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苦飘零

发布时间:2011-10-27 20:33: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论杜甫后期诗歌的自传性

江建高

摘要:“少陵诗卷作图经”。杜甫身历战乱,饥寒交迫,辗转飘泊,老病孤舟,毕陈于诗。文章以杜甫后期遭遇、行踪

与当时社会历史为背景,重点探究杜诗的诗题自传与杜诗中自传多方面的内容。应该说就杜诗本身研究其生平、思想与作品,

是一个颇有价值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杜甫;后期诗歌;自传性

宋人胡宗愈《成都新刻草堂先生诗碑序》言:“先生以

诗鸣于唐,凡出处去就,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

好贤恶恶,一见于诗,读之可以知其世,学士大夫谓之诗史。”

十多年前曾子鲁与谢思炜等就专题研究过杜甫的自传诗。本

文主要就安史之乱爆发后的杜诗进行研究,而以《奉先咏怀》

为始点,以诗人后期主要生平事迹、诗题与诗句,以诗证史,

诗史互证,甚至以近乎摘句的形式,探析杜诗的自传性、纪

实性,希望为杜甫生平、思想与作品研究找到更具体真切的

视角。

杜甫后期行迹概览与诗题的自传性

(一)后期行迹概览

天宝十四载11月,安禄山反叛于范阳,继而陷陈留、

洛阳。次年69日潼关失守,612日凌晨唐玄宗西奔。

7月太子李亨(肃宗)即位于灵武。杜甫此时及往后踪迹:

天宝十四载冬赴奉先(蒲城)省亲作《自京赴奉先咏怀》,

次年4月再往奉先,携家人逃至白水依舅氏崔顼,有《白水

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6月潼关失守后逃难至三川

(陕西洛川),有《三川观水涨二十韵》。7568月杜离鄜

州(陕西富县)赴延州(延安)投肃宗,中途为叛军虏获至

长安,闻唐军战败见京城沦陷,作《悲陈陶》、《悲青坂》、

《哀王孙》。7574月冒险逃归凤翔肃宗行在,5月授左拾

遗。有《喜达行在》:“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生还今日

事,间道暂时人。”又《述怀一首》:“去年潼关破,妻子隔

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旋

因疏救房琯,诏三司推问,宰相张镐救之。闰8月往鄜州省

亲。9月收复长安,肃宗自凤翔还京,杜甫亦从鄜州至京,

有《春宿左省》、《哀江头》、《春望》、《羌村三首》、《北征》

等。758年春夏居长安,曾与贾至、王维等唱和,作《奉和

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6月贬华州司功参军。759年春自洛

阳往华州,亲见强征兵丁之状,作“三吏”“三别”等。此

年“一岁四行役”:7月弃华州司功参军,10月因关中饥饿

携家离华州先客秦州(甘肃天水),有《发秦州》;后往同谷

(甘肃成县),有《发同谷县》。759年冬全家入川后先住成

都西郊3个月。从上元元年(760)春至永泰元年(765)初

5年中,除宝应元年(762)秋避乱至梓州(四川三台)、

阆州(阆中),居留至广德二年(764)春外,其余近4年都

在成都度过;765年正月辞严武幕府职,5月携家东下,经

嘉州、忠州等地至云安(四川云阳)养病,《十二月一日三

首》曰:“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肺病几时

朝日边。”766年春移居夔州(含西阁、赤甲、瀼西、东屯

等处),至大历三年(768)正月出峡。从759年冬到768

年春居巴蜀计8年间,成都计4年余,梓州从宝应元年(762

至次年春计19个月,云安养病约半年,夔州约一年半。

之后船下江陵、移居公安、泊船岳州,大历五年初夏死于潭

州往岳州的一条破船上。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

如果把以上经历按时间与地点作线性排列,以75511

《奉先咏怀》为起点,之后羌村(7566——三水(7567

——长安(7575月授左拾遗)——长安(758——

阳(759年春夏自东京至华州)——秦州(759——同谷

759——成都(759年冬起)——梓州(762年秋至次年

春)——阆州(764——射洪(764——成都(765

云安(765冬至次年春在此养病)——夔州(766年夏768

年初)——公安(768——岳州(769——潭州(769~770)。

(二)诗题的自传性

林亦之称:“少陵诗卷作图经。”(《网山集·奉寄云安安41

抚宝文少卿林黄中粟》)所谓诗题的自传性,就是说仅从诗

题就可看出杜甫后期所历事件、去住时地、去往行踪与生存

状况等。据笔者粗略统计,杜甫1400多首诗中诗题写到行

止所在与去往方向的,至160余首之多。以《奉先咏怀》

75511)始,《哀王孙》、《月夜》(两诗均756秋冬作)、

《喜达行在》(7574)、《北征》(7578)、《羌村三首》(757)、

《曲江对酒》(758)、《九日蓝田崔氏庄》(758年秋)、《发

秦州》(包括《赤谷》、《铁堂峡》、《盐井》、《寒硖》、《法镜

寺》等12诗。《秦州杂诗二十首》、《发同谷县》(自注“乾

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陇右赴剑南纪行”,包括《木皮岭》、《白

沙渡》、《水会渡》、《五盘》、《剑门》等12诗),759年底有

《成都府》。

巴蜀诗按时间先后——上元元年(760)之《堂成》、《南

邻、》《江村》、《狂夫》、《野老》、《蜀相》、《江畔独步寻花》。

上元二年之《绝句漫兴九首》、《后游》、《水槛遣兴》、《春夜

喜雨》、《送韩十四江东觐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宝应

元年(762)《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章梓州水亭》、《九日

登梓州城》。广德元年(763)《发阆中》、《阆山歌》、《闻官

军收河南河北》、《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广德二年《将赴

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宿府》,飘泊泯江至

忠州有《旅夜书怀》。永泰元年(765)经嘉州、戎州、渝州、

忠州到云安,有《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发射洪

县途中作》。大历元年(766)《移居夔州阁》、《夔州歌十绝

句》、《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暂住白帝复还东郡》、《自瀼

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白帝城最高楼》、

《谒蜀先主庙》、《峡中览物》。《大历二年九月三十日》、《晚

登瀼上堂》、《登高》。《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

夔州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

舅别之澧朗》、《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将赴

荆南别李剑州》、《去蜀》。

大历三年初出峡后,《晓发公安》、《江汉》、《移居公安

敬赠卫大郎》,《泊岳阳城下》、《登岳阳楼》、《铜官渚守风》、

《入乔口》(临近长沙)、《江南逢李龟年》、《发潭州》、《宿

凿石浦》(在湘潭县西)、《过津口》、《宿花石戌》、《岳麓山

道林二寺行》、《入衡州》、《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

饥荒江……》、《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奉呈湖南亲友》(770

年,绝笔)。

诗中自传:少陵诗当“年谱看”

明朝江盈科言:“杜少陵是固穷之士,平生无大得意事,

中间兵戈乱离,饥寒老病,皆其实历,而所阅苦楚,都从诗

中写出。故读少陵诗,即当少陵年谱看。”①75510月杜

甫被命为河西尉,不就。改任右卫率府兵曹。作《定官后戏

赠》“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11月之《奉先咏怀》的自传色彩很浓,诗中不仅写了沿途

所见所闻所感,并以如实交代了出行时间、路线、路况及自

身遭遇。诗曰“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天衢阴峥嵘,客

子中夜发”;“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北辕就泾渭,官

渡又改辙”;“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宋人黄彻曾称此

诗“乃声律中老杜心迹论一篇也”(《巩溪诗话》卷2)。757

年《北征》曰“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

茫问家室”;“所历多被伤,呻吟更流血”。它是诗歌形式的

陈情表,同样具体标出了出行时间、方向与所见之生灵涂炭

之。后期杜诗之自传性具体言之:

(一)飘泊之苦:“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飘泊流离是后期杜诗主要题材,也是自传性的重要表

征。7572月肃宗由彭原至凤翔,杜甫投奔,作《彭衙行》

细叙深夜全家逃难及家中困窘:“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

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尽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颜……痴

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7575月又奔肃宗,《述怀》言

去年6月潼关之败、长安沦陷后投灵武,途中为叛军所获,

逃脱后奔凤翔行在,因“涕泪授拾遗”。《羌村》言及战乱中

侥幸生还后全家之悲喜交集,曰:“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

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虚欷。”

759年“一岁四行役”,逃离华州往西南。《发秦州》曰:“我

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发同

谷县》曰:“始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奈何迫物累,一岁

四行役。忡忡去绝境,杳杳更远适。”是年底《成都府》曰:

“自古人羁旅,我何苦哀伤?”崔德符言少陵“发秦州至凤

凰台,发同谷县至成都府24首,皆以经行为先后,无复差

舛。昔韩子苍尝论此诗笔力变化当与太史公诸赞并驾,学者

宜常讽诵之。”(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话》卷1

入蜀虽暂时安定,但仍辗转于成都、梓州、阆州、云安、

夔州等地。漂泊之苦、家国之难与老来之悲,时见于诗:“自

我登陇首,十年经碧岑。剑门来巫峡,薄倚浩至今。故园暗

戎马,骨肉失追导。时危无消息,老去多归心”(《上后园山

脚》);“迢递来三蜀,蹉跎有六年。客身逢故旧,发兴自林

泉”(《春日江村五首》);“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今我

归草堂,成都适无虞。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大将赴朝

廷,群小起异图。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草堂》);“五

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去

蜀》)。“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

蓬”(《客亭》);“伏枕云安县,迁居白帝城”(《移居夔州郭》);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我生苦飘荡,

何时有终极”(《别赞上人》);“年年非故物,处处是穷途”

(《地隅》),等等,许多诗都写到飘泊流离。

诗人心念家国,千忧百虑频见于巴楚诗中。“愁极本凭

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至后》)。“为客无时了,悲秋

向夕终。瘴余夔子国,霜薄楚王宫”(《大历二年九月三十

日》)。“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从菊两开他

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社稷缠妖气,干

戈送老儒。百年同弃物,万国同穷途”(《舟出江陵南浦奉寄

郑少尹》)。“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可怜处

处巢君室,何以飘飘托此身”(《燕子来舟中作》)。诗人潦倒

落魄且无家国可归,或老泪纵横,或以“丧家狗”自喻:“天

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天边行》);“五十头白

翁,南北逃世难……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逃难》);42

“近辞痛饮徒,折节万夫后。昔如纵壑鱼,今如丧家狗”(《将

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得柳字》);“垂白乱南翁,

委身希北叟。真成穷辙鲋,或是丧家狗”(《奉赠李八判官》)。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

水作》),后期杜诗乃飘泊之诗史。

(二)居川环境:“平生憩息地,必种数杆竹”

杜甫写成都与夔州等地之山水环境、生活情状、忧戚感

怀,也体现出自传性的特点。梓州所作《寄题江外草堂》回

忆成都草堂位置、规模与修筑过程:“我生性放诞,雅欲逃

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遭乱到蜀江,卧疴遣所便。

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敢谋

土木丽,自觉面势坚。台亭随高下,敞豁当清川。虽有会心

侣,数能同钓船……”当草堂修好时《堂成》曰:“背郭堂

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

露梢。”成都草堂山水之幽与心情之闲均见于诗:“清江一曲

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

鸥。老妻画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袒腹

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江亭》)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

(《草堂即事》)“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江

畔独步寻花》)“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

至》)“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

(《屏迹》)

还写到云安、夔州住处环境与感怀。《子规》曰“峡里

云安县,江楼翼瓦齐。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客愁哪

听此,故作傍人低”。《客居》曰“客居所居堂,前江后山根。

下堑万寻岸,苍涛郁飞翻。葱青众木梢,邪竖杂石痕……卧

愁病脚废,徐步观小园。短畦带碧草,怅念思王孙”。765

年冬诗人云安养病,“栖泊云安县,消中内相毒。旧疾甘再

来,衰年得无足。死为殊方鬼,头白免短促。”(《客堂》)。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听猿实下三声泪,

奉使虚随二月槎”(《秋兴八首》)。

葛立方详言巴蜀诗的纪实性曰:“老杜当干戈骚屑之时,

间关秦陇,负薪采捛,餔糒不给,困踬极矣。自入蜀依严武,

始有草堂之居。观其经营往来之劳,备载于诗,皆可考也。

其曰‘万里桥西宅,百花潭上庄’者,言其地也。‘经营上

元始,断手宝应年’者,言其时也。‘雪里江船渡,风前竹

径斜。寒鱼依密藻,宿鹭起圆沙’者,言其景物也。至于‘草

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见幽深’,则乞桤木于何少府之诗

也。‘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则乞果木于徐少

卿之诗也。王侍御携酒草堂,则喜为诗曰:‘故人能领客,

携酒重相看。’王录事许草堂赀不到,则戏而为诗曰:‘为嗔

王录事,不寄草堂赀。’盖其流离贫窭之余,不能以自给,

皆因人而成也。其经营之勤如此。然未及黔突,避成都之乱,

入梓居闲,其心则未尝一日不在草堂也。《遣弟检校草堂》

则曰:‘鹅鸭宜长数,柴荆莫浪开。’《寄题草堂》则曰:‘尚

念四松小,蔓草易拘缠。’《送韦郎归成都》则曰:‘为问南

溪竹,抽梢合过墙。’《途中寄严武》则曰:‘常苦沙崩损药

栏,也从江槛落风湍。’每致意如此。及成都乱定,再依严

为节度参谋,复归草堂,则曰:‘不忍竟舍此,复来薙榛芜。

入门四松在,步屐万竹疏’,则其喜可知矣。未几,严武卒,

徬徨无依,复舍之而去……其居梓阆三年,公诗所谓‘三年

奔走空皮骨’是也。则安居草堂者,仅阅岁而已。其起居寝

兴之适,不足以偿其经营往来之劳,可谓一世之羁人也。”

(《韵语阳秋》卷6

(三)百年多病:“肺枯渴太甚”,牙落左耳聋

贫与病,尤其是病,为后期杜诗的重要内容,更具自传

特点。“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

愁。”(《秦州杂诗》)“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发秦州》)

杜甫无食无衣而远游,然而“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客

夜》),诗中写到向高适等求助、并得到帮助与自己耕作的情

形:“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

(《酬高使君相赠》)“及乎归茅宇,旁舍未曾嗔。老病忌拘

束,应接丧精神……秋耕属地湿,牛力晚来新。深耕种数亩,

未甚后四邻。”(《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

目》)

食难果腹,野菜充饥,其状频见于诗。“野人对膻腥,

蔬食常不饱。”(《赠李白》)“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

百结。”(《投简成华两县诸子》)“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

饭啼门东。(《百忧集行》)“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麵

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槐叶

冷淘》)“紫收岷岭芋,白种陆池莲。色好梨胜颊,穰多栗过

拳。敕厨唯一味,求饱或三鳝。”(《秋日夔府咏怀》)“杜陵

野老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日籴太仓五升米……”(《醉

时歌》)“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寓居同谷

县作歌七首》)“百年粗粝腐儒餐”(《宾至》),“饥藉万家米”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甚至饿死了孩子:“入门闻号咷,

幼子饥已卒……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奉先咏怀》)

然而贫穷而不失心性与幽默:“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

老更狂。”(《狂夫》)“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世人共卤

莽,吾道属艰难……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空囊》)

“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恰

有三百青铜钱。”(《病后遇王倚饮赠歌》)

贫病又与飘泊相联。所存1400多首杜诗中,有140

首写到病(肺病、风湿病、消渴、疟疾、风痹与眼耳之病等)。

疟疾——“酷见冻馁不足耻,多病沉年苦无健。王生怪我颜

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

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病后遇王倚饮赠歌》)

写患疟疾的还有“三年犹疟疾,一鬼不销亡。隔日搜脂髓,

增寒抱雪霜。”(《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自注:“时正患

疾”)“疟病餐巴水,疮痍老蜀郡。飘零迷哭处,于地日榛芜。”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按杜诗所写,前后患此疾至少三

次。消渴——最早患消渴在天宝末,《上韦左相》曰:“长卿

多病久,子夏索居频。”至飘泊巴蜀时更甚。《秋日夔府咏怀

奉寄郑监李宾客》曰:“绝塞乌蛮北,孤城白帝边。飘零仍

百里,消渴已三年。”后屡见于诗,“消渴游江汉,羁栖尚甲

兵。几年逢熟食,万里逼清明……汝曹催我老,回首泪纵横。”43

(《熟食日示宗文宗武》)“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

云。”(《示獠奴阿段》)“我虽消渴甚,敢忘帝力勤?尚思未

朽骨,复睹耕桑民。”(《别蔡十四著作》)“我多长卿病,日

夕思朝廷。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同元使君舂陵行》)

等等。肺病——“衰年肺病唯高枕,绝塞愁时早闭门。不可

久留豺虎乱,南方实有未招魂。”(《返照》)“江涛万古峡,

肺气久衰翁。不寐防巴虎,全生狎楚童。”(《秋峡》)“为吾

谢贾公,病肺卧江沱。”(《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肺

萎属久战,骨出热中肠。”(《又上后园山脚》)肺病亦终随老

杜晚年,郭沫若称此病为喘息症。③有患风湿和麻痹病——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

悠伏枕左书空。”(《清明二首》)“偏枯限酒肉,卒伍单衣裳。”

(《入衡州》)还有眼病耳病——“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

猿鸣秋泪缺,雀噪晚愁空。”(《耳聋》)

还涉及多病相侵与病因,“明光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

朝日边”,“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十二月一

日三首》),消渴与肺病同生。“峡中一卧病,疟疠终冬春。

春复加肺气,此病盖有因。早岁与苏郑,痛饮情相亲。”(《寄

薛三据》)痛饮是致病特别是致肺病之由。多病而弄药——

“应讶耽湖橘,常餐占野蔬。十年婴药饵,万里狎樵渔。”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茅斋定王城郭

门,药物楚老渔商市。”(《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

呈黄涣侍御》)“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苗满空

山暂取誉,根据隙地渐成形。”(《绝句四首》)“沉疴聚药饵,

顿忘所进劳。”(《大雨》)多病弄药而不忘诗——“才微岁老

尚虚名,卧病江湖春复生。药裹关心诗总废,花枝照眼句还

成。”(《酬郭十五判官》)“书签药裹封蛛网,野店山桥送马

蹄。”(《将赴成都草堂途中作》)

写到老病孤舟,“君不见夔子之国杜陵翁,牙齿半落左

耳聋”(《复阴》;“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

“自从相遇感多病,三岁为客宽边愁”(《寄裴施州》);“卧

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楚天不断四时雨,巫峡常

吹千里风”(《暮春》)。56岁重九夔州《登高》,便是困窘、

老病、飘泊、伤时等多种情感的聚焦。前半伤萧瑟之秋,后

半悲己复伤时。境界雄阔,意蕴深沉,明人胡应麟称之“旷

代之作”(《诗薮》)。宋人罗大经分析此诗颈联说:“杜陵诗

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盖‘万里’,地

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

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登台’,高迥处

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

确。”(《玉林鹤露》)

(四)盛世之忆与老来伤怀:“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

爱回忆过去,是年老无奈的表象,更是人们历经磨难、

情感悲凉的体现,杜甫的盛世之忆与老来伤怀同样体现自传

性,从中见盛世气象、爽朗心性与年轻时候的豪侠自信。如

忆开元盛世,“是时仓廪实,洞达寰区开。猛士思灭胡,将

帅望三台。君王无所惜,驾驭英雄材。”(《昔游》)“历历开

元事,分明在眼前”(《历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

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

如忆壮游经历与侠义行动:“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

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白刃仇不义,黄金倾有无。杀人

红尘里,报答在斯须。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

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不芜。”(《遣怀》)后

诗写到年轻时漫游吴越、齐赵,与李白高适等游梁宋、登吹

台等惬意情景。如少年英才与献赋光辉:“往昔十四五,出

游翰墨场。斯文似魏徒,以我似班扬。七龄思即壮,开口咏

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

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东下

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王谢风流

远,阖庐丘墓荒。……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放荡齐赵

间,裘马颇清狂。……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许与必词

伯,赏游实贤王。曳裾置醴地,奏赋入明光。天子废朝食,

群公会轩裳。脱身无所爱,痛饮信行藏。”(《壮游》)

然而杜甫空有一番壮志与高才,动辄得咎,处处失意。

“苦摇求食尾,常曝报恩腮。结舌防谗柄,探肠有祸胎。……

饥藉万家米,愁征处处杯。休为贫士叹,任受众人诒。(《秋

日荆南述怀三十韵》)贫病、飘泊与孤寂,百感集于诗。“可

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生无使来。”(《所思》)7646月当

严武再入川任东西川节度,并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

外郎时,杜甫便从梓州迁回成都,诗曰:“殊方又喜故人来,

重镇还须济世才……身老时危思会面,一生襟抱向谁开?”

(《奉侍严大夫》)“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暮春江陵

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诗人境遇已极不幸,然而诗名

更加不幸,晚年及逝世前后声名竟然不及当时的二三流诗

家。④难怪诗人暮年《南征》曰:“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

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结论

其一,“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杜甫以身历战乱者、

饥寒老病者和飘泊流离者的身份,以敷陈纪实又体察入微的

诗笔,为其后期遭际留下了十分丰富、真切的自传材料乃至

于生活细节。其二,知人论世,知世论人,由诗论人,从杜

甫后期诗歌去研究杜甫生平遭际、作品内涵与艺术特色,这

是不可忽视的途径。

注释:

①《杜诗详注》附编引江盈科《雪涛诗评》语。

②③郭沫若言杜甫此病在天宝十载献赋后之秋天,参见《李

白与杜甫》,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411426

④唐人殷璠《河岳英灵集》录开天年间24家诗234首也没

杜诗;高仲武《中兴间气象集》选肃宗至钱起间26143

首,仍然没选杜诗;芮挺章《国秀集》选自李峤至祖咏

90家诗220首,没选一首杜诗。

(责任编校:张京华)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ccaaae9551810a6f52486cd.html

《我生苦飘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