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启超先生推荐史记十大名篇

发布时间:2012-12-29 15:44: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读梁启超先生推荐史记十大名篇

(一) 引言

史记, 这一部史家绝唱与无韵离骚的结合,在历经历史长河2000多年的冲刷下,并没有被磨成细小的沙粒,相反,它更像是一块巨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这条大河的呼吸与跳动。无数文人骚客在它面前驻足,剖析它的每一寸;无数史学家受它指引,完善着历史的记录。这多像是河流中的巨石,在流水的冲刷下,不仅依旧屹立,磨砺出含隽的光泽,而且随着这条河流的推动,无数细沙在它周围停下,聚成一座河心岛屿。在这座岛屿上,我们回溯上游的点滴,展望下游,希望它能够奔流入海,少走一些弯曲的道路。

梁启超,这个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和爱国者,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作为古代传记向现代传记过渡的桥梁人物、被誉为“史林泰斗”的梁启超以史记》为记载文之典范, 讲解作文之道, 为白话文运动推波助澜。那么他在《论<史记>读法》中推荐十大名篇原因所在,以及从这十篇传记中我们所窥见的那个年代的记忆对民国那个混乱的年代的意义是我们读梁启超先生推荐史记十大名篇所要探寻的。

当然,读史并非为读史而读史。每一个历史碎片都在阳光下折射出现今。在它面前,我们发现历史的轨迹是个螺旋,回旋上升,有着极其相似的命运,那么,当下的我们该怎样以史为鉴,知兴替。

(二) 内容概述

梁启超先生推荐的史记十大名篇分别是:

1大江东去 楚王流芳”——《项羽本纪》

2礼贤下士 威服九州”——《信陵君列传》

3文武双雄 英风伟概”——《廉颇蔺相如列传》

4功成不居 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

5旷世奇才 悲凉收场”——《淮阴侯列传》

6官场显形 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传》

7戎马一生 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

8汉匈和亲 文化交融”——《匈奴列传》

9商道货殖 安邦定国”——《货殖列传》

10史公记史 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

项羽从巨鹿之战勇冠三军,西楚霸王享誉天下,鸿门宴埋下垓下之围的伏笔,他如流星般的短暂生命就此戛然而止。信陵君礼贤下士,窃符救赵、却秦存魏。蔺相如完璧归赵,有勇有谋,廉蔺将相和传为佳话。鲁仲连虽在布衣,义不帝秦,一箭书退百万敌兵,善出奇谋;邹阳遇馋狱中上书,不卑不亢,终获赏识。韩信受胯下之辱,却在在日后成为大将,不过他终究逃不过君王猜忌。窦婴、田蚡因外戚显,两人官场沉浮,明争暗斗尽显。李广终难封侯又给文人骚客留下多少感慨。汉王朝与匈奴的较量,你进我退,汉武时的征伐结束了和亲的历史。货殖展示了农工商三者的经济活动。太史公在最后向世人剖析了自己写作史记的原因。附:太史公自序中对写作这十的原因

秦失其道,豪桀并扰;项梁业之,子羽接之;杀庆救赵,诸侯立之;诛婴背怀,天下非之。作项羽本纪第七。

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於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作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能设诡说解患於围城,轻爵禄,乐肆志。作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楚人迫我京索,而信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灭项籍。作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吴楚为乱,宗属唯婴贤而喜士,士乡之,率师抗山东荥阳。作魏其武安列传第四十七。

勇於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乡之。作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自三代以来,匈奴常为中国患害;欲知彊弱之时,设备征讨,作匈奴列传第五十。

布衣匹夫之人,不害於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作货殖列传第六十九。知

维我汉继五帝末流,接三代绝业。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於是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矣。自曹参荐盖公言黄老,而贾生、晁错明申、商,公孙弘以儒显,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曰:“於戏!余维先人尝掌斯事,显於唐虞,至于周,复典之,故司马氏世主天官。至於余乎,钦念哉!钦念哉!”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并时异世,年差不明,作十表。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於天下,作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序略,以拾遗补 ,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後世圣人君子。第七十。

(三) 理论与方法

梁启超先生“以研究文章技术为目的”推荐了这十大名篇。“右诸篇皆肃括宏深,实叙事文永远之模范。班叔皮称史公:善序述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文质相称,良史之才。如诸篇者,洵足当之矣。学者宜精读多次,或务成诵,自能契其神味,辞远鄙倍。”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因此我们人为不能将史学与文学割裂,故从两方面谈谈我们对其理论与方法的看法。

史记史学方法研究

1、开创“纪传体”体例。以历史人物为主体编撰对象,完整展现一个历史事件的发展全过程,避免了编年体造成历史事件的支离破碎的问题。本纪按年代顺序记叙帝王的言行和政迹;按年代谱列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记录了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世家载述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业绩;列传记载各种代表人物的活动。司马迁创造性地把这五种体裁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

2、《史记》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纂史方法,关注社会各阶层的活动。就所推荐的十大名篇看来,《匈奴列传》展现了汉族和匈奴之间的战争与和平,矛盾与统一,边界上的市场促进了两者的交流、交融与发展。《货殖列传》全面展现了农工商的经济活动状况。史学界公认:历史思想及于经济,是书盖为创举。史学家翦伯赞说:《史记》虽系纪传体,却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司马迁几乎注意到历史上社会之每一个阶层,每一个角落,每一方面的动态,而皆予以具体生动的描写。所以我以为,《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社会史《史记》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从而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我国历史学的发展。由于纪传体可以容纳广泛的内容,有一定的灵活性,又能反映出封建的等级关系,因而这种撰史方法,为历代史家所采用,影响十分深远。

3、秉笔直书。《史记》明确表示反对那种誉者或过其失,毁者或损其真的作法。以项羽为例,项羽是司马迁心目中的英雄,因此,司马迁以极大的热情和强烈的爱记述了项羽的伟业。但对于项羽的骄傲自大和企图以武力征服天下的致命弱点,司马迁也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这一思想贯穿史记,并在写作过程中严格执行。

4、编制材料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对叙述史实采取详近略远的原则,避免了对历史的的真实的捏造。某些人物的事迹会有交叠,重复记述过于累赘,因此,史记对其进行了处理,即把某一人物的部分材料,并不写入他本人的传记里,而写入他人的传记中。如鸿门宴一事,在《项羽本纪》中详写,在《高祖本纪》中略写。

5、开创了传记文学的先河。史记以人物为记录历史的主体,对于人物的刻画十分细致生动。以《为其武安侯列传》为例。该篇对于人物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十分细致,如:窦婴引卮酒进上,曰: “天下者, 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表现出了窦婴的耿直。而之后灌夫、窦婴与田蚡之间的矛盾在一系列紧张的对话、动作中迅速尖锐,特别是灌夫指桑骂槐、东廷辩论更是在细节描写之中形成了冷热对比。在史记中我们能够看到王侯将相,也能看到贩夫走卒,司马迁对他们的记述也是对阶级的一种突破。

史记文学方法研究

(一)善于选择、安排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1、精心选取历史人物一生中最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大事。以《项羽本纪》为例,对这样一个骤起骤灭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作者主要抓住他生平中三件大事来写: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钜鹿之战写他在起义军处于劣势的危急时刻,破釜沉舟,渡河救赵,击破了乘胜前来的秦军主力,表现他叱咤风云、勇冠三军的英雄气概。鸿门宴写他在急欲击破沛公军时,轻信刘邦和解的言词改变初衷,以至坐失良机,为自己留下后患,表现了他的坦率重义和少于谋略。垓下之围写他被刘邦重重围困时,慷慨别姬,冲杀突围,不肯东渡,白刎乌江,既表现了英雄气概,也反映了他自矜功伐、至死不悟的错误思想。以这三个重大事件组成项羽传,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一英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也深刻地显示出他一生成败的内在因素。《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要抓住完壁归赵、渑池之会、将相交欢三件大事来写,突出了蔺相如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和以国事为重不念私仇的高贵品质。《李将军列传》也只着重写李广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中的三次战斗,以突出他英勇善战的英雄本色。

2、注意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暗示人物未来。《史记》于人物写大事,有时也写生活小事,因为这有助于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个性更鲜明。有些小事还往往使人见微知著,预示着人物日后的发展。如《淮阴侯列传》中,齐人蒯通劝韩信与刘项三分天下,期间的利害分析与日后的发展相差无几,“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一语成谶。

3、运用互见法。这就是把某一历史人物的一些事迹,在本传中省略,而写入其他人物传记中去。运用这种方法,有时是为了避免重复,或为了避免遭祸,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突出人物某一性格特征。如《项羽本纪》,主要是要突出项羽喑曙叱咤、气盖一世的英雄形象,因此便把他许多个人的缺点和政治上军事上的错误,放在《淮阴侯列传》中去写,这就不至于损害他的英雄性格。《魏公子列传》主要写一个能够礼贤下士的贵公子形象,因此就集中写信陵君如何自迎夷门侯生等故事,而把他因为畏秦而不肯收留亡命的虞卿和魏齐的故事,放到《范睢蔡泽列传》中去写,这也是为了不至于损害信陵君的形象。这是司马迁写人物传记普遍采用的方法。

(二)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1、细致的细节描写。司马迁写人物传记,尽力避免一般地梗慨地叙述,对要写的主要事件往往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魏公子列传》写信陵君迎侯生的一段,将动作、语言、心理刻画的十分细致,充分展现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性格。

2、紧张斗争场面的描写。司马迁善于通过紧张场面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完壁归赵渑池之会(《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描写,东廷辩论(《魏其武安侯列传》)的描写,都是通过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来表现人物性格的。

(三)在运用语言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1、善于运用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史记》里的人物语言,无论独白、对话都充分个性化。以刘邦和项羽见巡游的秦始皇时所说的话为例,项羽见秦始皇时说:彼可取而代也!”(《项羽本纪》)刘邦却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高祖本纪》)话的意思一样,都想登上帝王的宝座,但语气不同,表现出了不同的性格特点。

2、《史记》的叙述语言,简洁、精炼,极富表现力。它往往用极少的语言表现极丰富的内容,并生动地展示出人物的情态、心理。以《项羽本纪》为例,作者写钜鹿之战,从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开始,到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为止,总共不过二百字。但却把这场大战中楚军义无反顾的决心,英勇作战的情形,杀声震天的战斗场面,项羽使诸侯慑伏的声威,全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非常简炼,并富有形象性和表现力。类似这样的例子,在《史记》的人物传记中,不胜枚举。

3、《史记》在叙事中还往往引用民谣和谚语,使语言更加丰富多采,也更富有表现力。如《李将军列传》中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表现李广受将士的爱戴。

(四) 扩展讨论

最初看到梁启超先生推荐的十大名篇,并不知道他推荐的原因,看完这十篇之后就座了这样的猜想:纷乱的晚晴、民国像极了春秋战国至汉初,他是否希望借此重塑民族精神?之后发现他以“文章技术”推荐这十大名篇。但我们仍想以我们的心去揣摩,做出我们的解释。

1、 现实意义

司马迁说他写《史记》“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一家之言是要向人们传达自我的思想的,梁启超推荐的背后也是要向人们传达他的思想。

清末以来人们在鸦片的侵蚀下变得颓废,外国势力的入侵使人们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却又重新陷入另一个泥沼:崇洋媚外。虽然民国极大地改变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但军阀混战,重又使人们看不到希望。《鲁仲连邹阳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散发的爱国主义跳出了传统意义中的“忠君”思想,是真正的忠于国家,这对于唤起当时人们的爱国热情,摆脱盲目忠君思想,打击复辟具有特殊意义。项羽、韩信等人的善战尚武对于振奋时人,重视军事,共同抵御外辱。梁主张国民要强心力,壮胆力, 增体魄, 他心目中的新民 必须具备的十二项思想素质中就包括尚武精神。如何激发国民的尚武精神, 梁启超把目光投射到遥远的古代, 以期从历史中发掘在与异族交往中能洗雪中华民族耻辱的英雄人物, 进行弘扬。此外,他赋予“武士”新的内涵,他指的是一种勇敢担当精神,鲁仲连等人均在此列,这就号召文人有所为。当时的经济处于痛苦的转型时期,借《货殖列传》引起人们对经济的重视,或许这就是一种借古的宣传,促进当时民族工业的发展。

2、 文学意义

梁启超在文学领域相继发起了诗界革命 文界革命 小说界革命, 贯穿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 文学要有益于现实, 有益于社会, 有益于民生和国家。梁启超也在文章中明确说“一文章技术为目的而读之”。《史记》的文学价值在理论与方法中有详细介绍,在此不多赘言。他指出廉颇蔺相如》中采用详记大事之法写蔺相如, 是因为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件大事, 最足表现相如的个性 ; 写廉颇, 则以三四十个字一笔带过他的大事, 因为这些战术战功是良将所通有, 不足以特表廉颇的人格 ; 倒是将一些小事写得十分详细, 因为这些小事更能反映廉颇 为人短处在偏狭, 长处在重意气识大体”。

梁启超推崇《史记》也是进行文化改革的要求。简洁的语言风格能够破除八股文风,推动白话文的发展。

3、 史学意义

《史记》并“不专为帝王做起居注”, 他评价说: “《史记》以社会全体为史的中枢, 故不失为国民的历史; 《汉书》 以下, 则以帝室为史的中枢, 自是而史乃变为帝王家谱。”以人物为中心, 整体的历史观念, 组织的复杂及联络的紧密, 叙列的扼要而美妙。史记以人物为中心, 整体的历史观念, 组织的复杂及联络的紧密, 叙列的扼要而美妙。他认为史记为“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太史公诚史界之造物主也

作为古代传记向现代传记过渡的桥梁人物、被誉为“史林泰斗”的梁启超以史记》为记载文之典范, 讲解作文之道, 为白话文运动推波助澜他对史记》 的阐发体现出经世致用的时代特点学术方面, 他的研究具宏观性质, 虽然较粗略, 但开风气之先, 对后世的学人大有启迪

现今,上述意义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历史,我们依旧推崇史记和梁启超先生推荐的十大名篇便是一大证明。

(五) 评价

梁启超推荐的这十篇,正如他自己的推荐理由写的那样,“文章技术”。 ”鲁迅也说司马迁写文章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 。对于《史记》的文学与史学价值有太多名家做了专门论述就不一一阐述。

文章仅有技巧是不够的,真正能抓住我们的并不是那些华美的辞藻,而是藏在文字背后的那些感性与理性。太史公从来不曾掩藏自己对于项羽的赞美,但对他骄傲自大和有勇无谋的致命弱点也从不粉饰。小说中的圆形人物他笔下的人物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都不是完美的,他们都以一个客观的矛盾体出现在我们面前。他的冷静与理性使这些人物不再冷冰冰,而是真正有血有肉的人。可是他在“冷眼旁观”的同时又绝非冷漠,那些隐含的感情让我们窥见了他的世界。

而梁启超先生推荐十大名篇(也可说是《史记》)其用心良苦,也让我们看到作为一个学者,他对文化推广的贡献;做为一个爱国人士对国民的呼吁,让我们看到了民国风骨。

(六) 结语

各路名人专家都作出自己对《史记》的解读,我们也用我们的眼,看那段历史;用我们的心,体会那份苦心。

套用马未都先生的节目口号“文化说事,明白做人”,我们读史不仅是希望回顾过去,更是希望从中提炼出有益于当下和今后的东西。

(七) 参考文献

李彤.《梁启超对<史记>的阐发》[A]2003

张慧和《梁启超与<史记>

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c203c22cfc789eb172dc82c.html

《读梁启超先生推荐史记十大名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