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在音韵上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2-10-07 16:12: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四川方言在音韵上的特点

商英学院周一晚三四节 国际商务创新班1102 纪林伶 20111003739

四川话,又称四川方言、巴蜀方言,属汉语西南官话。西南官话的主要使用地区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广西西北部的语言。大致包括西南官话成渝片(成渝话)及赤灌片(赤灌话)。四川话目前约有1亿2千万的使用者,成都话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但并不是四川省的标准方言。事实上四川话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标准音,像广州话之于粤语,这是由于四川话本身就是由各地移民方言演变融合而成的。

四川方言具有渊源的历史,从上古到中古再到近古,四川方言随巴蜀地区的历史进程和移民更替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四川方言发源于上古时期非华夏族语言的古蜀语和古巴语,迄今四川方言的原始层中仍然保留了(平地)、(母亲)、(您)等来自上古时期古蜀语和古巴语的词汇。之后四川方言便随巴蜀地区的历史进程和移民更替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先是后,巴蜀地区逐步形成属于汉语族但独具特色的巴蜀语。其后在明清时期,由于大量来自湖广等地的移民进入四川,巴蜀语同各地移民方言演变融合而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四川方言。

四川方言又受很多外来语的影响,比如吴语。抗战时期、三线建设时期、以及入川的建设兵团中,有很多吴语人口。因此吴语很大程度改变了重庆市的语言,而重庆话为四川方言标准音之一,又进而改变了整个四川方言的面貌

四川方言大致分为七个小片:川中小片、川东小片、川西入归阳平小片、川西入归阴平小片、川西入声独立小片、川南入声独立小片、川南入归去声小片。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在音韵,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我着重谈谈音韵方面的特点。

大部分地区所使用的四川方言没有平舌和翘舌之分,基本上把普通话中翘舌音念为平舌音,比如:"智商"普通话为[zhìshāng],四川方言为zi213sang55] 2 (音同子桑);"超市"普通话为[chāoshì],四川方言为[cao55si213](音同曹四);"支持"普通话为[zhīchí],四川方言为[zi55ci21](音同资瓷)。

  在四川方言 (但不包括成都话) 中以鼻音“n”开头的音节中,如果韵母不是“i”开头(如“i”或者“in”),则“n”都通读为“l”。如南方,四川方言中音同兰方。成都话的“n”“i”前腭化为舌面鼻音。

  音节中或末尾的鼻音大都能区分,而成都附近、眉山、乐山等地的前鼻音(咸山摄)弱化成鼻化元音,如成都中派“an”的发音为国际音标中的[ae~]

  音节"ing""in"跟大部分南方方言一样,完全通读,统一发音为"in""eng""en"在大部分音节中通读为"en",如同为[hen]发为[len]。但是"eng""en"而在声母"b""p""m""f"后能够区分,前者变为"ong",而后者仍然发"en"的音。音节"un""d""t""n""l""z""c""s"后发"en"音,其余不变。

  音节"wu"固定变化为"vu",如,"hu"变化为"fu",部分地区声母"h"后介"u"的字,声母变为"f"且无介音"u"

  四川方言中没有韵母"uo",大部分读"o",部分入声字为"uê"

  普通话中大部分声母后的"e" ''o'',并且无介音直接读,如:哥哥(go55)注意不要读成(guo55),上课(ko213)不要读成(kuo213),舌尖前音、舌尖后音后的"e" 必然读为''ê'',但是岷江片中部分地方歌韵字读"ai";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发"e"的在四川方言中分两种情况,古韵母为合、铎、曷''o'',其余发"ê"

  古合口一等字大部分保留介音"u",如"luei213",横"huen21"(部分地方读''huan21''

  成渝片j,q,x后面的“u”可以读本音乌 虽(xü55)然 民族(qu21 这里的“u”读本音乌,而不是普通话的“ü”鱼) 速(xu21这里的“u”读本音乌,而不是普通话的“ü”鱼)度

  古明母侯韵字发音转为"mong"

  古影母开口呼字,大多都冠以声母“ng”,如”[ngan55]”[ngen55];古疑母字除合口一等、三等字以外皆保留声母"ng",合口一等字声母"ng"消失,三等字大部分声母转为"ni“、少部分字声母"ng"消失或者保留声母"ng"介音消失。

  四川东北部的巴中、仪陇;四川南部的仁寿、井研、威远、内江、自贡、荣县、隆昌、筠连和四川西南部的西昌、会理、盐源、德昌、冕宁、盐边、米易等地的人能够区别平舌与翘舌。

  成都市所辖彭州市、郫县、都江堰市和新都区使用一种独特的卷舌音,在读等古代入声字时不仅翘舌,而且舌尖后卷,有点类似于儿化音,比如”[shir]”[chir]

  在声调上,四川方言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调值几乎一致,成渝片古入声归阳平(即二声),如绿等字声调均为阳平;雅棉小片古入声归入阴平(即一声);仁富小片古入声归入去声;岷江小片保留入声且韵母更存古,因此也与通常意义的四川方言差别较大。

大多数地区入声归入阳平是四川方言与其他北方话的主要区别

四川话和川戏、川菜一样,都带有浓厚的四川味。电影《抓壮丁》和电视剧《凌汤圆》中的四川话,十分地道典型,充分显示了四川人的乐观、幽默和爱涮坛子(开玩笑)的性格,看过上述电影和电视剧的人们,无不被逗得哈哈大笑。研究四川方言和说四川方言都是一项非常有趣的事情。我爱四川话,不止因为我生为四川人,而是我深深地为四川方言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幽默的措辞、起伏有趣的声调和各种各样饱含乡情的言子儿所折服,爱四川,更爱巴适的四川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e7e8507bed5b9f3f90f1c6e.html

《四川方言在音韵上的特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