型。看了模型,就能发现设计的合适不合适,该改就可以改,改也不费劲。(经验录)

  修改的时候,既要倾听意见,又要独立思考,根本却是提高思想修养。(经验录)

  修改文章,首先要考虑观点方面的问题。要克服观点错误和观点片面。(经验录)

  若想语言简练,最好在写完之后要舍得下一番“删”的功夫。(经验录)

  恒心筑起通天路,话须通俗方传远。(经验录)

  一本书,如果我们读了没有感到额头上被猛击一掌,那么我们读它干什么?(卡夫卡)

  “位卑不忘国,穷愁忧黎元。”

  我想无论怎样开放,无论怎样当代化、现代化,这种精神在文学界都是可贵的。如果一个作家与人民的利益毫不相关,对民族命运莫不关心,他的作品是经不住历史考验的。

  近几年来,我们的文坛就缺少那些关心国家、民族和人民命运与根本利益的,以及与这些根本利益休戚相关的有份量的作品。(孔繁今)

  热情,常使最机灵的人变成疯子,同时也可使最愚蠢的人变得聪明起来。(拉·罗什夫科)

  深邃不让老庄,济世不落孔孟,激情不输李杜。尤其重要的是,多来点有意味的形式,造一套你自己的语言,在文学本体上下点功夫。

  文学发展到如今,各位就潇潇洒洒把小说写得真正好看一点,为更多的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一个作家能拥有大量的如痴如醉的读者,实在不是什么坏事情。(《漓江》寄语)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连,若难遽别……收场一局,即勾魂摄魄之具,使人看过后数月而犹赏声音在耳,情形在睹,全亏此局撒娇,作临去秋波那一转也。(李渔)

  散文的美,不在乎你能写出多少旁证博引的故事穿插,亦不在多少典丽的辞句,而在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直接了当的表现出来。散文的美,美在适当。不肯割爱的人,做文章大体上是要失败的。(梁实秋)

  过分自信会使人轻狂,过分自卑会使人颓丧。

  作人作文,在这一点上,道理是一样的。(梁晓声)

  灵感,是由于顽强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要向大目标走去,就得从小的目标开始。(列宁)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以为“写实”和“写意”,这两个“写”是不分谁的胳膊粗,也不会分气长气短的,更用不着打“劫”,两个都不容易,两个都要动“真格的”,都能出真玩意儿。最好咱们谁也别赶热闹,瞅着“写意”哄起来了,赶着空灵。转过年来,“写实”招眼兼卖得,就赶口供实录。还是掂量着哪是自己的本分。本分出本色,本色最出色。

  “写实”实到“一丝不苟”,若还是小说,人家史学家、新闻家吃什么?

  “写意”意到“一丝不挂”,若还是小说,人家做黑梦、做白梦的做什么?

  我觉得把小说说白了,不过是虚实之间的事。写得实马实猿得手,要有意马心猿提着,才成意境。写得意马心猿到手,如没有实马实猿垫着,何来象形。

  九九归一,最后还是调和出来一个模式。否,花花世界,芸芸众生,不会有谁跟谁一模一样的真情实感。比如做出的菜,由于各人的手段不同,故味道有差异!(林斤澜)

  好学的人必成大器。(林肯)

  善喻者,以一言明数事。(刘劭)

  生活在今天的时代,而一味想脱离时代,去为后人写出多么了不起的东西是不现实的,真实地反映时代生活的作品,完全可能既为当代人也为后代人所接受,反映时代生活决不是随波逐流,象恩格斯批评的那样把人物写成时代精神的传声筒;反映时代和现实生活的作品能否具有生命力,最重要的:一是看你是否真实地写出了时代生活特有的东西,二是看你是否写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性格魅力的人物形象。两相比较,后者又是关键。(刘玉民)

  如果我们能够写出象高老头、冉阿让、安娜那样的艺术形象,作品就完全可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价值。(刘玉民)

  不怕吃苦,勇于深入到生活底层,能够了解到真实的东西固然重要,但我认为,对于一个作家还有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认识生活、理解生活,认识和理解生活中复杂的事物和人物性格。这往往是一个作家、一部作品,尤其是反映现实重大题材的作品,成败优劣的关键所在。(刘玉民)

  有耕耘就有收获,有泥土就会有绿荫,有艳阳也会有阴雨。一个耕耘者只要认认真真地劳动,定会有果实可收,也定能得到人们的爱戴。(刘文玉)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

  有位诗人说:讽刺是爱的变奏。慧人慧语,令人叹服。没有爱就没有憎,也就没有讽刺。我还要加上一句:讽刺是信心的折光。对丑恶的扫除失掉信心,就不但没有热讽,而且没有冷嘲,只剩下冷默。(刘征)

  江泽民指出:“一个国家的文艺,对振奋民族精神非常重要。”所以我反复强调,希望大家着眼于现在,着眼于人民的利益,着眼于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努力在文艺界发展讲团结、顾大局、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局面。

  青年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一段时光。说它宝贵,是因为它短暂而一去不复返,是因为许多事情只有在这段时间内才可以很好地完成,还因为它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许多伟大作家的成长,都和青年这一段紧密相连。我希望同志们珍惜这一段时光,合理地、充分地、有效地利用这一段时光。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许多伟大的作家,同时又是思想家。要学习知识,包括历史知识、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要紧紧地贴近群众、了解群众、贴近生活、了解生活。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源泉,一切作品都来源于生活。要不断地磨练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功夫不负有心人。只有这样,才会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来。(李瑞环)

  长期以来,我们有些同志对文艺的功能、文艺的目的和文艺的标准,存在着较片面的理解。文艺有娱乐、审美、认识、教育等多方面的作用。文艺的根本任务,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实践证明,对艺术作品简单地、片面地、过分地强调姓“社”姓“资”,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很难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李瑞环)

  在生命的历程里,流浪惯的灵魂常作反思的积淀,只有在纯净独白时,不需要察颜观色,不随权贵扭曲,此时此地那种最佳状态和气候,那种使精神人格化的力量,那种无负荷的绝对自由,我认为就是诗。

  而灵魂在孤单空间留下沉思轨迹,坦荡的隐秘……以及最后的归宿。这一切总会有意无意地从幻梦的隙缝里顽固地穿越万种矫饰,漏泄出的真我世界,恐怕就是我的诗。(柳易冰)

  要繁荣创作,就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没有创新,文学就会枯萎;没有精品,文学就会平庸。

  人生的乐趣在于奋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我们每一个奋发有为的青年文学工作者和青年文学爱好者,都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顽强奋斗,努力创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文学精品。(致山东青年作家一封信)

  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别人的眼镜。(罗丹)

  决不要满足于那皮相的、混乱的、表面运动的描写,要深入到灵魂里去,深入到集体的灵魂里去……(罗曼·罗兰)

  如果没有自信心的话,你永远也不会有快乐。(罗休夫柯)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吕不韦)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

  文艺作家是要作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如果没有阔达的胸襟、伟大的气魄,而患得患失,那么虽有技巧,虽有学力,虽富于生活经验,结果也不过是一个“能文者”而已。而文章之不复能见为人,正是针对此辈作的讽刺。(茅盾)

  今天的作家生活在今天的时代中,不论他多么不食人间烟火,他所关注的事物必定同时也有许多别的人在关注。这一点不会有谁会有疑问。那么你尽可以不必为你是否拥有读者而忧虑,不必为该写什么而大伤脑筋。(马原)

  写你最关注的,最有兴趣的,涉入最为深入的。只要你确有才能,确有真知灼见,你何怕你会没有读者?(马原)

  我是作家,我不能离开生我养我的地方,也不能离开我所熟悉的农村生活。放弃自己熟悉的题材,面临的只能是一次失败。(马烽)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马克思)

  良机对于懒惰没有用,但勤劳可以使最平常的机遇变成良机。(马丁·路德)

  诗的目的在于教益。(马佐尼)

  开采一克镭,需要终年劳动。你想把一个字安排妥当,就需要几千吨语言矿藏。(马雅可夫斯基)

  小说家想要给我们一幅生活的确切的图画,必须小心地避免去看待特殊的事件。他的目的不是讲故事来娱乐(或打动)我们,而是迫使我们去思索、理解那更深的、隐藏在事件中的意义。(莫泊桑)

  欲人不闻,莫若不言;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枚乘)

  功难成而易毁。(欧阳修)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培根)

  中国当代文学正受到三方面的冲击:来自正经历着空前深刻变化的现实社会的冲击,来自商品经济的冲击,来自世界文学潮流的冲击。这是危机,也是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它孕育和期待、呼唤和鞭策大师的出现。(彭定安)

  如果他的作品纯洁了我们的心灵,唤起了我们的美感,那么他的创作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普列姆昌德)

  去倾听农民的语言吧……从那里,你们可以学会许多在杂志上找不到的东西。(普希金)

  批评是科学。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普希金)

  绝望与希望一样,都会骗人。(裴多斐)

  请您尽量多写,请您写、写、写……写到指头断了为止。(契诃夫)

  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有害,就跟医生缺乏疹病的机会一样。(契诃夫)

  作家应当样样都知道,样样都研究,免得出错,免得虚伪。(契诃夫)

  谁要描写人和生活,谁就得经常亲自熟悉生活,而不是从书本上研究它。(契诃夫)

  诗人如果有才华,不仅凭质量抓住读者,也凭数量。(契诃夫)

  新手永远应当凭独创的作品开始他的事业。(契诃夫)

  谁为剧本发明了新的结局,谁就开辟了新纪元。(契诃夫)

  不要故意铺张,象那些没有道德的商人,在一磅牛奶里冲进一磅开水。(契诃夫)

  简练是才能的姐妹。(契诃夫)

  尽可能地紧密与简洁,象炸弹用无比坚硬的外壳包住暴躁的炸药。(契诃夫)

  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契诃夫)

  艺术之所以特别好,就因为在艺术里不能说谎。在恋爱里,在政治里,在医疗里,都能够说谎,能够骗人,甚至可以欺骗上帝,然而在艺术里却没有欺骗。(契诃夫)

  我没有骗过人,没有写过轻蔑或告密的东西,没有阿谀过谁,没有说过谎,没有侮辱过人;简单的说,我有许多小说和文章,由于写的拙劣而情愿扔掉,然而没有一行文字会使我现在为它抱愧。(契诃夫)

  内容精采的艺术,不在于华丽的衣裳。真正的艺术家,到处都有他的知音。(秦牧)

  只有深水才能养大鱼,也只有凭着丰富的知识才能写好文章。(秦牧)

  天才在某种程度上是汗水的结晶物。(秦牧)

  玩笑是一个走投无路的男人的标志。(乔伊斯·奥茨)

  艺术应当寻求真理,真理不是描写罪恶。(乔治桑)

  不惑之年,应该是大彻大悟的时候,我悟到了什么?不断地否定自己,旧我不再留恋,以新我迎接明天。(峭岩)

  作为作家,就要走自己的路子,别人的意见可以听,但不能动摇自己。(权延赤)

  作家的身份有多大?作家的身价有多高?在士兵面前不大,在将军面前不小!(任斌武)

  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密,转眼若仇人。(莎士比亚)

  勤为无价宝,慎乃护身术。(莎士比亚)

  真金在烈火是炼就,勇气在困难中培养。(塞涅卡)

  享受眼前的快乐,应以不损害将来的快乐为原则。(塞涅卡)

  诗言志,歌永言。(《尚书》)

  作品远离生活,犹如鲜花失去阳光而黯然失色。(申尉)

  小说,原来是生命旅途中的一面镜子。(圣瑞尔)

  每天要动笔。(司汤达)

  世界上能以极少的字数而把一种情感、一种思绪、一种意境和意象表达得至善、至美、至真、至深的,只有中国的古体诗词。妙手拈来,一字一词,既有无限韵味、沁人心脾,而又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也只有中国的古体诗词。(舒生)

  一份材料,哪怕再好,哪怕再鲜明有力,只要它不能推进基本线索、基本思想,我都一概舍弃。(绥拉菲摩维奇)

  风格的土壤是生活,作家的前进的思想是它吸取的雨露。如果作家的生活和思想都是充实的、战斗的、积极为人生的,那他的作品就象是生长在深山大泽的树木一样,风格必然是奇伟的。否则,即使作家精心修饰,他的作品也不过是象在暖室里陈设的盆景一样。在暴风雨里长大的才能是海燕,在房檐上长大的只是家雀,它们的声音是完全不同的。(孙犁)

  小说总是要有故事的,没有故事,小说肯定是不好看的。(谈歌)

  小说的生命和灵魂在于,首先要有一个好看的故事,或者看好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不会死亡,做为一个小说家,我们也许说不出比前辈经典作家们更聪明的话来,但是,我们有着前辈作家不知道的故事资源。(谈歌)

  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千变万化,但其主流还应是反映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塑造人物形象。作家的心应与人民相通,敢于说人民想说的话,敢于针砭人民所疾恨的时弊,敢于讴歌人民所赞赏的风尚。各种流派千帆竞发固然是好,但绝不应也不可能堵塞了现实生活的主航道。(唐栋)

  卡夫卡说过:“一本书,如果我们读了没有感到额头上被猛击一掌,那么我们读它干什么?”同样,一部作品,如果我们写了它没有读者感到额头上被击一猛掌,甚至没有让读者读懂,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自命不凡,连文学的基本功都抛弃了,那我们写它干什么?(唐栋)

  光阴如逝水,一去不回头。同样是走过春天,有人收获,有人两手空空,差别只在于是否开始耕耘。要知道,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灿烂。努力有如春风雨露,可以催开世间最美丽的花朵。天道酬勤,我们洒落的辛勤汗水,能够折射出彩虹的绚丽。只要从现在开始努力,我们的梦想就会越来越清晰和美丽,我们生命的玫瑰就会永远绽放,春天就会永驻身边。(涛声)

  一部小说的目的是应该寓道德教育于趣味之中。(特罗洛普)

  谁要是写出全部细节──那就失败了。必须把握一些有代表性的细节。(屠格涅夫)

  艺术家越是从心灵深处汲取感情,感情越是恳切、真挚,那么它就越是独特。(托尔斯泰)

  不要急于写作,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托尔斯泰)

  一个艺术家要把想说的话说得恰到好处,他必须掌握技巧。要掌握技巧,就必须要长久地、多多地工作。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托尔斯泰)

  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托尔斯泰)

  假如直接根据一个什么真人来描写,结果就根本成不了典型,只能得出某个个别的、例外的、没有意思的东西。而我需要做的恰恰是从一个人身上撷取他的主要特点,再加上我所观察过的其他的人们的特点。那么这才是典型的东西。(托尔斯泰)

  黄金要经过淘洗才能得到,精辟的、被表达得很好的思想也是这样。(托尔斯泰)

  写作而不加修改,这种想法应该永远抛弃。三遍、四遍──那还是不够的。(托尔斯泰)

  应该写了又写。这是磨练风格和文体的唯一方法。(托尔斯泰)

  人生并非只有一处缤纷烂漫,那凋谢的是花,不是春天。(汪国真)

  诗文俱有主客,无主之客,谓之乌合。(王夫之)

  志气对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它是立身处世的奠基石,是干任何事业的原动力。但是,决定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还要靠才气。如果志大才疏,眼高手低,终将于事无成。而于志气与才气之间,则还有一个机遇与选择的问题,机遇是外因,个人说了不算,但选择却由主观来决定,并往往起重要作用。(王树村)

  只要你觉着好,就写。不管它有没有意义,写好了再说。(王蒙)

  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王守仁)

  言文而不得理,是天下无文也。(王通)

  有的读者硬要从一切东西里发掘出思想内涵,好象什么都必然跟人生经历、情操修养相联系,那多累啊。想让他随便乐乐,他都不放松、不乐,活得特沉重。我说这是精神软骨病。(王朔)

  电影是挣钱的,电视更是胡扯蛋,哪是艺术,肥皂剧有效果就行,就看谁的效果好,谁的欺骗性大。它是通俗的、大众的。我没工作十年了,得挣钱活口。(王朔)

  我怎么没有责任感,我特有责任感。你以为只有堵枪眼才有责任感,我不装作雷锋,不装“圣人”,不装“丫挺”,有意无意地作痛苦状,作反叛状。我不给梦涂颜色,都说得那么美,梦一旦睡了,不让人给耽误了。我求真求实,人原本已活得不易,够累了,你还把人往深层引,那不更累?我把真实的告诉大家,为他们逗乐解闷,活得轻松些、实在些,这不太有责任感了。(王朔)

  一切名誉都危险。好名誉招人嫉妒,坏名誉遗臭万年。(无名氏)

  拍马屁的人都是为了骑马。(无名氏)

  履行诺言是名誉的保证。(无名氏)

  谁爱当面捧,谁也就爱背后骂。(无名氏)

  天下的事,占不得便宜;有了便宜的贪心,便有了便宜的懊悔。(无名氏)

  福在积善,祸在积德。(无名氏)

  不磨不成玉,不苦不成人。(无名氏)

  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无名氏)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无名氏)

  贫不知羞,可羞是贫而无态也。(无名氏)

  失望不算痛苦,没有希望才是真正的不幸。(无名氏)

  人最不幸的是自己不能战胜自己。(无名氏)

  守身如执玉,积德胜贵金。(无名氏)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无名氏)

  对失意的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时莫忘失意时。(无名氏)

  以责人之心责己,便少过失;以恕己之心恕宽人,则能得全友谊。(无名氏)

  哪儿有勤奋,哪儿就有成功。(无名氏)

  踩别人脚印走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无名氏)

  你不要在澡盆中洗澡,要到大海中去游泳。作为一个作家和诗人,眼光要看得远,心胸要开阔。(闻捷)

  我于文学,有如“痴人说梦”。我的梦来自天际,也来自泥土,特别来自养育我的那一方水土──胶东一个邮票大小的古镇。这便是我的文学支撑点。(魏世仪)

  朦胧如果只意味着含蓄,象舞台上蒙上一层纱幕,还能看清,还可以;如果蒙上的是黑布,让人猜,那就不行了。(魏巍)

  我们的诗人应该把读者的眼光引向广阔的天地,而不要引向个人的小圈子。(魏巍)

  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吴尹子·九药》)

  敢说真话,敢于冲破文学长期存在的清规戒律,接触到当今知识分子生活中相当敏感的问题,所以这十多年来的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这和三十年代初期的左翼作家的作品作一比较,进步是非常明显的。(夏衍)

  对年轻一代作家严格要求的目的是鼓励他们振作精神,奋发前进,而决不是使他们无所适从。(夏衍)

  能够有个信赖的人又被人信赖着,能够向人诉说又能听人诉说自己故事的人,是幸福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的,许多人披挂着太重太厚的甲胄和盾牌。(肖复兴)

  一个诗人,早晨起来,往阳台上一站,应该有一种美好的感情。诗人每天应从生活中发现美,保持美好的心情。如果老想着排队买东西,哪还有什么心思写诗!(萧三)

  大约是受“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这条古训的影响,我一直把生命看作是一次旅行采访。有时路途平坦,有时崎岖不平,这是理所当然的,人之一生,不外乎个人追求与客观际遇的结合。(萧乾)

  人到老年,梦幻少了。然而我仍坚信历史──这个世界,只会向前,不会倒退。国家──社会,总是从不合理走到合理。我坚信祖国前途伟大。我骄傲在文字岗位上,做一个忠诚的中国人。(萧乾)

  从不犯错误的人,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萧伯纳)

  诗之有真情实感,犹如花之有幽香浮动,那是生命的象征。没有真情实感的诗,是纸做的花朵、蜡做的果实。虽然有色有形,却不能沁人心脾、荡人魂魄。(晓蕾)

  诗中的无病呻吟,强颜欢笑,也可能动人一时,但绝不会久远。(晓蕾)

  诗的美是多样的。霁月风光的绮丽,是美的;金戈铁马的壮烈,也是美的。但我希望它们都展示得质朴自然。(晓蕾)

  我不想以曲高和寡而自鸣得意,却奢望从雅俗共赏中得到慰藉。(晓蕾)

  灵感是火花,只在头脑中一闪,就把作家顿时照亮堂起来。(晓芸、小顾)

  作品,是作家坦露的履历。(晓芸、小顾)

  创作的简单释义,是动和静的统一。静是指积累,静静地,似水池蓄水;动是指走笔,剧烈地,似火山喷发。(晓芸、小顾)

  笔,好似输出系统的导管,它将作家心中的情感流泻在纸上。(晓芸、小顾)

  文学应当预见到未来的发展规律,创造未来的人物形象。(谢德林)

  现在要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不过有了素材不要急于写。我常常在恍恍惚惚中进入文学境界,寻找最直接的感受。一旦成熟了,希望自己的作品至少能经得住几年时间的考验。(许辉)

  任何正确的理论只有不断随着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常用常新,永葆其真理性的品格。(徐俊西)

  空谈误国,这大概也正是邓小平同志这几年来一再主张要勇于实践不要争论的原因所在吧。(徐俊西)

  有人认为掌握一些素材,就可不费力气地写成作品,随随便便,粗枝大叶,不肯在取舍剪裁方面下功夫,结果写成的东西拖泥带水,情节臃肿,头绪纷乱,繁简不分,像流水帐。即使有较好的主题,较好的生活内容和动人情节,也被大量的“糠皮”埋没了。必须抛弃生活中个别的、偶然的、琐碎的、与主题和人物形象无关的现象和细节,这就需要精心剪裁,通过簸扬吹风,把糠皮吹跑,拣出精米。(徐传武)

  要有勇气删除多余的东西,哪怕只是一段多余的风景,一句多余的对话,一个多余的字词,甚或一个多余的标点。要忍疼割爱,不然所爱非所需,化作痈与瘤。(徐传武)

  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亚里士多德)

  寂寞是往事生长的黄天厚土。(阎连科)

  未来仅仅属于拥有风格的人。(雨果)

  一个母亲之所以崇高,就因为她有点象野兽。母性的本能是兽性的,也是崇高的。(雨果)

  假如没有内在的美,任何外貌的美都是不完备。(雨果)

  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气力。(雨果)

  写作从来无捷径,勤学苦练能过关。(谚语)

  常积材料富,多看眼力敏。(谚语)

  注意观察人、事、景,作文材料用不尽。(谚语)

  千金难买回头看,文章不厌百遍改。(谚语)

  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谚语)

  文章长而空,好比苦瓜吃嘴中;文章短而精,犹如密枣甜又香。(谚语)

  我坚信,一个作家只有忠于自己的信念,才会受人尊敬。(叶甫图申)

  散文要写真人真事,要有真情实感。遗憾的是,不少散文作者却连这点常识也抛到九霄云外了。有的吟风弄月,自作多情,令人生厌;有的无病呻吟,小题大作,令人作呕;有的引经据典,说古论今,令人敬而远之;有的故作高深,谈玄说道,令人莫名其妙。(友发)

  貌有不足,敷粉施朱;才有不足,征典求书。(袁枚)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战国策·燕策》)

  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从业余作者成为专业作家。以为就可以大展鸿图了,相反笔头却卡了壳,写不出来了,或者写出来的也是废品。起初,我以为自己修养太差,技巧不行,于是拼命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加强文艺理论学习。当然这种阅读是有益的、必须的。但这并不能解决创作问题。越读得多,反而越觉得要写的东西都被别人写过了,而且又写得那么好。那么我写什么呢?怎么可能写得象他们一样好呢?我感到惶惑、不安、苦恼。后来经过思索,终于领悟到,对于一个作者来说,除了注意种种修养外,最重要的是自己脚下要有一片坚实的土地,从这片土地上汲取活生生的养料,获得自己独特的印象和感受,激起胸中的热情。(叶尉林)

  一个作者的生活面既广而深当然很好,可是人生有限,世事唯艰,幸运儿毕竟是少数。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我以为深度是最重要的、基本的,广是为了深,缺乏深度的广度对创作没有实际意义,不过是一种浮光掠影罢了。(叶尉林)

  搞艺术的人是“带着锁链跳舞”,艺术美的确和一定的局限相联。没有局限就没有艺术。局限并不可怕,能在局限中取得自由,才是真本事。(叶尉林)

  如果能从一个狭小的角落里,挖掘出人们意想不到的那么多生活内容、人生哲理和艺术美感,肯定更能引起人们的惊喜和注目。(叶尉林)

  做人取巧不好,但搞创作则非懂得取“巧”不可。有“巧”而不取,岂非笨蛋一个。(叶尉林)

  我奉劝一些青年作者,不必抱怨自己生活面太窄,不必想入非非去搞那些新鲜时髦的题材。还是依靠自己脚下的一片土地为好,它最坚实、最可靠。(叶尉林)

  应该容忍作者的局限性。题材多样化不能体现在一个作家身上。只有每个作家都努力去搞“独家经营”,搞出特色来,才会有真正的题材多样化的局面。(叶尉林)

  写小说自然是要讲究点章法、结构的。但我要构思一部作品时,并不着力于这方面。所谓章法结构,无非要把作品弄得顺畅好看一些。而作品真正顺畅好看,根本在于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给予读者尽可能多的感受。“十七、八岁无丑女”,怎么打扮都漂亮。从这个意义上说,章法结构并不重要。(叶尉林)

  既然文学的生命在于真实地反映生活,而生活本身是变化无穷的,夹杂许多杂质的,那么把生活规范化、净化,必然导致失去真实性。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整饬是一种美,参差也是一种美;和谐是一种美,不和谐也是一种美;浓装艳抹是一种美,自然朴素也是一种美。在我看来,生活的美多属于后者,因而表现参差的、不和谐的、自然朴素的美更接近于生活的真实。(叶尉林)

  进入写作阶段时,最好不去想什么主题思想、章法结构、技巧手法……心中只充满形象、意境、情趣……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关键在于你的脚下要有一片坚实的土地。否则,你会不知不觉地陷入僵硬的、说教的、概念化的泥坑。(叶尉林)

  我写作从来不搞什么提纲之类的准备,只要觉得抓住了人物,抓住了几个情节,怎么来,怎么去,大体有个轮廓,便信手写来。我常常在写完前一段时,还不知后一段该如何发展。奇怪的是往往就在这时,脑海突然象有电光一闪,冒出意想不到的东西,于是全局都活了,又可以续写下去了。(叶尉林)

  当某个人物真正从作者胸中诞生开始,人物就将脱离作者,具有独立的生命,自己跑进作品里来了。这时候,人物就会顽强地要按照它的性格逻辑采取行动,再不甘作者随意“塑造”“刻画”了。

  人物活动起来了,但作者由于受到各种理想的羁绊,或者是出于良好的愿望,总是有意无意地干涉限制人物的行动,强迫它这样做或那样做。结果呢,由自己辛苦孕育产生的人物,又被自己亲手扭曲、扼杀了。这是多么遗憾啊。(叶尉林)

  我是推崇作者努力表现自己的艺术直感、艺术感觉的,因为文学的特征也在于此。(叶尉林)

  契诃夫和鲁迅,以短篇创作而成为文学巨人。他们没有年轻时代浪漫的畅想与非非之念,平静地自我审视之后,深知短篇小说不只需要有艺术技巧的炉火纯青,而且需要有异乎寻常的才气。一个短篇仅仅是生活的横切面,可能得之信手挥洒之间,然而需要慧眼识之,妙手裁之,匠心取之,须老道精深或才情勃发。(张同吾)

  在我们的作品中,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往往泾渭分明,作家总是试图把问题讲明白,把主题凸现出来,把倾向表现出来,怕模糊,怕朦胧,这样必然导致表面化、简单化。(张同吾)

  我们许多作品是有可读性的,不乏生动的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也不乏情境的维妙维肖的描绘,但读过之后并不给人以更广阔、更深沉的思索,并不给人以美感享受。比如,我们传统的求全求实的文化心理,障碍着我们对崇高的悲剧感的追求。(张同吾)

  迟到的祝贺,只要是真诚的,总比冷漠和熟视无睹为好。(张锲)

  文学作品说到底是要写人的。(张锲)

  上海是一座了不起的城市。在文学创作上,它也有着自己的辉煌历程。那里是我国文学大师鲁迅、茅盾和巴金等人长期居住的地方,几乎一切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赫然位置的重要作家,都曾和上海发生过或多或少的关系。(张锲)

  愈是地方的,愈是全国的;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我至今仍对这种说法笃信不疑。(张锲)

  随着作品中理性色彩的强化,激情却在消退,艺术的魅力却在暗减。文学,毕竟不是无情之物,它首先要以自身的激情去引发读者的情感。情感的匮乏,是文学的贫血症,人生的淡漠,是作家的致命伤。(张志忠)

  读过一本好书,就象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作品要腾飞靠两只翅膀:一是“生活积累”,另一是“语言功力”。(众悦)

  创作是一种“编织”。情之“线”是经,理之“线”是纬。经纬相织,于是便有了作品。(众悦)

  作品的功能不是情感买卖,而是唤起思索。(众悦)

  花精力寻找创作定式的人,得到的也许是一条束缚自己手脚的锁链。(众悦)

  创作工程的核心是“浓缩”。说形象一点,是把一个世界浓缩到字里行间。(众悦)

  作家是大地的儿子。之所以喊出母亲的心声,是因为动笔前他俯下身子虔诚地倾听大地母亲的呼吸。(众悦)

  一个作品要有说服力(感染力),要感情饱满,要使读者跟着你的笔尖一同跳动和悲喜,你的心,你的感情,就得首先跳动和悲喜。(周立波)

  如何体现小说创作的百花齐放,既反映积极向上的东西,又符合群众的审美要求,不要使小说承担过多的任务,是当前需要好好研究讨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周季胜)

  在艺术创作中,自我认识是重要的。但仅仅“认识”还不够,因为你认识的“自己”只是一个过去的“自己”,知其过去“有”而去认识,那是自我的浅层次发现;知其过去“无”而去探索新的可能性,那才是深层次的自我发现。深层次的自我发现,对于作家来说,并不仅仅是主体的单向运动,而是一个既发现自我,又发现属于自我的艺术客体,既创造对象,又创造了自身双向运动过程。一个有魅力与潜力的作家,总是处在这种不倦的运动过程中。(周介人)

  不盲目崇拜名人,不盲目崇拜名著,真正的爱恋是属于自己的。(赵和琪)

  作家生存比乞丐更艰难,我的生存信条是:饭,不多吃一口;话,不少说一句;皮肉多少不在乎,骨头少一根也不行……(赵和琪)

  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耳。琼崔主人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故其着笔精明洞彻如观火观水也。(郑板桥)

  中国诗和中国画是姐妹艺术,喜欢中国诗的,也欢喜中国画。(郑重)

  用眼睛看诗人的诗,或者用眼睛看画家的画,眼睛虽是忙乎了一阵,而真正品评的还在方寸之中。读诗看画,需要用的是心,是一颗容易受感染、容易被激动的心。一首诗、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张画,常常能使我们激动,那种激动会蕴藏在心底,能保温很长的时间。是什么东西使我们激动呢?是作品的气息,可又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蕴含着的。(郑重)

  水墨画的奥妙何在?有的说妙在浑沌,有的说妙在自然,有的说是禅学的再现,有的还说是儒家的朴学精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知写了多少诗,也不知做了多少文章,更不知有几多体会。(郑重)

  每个人的存在都有理由,作抽象的道德批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小说中,都没有什么意义。(赵长天)

  小说应该写有意义的生活,闪光的生活。难的是,生活中的闪光往往稍纵即逝,每日每时,具体真实的生活总是平平淡淡、琐琐碎碎、单调乏味,那么,就从平淡中努力嚼出点滋味来吧。(赵长天)

  作为小说,它并不一定要让你明白一个什么道理,但它必然想打动你,在某一点上触发读者的共鸣。读者不必要有类似的经历,但会有类似的经验,或者并不类似却能够想象,能够感受,能够体验到人类某种共通的东西。如此,琐细的断片也就变得有意义了。(赵长天)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邹韬奋)

  凡事须留余地。(朱伯庐)

  人为学须是要知个是处,千定万定,知得这个彻底是,那个彻底不是,方是见得彻,见得是,则这心里方有所主。(朱熹)

  不趋势,不眉俗,象一峰负重的骆驼,昂首挺胸,在茫茫戈壁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朱光亚)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子大全》)

  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左丘明)

  在研究生院,没有人知道我的父亲是干什么的。虽然这时父亲已恢复工作,但我并不想让人知道我是军队高级干部的子弟。我知道,父亲的光辉只能为我的外表镀上一层金色,而不能使我锻炼成真金。真才实学还得靠自己。(摘自张晓武李忠效《我在美国当律师》)

  人在一生中很多时候就象赌博,你不敢下赌注,还谈什么输赢。(摘自张晓武李忠效《我在美国当律师》)

  当老板,就得学会炒鱿鱼。(摘自张晓武李忠效《我在美国当律师》)

  现在雇人干活,如果对不称职的雇员不好意思,将意味着他和他的雇员都没有饭吃。在美国就是这样,朝不保夕的生存环境吞噬着人们的温情,竞争不容忍温情。(摘自张晓武李忠效《我在美国当律师》)

  那一段时间,我真是唱了一段“走麦城”,我为轻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摘自张晓武李忠效《我在美国当律师》)

  有一个非常精彩的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有人说,这谚语是嘲笑中国人的依赖性和惰性,这种说法可能是从谚语产生的背景上寻出的依据,我不敢妄自否定,但我理解谚语中更深的层次,还有这样的意思:每个和尚都在算计别的和尚,唯恐自己吃亏,宁肯自己不做事,也不希望大家共同把事做好。遗憾的是不少中国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会把和尚的毛病当影子一样带到哪里。但据说,中国移居巴黎的温州人,却一扫这个劣根,互不算计,非常抱团儿的。我在美国没有接触过温州人,至今还没有发现其他地方的中国人在美国抱团儿。在美国,每个中国人作为单独的个人,几乎大多数个个都是优秀的,而作为群体则要逊色得多。有人说,一个中国人能斗过两个日本人,两个中国人就斗不过两个日本人,三个中国人还斗不过一个日本人。这种描绘比三个和尚的谚语来得更深刻。(摘自张晓武李忠效《我在美国当律师》)

  在美国,不讲论资排辈,不讲先来后到,谁能干谁就当老板,谁有机遇谁就当老板。(摘自张晓武李忠效《我在美国当律师》)

  马克思就是犹太人。

  犹太民族是个不幸而又了不起的民族。在犹太人复国之前,这个民族在世界各地整整流浪了两千年。两千年前,他们被别的民族赶出了濒临地中海的家园,他们的国家从此便从地球上消失了。

  据查,中国开封就有一支犹太人的后裔,他们吃一种祖传的死面饼,到一定日子还去外面过一夜。据了解犹太人历史的人说,正好那一天是犹太人的忌日。这批人是在宋代从波斯来的,现在已被中国人同化了。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中国人的同化力特别强,这是因为我们民族有一种世上少见的宽容精神。

  欧洲的犹太人没有被同化,欧洲各国的主体民族缺乏宽容精神。希特勒杀犹太人,不只是宗教的矛盾,而是种族的矛盾。种族矛盾是无法调和的。在欧洲,主体民族与犹太民族的矛盾是非常尖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也有经济上的原因。犹太人没有祖国,没有地位,只有从事商业等方面的活动,结果是很有钱,而主体民族则无钱,所以就有矛盾。

  还有宗教上的原因。犹太人认为他们是上帝的宠儿,是上帝特选的子民。犹太教的经典产生于两千年前,基督教是犹太教的一个支派,被犹太人称为女儿宗教。《圣经》实际上是犹太教的法典。

  政治上的原因更为复杂。一些统治者经常需要替罪羊,需要时就拉出来。犹太人没有被同化,很大程度上是统治阶级主体民族的统治者不让他们同化,对他们进行个体隔离,历史上欧洲有的国家就规定,犹太人上街都得佩戴标志。

  犹太人在世界各地之所以能立足于社会,主要有两条:一是有钱,二是有知识。

  犹太人和中国人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中国人故土观念很强,犹太人的国家观念很强。

  犹太复国主义实际上是民族运动的变种,是反犹主义的产物,反犹主义催生了犹太复国主义……

  犹太人命运比较悲惨,至今在任何国家里仍是有钱,但没有社会地位。过去到处受迫害,尤其是二战期间希特勒的迫害最厉害。因此他们总结出一个经验,留着金钱财物没有意思,关键是要有知识,有了知识,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赚出足够用的钱来……

  有人说,犹太人特征是斜眼,但怎么斜,谁也说不清。还有人说犹太人上唇短,到底短多少,也说不清。(摘自张晓武李忠效《我在美国当律师》) 美景美图

精品美文

音乐空间

音画图文

职场技巧

感悟哲理

星座运情

生活智慧

史海钩沉

健康智慧

书画古玩

网页特效

电脑技巧

在线书架

精美相册

您已阅览 感谢光临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c16220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5.html

《世界名人名言警句大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