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知识总结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0-04-30 21:15: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知识总结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知识点

一、字词

至死不懈xiè 鞠躬尽瘁cuì    

选聘pìn 无垠yíng 殷红yān       

萦带yíng 日曛xūn 铤而走险tǐng

妇孺皆知 当之无愧     

马革裹尸 锋芒毕露

二、概括文章大意

①在历史的背景上引出邓稼先。

②写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③通过与奥本海默的对比,突出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

④通过作者与邓稼先的交往与对话,表达对邓稼先的情感。

⑤描写邓稼先在罗布泊的工作情形,突出他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

⑥总结评价邓稼先。

三、课文内容解读

1.文章六个部分的小标题拟得怎么样?介绍自己最欣赏的一个小标题,并说说理由。这些小标题给你怎样的启示?

这些小标题拟得新颖、概括力强,突出本部分的核心内容和丰富意蕴。

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个小标题如恢宏的画面,给人纵深的历史感,在这个巨大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说明邓稼先是对这一巨变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第五部分小标题“我不能走”非常出色,言为心声,一句简短的话语,道出了邓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有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作为院长,邓稼先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和理论指导。但他却事必躬亲,来到实验现场指导工作。当井下出现问题,甚至会出现危险的时候,无论从职位,还是从在“两弹”事业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来说,邓稼先离开现场,都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他只说了一句:我不能走。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字字铿锵,声声有力,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2.写邓稼先以前,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有什么作用?

作者概述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民族的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发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3.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截然不同,“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吸取了中国保守文化中这些优秀的局部,并变成了自身的气质品格。

4.读第四部分,思考①邓稼先对“谣言”仍然亲自调查,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②你认为杨振宁流泪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①邓稼先事实求是的品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②当杨振宁知道是中国人独立完成原子弹工程的时候,他的眼泪既是为朋友而自豪,更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一种表示。

5.引用《吊古战场文》和《中国男儿》的作用是什么? 

(1)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罗布泊的恶劣环境,把读者带到荒凉而又神秘的戈壁荒滩,突出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工作的艰辛,更增添了悲壮的色彩。

(2)引用五四时期的歌,意在说明邓稼先是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向上、求实、勤奋、创新精神。这样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杨振宁对挚友的敬爱之情,读来耐人寻味。

6.“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怎样理解这两句话?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保守文化中这些优秀的局部,并变成了自身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身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7.“假如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身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假如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四、品味语言

1.本文不只在内容上较之一般的传记高出一筹,语言也毫不逊色,有着自身的独到之处,同学们试试看,能否有所发现。

⑴修辞手法的运用

①对比

第三局部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②引用

第二局部中描述邓稼先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五局部对《吊古战场文》和《中国男儿歌》的引用。

③排比

第一局部中2~5段,第三局部中第3段,第六局部中所引述的话。

其作用是:语言凝练,增加气势,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⑵句式的多变

①句式十分整齐

第一局部中列举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第二局部以时间为序介绍邓稼先简历和贡献的句子;第五局部第3段等。

②长短句交错使用

第三局部第4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与为人。

选择什么样的句式,是根据思想感情的表达需要决定的,前者有气势,读来琅琅上口,后者则形成一种交错美,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⑶文章无华丽词藻,平实的语言中饱含感情。 

第四局部的末段一个“热泪满眶”将作者的感情震荡表示得淋漓尽致;第五局部第二、三段两句询问对朋友流露出的深情。

课后思考探究

一、1.示例:“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立即”一词很打动人,写出了邓稼先的爱国情怀;1971年,“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可见邓稼先极高的威信和人格魅力;“我不能走”一句也特别感人,原因在于它充分体现了邓稼先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勇担风险的崇高献身精神。这些内容从细节上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能体现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具有纯朴的农民气质,“文革”时,别人不能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他却能够;而奥本海默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物,常常在别人做报告的时候,打断别人的报告。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进而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二、《吊古战场文》描述了古战场荒凉凄怆的景象,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痛苦,渲染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气氛,从侧面突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衬托了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中国核科学家们坚强的意志和信念,表明中国核武器研究的成功是在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后才取得的,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艰苦的战役,表现了邓稼先不畏艰辛的奉献精神。结尾引用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正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突出他对中华民族贡献之大,同时也呼应第一部分,把邓稼先的贡献置于近一百年的历史大背景之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和赞扬之情。

三、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是对邓稼先的高度评价。

四、如开篇的几段:“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这些句子简短整齐,一句一段,仿佛是重锤敲击在读者的心上,让人过目难忘。再如文章的最后几段,每句话都是赞扬邓稼先的,更强烈地抒发了这种感情,表达更有力。

邓稼先同步练习

一、基础精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为人知(xiān)  开者(tuò)     

B.鞠躬尽(cuì)  难(kān)

C.热泪盈(kuāng)  服(shuō)           

D.徬(huáng)    友(chì)

2.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①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________的科学家——邓稼先。

②那是中华民族________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③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的。

④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________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⑤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________的人物。

A.①鲜为人知②任人宰割③当之无愧④可歌可泣⑤家喻户晓

B.①当之无愧②任人宰割③家喻户晓④鲜为人知⑤可歌可泣

C.①鲜为人知②任人宰割③当之无愧④家喻户晓⑤可歌可泣

D.①可歌可泣②家喻户晓③任人宰割④鲜为人知⑤当之无愧

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佩服他、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仰慕:敬仰思慕。

B.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C.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

元勋:最高领导人。

D.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没有矛盾。

彷徨:徘徊,犹豫不决。

4.下列句子的顺序已被打乱,对其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②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

③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

④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③②①  D.③②①④

5.1986年7月29日“‘两弹’元勋”邓稼先逝世,请你仿照示例,为邓稼先写一段墓志铭。

示例一:一生为祖国无私奉献,鞠躬尽瘁,身先士卒。让我们记住他——“‘两弹’元勋”邓稼先。

示例二:此乃“‘两弹’元勋”邓稼先之墓,他是一个比平凡人还平凡的人,却为中国“两弹”的研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欣赏

低调也是一种智慧

①第二届中华艺文奖颁奖典礼,于2013年12月1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莫言亦榜上有名。莫言领奖时无不感慨地说:“今后要做的就是好好写作,低调做人,争取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

②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圆了所有中国人几个世纪的“诺奖梦”。但让人可歌可敬的是莫言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恣意轻狂,目中无人,相反他还一直保持着他一贯的做人处世风格——低调。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正是这低调成就了莫言。而这样成功,让人不得不叹服,低调亦是一种智慧。

③低调是为人处世的积极姿态与超然心态。低调如深谷幽兰,时时散发沁人心脾的芬芳;__________,__________;低调如秋日落叶,轻轻地盘旋最终滋养了树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懂得低调。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生活使人们变得张牙舞爪、张扬个性,失去了那淡泊的本心。追逐名利、标榜张扬的狂热追求,也使人们不能真正静下心来思考研究,最终心态浮躁无所事事。

④低调不是懦弱,而是自信的表现;张扬不是智慧的化身,而是失败的前提。战国时期,庞涓自恃有才,张扬跋扈,不把被其废掉的孙膑放在眼里,总想和其一较高下。相反的,虽然才高八斗、精通谋略的孙膑,却总是放眼未来,不欲与人争锋。最终自恃过高的庞涓落得身首异处的可悲下场。是庞涓的才能无用武之地吗?不!是他一向自命聪颖,不知收敛,不知低调做人可为生命积聚更多正能量,反而成了反面教材,成了天下的笑柄。由此可见,低调还是智者韬光养晦的远见卓识。

⑤生活中,低调又是沉淀自己、丰富人生、取得成功的基石,莫言深谙此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如果我们都像莫言一样处世低调,低调做人,就会不断充实自己。洗涤心灵上的污垢,专心致志地达成人生目标。

⑥如此看来,低调确实闪耀着智慧火花。低调可以让人用最好的姿态与心态面对生活;低调可以让人充满智慧地融入人群,与人和谐相处;低调可以让人放低自己、暗蓄力量,在不显山露水中成就事业。学会低调做人,不仅我们平凡人的梦不会再遥远,就连我们的民族梦、中国梦、复兴梦也会计日而待。

⑦让我们学会低调做人吧!在低调中创造高调人生,一如莫言。

6.第④段中,与第②段画线词语“恣意轻狂”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7.下面对开头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写莫言的获奖,告诉人们:只要低调,就能成功。

B.写莫言的低调,主要在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点出莫言圆了中国人的“诺奖梦”,国人对他由衷地表示感谢。

D.借莫言低调做人处世成功一例,引出“低调亦是一种智慧”的观点。

8.根据第③段内容,在该段画线处填上适当的语句,构成排比句。

低调如深谷幽兰,时时散发沁人心脾的芬芳;                            ;低调如秋日落叶,轻轻地盘旋最终滋养了树干。

9.“低调亦是一种智慧”,文中作者这样认为的理由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最合适。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低调生活,息心宁性,丰富了阅历,最终有了《瓦尔登湖》这一脍炙人口的巨作。倘若他依然执迷于俗世,不在低调中品味生活,累积经验,净化心灵,恐怕也不会有《瓦尔登湖》的诞生。

放在第___段。理由:                              

三、文言文课外拓展

项籍弃书捐剑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注释】①项籍:项羽,名籍,字羽。②项梁:项羽的叔父。③怒之:意动用法,以之为怒,对他很生气。④略:大概。

1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刘 邦 智 取 项 籍 以 力 斗 然 终 为 刘 所 败 乃 智 穷 也。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学书不成,(    )  

(2)剑,一人 (    )

(3)不学  (    )  

(4)又不肯学(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项籍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什么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链接

大科学家的美丽是思辨与理论的美丽

学贯中西,尤其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认识,使杨振宁对自然界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大自然的美丽和思想的魅力,是促使他登上物理学象牙之塔的动力所在。他特别欣赏200年以前威廉·布莱克的一句话:“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把无穷无尽握于手掌,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

杨振宁用一个最浅显的例子向清华学子们道出了自然界中更高层次的美:“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小时候看到了虹跟霓都会说‘这非常之美’。等到你年纪稍大,会做实验了,那么你可以量那个虹是多少度,霓是多少度。你如果去量了以后,你就会发现虹是42度,就是它这个角是42度,而霓是50度。而且你继续观测以后,你就知道虹是红在外、紫在内,霓是反过来的,是红在内、紫在外,你已经体验到了实验之美。如果你进步到了唯象理论以后,你就懂为什么会有虹和霓。是因为太阳光在水珠子里头可以有一个全反射,一次全反射就出来虹,两次全反射就出来霓。而且你经过全反射的计算可以算出来一个是42度,一个是50度。这个是唯象理论的美,我想任何一个学生第一次算出来这个42度和50度的时候,不可能没有一个非常深的感受,觉得这真是妙不可言。可是这个还不够,为什么要有全反射,为什么要有折射,这些要到理论架构里头找。到了麦克斯韦方程出现以后,你就可以了解到为什么要有全反射,而且可以知道为什么在水里要有折射。这个把它的根源找出来了,所以这是更高层的美。”

杨振宁甚至认为,连最美的诗句也不能尽善尽美地表达物理学的美。他说:“在牛顿去世的时候,一个大诗人蒲柏写了这样两句‘自然与自然规律为黑暗隐蔽,上帝说让牛顿来,一切遂见光明’,这些用诗人的语言来描述物理学的美,当然是描写得很好,可是我觉得不够。当我们知道一个物理学的基本结构能够准确解释那么多的复杂现象时,还有一些美的感受,是诗人所没有写出来的,是什么感受呢?是一个庄严感,是一个神圣感,是一个第一次看见宇宙的秘密的时候的畏惧感。正如哥特式建筑的建筑师,他们在设计哥特式建筑的时候,他们所要歌颂的,是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是最终极的美。”

当杨振宁试图结束这次面对2 000人的采访时,早已按捺不住激动情绪的学生们蜂拥而上,要冲上去让大师与之签名或合影。但没想到警察和保安比他们还快,不管三七二十一,扒开人群,像绑架一样,拽着大师快步离去,如同一团自旋的电子。

参考答案

邓稼先

1.B  

2.A  

3.C  

4.D  

5.

示例一: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长眠于此。他鞠躬尽瘁,为“两弹”献身,身先士卒,震撼浩浩乾坤。身已死,心仍在。 

示例二:朋友,在你所站的土地下,长眠着一个忠诚纯正,有奉献精神、坚定信念的人。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6.张扬跋扈  

7.D  

8.低调如悠悠芳草 静静地装点着大地  

9.

(1)低调是为人处世的积极姿态与超然心态;

(2)低调还是智者韬光养晦的远见卓识;

(3)低调又是沉淀自己、丰富人生、取得成功的基石。 

10.⑤ 这段文字写的是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低调生活,让自己息心宁性、丰富阅历,终于有了巨作《瓦尔登湖》,与该段论述的“低调又是沉淀自己、丰富人生、取得成功的基石”的观点一致,也与第⑥段中“低调可以让人放低自己、暗蓄力量,在不显山露水中成就事业”这句话相呼应。 

11.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12.

(1)去掉,这里是放弃的意思  

(2)抵挡  

(3)值得  

(4)完毕  

13.(项籍)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放弃了;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 

14.项籍年少时,学什么都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因此,长大后虽然也有雄心壮志,但最终因缺乏真才实学而导致惨败,这就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参考译文】

项籍年少时,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放弃了;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他的叔父)项梁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罢了。剑术,也只能与一个人对敌,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后来只知道兵法大概的意思,又不肯深入地学习下去。(后来),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刘邦凭借智取,而项籍则以蛮力拼斗,然而最终被刘邦打败,是智力用尽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ca6b43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e.html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知识总结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