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句解读

发布时间:2020-02-04 02:00: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和庄镇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摘抄《论语》名句及解读,理解名句含义。

2、体会句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及道德要求并身体力行。

学习内容: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

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侍奉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孔子教育人们,父母在世时,子女轻易不要出门远行,以便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子之道。如果非要远出,首先要安顿好父母,也一定要告诉父母确切的行踪。因为“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只有对父母孝敬有加,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让年事已高的父母无人照顾,还要牵挂远在他乡的子女。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

  4、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5、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

  7、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对不如自己的人喜欢讥笑﹑轻视,因而沾沾自喜;对比自己强的人喜欢贬低,甚至嫉妒﹑畏惧退缩,害怕与他们交往: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

  11、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1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 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

  14、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

  15、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论语》中记载孔子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之道的文字很多,这一条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1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反思:

和庄镇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摘抄《论语》名句及解读,理解名句含义。

2、体会句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及道德要求并身体力行。

学习内容:

 1“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说得是,用公正回报仇怨,用恩德回报恩德,。孔子表彰过伯夷,叔齐的不念旧恶,但不提倡设底线的泯灭是非,过于强调以德报怨,是对孔子的曲解,假使对德对怨,都同样地报之以德,无疑是对施德者的不公正。

2“毋意,毋必,毋固”,说得是不主观猜测,不乱下决断,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宋朝司马光阐释说主观猜测,乱下决断,固执己见,容易自大和自我封闭,反之则能获得知识,更加开明,后世学者普遍提倡这种谦虚谨慎的作风。

3“父母唯其疾之忧”,孟武伯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用这句话回答,意思是,父母最担忧的是孩子身体有病,或是孩子言行有过错,也就是说做子女的不让父母为自己的健康和不良的言行而担忧,就可以算是孝顺了。

4“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说得是,追求广博的知识,树立坚定的志向,提出针对的问题,致力现实的思考,这是孔门修德的门径,照这么去做,才能体会到“仁”的含义,后人认为更可贵的在于笃志,因为学习最忌见异思迁,半途而废。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说得是:一个人要是不讲信用,就不知道他能成什么事了,孔子还用比喻阐明诚信的重要性,缺少信用就好比“少了用来连接车子辕和驾牲口的横木的销钉”无法套住驾车的牲口,言下之意是说,人而无信,寸步难行。

6“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说得是,大家厌恶的,要仔细探察,大家喜爱的也要仔细探察,很多人觉得大家喜欢的就是好的,大家厌恶的就是坏的,但事实往往相反,所以,判断是非不能只以众人好恶为标准,还应独立思考。

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说得是君子不会因为某人话讲得好,就认为这个人很好,也不会因为一个人有过错,就认为他讲得话完全没有道理。因此评价一个人不但要看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还不能忽视持不同意见的人的看法。

8“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说得是,有智慧的人不会错失人才,也不会说错话,遇到可以交流、可能促进自己的人,却不和他交谈,就会错失人才,说话不看场合,就会失言,因此,在最适当的时候讲适当的话,才能发挥语言的最大功能。

9“君子不器”,说得是君子不把自己当作器物、工具。因为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人们理解生活,享受生活中高尚的乐趣,单纯为谋生而学会某种技能,只是成器的低标准。古今教育家推崇的是,教会人们如何生活,而非训练人们如何获利。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得是,对于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比不上以它为乐的人,这是求学过程中由浅入深的三个阶段,只有把获取知识当作一种乐趣,才能真正掌握这门学问,从而使自己受益。

1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思是,已经做过的事不要再解释,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劝说和阻止,已经过去的事就不要再追究了,孔子用这句话教育他的学生,话到嘴边留三分,不能无所顾忌随便乱说,谨防造成不良后果。

12“逝者如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孔子在岸上看到浩浩荡荡,汹涌向前的河水,不禁感叹,时间就像这样奔腾的激流啊,无论白天黑夜不停的流逝,寓意年华似水,一去不返,因而要倍加珍惜。

13“信则人任,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诚恳、诚实、无有欺瞒,自然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做事勤快,不拖延,自然能有显著的绩效,有了利益,不私自吞享,而是分润给大家,自然能让人感恩怀德,在做事时愿意出力相助,这是广施恩德的道理。

14“巧言乱德”“巧言”不只是聪明巧妙的话而是表面上冠冕堂皇,悦耳动听,背后却充满权谋私利的话,它往往和发乎道德良知的话无法区分,巧言说多了会养成取巧弥缝的习气凡事不从下面正面去做,道德良知就会被逐渐败坏。

1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说不在那个官位,就不谋那个官位的政务。孔子强调,在位的人必须善尽本分,把自己的角色发挥到极致。因此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角色负责。不能敷衍塞责,当然也不可越俎代庖,随意干涉另人的事情。

16“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的两位学生在交谈。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惟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做事认真,不出差错,对别人恭敬有礼,那么普天之下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17[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说得是,君子以文章学问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荀子曾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比喻 即使是言行不正的人,如果周围的人都是行善,仁义之人,也会使其变好,所以,交朋友要选择能互相促进的。

反思:

和庄镇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摘抄《论语》名句及解读,理解名句含义。

2、体会句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及道德要求并身体力行。

学习内容:

1.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对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决不推让。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思齐:想着要追上,看齐。内自省:自己在内心里省察、检查。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只有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别人的利与害,多替他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给。

5.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做事勤勉,说话诚实。敏:勤奋,努力。慎:诚实。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论语·子罕》

天寒地冻,才晓得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和品格,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真正考验人。彫:同“凋”,凋零,零落。

7.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温和、善良、恭顺、严于律己、将利益等推让给别人。孔子每到一个国家,总是能参与讨论该国的重大政事,就是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和态度获得的。这也是我们求知、做人应具备的品格和态度。

8.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急于求成反而不能实现长远目标。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学习上也要循序渐进,不打好基础就想攻克尖端科学,是绝对办不到的。

9.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样做才是聪明的。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无知。最后一个“知”读“zhì”,作“聪明”解。

18[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一个人若能以恭敬之心修己待人,自然 谨慎有礼,言行有度,不会招致侮慢,这是敬慎的美德。待人之际要能宽厚而包容,凡事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多留余地自能获得众人的爱戴和拥护,这是宽容的气象。

19[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戒人不要巧言,还说要小处能忍。刘邦曾天天派人辱骂曹咎,曹咎忍受不了于是出兵,结果大败,相反,诸葛亮六出祈山,对司马懿百般羞辱,但司马懿能忍,导致诸葛亮无功而返。可见“忍”对成就大事的重要。

1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论语·子罕》

  天寒地冻,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和品格。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真正考验人。

  18、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他就是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和态度获得的。这也是我们求知、做人应具备的品格和态度。

  1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论语·公冶长》

  朽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垒起的墙壁,不能粉刷。比喻不堪造就的人,用不着去培养他。人的智力因素没有多大的差别,但人的情感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别。孔子有个叫宰予的学生,大白天睡大觉,孔子说,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可责备的。因为他学习态度太差,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达不到好的效果。

  2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行动起来一定要坚决。一诺千金,敢作敢为,受人尊重;出尔反尔,优柔寡断,遭人鄙弃。

  22、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学习上也要循序渐进,不打好基础,就想攻克尖端科学,快出成果,也是办不到的。

  

反思:

和庄镇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摘抄《论语》名句及解读,理解名句含义。

2、体会句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及道德要求并身体力行。

学习内容: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 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传”字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6.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5.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孔子说:《关雎》篇,快乐而不放荡,悲哀却不伤痛。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孔子说: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孔子说: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20.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孔子说: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

21.德不孤,必有邻

【译】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反思:

和庄镇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摘抄《论语》名句及解读,理解名句含义。

2、体会句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及道德要求并身体力行。

学习内容:

2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译】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真象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对于宰予这个人,我还责备他什么呢?孔子又说:开始时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宰予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23. 听其言而观其行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2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也。

【译】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获得的谥号?孔子说:他聪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

25.三思而后行

【原】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 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

26.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原】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

【译】颜渊、季路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志向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但愿能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愿意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但愿使老人能享受安乐,使少儿能得到关怀,使朋友能够信任我。

27.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原】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划。

【译】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您的学说,而是我的能力不足。孔子说:如果是能力不足的话,是走到中途才废弃而停止,但现在你还没开始,就给自己划了一条截止的界限而停止前进了。

2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孔子说: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2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孔子说:(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30.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3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子贡说:如国有人广泛地给人民百姓许多实惠,又能扶贫济困,怎样?可以算仁人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那必定是圣人!尧舜尚且为做不到这样而感到为难呢!所谓仁人,自己想要成功,先要帮别人成功,自己想要通达,先要帮别人通达。凡事都能从切近的生活中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可算是实行仁的方法啊。

33.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译】只传述(旧的文化典籍)而不创作(新的),相信而且喜爱古代的文化典籍。

3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3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孔子说:(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不能领会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不能举一例就理解其他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反思:

和庄镇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摘抄《论语》名句及解读,理解名句含义。

2、体会句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及道德要求并身体力行。

学习内容:

3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孔子说:(如果)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孔子说:君子总是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悲伤。

39.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原】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译】曾子得了重病,召集他的弟子们说:(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有没有毁伤之处)!《诗经》中说:‘小心翼翼,就像站在深渊之旁,就像踩在薄冰之上。’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再也不会受伤了。弟子们!

4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而且道路遥远。

4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

4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原】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道德和学问)抬头仰望,越仰望越觉得高耸,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好象就在前面,忽然又像是在后面。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停止前进都不能。我竭尽全力,仍然像有座高山矗立眼前,虽然我想攀上去,却没有途径。

4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地留去。

44.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 孔子说: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4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 孔子说: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4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仲弓问(怎样是)仁。孔子说:出门(工作、办事)时要像会见贵宾一样庄重,使用差遣人民时要像举行盛大祭典一样严肃。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为国家办事没有怨恨,处理家事也没有怨恨。仲弓说:我虽不聪敏,请让我按照您的话去做吧。

47.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48.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原】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命中注定,富贵由天安排。君子(只要)敬业而不犯错误,对人恭敬而有礼貌。四海之内都是兄弟呀。君子担心什么没有兄弟呢?

4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原】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5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孔子说: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51.近者说,远者来

【原】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译】叶公问怎样为政。孔子说:使近处的人民感到喜悦幸福,使远处的人民来投奔归附。

5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原】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子夏到莒父做地方长官,问怎样为政。孔子说:不要只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5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反思:

和庄镇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摘抄《论语》名句及解读,理解名句含义。

2、体会句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及道德要求并身体力行。

学习内容:

54.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裕而不骄狂是容易的。

55.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说:现在的完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

56.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孔子说:古人学习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

57.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原】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条,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表述啊!

5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能力。

5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6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原】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子贡问怎样实现仁,孔子说:工匠要把活儿干得好,一定要先把工具弄得精良好用。(要实现仁)生活在国家中,就要侍奉那些品德高尚的大夫,结交那些仁义的士人。

6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孔子说: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62.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孔子说:君子不会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会因为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63.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情。

64.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孔子说: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6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译】孔子说: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6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原】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己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译】过去的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

6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子夏说:每天都学习一些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或所不懂的道理,每月都不忘记所学会的东西,这样就可以称为好学的人了。

6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2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这句话说明了对真理的渴望。“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这种思想,对自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可以使人舍弃生命。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把无知当已知。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而伤害仁义,他们总是宁可牺牲性命以成全大义的。自古忠臣义士把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文天祥就是这样的志士仁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表明了他视死如归,舍身成仁的心迹。

 

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de516e8e2bd960590c677cb.html

《《论语》名句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